|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4-11-3 19:17 编辑
3 ?; B k8 ?$ y. V! } b" X* C$ I4 _
经过十几年的沉寂,台湾又开始鼓噪要建造新潜艇了。台湾现有两艘80年代荷兰进口的“海龙”级潜艇,还有两艘二战时代美国老式潜艇,后者只有训练价值,已经不能用于实战了。就是两艘“海龙”级,也已经快30年历史了,亟待更新,否则再过10来年,也该寿命到期,只有训练价值了。
$ {! Z c. ]: ?5 {7 t
" z" U5 i5 [6 t# }, W9 M![]()
: P6 U0 ]* |4 O& S台湾现有2艘“海龙”级潜艇,舰龄已经快30年了
# \* n3 i' c9 x3 X2 q* S$ c/ h& K0 S: w# h9 V2 r7 {: N: o
![]()
' f3 {/ M! B2 G4 S* a另有2艘二战剩余物资美国潜艇,只有训练价值了8 o# o4 ]+ G3 E: r
3 q6 e! ^0 y6 l. I
![]()
; d0 X: |: B9 Y/ l德国214型潜艇,这最可能成为台湾自研潜艇的范本; h2 p9 @: g* s' W. t# n
' S/ I h4 [$ |- L0 T+ i" q y: C( M - h8 C1 g6 X! y) f0 j
瑞典“哥特兰”级也在台湾的目标吨位级
, W8 _/ i6 m0 X% {- L1 D& y1 A* F1 ]: c
; I0 f( V% R: t( e/ u
法国“蝎子”级更大0 A: t! B% E* J4 c0 d* y4 t$ Y
% a+ o' G. j3 y6 U![]()
! g2 k1 @ j5 ?' }日本“苍龙”级更大,台湾可能用不起
" f: L6 P2 t$ V; N4 S
( _, O @" I+ v y, {' q1 x小布什刚上台时,狂妄地签订一揽子对台军售协议,其中包括8艘潜艇,但始终兑现不了。50年代之后,美国已经不造常规动力潜艇了。但核动力潜艇是国之重器,连英国也不轻易分享技术,对台湾网开一面更是不可能。德国、荷兰、瑞典、法国具有台湾垂涎的潜艇技术,但与中国的商业利益相比,这几艘潜艇简直就是蝇头小利,不值得为此得罪中国。
: l1 N: ^. s- w' t% i# U& c. A0 e* _5 x E9 W
台湾经历了最初的失望和后来的麻木,似乎潜艇问题终于淡出了,但最近话题重启,估计不是因为台海关系恶化,事实上在马英九时代,台海关系缓和了。两岸经济联系也像定海神针,促使不管谁在台湾当政,都不敢实质性开倒车。服贸协议只是一场风波,不能在大方向上改变台海关系的走势。马英九在APEC前强调,TPP要加入,RECP也要加入。前者是美国主持的把中国排除在外但包括日本的自贸圈,后者是东盟主持的把美国排除在外但包括中国、日本的自贸圈。TPP是美国在贸易上孤立中国的企图,RECP虽然是东盟主导,但成员包括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快就可能成为第一大),重心在哪里不难想像。对于台湾来说,能脚踏两头船,为什么不呢?
: B/ d0 [8 O% Q7 |5 R% O+ c2 [% ~( l( o" D
不过台湾还是想要新潜艇。台湾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直接放下武器投降,接受统一。问题是,8艘潜艇救得了台湾吗?
% U1 V/ w4 [1 d5 Q A0 o( L& W
1 Q, {7 ^6 [9 O+ O7 K) j' P+ i台湾现在的打算是自己建造,目标吨位约1500吨,大约相当于德国212/214级潜艇。台湾没有潜艇技术,重头开始殊非易事。潜艇也是昂贵的国防投资,美国在允诺出售8艘潜艇时,曾估算需要100-120亿美元。台湾自造据说能便宜一些,前4艘预计50亿美元。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台湾潜艇的科研和制造基础投资都要打入这8艘潜艇,台湾军事装备的研制历史也和日本一样,低成本肯定不是长处,台湾如何做到自造潜艇比进口便宜是一个迷。即使如此,台湾每年的国防预算大体为100亿美元,这要包括所有军饷、训练、装备维护,新装备采购其实是其中的小头。这8艘潜艇将极大地挤占国防开支。不过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假定台湾能够自己开发潜艇技术,或者有渠道得到外国技术,也有决心挤出必要投资,这8艘潜艇能管用吗?1 W8 n4 N8 \3 p# j
a8 d4 J7 s s$ y2 t$ N台湾是一个岛,潜艇对台湾防御具有天然的好处。在抵抗大陆武力反独的作战中,台湾潜艇可以用于:
4 e% G2 e: d l! U7 q1、拦截登陆舰队,尤其是打击大型登陆舰船
5 V: {% [( [1 f2、深入大陆港湾攻击大型舰船
! y4 \. r. g+ j/ G$ [. I/ @% R4 u3、攻击大陆的海上舰队
- R+ ]2 q: l9 B- S1 t" X, K$ }4、攻击来往大陆港口的商船
+ v9 e: Q! v! b2 r; ]4 ?( A5、猎杀大陆潜艇/ J* G% L2 y; A" o4 d! s
6、运送特种部队袭扰大陆海岸
4 m% v( O( q. P; K; r/ Q# T: H7、如果配备陆攻巡航导弹的话,攻击大陆重要军事经济目标; B8 W3 j, S5 X5 ?- z. n! e
* k. S9 |; w2 Q& m8 s' s; e
但台湾潜艇有几个大问题,使其实战价值受到很大局限。潜艇是最好的反潜武器。台湾的8艘潜艇比现在的2艘当然是大大增加了,但与大陆的70+艘相比,依然是杯水车薪。即使扣除大陆一些老式潜艇不善反潜之外,力量对比依然一边倒。+ Y$ [) M! j; n l4 ]' S/ N. o3 o
' e% n8 J: H# ]: D, O6 F/ R! |一旦台海战争爆发,大陆有两个军事选择:1、如果要打掉美日军事干预的妄想,那就应该速战速决,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瓦解台湾的武装,立刻登陆,占领台岛;2、如果有足够把握打退美日军事干预,或者有足够把握美日不敢军事干预,那以导弹攻击和海空封锁就可以迫使台湾投降。
' a o, d8 `3 Y
% V! |" Y* ^: r! O0 j" f在第一种情况下,台湾方面只有很短的防御窗口。台湾潜艇要救台湾,只有集中攻击登陆舰队,攻击大洋上的舰船、商船等都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反潜更是浪费时间,特种部队和陆攻也只能是有限骚扰。但8艘潜艇首先要在港内躲过第一波攻击,然后要在出海后躲过水上和水下的拦截线。剩下的才谈得上发挥上述作用。1500吨级不算小,但载弹量有限。德国212级具有6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能携带12条鱼雷,台湾自研潜艇很难超过这个水平。潜艇作战是细致活,急不得,在高烈度、短时间的激烈抗登陆作战中,幸存的台湾潜艇到底能有多少及时进入有效战位、发射鱼雷,是一个很大的疑问;要造成实质性的战果、阻止大陆方面的登陆作战,更是不可能的任务。
! V& k+ h" g2 A( V
6 ?! ]. J- _: B9 R; X2 F3 `4 M在战前就抢先展开,当然可以把更多潜艇提前部署在有效战位。问题是,常规潜艇的水下自持力有限,而发动登陆作战的主动权在大陆不在台湾。台湾海峡只有100-300公里宽,在大陆海岸线上空就可以保持对整个海峡的水面监视,任何上浮的潜艇都难掩踪迹。一旦台湾潜艇被迫上浮,或者通气管充电,或者回基地,在缺乏空中保障的情况下,那就是活靶子了。没错,台湾已经无力保障海峡制空权了。且不说大陆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抢攻,大陆的歼-10、歼-11等新一代战斗机不仅在数量上压倒台湾,在质量上也不再让台湾战斗机专美与前。这还没有算入即将服役的歼-20战斗机。6 n3 h- s# ^# y0 u- m, L
9 V, b, T q+ F; v
在第二种情况下,台湾潜艇的作战时间更加充裕,作战能力也更有机会发挥。但是,台湾潜艇依然摆脱不了致命脉门:自持力有限,必须不时返回基地补给。在大陆的导弹攻击和海空封锁情况下,台湾的潜艇基地要完整地生存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缺乏基地支援的潜艇,最终也只是一次性使用的武器。大陆反潜方面的进步将进一步扼杀台湾潜艇的生存空间。7 u; f' C6 R4 z
) I3 o! C9 S5 z- Q! u9 Q/ O台湾在军事上已经是不可防守的。台湾的安全取决于大陆的善意,大陆的善意取决于台湾的不独。台湾可以在军备上继续折腾,都将无济于事。台湾自造潜艇据说最早要2025年开始服役。按照大陆这些年先进军事装备的入役速度,到那时,不管台湾有没有这8艘潜艇,两岸的力量对比就像美国对古巴那样。换句话说,打仗已经不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就这么简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