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4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孟良崮:假如你是张灵甫,你错在哪里?(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3 00:01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元婴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04:58: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寞洑 于 2015-2-23 16:00 编辑 6 y- T9 {( O6 ~' z7 Z0 G; {. e
      y# L/ W$ v- N2 L- m! O8 @
    孟良崮战役示意图' R  B2 F& k1 c* W

    ( o/ z+ O9 t2 O+ }3 P' }
    " }2 y5 v+ L! |+ f0 Y/ u* E孟良崮地形图(点击看大图,520高地标示错误,修改中)
    + P9 K6 z" ~$ Y5 N8 l5 {! C: h+ O大崮顶,张灵甫毙命处,两点向下的延长线既可到达垛庄" e, G2 U) H" ~! G. X
    ) Y( r0 E0 k0 |
    ' i3 P/ l4 F3 K) Q( O1 q

    + y2 T4 C; E- A  t; F% h2 \9 p- }, P* l
    网上找的实地图片(点击看大图): f/ U- G, F% D
    在最高峰大崮顶看近处孟良崮主峰和远处的雕窝; x0 C* B, N$ w- r, R) ]+ c; L: u

    # g& ~" B( F- _540,520高地
    / q1 N; |/ \5 K% n' V 3 j- A& u; b+ g3 Y: N

    6 b1 G1 t1 I( O+ ^
    0 z, |2 M" N* l8 P* }从图中可以看出,张的参谋长魏振钺对孟良崮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孤山,虽然险峻,并非连绵,无所谓纵深。  K& S  e, Q, t3 X3 X6 C. _
    . V& M! ?0 b+ a- m+ E9 b* C
    而且防守支撑点一字排开,根本没有防御体系,互相支援困难。守孟良崮唯一的希望就是后方的垛庄不要被占领。
    ! I, u6 W: c: H# l- c  m1 D: T/ r& }
    再看地形外貌,据说当年孟良崮无树,那么张应该一眼就可以看出满山的大石头,自然也应该想到水源问题。7 K, `2 [7 {/ @) B8 `- N6 S
      H; x5 r2 i3 p6 W1 F( {: T4 ~' }9 T
    张上孟良崮时候,垛庄还没被占领,但回垛庄的路已经被狙击,为啥张还相信垛庄安全,那么自信上孟良崮,这完全是步死棋。
      t# [$ M! a" i+ r; |( a
    4 c% I) a2 w4 H(正在研读中,请稍候)
    4 B) c) R  E4 [! v. S, M; d& ?
    5 M& `  @2 L- c4 I, ]1 ~
      \. `! O9 M% E/ B' ]- T7 j
    孟良崮:假如你是张灵甫,你错在哪里?(二)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23 收起 理由
    老兵帅客 + 10 谢谢分享
    jellobean + 4 谢谢分享
    农民家的狗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MacArthur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5-2-17 08:00: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兵帅客 于 2015-2-16 19:01 编辑
    & n8 ]1 {  `0 g* j' E, V
    2 a7 y+ ]- K. _7 v. Z山区行军遇敌阻击,而且又已知敌大军就在附近,很可能围攻自己,同时附近还有自己的处于数量优势的友军,因此最安全的选择就是立刻上山守险,等待友军过来解围。
    $ h5 V$ i5 }$ Q# }* t
    , ^) j/ u; h$ R' m3 O( L# R" f" v假使在这样的局面下,张不上山守险,而是一味硬拼强攻前面通往垛庄的道路,那么很可能的结果是道路没有打通,而敌大军抢先占据了险要地形,围攻下来,那就是立刻崩溃的命。张部上山还能支持三天,假使不上山的话,那就是当天完蛋的命。
    0 c9 A! f9 G; W! @- U  x0 \; B* i% [9 H! i% e
    这点,看看当年十年内战时期江西苏区国军的遭遇共军伏击的结果,再看看之前不久莱芜战役的情况,就可以理解了。$ y* N& x* l5 n. t2 J4 R, [1 l
    # `1 K+ `- _9 y" T' o, I+ X/ t
    张的悲剧在于上面瞎指挥,而且还在瞎指挥以后睡觉去了,全然不管前线的死活。作为他的部下,其原罪在于当初为什么做了他的部下。不过既然做了,也就没有其它的选择了,否则辽沈诸将、淮海诸将以及四川的胡宗南部又该向谁哭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2 14:0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板凳
    发表于 2015-2-17 09:28:38 | 只看该作者
    老兵说的有道理。在只有上山和回垛庄两个选择的情况下,同时发现几个tg纵队蜂拥而来,这个选择的下场都是注定了的,无非可能某些不确定性可能给tg造成更大些的伤亡。只要陈粟下定决心,张的结果在这时就已经注定了。7 e7 q  S( @  G1 q
    / n$ l$ u. e! V8 l( D5 V
    在只知道共军合围但明确情报混沌的条件下,相比之下上山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毕竟四周友军林立,正常思路的话守个一两天就可以解围,哪知道友军奇葩至此境地。& B( f! ~1 g4 A; {8 G% _, b
    % G4 s3 q# r1 h' h4 u9 b' o# f
    最喜欢这种带实地地形图的科普帖子,搬个板凳等继续。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12-1 21:0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地板
    发表于 2015-2-17 12:12:46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2-17 08:001 p5 J. M  t  k2 a
    山区行军遇敌阻击,而且又已知敌大军就在附近,很可能围攻自己,同时附近还有自己的处于数量优势的友军,因 ...
    / b8 |( J3 ~: ~# A3 [
    老兵的解释是正途。+ ?$ C# w6 R2 i9 f
    除此以外,大兵团作战,守住阵脚是非常重要的。我正进攻,对方对我攻击,是反攻还是阵前反突击?掉身就奔剁庄,这种撤退很不容易掌握部队的,即便掌握住了,受若干损失也是必然的。若对方只是反突击一下子,就弄成这种屁滚尿流的样子,颜面何在?以后也就不要在军队混了。& r/ s% o4 |$ m) D
    即便是稳稳当当撤出去了,一线攻击正面就等于洞门大开,左右两翼的部队侧翼暴露,那粟裕就会兴高采烈的对其他部队进行歼击。一个谋划许久的大规模攻击计划,头等主力就这种表现?7 I% o: n; |& z4 Z7 r8 _
    那么眼下,先收缩兵力,凭险固守正面,反正附近我方兵力雄厚,对方攻击不顺手,我方增援兵力一靠拢,对方就会撤,我再追击。
    5 f6 A* v1 i" X; r" X我认为,张是低估了粟裕的决心,也低估了友军见死不救的决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3 00:01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元婴

    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12:29:03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2-17 08:00% X' i% d- v  [4 i. o- `; @. e
    山区行军遇敌阻击,而且又已知敌大军就在附近,很可能围攻自己,同时附近还有自己的处于数量优势的友军,因 ...
    # i; {! ]6 @& r3 Z( V# V
    张选择了一个似乎最保险的路,但实际上是一条毫无生机的道路。选择向二十五师靠拢,在决策当时,风险比上孟良崮大得多,但却是生机最大的一条路。
    0 |7 G/ q: R' E" @8 ^8 b& v* h7 r: c) {& u
    我认为,他还是对华野能否消灭74师能力有怀疑,对华野计划攻击他的兵力估算不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3 00:01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元婴

    6#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12:30:59 | 只看该作者
    史节 发表于 2015-2-17 12:12, m0 m9 `. `8 f5 m( |/ K* S& u) [
    老兵的解释是正途。
    * p* z) q1 f% o: g除此以外,大兵团作战,守住阵脚是非常重要的。我正进攻,对方对我攻击,是反攻还是 ...
    1. 张是低估了粟裕的决心。
    复制代码
    % A3 |1 W" ^, R- N: f+ q* r

    * L, y, Y+ u# D* T我觉得这个是最根本的,导致他对围攻他的华野兵力估计严重不足。
  • TA的每日心情

    2020-3-6 00:28
  • 签到天数: 564 天

    [LV.9]渡劫

    7#
    发表于 2015-2-17 13:53:11 | 只看该作者
    张上孟良崮是战术决策,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已经是最优。要说有错只能说之前2天的决策有误。

    点评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2-19 02:23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2-17 23:06
    油菜: 5
    其命运是之前两军战略指挥的结果  发表于 2015-2-17 15:1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5-2-17 20:07:36 | 只看该作者
    寞洑 发表于 2015-2-16 23:295 }7 |6 f- _# x" H! T, N6 F7 n5 t
    张选择了一个似乎最保险的路,但实际上是一条毫无生机的道路。选择向二十五师靠拢,在决策当时,风险比上 ...

    * E/ i7 H* Q- i1 i; r; D建议考虑莱芜战役的情景,另外,将领要做的是有计算的冒险,而非绝对赌徒。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15-2-17 20:09:46 | 只看该作者
    史节 发表于 2015-2-16 23:12, |0 c7 C# u8 d
    老兵的解释是正途。
    ' b. W( G& `5 |4 O" f' s3 _除此以外,大兵团作战,守住阵脚是非常重要的。我正进攻,对方对我攻击,是反攻还是 ...
    : N. }. M4 y9 I& R
    以张前几天给老蒋的电报,他应该没有低估友军的表现,但是却认为就这点距离,应该问题不大,因此撤上山是合理的选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15-2-17 20:10:59 | 只看该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5-2-17 00:53/ a$ P5 S' C$ D' V" R6 F
    张上孟良崮是战术决策,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已经是最优。要说有错只能说之前2天的决策有误。 ...
    7 `1 m" y- a! A! ^* E- j5 a! p9 y
    对,张战术指挥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了后面那个喜欢瞎指挥然后不管不顾去睡觉的家伙身上。
  • TA的每日心情

    2020-3-6 00:28
  • 签到天数: 564 天

    [LV.9]渡劫

    11#
    发表于 2015-2-17 22:53:03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2-17 20:10
    , ]1 e; H$ J. a对,张战术指挥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了后面那个喜欢瞎指挥然后不管不顾去睡觉的家伙身上。 ...

    5 M7 x- U# u9 |* L$ q; ]3 a如果这段历史是真实状况的话,那老蒋的确军事上太草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2#
    发表于 2015-2-18 00:02:04 | 只看该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5-2-17 09:537 F, S) k5 V) T" f3 D' Y2 T
    如果这段历史是真实状况的话,那老蒋的确军事上太草包。

    - y  z5 h' A# W; J+ K0 c老蒋在军事上是个大草包,这早就是定论了。0 Y4 s8 E9 F" |. J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5-2-18 00:34:19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好像看到有人说,上孟良固是因为垛庄被占领了,没法子的法子。其实说穿了这一仗的失败原因主要是:
    7 q6 I3 ?' ^  p5 l. r+ r4 R1。国军内部不团结。土共这些人都是人精,丫有点空子就钻,何况李天霞用一个团冒充一个旅,碰上粟裕,你不是找死的节奏吗?另外,七十四师被围后,黄伯滔,李天霞没有马上尽全力解围,让七十四师独个儿扛一两天。等形势危急了才用劲儿,那不黄花菜都凉了。所谓军情如火,到了国军那里就是军情如温吞水了。再其次,桂系的七军没有全力应援。记得当时看粟裕回忆录,孟良固的打援部署中,钳制七军的力量最弱,好像就从一些地方部队刚升级的。; \2 ^* C& O( a# ~
    2。国军过低估计了华东共军的实力。总觉得共军不敢打七十四师。华东共军有东北的物质援助,炮多,炮弹也不缺乏,加上连打了鲁南,莱无几个大仗,有大量缴获,主力纵队的武器装备已经接近七十四师。其实强军转为弱军一般都有这个问题,二战中的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后就老是低估红军的实力。国军在这方面更是登峰造极,纵观整个解放战争,他们的决定始终是慢半拍。
    ) D! ~5 @  l4 R% y3。民心向背。粟裕原本要打孤立的桂系七军,但突然接到密息材料,了解到国军全部部署情况,断然决定改打七十四师。不管这密息材料从那里来,即便是郭汝瑰,刘飞也只能说明国民党不得人心到了何等程度,连国防部内部高官都是共谍。其实,中共在解放战争中的主要情报来源还是靠根据地的群众。粟裕指挥的最大特长就是指挥内线作战,苏北七战七捷,宿迁,鲁南,莱无,孟良固四大战役都是在老根据地打的。淮海战役前夕,山东已经全部拿下,苏北,河南,淮北大部已被解放军控制,可怜的国军活动范围实际只集中在津浦和陇海两条铁路线上。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一是后勤支援容易,二就是容易收集情报。德军没有攻下莫斯科,原因很多,但台风计划第二阶段朱可夫正确判断了德军的突击方向是个重要的原因。朱可夫怎么判断的,还不是据情报。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有这么个细节:德军突破西方方面军防线后冲进一个城镇,一个老太太不顾个人安危,赶紧用电话向上级报告。这在靠近国境线的战区就很难想像,因为当地老百姓甚至还欢迎德军,红军对德军的主攻方向累次判断错误也就不奇怪了。根据地老百姓的支前当然更是民心向背的结果,这里就不多说了。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2-19 02:23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5-2-18 01:21:51 | 只看该作者
    一句话,既不知己,也不知彼。
    " o% ^. y7 Z/ r3 T2 q/ J
    0 E; [( Y# p, T不知道己方勾心斗角,打滑头仗,也不知道共军的实力大增,还都爱抢着啃骨头。7 e3 S* e2 k/ b3 I0 h1 u, ^; D  x
    5 W5 r  C4 S6 C6 U# ]
    这一进一出,他的命运就定了。死是早晚的。- n0 E! B" l: X( w
    0 Q$ l3 `2 ~- ?
    其他都是细节。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2-19 02:24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5-2-18 10:11:20 | 只看该作者
    张灵甫最大的错就在于选错了队伍。$ |* e2 l( G3 q8 }0 F+ n% k7 K9 t
    在国军阵营这边,以他那有缺陷的性格,被坑是一定的,迟早问题而已。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9-15 01:47 , Processed in 0.06523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