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刘多荃是西安事变的捉蒋总指挥,后来跟着蒋经国混。考虑到老蒋和周佛海的旧事,常公气度岂是常人所能理解。直到自己的儿子被杀,刘多荃才意识到老蒋一直拿他当缓则。8 I: Q6 i- b- `, k- y/ P! y  |+ \ 4 `$ t. d5 E: O! p
 2.        刘多荃的堂弟是当时的共谍刘澜涛,当然他比不过张学良,张学良的亲弟弟是张学思。
 6 ~& V, F/ Z% T4 b+ [) X2 p) v) F5 H* f& x0 z6 f
 3.        张学良还是比不过杨虎城,杨虎城曾经说过自己要当第二个贺龙。" o8 o# \% W! ]  ?5 S! a
 
 ! \. ?9 @6 @$ b- f. s+ i- Y4.        杨虎城曾经申请过入党,也被批准了。只是当时信息交流不畅,通知到的时候杨虎城已经离开了,没传达到。
 5 ]3 x' ?: O" Y0 b! W! K0 z' C( k, H
 5.        除了身边的共谍外,杨虎城奉献给了共军一个一野副司令赵寿山,一个毛泽东的亲家孔从洲。
 9 D3 W: b1 x0 [4 ]" j$ e
 ! E" l. w3 c4 y6.        一个纠错。我曾经写过一个周恩来、宋子文、张学良、宋美龄用英文交谈而杨虎城听不懂的事。看来这个还没找到原始出处,可能是以讹传讹。不过他们的英文都还不错是没问题的。端纳给蒋介石带信来的时候张学良负责做翻译,同时期史沫特莱和周恩来有过交流,宋子文就不用说了,宋美龄其实人家应该算美国人。
 7 f2 Z) Z' |" n) S
 . h. a+ X; Q9 A; e7 e- G$ v7.        西安事变之前,国府在西安的特务机构大大小小几十家。但是特务斗不过兵,抓了共谍准备第二天用飞机送往南京,不料头一天就被张杨派兵给抢走了。
 % R9 b& T# y2 X6 r; }0 M! c% `* N6 \7 u) G7 K
 8.        西安事变前老蒋也不糊涂,当时张杨手下的部队已经基本都被调走了,蒋公的亲信占了西安城内兵力的绝对优势,不过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蒋公占据绝对兵力优势,下水道里翻船了。
 K6 y! O' M* }% U  r
 0 C+ G- Q+ S. Q' j2 n% M) W9.        蒋方震老兄一直很祥瑞,常凯申这次被抓,蒋百里也在他的身边。
 ) z2 \: Q% r4 g" R
 ( j1 L! K0 X$ v9 ~/ G10.        陈诚也在被抓之列,而且是最后一个被抓的,当时有说法是如果天亮还没抓住陈诚,就格杀勿论了。+ {. S$ L' z3 Q4 s1 G
 
 * G1 v0 X: z$ g$ i11.        陈诚个子小,躲在了一个啤酒桶下面。抓他的这位个子又大,一把提起小委员长,居然让他手脚不沾地。我很不厚道的想起了毛利小五郎手里的柯南。(哪位厚道补个图)' P" o5 V, e2 _, C
 ' c7 z. q$ S) D% b- ~9 K
 12.        西安事变跑出来的也不少,军统西安的头目马志超就化装跑出来了。
 . Y) z8 x) Q  N/ ]  S8 u" w, w& x! v" M  Q$ A
 13.        其实西安事变差点玩砸了。事变前张杨手下的亲信们都已经知道要抓常凯申了,但是杨虎城的警卫营长和张学良的警卫营长俩人误会了,差点把行动泄露。
 9 D7 g+ e' l. Y& i8 C: S/ u! A2 X; U9 N2 |' G$ b, N' S
 14.        当时杨虎城的部队已经把常公的大员们给围起来了,就等一声令下抓人了。这些大员们不是没察觉,但是大家都认为这是杨虎城派人增加警卫,忠心可嘉。
 , K% L# y2 g8 u, ^' \/ e
 , _$ P9 U3 V% R1 ]5 \3 t15.        常公的卫队死了一些,为了避免现场刺激到常公,白桂武等人带着常公绕着围墙走,才把他带下来。& ~3 b; W/ E6 M
 ! O3 q9 u8 Z1 i) p$ t% X2 W5 K# Q
 16.        西安事变之后,张杨的部队基本散了,有人投了共,有人投了蒋,有人投了日。所以说共谍总是在保护凯申公还是很有道理的。要不然常公手下还有那么多人,也这么乱了多麻烦。" r: ]: M/ ^! O& N9 n
 
 ' T6 c1 R6 _% W/ d6 H$ _17.        老蒋在被孙铭九接下来之前,还是认为是红军打过来了。虽然委员长这么认为,但是常凯申在被人威胁要开枪的时候,依然举着双手喊“我是委员长!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这场景熟悉吧,好几十年以后,某个叫萨达姆的也说过类似的话。
 + o6 n1 o' ^4 f& e0 c$ O
 + {9 B' [: ^' |* ~8 W18.        老蒋被汽车送进西安,路上发现士兵是十七路军的,老蒋这时候还不相信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一起把他给抓了。(这一段可以和前面西安城内几十家特务机构对照着看,常公的情报能力可见一斑)
 5 u' _" z: ~1 F
 6 {, O7 n/ [) H- @19.        有个不得考证的说法:常凯申听说周恩来到西安了,然后又听说周恩来把胡子刮了,凯申公顿觉我命休矣。他是知道周恩来说过革命不成功就不刮胡子的情报的。, ]2 {$ u# k: m0 b; d  D* ?, V& W
 . D2 L9 Z) R& d5 W+ O
 20.        12月13日,孙铭九、宋文梅两人奉张学良的命令去给常凯申换个住的地方。没料到凯申公发现孙铭九带着手枪请他搬家,打死也不跟着走了。搞笑的是,孙铭九还来了一句“请委员长同我们一起走吧,晚上方便点。”结果孙铭九一晚上也没能请走常凯申。
 ' m* f$ t6 V1 n, l  B: \$ w% \% G3 x7 a
 21.        西安事变队对凯申公还是得大于失的,他收获了一个能干的儿子蒋经国。从老蒋到蒋家现在的几个戏子,蒋经国的能力高出其他人一大截,果然干活还得是共党分子。
 0 K3 j5 N  F" c) p
 * Y  a3 a1 U; _1 ]- `22.        大概从西安事变起,博古开始协助周恩来的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做得很好。一个人要是被提拔到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位置上,也不是好事。- w+ H+ S' g- o1 x& Q
 $ B4 s, Q) [1 n+ P
 23.        八路军成立后,那三个师的番号是原来被红军消灭的东北军的,委员长终于出了口恶气。
 + O. D- i% ^- w+ ^3 s* `
 8 a5 ]# h' S* H( p5 f24.        张学良送常凯申飞回来,下了飞机之后戴笠突然发现找不着张学良了,这下怎么办呢?戴笠花了一个半小时才找着张学良的下落。这一个半小时戴老板把手下的特务们骂得有点惨。宋子文的回忆录里没提到这个时间差。
 ' `  Q% \' `7 v( m- z8 C3 _) G" O- a; `7 W% y! _
 25.        1937年2月10日,顾祝同在西安和周恩来开始谈判,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谈判,双方达成了一个协定,其中就有红军改变成三师九团的条款。这一协定史称“三八协议”。! M( w$ Z6 P0 ?; f# t& Z8 a2 h
 
 & c6 Q& `1 c/ N9 `+ }  r
 |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