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4-26 21:48 编辑 0 P1 N3 }' B G) ]8 L" b' F- p
+ |7 h9 s' z, j* V5 e; h
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美国才是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国家。100年来,美国形成自己的汽车文化。战后初期,美国汽车是世界的威胁。50年代德国入侵美国,60年代日本汽车入侵美国,80年代轮到韩国汽车了。
: F9 t) s1 c9 w$ y8 r
% @" s6 ~) F/ F0 |5 y在50年代,德国汽车分两路入侵。在高端,奔驰300SL、宝马508熠熠生辉,在美国建立高端品牌形象;在低端,大众“甲壳虫”攻城略地,以价格亲民、质量上乘、性能适用著称。8 M% F4 }& \5 K: H. b0 g; F
5 a, x' n Y. R6 S! B- v; X% D ' s; R9 O' B% _* `/ `! }" E
奔驰300SL& |3 {* ?7 N- k) P! x
5 i+ V3 Q/ v8 A! N4 ^' w ~# O3 u$ d2 h$ }2 ^, j E
宝马508
/ h* S3 x/ _: T( _! _" a! L( q+ q) D6 N+ G( E6 \' e; `
![]()
; d# m* B" e) e/ @+ Z. [: c大众“甲壳虫”
% }) ]2 m8 y% x$ S* P% v7 z3 q6 M. I1 R% Z
这也是美国制造如日中天的时候,美国汽车不在乎。美国汽车甚至和可口可乐一起,还引领潮流。
9 j0 L8 C) T1 Y2 E- G/ j! I( ~$ t; h2 D1 w
![]()
" c( J, B1 x8 Y$ B: P; {凯迪拉克以宽大的车体和夸张的鱼尾巴招摇过市6 ]8 n3 {+ o6 T1 b) n& B
7 O/ d4 S+ z/ `+ d9 h
![]()
9 c; Q; c+ w, K6 _2 i福特“雷鸟”更是一点部怵奔驰、宝马
: `, ^) ~% l! g- \- o& p: X7 v, O% W! m" ?
6 X; [4 |/ |4 }& R. X+ @9 j2 W9 V
克莱斯勒Imperial还成为老红旗的范本3 j5 D; W! z3 Q7 c% K. p
4 q+ U, z9 S a; _% f在60年代,日本汽车登陆了,以价格低廉、质量可靠、小巧省油著称,但怎么看怎么小家子气。
* X: o. ~, Y K: M7 I
# n s: A! P" u- Z8 ~8 ?![]()
$ _# `" b! {& y5 J% _& B. c丰田Corolla
0 f! b) H2 L& V
# ^ d( R* i8 z9 I# E 7 j% x/ b' T6 j l6 \. c5 x
Datsun 240Z
7 x! k: K1 f' ~6 H) a. K
/ [) S% Q' g9 e: f4 m美国汽车还是不大担心,马力大,舒适,岂是小家子气铁皮盒子的日本车能比。9 F9 a0 e( Z1 Y8 G
0 D( @/ N9 M& |7 N3 o+ a% U
# E/ [. j. E. M3 K, i
福特“野马”,看看这肌肉6 N6 o" |9 _" Z7 u
/ g: M& |5 f; B 5 {0 o# C6 Q# \+ T4 V2 n
凯迪拉克Fleetwood,这才是豪华车,老蒋都弄了俩
d0 `5 w" [0 |! U- V& S# Z& {; l t/ y. |: Z
# r- k, k/ N( k; o2 l
还有这独门绝技,两三个孩子在后面玩耍没问题,那时对安全带、安全椅不讲究. C' Z$ V. p/ S4 h$ U; C' c# P
- F& _; m" w( e在80年代,韩国汽车也来了,价格更加低廉,款式高仿欧洲,质量问题是后来才发现的。& l$ s) I1 J! B
/ _, y" ?8 S. x: f: ?6 a6 |
![]()
6 r+ Z0 A4 S& h+ x: n8 ~现代Pony看着和大众高尔夫没什么差别嘛
# {( O1 Q1 ?9 e0 {: R- f* x; b7 T* j, W! ~9 b, O" s X* Y
美国汽车开始担心了。不是担心韩国车,而是担心那么多外来户加起来,把美国大三的蛋糕吃掉不少。这也是美国汽车试图反击的年代,还记得亚科卡吗?* b4 t- e5 `7 \1 V0 r3 U: I- R
3 w- }) u; {" { 5 a: U/ N' J& ^2 X' d9 q, b
道奇Aries一型多款,最终把消费者惹毛了,哪能这么换汤不换药!" Y1 ?2 e% k6 l8 ?
3 ^+ @! P# K/ W1 ? % E8 c. S$ B8 Y7 x+ t
但minivan是个好主意,Dodge Caravan救了克莱斯勒的命
7 o& U9 r |5 t% G9 @& S( E! \. E+ z
5 m4 b" N& F( s6 [( b
吉普切肉机出得早了一点,否则是SUV时代的弄潮儿& M; z. v& \6 f) G9 @# Q
% |# Q, Z8 j6 Z$ ^, W. b& m S![]()
6 o5 r7 L1 y/ [1 B福特Taurus代表“美国汽车回来了”
5 K$ R7 J4 k+ c% ]5 |& h3 p
5 o. f: u e+ E' E4 C9 s* d- t![]()
: q0 [8 U! J3 h2 ~4 ?福特Explorer开创了SUV时代* T# I! B/ u' T/ ]
" P- L3 g) y3 U6 L3 K3 O( `$ V
" ^" [5 k X! I& A# y
福特F150更是至今香火不绝0 s9 }, {: O! A& Q( V
- q% @! c. ?; ?8 ?: D
怎么都是福特?没错,80末、90初福特是最潮的美国品牌,福特至今还在吃红利。
( b; C* s9 h2 f/ M. z
* b8 r0 Z6 Y! S- Q% ^$ {接下来30年是美国汽车、德国汽车、日本汽车、韩国汽车和平共处的年代。轿车市场逐步被日韩徳占领,SUV和皮卡市场则是美国的天下。美国汽车拼不过质量和成本控制,就错位竞争,用大身架取胜,美国SUV比欧洲、日本要大一号,美国皮卡世界无双。3 ?( N, } o$ A* g9 Z% h
0 L) W+ p" P* k进入21世纪20年代,特斯拉作为黑马,已经站稳脚跟,直到中国电车异军突起,基本上独霸电车江山。
3 L- A, Y0 Y2 N# M7 P& Y
% p8 K6 k) o. B5 G- s5 Q, A 2 D7 ?! |' y- k) z
特斯拉的各型电车6 U( {2 T" Y( ^; T
1 P; g) L6 d/ q8 b) r8 J: Z
但是,中国电车来了。2 T& f" `+ \* t; N% Q/ P% ?
' O8 ?8 I7 r1 w( e7 l3 @7 @/ E+ i! o
有人以中国电车还没有形成独特的设计语言为理由,认为中国电车还不大行。实际上,对于主流汽车而言,设计语言是“先结婚后恋爱”的。日本、韩国品牌在款式上长期被诟病“抄袭欧洲”,说得没错,因为他们自信不足,重点也在机械可靠性和道路性能。如今,美国汽车抄袭日韩设计语言了。5 }( P) J: h: }' B# |6 @
A- I/ d* j4 w$ `但中国电车一旦杀进美国市场,就是美国汽车的灭顶之灾,这一次,德国、日本、韩国的经验不管用了。
; q2 o* W% o1 p$ w' g+ C6 o% L
' Q" K x) p+ l+ D7 f' I8 `4 s中国油车乏善可陈,敢杀入美国市场的话,除了拼价格,没有任何优势。但中国电车不一样。不仅价格直接谋杀特斯拉,其他美国“杂牌”直接剥夺竞争资格,还因为电车的特性逼得大三没有生路。
' @ @( ] D4 g+ s c6 ^, x5 w0 @5 e' a. N/ Z
美国大三现在靠SUV和皮卡,轿车市场已经投降了。电车因为扭力大,天然适合SUV和皮卡市场。还因为电池底盘特别宽大,国内现在一众电车都有停车场宽度问题,理论上合规,实际上紧贴极限,动不动就蹭,包括进出停车位。比亚迪汉的车内空间绝对比得上奔驰E级,感觉更宽。美国人喜欢车内宽大?中国电车来了,保证够宽大。美国人喜欢0-60加速但对过弯不在乎,中国电车来了,0-60谋杀保时捷,过弯嘛,那就马马虎虎了。
& | c! w m( X# \8 w3 p& w! \* }0 D0 C7 W# i6 W {1 n7 A/ W
电池底盘也实际上回到body on frame的构造,使得轿车、SUV、皮卡容易共享平台。也就是说,中国电车天然适合美国汽车文化,对内燃机SUV和皮卡是降维屠杀。% c+ l2 J @ U4 U/ z
0 T) f. o; {+ Q5 q! b很多美国家庭是独立屋,公寓停车场的插电条件也比中国好。电网是一个问题,但困难不是不可克服的。美国要是不扎紧篱笆,被中国电车站稳脚跟的话,那美国大三真是没有生路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