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3 L& Y! I" {$ e6 M) K0 |# Q从图中可以看出,张的参谋长魏振钺对孟良崮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孤山,虽然险峻,并非连绵,无所谓纵深。 |7 y' T0 T1 z) T
L- ?( Z& X6 [: e L而且防守支撑点一字排开,根本没有防御体系,互相支援困难。守孟良崮唯一的希望就是后方的垛庄不要被占领。 2 B( y0 F' l. M 0 ~2 ^. c; J% [. f1 P! K2 V4 i% C再看地形外貌,据说当年孟良崮无树,那么张应该一眼就可以看出满山的大石头,自然也应该想到水源问题。; U. ~; e6 a. z+ ^% _
' N3 S j! g4 [6 `) Q张上孟良崮时候,垛庄还没被占领,但回垛庄的路已经被狙击,为啥张还相信垛庄安全,那么自信上孟良崮,这完全是步死棋。- c2 H" ~/ b* H8 r. Z, G& X
/ ^& @3 k. v* o(正在研读中,请稍候) % E1 c; D' r( z" Q( q 3 F5 H0 h5 ~: f3 b; ^, f G7 V6 C M% U% L4 \ 孟良崮:假如你是张灵甫,你错在哪里?(二)
+ P* v$ _4 E2 e假使在这样的局面下,张不上山守险,而是一味硬拼强攻前面通往垛庄的道路,那么很可能的结果是道路没有打通,而敌大军抢先占据了险要地形,围攻下来,那就是立刻崩溃的命。张部上山还能支持三天,假使不上山的话,那就是当天完蛋的命。 $ j/ w# p' C6 v; B' {- g0 W 0 z' p+ i5 y: l f8 W/ T这点,看看当年十年内战时期江西苏区国军的遭遇共军伏击的结果,再看看之前不久莱芜战役的情况,就可以理解了。 ' P' f* a2 M5 l. A1 Q, I& L2 g# K" j* S
张的悲剧在于上面瞎指挥,而且还在瞎指挥以后睡觉去了,全然不管前线的死活。作为他的部下,其原罪在于当初为什么做了他的部下。不过既然做了,也就没有其它的选择了,否则辽沈诸将、淮海诸将以及四川的胡宗南部又该向谁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