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971|回复: 2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印度崛起,中国败落(增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2:55: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6-2 20:05 编辑 2 `+ B6 G3 y/ X9 w( ?
) @* D$ [  e  u0 ~5 h1 m
印度崛起,中国败落,这无疑是有些人的梦想,也是西方媒体炒作几十年(没错,从90年代就开始炒作这个主题)的话题。就是为了证明西方式民主的优越性,也应该促使这样的事情发生。但这没有发生。当然,如果印度果真崛起到今天中国的程度,西方媒体的调门就变了。印度在西方得宠主要是英国,传染到美国,并由英语媒体的强势营造印度在“国际社会”广受赞赏的印象,其实大陆欧洲对印度并无特别好感,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但印度崛起、中国败落或许将以另一种形式发生。
. ]; Z% n1 E7 E; L" u
. T  A' p) U4 y8 U  v中国刚推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要在30年内分三步走,实现中国的产业转型,这才是第一个10年的行动计划。计划规定:
  q, X) ?/ q" h/ u$ {; D" o. s0 i( u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 l% Q# l" Q- T* x4 P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7 N) U. c$ ^9 @& o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 S+ R/ `8 M& i) k* @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 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 ?) O) y, c# `2 K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8 S/ v$ f& R6 @, F! s. J! Z( M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 @4 w; z, c" }4 Z" p8 K; v) k: D

4 j0 Z% Q6 K- I! n* a这是要向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世界第一梯队叫板。与此同时,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将大量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近年来的劳动力成本急剧增加已经在迅速侵蚀这些劳动密集行业的竞争力。据说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是转移的首选。
: C3 C. L2 V3 f
% P) U1 ]: _: @6 J另一方面,莫迪上台后,推出“印度制造”计划,力争把制造业占印度经济的比例从18%增加到25%,印度的18%从独立到现在已经近70年没有动过了。莫 迪的振兴印度制造业的计划与“中国制造2025”在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方面有所重叠,但主体是引入劳动密集产业,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平均收入。换句话说, 在中国要叫板美国、德国、日本的时候,印度意图取中国而代之。这是印度国家战略演变史中难得的务实、有效的一章。1 X+ q* b3 J1 ?3 U6 B

1 a8 r* W0 l! C1 x. n7 i% v30年前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时,两国经济规模差不多。但30年下来,按照名义汇率,中国人均GDP已经5倍于印度,制造业产值10倍于印度。2 y% _) U2 I! c. U( J6 ?
2 s$ j, ^+ |+ k! |% R0 N4 t
中国的经济正在走进困难阶段,GDP增速放慢,地方债负严重。但降低的基准利率有效地降低了地方债负,降低的银行储贷率鼓励银行投资,而迅速增加的劳动力工资则极大地增加了国内市场的总量和活力。中国政府在搞经济方面不是万能的,4万亿到现在功过是非还在争论,2020年前500万辆电动汽车的事情现在也不大提了。但如果说中国政府不是总能说到做到的话,印度政府的问题就是反过来:不是总是说到而做不到,偶尔还是做得到的。9 v$ l) s, k$ x& }, N9 U+ ~

+ D# Y8 k; x# V6 e如果莫迪开头、印度政府一以贯之,真的实现了把中国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密集产业接盘过去,这对印度是历史性的转折。印度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比越南、柬埔寨有 利得多。印度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2014年中国工人平均小时成本3.52美元,印度只有0.92美元),有容量、有条件像中国一样成体系发展,形成正反馈。这是越南、柬埔寨这样的小国做不到的。印度不乏聪明人,也不乏有领导才干的人,但印度缺少实干、聪明而又有领导才干的人。印度太热衷于取巧,太热衷于“弯道超车”,印度打造“世界办公室”和“世界软件工厂”已经证明不能根本扭转印度制造业不足的局面,现在试图打造的电子商业也需要可以扎根的制造业和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用LCA战斗机等尖端军事科技拉动整体工业基础也以失败告终,试图绕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的工业化而一步跨入信息化本来就是空中楼阁。印度需要全面、彻底地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从最大量地吸收劳动力开始,打造经济发展正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才能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谈得上高大上的尖端科技。& d7 K  t& G! |
. _+ T! g7 K5 Z/ d% C" L
但印度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印度需要改革,需要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但印度与中国不一样,历史上就缺乏危及生存的外来威胁(巴基斯坦对印度从来就是弱势,中国威胁根本是臆造出来的,1962年如果不是尼赫鲁昏了头惹毛了中国,也不会有那么一场战争),在西方(主要是英国)又是“好孩子”,如果不是这30年中国的飞速发展,根本没有危机感。但印度的社会是分裂的,上层精英的忧国忧民来自于使命感,而不是自身利益切实受到威胁;下层人民则对印度政治和国家发展没有话语权和影响力,形式上的一人一票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在某种程度上,印度的状态不比没有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晚清强多少。1 H0 F5 J5 M! U/ ?' T+ i" d

7 s  s5 p/ v) T0 `" N5 P8 }5 j: S9 X$ v在更具体的层面上,印度教育具有普及教育不足的问题,面向少数人的高等教育不能解决普及教育的问题,而中国普及教育比印度做得好得多,极大地提高了基本劳动力素质,兰德有一篇报告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基础教育的作用远远超过直接的知识传授,纪律、学习习惯和科学方法是劳动力素质的重要要素。莫迪还有其他挑战,他的BJP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是大问题,在缺乏民意凝聚的情况下,如何克服阻力、贯彻改革,这是巨大的挑战。在印度,改革代表了民意,这是莫迪当选的最大动力。但具体的改革措施不见得顺应所有人的利益,尤其是利益集团。莫迪在金融改革、零售改革和削减官僚阻力方面的努力已经使得外界失望。印度的官僚体制、夸夸其谈的民风、烂到底的基础设施,每一个都可以成为绊脚石。他还有年纪问题,已经64岁了。如果靠个人魅力和威望推动改革的话,如何保证不人亡政息?莫迪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他也是一个务实的民生主义者,推动与中国的合作。中国不仅有过来人的经验,对贫穷落后国家经济改革的见解比美欧学院派的经济总体设计要接地气得多,而且有巨大的基础设施产能、过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投资资金,中国才是印度的最可现实的合作对象,莫迪对此心知肚明,但要克服印度民族主义(莫迪和BJP本身就是打着民族主义旗号 的)和西方挑拨,克服印度上下对中国莫名其妙的骄傲,很难。这还没有算入当前和未来比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严酷得多的能源、环保和劳保压力。) `! K! w  k3 g. E* |. ?- l4 T

* |, V' p* ^' H& v4 X+ l劳动力密集产业在印度崛起,在中国败落,如果实现,这将是21世纪世界最大事件之一,仅次于中国跨入制造业世界第一梯队。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24 收起 理由
绿梧桐 + 2 淡定
MacArthur + 4 淡定
重重无尽 + 4
煮酒正熟 + 6
楚天 + 4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4-30 00:52
  • 签到天数: 1083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15-6-2 13:16:05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如何,中国成最大输家!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菜: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6-5 23:31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6-2 23:06
    肯定的!  发表于 2015-6-2 21:21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发表于 2015-6-2 13:22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23 16:33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

    板凳
    发表于 2015-6-2 14:10:15 | 只看该作者
    印度会成为美欧的希望么?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5-6-2 14:20:3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晨书记到深圳购买印度浴巾,床上四件套,真挺便宜,质量吗,刚用还看不出来是不是耐用。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2-10 14:12
  • 签到天数: 1741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5-6-2 14:24:51 | 只看该作者
    印度要从工业制造领域崛起,恐怕要受累于教育。

    点评

    印度真正受累的是民主和法制  发表于 2015-6-2 15:34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15 07:30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6#
    发表于 2015-6-2 14:30:04 | 只看该作者
    勤劳工作的猪 发表于 2015-6-2 14:24
    / M1 P' ]3 {) e9 m' o; x, ^印度要从工业制造领域崛起,恐怕要受累于教育。

    1 v+ q- ~1 P7 V2 i! D不至于十亿人口呢,找出几千万合格劳动力还是可以的吧

    点评

    人口已经12亿了,差距可以忽略不计了。  发表于 2015-6-2 16:43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15 07:30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7#
    发表于 2015-6-2 14:30:57 | 只看该作者
    晨司机的那个规划是从哪里看到的啊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8#
    发表于 2015-6-2 14:49:3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政府的这些计划、规划,虽然都是官话,但可怕之处在于执行的有效性。比如五年计划,到现在已经十二个了,期间除了三五计划到五五计划有部分落空外,其它基本都执行到位。
    3 p4 F8 @( ]$ f- s
    + q8 J8 V4 i  q! cTG给自己设定了两个时间节点,建党一百周年和建国一百周年。现在离建党一百周年还有5年半,就目前来看,实现建党一百周年的目标问题不大。至于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能否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在看似乎也问题不大。$ u  ]. Z: |4 X2 L" \4 S

    & ]+ g, b  t2 D& u) R: v那么,到本世纪中叶,世界几大民主国家会怎么样呢?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不能同意更多: 5.0
    涨姿势: 5 不能同意更多: 5
      发表于 2015-6-5 23:33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6-2 23:07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6-2-4 15:19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9#
    发表于 2015-6-2 15:01:03 | 只看该作者
    赶脚莫迪是近年来印度少见的脑子清楚的领导人。就是担心民主制度拖他的后腿。即使不考虑他的效率问题,莫迪也是存在一个任期问题。当他离开时,是不是还能有和他一样清醒的人接手呢?存疑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1-6 23:57
  • 签到天数: 72 天

    [LV.6]出窍

    10#
    发表于 2015-6-2 15:07:57 | 只看该作者
    印度连统一的语言都没有,铁路轨道全国都不统一,国内还属于战国的割据状态,不出一个秦始皇,再怎么计划都是白玩。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6-2 23:0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15 07:30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11#
    发表于 2015-6-2 15:51:55 | 只看该作者
    莳萝 发表于 2015-6-2 15:07
    6 |; b* E& e9 J/ Y% n* |* y4 `2 l印度连统一的语言都没有,铁路轨道全国都不统一,国内还属于战国的割据状态,不出一个秦始皇,再怎么计划都 ...

    : v$ [1 _3 u- _9 _4 g这就更要去投资了,想想广东当年不过是有几个钱,居然都感有自己发行货币的想法,放印度,还不知道出什么幺蛾子呢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15 07:30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12#
    发表于 2015-6-2 15:53:54 | 只看该作者
    莳萝 发表于 2015-6-2 15:07* g1 ?$ ?3 n+ B5 C  K4 n$ S
    印度连统一的语言都没有,铁路轨道全国都不统一,国内还属于战国的割据状态,不出一个秦始皇,再怎么计划都 ...
    : h' j# P! v2 P% Q# z. M! J
    可以能让某个邦先富起来,至于先富能不能带动后富,那就不是土共操心的事情了,天朝在印度洋也得有个抓手,找找存在感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8-8 10:21
  • 签到天数: 841 天

    [LV.10]大乘

    13#
    发表于 2015-6-2 15:59:15 | 只看该作者
    兔子走过的路,兔子也明白,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也是转到能想和中国市场体系融合的国家。能转移三哥的地区,也一定是对印度有离心力的地区,帮他们强枝弱干。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5-6-2 16:5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6-2 11:55 编辑
    ( i1 K) D# R+ M; i. I1 L, m' u
    % w6 [/ R' Z( C8 f% x印度一直是计划经济吧,印度的国家计委是今年才取消的
    3 L7 S, p3 [3 @
    3 {" J7 k+ S5 u. w' [+ a0 w+ r1 v改开后中国快速把印度甩在身后,正是说明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点评

    说明官办经济力量之恐怖。。。  发表于 2015-7-9 00:1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2 08:5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15#
    发表于 2015-6-2 17:18:49 | 只看该作者
    在印度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国家之前,不能向其转移底端产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25 19:5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16#
    发表于 2015-6-2 17:31:59 | 只看该作者
    李光耀曾说过:“对于新加坡来说,空调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原因很简单,李光耀手下的环境部长解释:“空调在新加坡经济中扮演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如果没有空调,那么许多普通工人就可能只愿意在可可树下躲避酷热和潮湿,而不是到高科技公司做工。”其实远不止如此,有了空调,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北欧、加拿大等北方国家的外企精英们才能在闷热潮湿的新加坡工作、生活。
    5 v8 S5 ^5 i! G. e2 }9 l. x) T/ t
    印度那大片热土,能想象工人们一边挥汗如雨,一边生产产品吗?生产出来的纺织品、服装、玩具日用品你敢用吗?如果要装空调,印度现有的电力够吗?常年听说印度严重缺电,短期内有解决的希望吗?放眼世界,只有中国有能力帮印度迈过这个基建坎,但是中国为什么要帮印度这个忙?有这个能力帮帮巴铁孟加拉什么的盟友国家不好吗?河里的老广强烈反对帮助印度基建,他的观点我是赞同的。中国对印度的发展,袖手旁观是本分,不落井下石是情分,主动伸出援手算什么呢,过分?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6-5 23:3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6-3 17:36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6-2 23:07
    去印度的中国企业除了和当地有实力有背景的企业搭车能赚点钱,好像其它的项目都是亏钱的。  发表于 2015-6-2 19:2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8-10 00:07
  • 签到天数: 1838 天

    [LV.Master]无

    17#
    发表于 2015-6-2 19:23:57 | 只看该作者
    不太了解印度,但它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绝对是个大问题。中国改开先解决了基础设施,为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还有印度的土地问题。不清楚印度的教育情况,工业社会需要大量收到良好教育/训练的工业人口。6 q  g, ?" i1 p3 V: K
    印度对中国来讲是一个重要威胁,存在可能超过中国。我觉得中国不应该帮它建立基础设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8#
    发表于 2015-6-2 19:27:5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必成最大输家,这是很多地方政治正确的要求。% t  a  s* Z" E

    3 I6 O" Q  A, p3 M  u至于印度,他们最需要的是改变政治结构,实现中央集权,哪怕是民主政治下的中央集权。而且任期要足够长,不许因为信任投票而下台,否则时间都用在扯皮上了,就啥也干不成。西方列强的特点,是先有经济上的成功,后有民主实现,而且还是在美国一强独大控制局面下的生存状态,自然不会有这些麻烦。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只要中国不自乱 三哥起不来  发表于 2015-7-9 00:21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6-2 23:0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9#
    发表于 2015-6-2 19:31:15 | 只看该作者
    dasa 发表于 2015-6-2 02:01: X& \. U5 L. m- `4 l2 c
    赶脚莫迪是近年来印度少见的脑子清楚的领导人。就是担心民主制度拖他的后腿。即使不考虑他的效率问题,莫迪 ...
      V& M, H3 A* U7 s& u, k* I( E
    没用的,他也就是嘴炮而已,民主政治的分权、牵制和印度基础上的缺失,不是他的任期能够解决的。因此印度需要的是希特勒这样的强人,能够利用民主政治上台,然后埋葬民主政治,以强权政治拖着国家往前走,否则就不会有希望的。* b" C. R" A  i

    / |4 ~# D; s2 f* t至于印度的统计数字,那个没什么,会计手法而已。但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靠这类手段发展起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5-6-2 20:02: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6-2 12:09 编辑 ( \4 o) _* ~+ G4 P8 b
    猫元帅 发表于 2015-6-2 06:49( @; O# \: i: b. w/ C
    中国政府的这些计划、规划,虽然都是官话,但可怕之处在于执行的有效性。比如五年计划,到现在已经十二个了 ...
    4 r& d0 k( M+ G
    9 E8 d4 I: L$ \8 ~
    印度一样搞五年计划,也有十二个了,印度经济主体是典型的国有计划经济,莫迪今年年初顶住压力才把计委撤销的,改用“全国改革学会”2 L5 M  q/ ]( R" G* N7 H" f
    , j" c8 Z( S+ a5 l2 N
    中国把印度远远甩在身后表现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w; i& o9 }# [  _" D# Y# }( {- @

    2 R9 K4 Z5 `4 A, k& w- Z0 U4 R林毅夫讲课里说到八十年代的时候去印度参观他们的国家计委,和中国的运行模式真是一模一样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9-26 06:36 , Processed in 0.05362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