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7-6-2 08:46:08
|
只看该作者
' H2 c" X2 N) h' E' y- f前途未卜
# R& l$ v8 t3 O6 P- ]- E. N( R$ @: N1 N; G3 x1 e" \2 |( W) `" |
纵观苏-25、苏-25SM、苏-25SM3发展历程,往好里说叫“旧瓶装新酒”,说得直白些,就是“在一件破衣烂衫上继续缝缝补补”。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冷战产物,苏-25航电架构放到今天来说,无异于古董。而航电又是苏俄一贯的弱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工界经历了漫长而又痛苦的严冬,至今没能恢复元气,就更别奢谈“弯道超车”了。2 o2 j$ q- O9 S+ k7 S
0 j$ W& s% Y0 A- P
) s' p) N( z7 _5 N6 R& ^地勤人员协助飞行员作出航准备6 C5 u7 ^6 i6 k
6 t' l3 I) \& K
事实上,苏-25SM3在航电方面的所谓进步,不过是在旧有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而已,根本谈不上脱胎换骨的质变。而就连这种小打小闹的升级,进展得也并不顺利。2015年12月,第121飞机修理厂和俄国防部签署了价值17.5亿卢布合同,将5架苏-25升级为苏25SM3。合同规定,这项工作必须在2016年12月20日前完成。然而时至今日,俄方承认仅有1架苏-25完成了改装,且在系统整合方面还存在问题。最乐观的估计,实际交付俄空天军的时间,最快也在夏季。
" @, c+ h& ?$ T/ e* j! D6 W/ Q' N1 R* e3 k( B5 ^" n1 I' c$ T. D
1 X& l$ [ F3 a0 y }
地勤人员帮飞行员关上舱盖。
7 X1 T1 y- P. M0 T+ h. y, r: j% p/ S( i! h$ i' v, [: T
不过对于苏-25SM3而言,最大的麻烦既不是技术整合,也不是工程进度,而是今年狂降的国防预算。近些年国际油价长期低迷,俄罗斯经济遭受沉重打击,跌跌不休。东乌克兰和叙利亚这两个战场,时至今日仍在吞噬俄罗斯本就算不得多雄厚的国力。因此俄罗斯2017年度的国防预算,从2016年的3.836万亿卢布(604亿美元),降到了2.836万亿卢布(447亿美元),降幅高达27.1%。在这种情况下,东乌克兰和叙利亚战场,作为俄罗斯地缘政治利益所在,该砸的钱还得继续砸,否则前期投入统统得打水漂。而已然成为俄罗斯最后倚靠的战略核力量,该更新还得更新。要是失去了这最后的“看家宝贝”,俄罗斯也就沦落成大号的沙特了。这两个支出大项既然必须确保,那么就只能让海陆空的常规力量作出牺牲了。不过,即使在空天军内部,T-50的完善,苏-35的采购,其优先程度也远高于苏-25SM3。因此第121飞机修理厂能完成2015年签订的合同就算烧高香了,想要再签新改装合同的可能性很低。俄空天军原先宣称的,在2020年前接收45架苏-25SM3的计划,估计也和其他各种激动人心的强军计划一样,最终还是赶不上变化。
: A3 h% ]6 L `+ r. p9 r
, {! g+ N) a* [, E那么,到8、9月份,完成改装的5架苏-25SM3,会如期飞赴叙利亚战场吗?地缘政治风云变幻,届时是否有派出苏-25SM3的政治需要,谁也不能未卜先知。那么在作战需求上,有让苏-25SM3披挂上阵的必要吗?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2015年9月末至2016年3月,苏-25SM在叙利亚战场上的表现。
$ ~% R5 h8 ~3 \4 D: ?3 \1 p
2 V. B* w5 R& `, P4 F
! \! P8 o/ Z( X4 e& ]
航展上的苏-25,翼下满挂各类弹药。* m* D8 F1 E% h- n/ i' k# s
+ M% F' d7 _& j: ~9 M根据俄媒报道,苏-25SM在叙利亚实施作战行动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地面部队提供的目标定位,在自动导航轰炸模式下,以固定间隔,单机,双机对于预定地面目标实施连续轰炸。强击机群通常由2-4架苏25SM组成,每架外挂4-6枚100、250千克自由落体航弹或2-4枚500千克自由落体航弹,同时外挂2个PTB-800副油箱。强击机群在3,500至4,100米的“安全”高度,各机间隔100-200米,在敌军阵地上空盘旋。确定目标后,各机以1分钟的间隔,依次进入轰炸航路投弹。
8 ?/ x; z& [' O. D& n5 a3 K1 `! u; o, v) ?% l, i$ |" S/ A
从2015年11月开始,苏-25SM开始执飞侦察-打击任务,即所谓的“自由狩猎”。执行这种任务时,苏-25SM通常外挂4个PTB-80副油箱以及2个S8火箭发射巢,以单机在指定区域上空徘徊2小时,发现地面零星目标后即发射火箭弹予以摧毁。/ V8 j: u0 o [& K
`+ \( }$ J# K% i$ S, _
' l9 [5 H/ ^- |( Y8 h" P6 y
苏-25三机编队3 b7 A8 D+ V/ g( \
$ f/ ^8 @- `4 o( d
2015年9月末至2016年3月,俄空天军在叙执行了9000余次战斗任务,其中有3500次是由10架苏-25SM和2架苏-25UB完成的。平均每架苏-25执行了近300次战斗任务。在最紧张的时候,苏-25SM甚至创造了1天出动10架次的记录,充分展示了该机型的皮实可靠。不过,这种皮实可靠,是苏-25的基本设计要求,是与生俱来的优点,并不是航电升级为苏-25SM后才获得的。苏-25SM在叙利亚战场上使用最多的,仍是老式的自由落体航弹。只有苏-25UB曾发射过为数不多的电视制导弹药。就轰炸效果而言,俄军方宣称的“命中率100%”,怕是评估标准与众不同的结果。而苏-25SM为躲避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手里的便携式地空导弹和小口径高炮的打击,在安全无忧的中空投掷自由落体航弹这一战法,换作早期型的苏-25也一样胜任有余,完全显示不出其改进型航电系统的优越性。在这种情况下,苏-25SM3去不去叙利亚战场,效果都一样。
$ Y+ \; f6 N+ K& i7 I: z3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