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阿根廷陷入深重的经济危机,新上任的米莱要用震荡疗法摆脱恶性通胀,物价已经上涨100%,币值直接减半,政府部委减半,政府开支急剧缩减:不再进行新的公共工程招标,取消已经招标但未开工的项目;削减对能源和交通的补贴;保留“刺激就业”计划,并提高相关社会补贴;临时提高进口税和非农业出口预扣税。 % p  j. v: r" `6 F6 j7 v1 X6 \
 # ~% |  `0 Y3 `, r* A谁也不知道震荡过后的阿根廷是满血复活,还是大家死翘翘。当然也不排除震荡半途而废的可能性,那就下一步谁也不知道走向哪里了。
 . Z/ M0 {  c5 w, ?" U! |7 z8 f3 u
 阿根廷肯定不是好例子,但中国要是走上国家举债、全民发钱的路,阿根廷很可能就是前车之鉴。% x9 ~- g" c0 z) S* n. i0 V) z; h
 
 ) I0 a% a* i8 j* Q肯定有人急于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最大的出口国,拥有最大顺差,等等。
 * K0 h! g  `7 O: u+ |) T: j$ G
 4 k( x% c; U6 j3 T* Z9 L, {阿根廷也是出口顺差国!中国和阿根廷的国情很不相同,但就全民发钱而言,看的还就是人均,而不是总量。
 : L7 ?- ?/ G7 _+ E( F9 T4 l; ^7 H1 [  p- g
 手头只有2021年的数据。2021年,阿根廷出口694亿美元,进口618亿美元,顺差75.6亿美元。同期,阿根廷GDP是4872亿美元,人口4581万。进出口占GDP的27%,单算出口的话,出口占GDP为14.2%,顺差占GDP的1.5%,人均外贸2866美元,人均出口1515美元,人均顺差164美元,人均GDP为10645美元。
 3 {: O* `8 s/ |( F3 N! ~9 E! Z' ?( y. i+ z9 G
 2021年中国出口33400亿美元,进口19700亿美元,顺差13700亿美元。2021年中国GDP为17.73万亿美元,人口14.12亿。进出口占GDP为29.9%,单算出口的话,出口占GDP为18.8%,顺差占GDP为7.72%,人均外贸3760美元,人均出口2365美元,人均顺差970美元,人均GDP为12557美元。
 ! [% z- N9 \$ F
 # \6 n% ?2 Z& Y/ n/ S中国和阿根廷的人均数据大体在同一数量级上,经济发展水平很可比。7 y, b6 i+ \0 x. G0 w+ n7 y, Y% O
 
 8 l, ~/ E  C* a9 {6 ?0 k* E8 n: s有人说阿根廷的出口只惠及少数群体和经济部类,中国也有同样的问题,全世界都有同样的问题,什么经济成就的获益都是不均匀的。* o4 O9 Y+ p- {7 y' {; [
 / Z0 P9 ]0 a/ o0 t( \
 最大的差别是阿根廷实行赤字财政,如今走入危机;中国实行谨慎理财,如今遇到经济困难,但远远没有达到困境。
 3 p8 @" ~: J; O6 n7 B/ Y! C- C1 v" X6 G& J& q9 H
 阿根廷是怎么走到今天的,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但政府长期提供高于国力能负担的公共产品,长期赤字财政,债台高筑,是很重要的原因。
 4 w& Q9 H1 H, ~" b8 H5 Y
 % n8 \$ R; n6 p3 \8 {# B9 L
   5 Y+ K" [. x) M+ s  i阿根廷历年赤字(深蓝)和国债利息(浅蓝)对GDP的占比
 " r' }, u0 c" T5 \
 ! L3 G$ I; _) V# S0 d1 X6 U. Y
  * ]6 c- S% b5 g% s 阿根廷历年累计国债/ t3 T( Q% Z8 Y: k: \
 ' l/ J  a+ o; H  V8 c6 Z0 ?
 阿根廷倒是没有全民发钱,但赤字财政、用国力不能负担的水平提供公共产品,在效果上是一样的。
 6 {/ `/ M# h$ d) K; m5 R% j$ Y1 A: C( Z
 * X7 k% `; o) {$ k, Z中国全民发钱有两个思路:
 8 q2 L) S. b* N0 ~: @& h& y1 t7 Z, ^5 I- U% v* o; F' Q8 L4 L
 1、短期刺激,一旦消费拉动起来就停止,后面让拉动起来的消费-生产循环自我维持。这是一厢情愿的。发钱拉动的基本上是非必要消费,即使达到拉动消费多于拉动通胀的效果,一旦停止发钱,即使通胀停下来,物价还是降不下来,而消费能力受挫,消费将受到更加沉重的打击。要是物价也随着停止发钱而滑坡,那就直接通缩了,更糟。
 4 w, B6 |: P8 X% }
 " F9 I2 B' L! \3 F; ^2、长期发钱,这是鼓吹向35岁以下的人发钱力主的,名曰“投资下一代”。这就是更加直接的阿根廷道路了。前车之鉴,不可不察。2 g/ y) W; n4 t) R% s, U- ]& g
 5 e( L# o6 Z; O) Q- V' o9 ~$ e
 公共产品vs经济繁荣的关系或许与民主vs经济繁荣的关系一样,都是先有后者,再有前者,而不能反过来。8 b" n$ l8 e$ n+ v, ~
 : G& ?' {6 D; e
 总是有人以为:国家举债、个人花钱,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世上哪有这样的大好事!国家国家,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国和家是一体的,家聚成国,国来自家。) ?+ O* B) R4 `$ Y
 
 8 \1 o- M3 t* O. ]还有人喜欢以美国为例子,用美国“债留国家、福留自己”来说明赤字财政的好处。不管是否合理,美元是事实上的世界货币,美国政府从世界收取大量铸币税,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可以“无限举债”而不深受其害的国家。且不说中国走不了美国的路,美国自己这条路也越走越窄了,不断爆发的美债危机、预算危机就是例证。
 $ s9 x- V  n. _/ {! ]$ R
 5 y6 D3 S+ ~1 K还有人喜欢用“信用本位货币”概念,力图证明金本位(或者某种锚定物本位)货币概念过时了。但即使在信用本位货币的语境下,印钱依然是基于“信用储备”,信用破产了,印再多的钱也是废纸。大印钱正是摧毁货币信用最快的办法。
 R* u1 z4 b- c6 O4 i1 w
 $ e7 I$ ~% d: y( i' x' u3 J  Y用印钱强制重新分配财富更是似是而非的。有人举例:假设整个国家总财富为500万亿,top 1%的人占有90%,剩下99%的人占有10%财富;假设再印500万亿,平均发给大家,那top1%的人占有的财富就会变为总财富的大约45%,剩下99%的人占有约55%,直接就改变了财富分布。这是把财富的记账和结算符号当作财富了。这要是也行,金圆券时代中国就是妥妥的世界巨富了,津巴布韦更是不可思议的暴富,世界上还有谁能随手挥舞一张亿元大钞?8 l0 l$ T1 _9 \; P/ `4 G! l
 
 & A0 s3 Z- m9 V* h' T4 x& w货币只是财富的记账和结算符号,货币的价值在于信用,黄金只是信用的一种形式,金本位在本质上与信用本位并不矛盾。在最底层的层面,黄金也只是物物交换的中介。投资和货币储备最终也是为了能参加物物交换,不能变现的投资或者货币储备是没有意义的,变现意味的正是可以转换为实物。
 ( v  h, V5 G' U+ |( Q) Y/ {, Q$ E9 N
 ' O( W, S# _6 g- A8 s人类和货币已经存在几千年了,货币本质不因为新名词、新诠释而突然就变了。这一点必须切记。如果居家理财最终需要量入为出,国家理财也是一样。有人愿意投机,那是他们个人的事。就国家财政而言,不能拿全民的身家性命投机,阿根廷就是前车之鉴。
 |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