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 ?# j8 p6 p1 ~! ~+ ^/ m; O, H- L' N Y- y( w M5 [
5 h$ ^7 t. H4 C/ \! Q * ~' Z+ C% G) F- a, O9 B, C 1 g) f [: [% }3 d' Z ) ~( k1 j4 {: c! g8 j4 \1 A& Z0 O7 I% a4 V$ J
+ V5 F c) `$ [: G 伊尔-76空间小是因为它本身机身就细些,而且外形是圆形(也许带点椭圆),内部装大件需要的是方形空间,截面可利用面积就小。运20是钟形,就是四个角比圆形突出点,这样同样的外截面积可利用的空间就大。再加上运20机身要粗些,能运的大件要比伊尔76大不少。1 I* L8 k0 T: B/ R$ J3 G/ F4 B1 F
发动机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软肋,运20试飞只能用伊尔76的,将来自己的大发出来后推力增加又有限,所以运20必须在低推力的条件下得到尽量大的载重量。从卫星照片上可看到,运20的机翼与机身的相对比例明显的大,机翼大升力大但阻力大,这说明中国的设计者用低翼载和降低最大速度来换取大载重量。0 a- m/ M$ P) P$ q8 s % `1 w7 H* M2 C! C
) s/ O z4 s, p. c* \! B) I' V% v+ V* |) M, Y8 y x0 `4 m: X
中国在可见的未来还不需要到国外去打仗,保证了载重量速度低点关系不大,在国内调兵三小时和五小时没多大区别,到国外救援也不是分秒必争。同样因不需要到国外去打仗,在野战机场起降的可能性也少,所以选择了阻力小野降性能差点的纵向主机轮。 3 g, G. H7 a+ h& Q 总体性能估计:最大载重量应该大于60吨,能运一辆将来可能因改进而增加重量的99坦克,内部空间应能装下中国大部分主战装备,这两个方面肯定要比能买到的伊尔76要高不少,否则意义有所降低,搞个同样的机型出来不划算。最大载重下的最大航程应该在3000公里以上,稍减重可超过5000公里,这个航程至少在国内各方面调兵够用了。最大速度在换发前应该是在现役喷气式运输机中比较低的。2 {4 Z) `6 m6 X! L3 s8 r
总之中国的设计者是在现有条件和需求下选择了最佳方案。 B- O N& y6 F6 s# V3 C' E" }6 E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