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江宇舟老师的好文https://www.guancha.cn/jiangyuzhou/2024_09_03_746952.shtml值得拜读。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2 {4 u7 k) p1 Y$ c! `7 r  m+ u0 f+ Q# Q# E
 中国产能过剩的本质或许是投资过剩和人力资源过剩。$ K& c( s" h, \- J) p* v6 }
 3 ~, B* P6 A, E
 其结果是,一有新的机会,投资和人力资源迅速向“缺口”倾斜,一拥而上的结果是快速形成过剩的产能。于是只有通过扩大规模和极端降本增效维持生存,造成进一步的产能过剩。
 : F+ }& R5 _/ f8 |$ O5 I1 b
 ' E2 x6 b( y0 m& L  T6 d, w- I) @/ ?与美欧相比,美欧有更多的资金,但一方面有赚钱多、周转快的金融吸收掉投资的大头,另一方面在去工业化的现在,工业基础和人力资源都不行了,大量投资好比肉包子打狗,没人玩这个。$ b# b8 D4 Y$ R. C+ O5 G5 x3 d
 
 " R2 P' y, K* E7 q在人力资源方面也是一样,中国还有过剩的劳动力资源,包括蓝领劳动力和白领劳动力。每年1000多万大学毕业生不是说说而已的,硕博竞考公务员、小学教师正是反映了僧多粥少的现实。! Z2 |( o( Q1 s3 X+ T$ t
 5 h" H. ~9 V- @% i! S
 同样,欧美或许还有足量的蓝领劳动力资源,包括大量移民,但缺乏足量的白领劳动力资源。% t1 n0 ~8 T: U0 H6 r, i
 ! [+ Q! M; E+ A, J1 x" V
 所以都有一拥而上的问题,但中国人的一拥而上集中在制造业,这里有中国金融控制很紧、中国人传统上对金融投机比较谨慎的因素,而美欧人的一拥而上集中在金融和投资,要么炒股,要么风投,很少投入见效长但稳定的实体工业。拜登的政府拉动也碰到问题,政府拉动最关键的是拉动,政府引导,私投跟上。但现在是私投在等政府补贴,否则不跟,这就玩不转了。
 1 N, ~: y9 n3 r$ {( O8 }; U
 . `! H; {1 {8 {. z1 Z; u中国的工业基础全面,产业覆盖几乎所有方面,所以产能过剩在几乎所有方面都造成恶性杀价,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卷”。其结果是,中国一面发展(产业和产能继续高速发展),一面通缩(东西,尤其是工业品,要么降价,要么提质)。卷到世界上,真是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了。
 - K) n. s7 x5 f! u. k2 B
 6 r1 n% @/ Y7 M& M) ~过剩的产能意味着嗷嗷待哺的工厂。任何市场只要进得去,一有任何松动,中国产能马上补缺,使得竞争对手感到窒息。空气都吸光了,能不窒息嘛。
 + B- I! o& f. u+ x9 w
 % _. T5 d2 |' v& _% U9 d; Z8 n9 b* Z5 d美欧更高的产能利用率也意味着缺乏闲置产能。一旦机会出现,需要长的多的时间、大得多的投资才能抓住机会。中国的过剩产能意味着他们没有机会。
 " h# N9 @7 Z; \- t: ?: }. C+ z
 & v  N, H" G, N6 r当然,过剩产能意味着浪费。但中国一方面通过极端降本增效抑制了浪费的负面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人还是在有简入奢的阶段,对于生活水平的期望低于美欧,忍受得了这样的损失,憋得住气。美欧就不行了,大胖子没事都气喘吁吁,还要憋气就直接嗝屁了。
 : p& Q& Z$ X2 |( u  W& }  Y- S$ z$ ~  O; Q) s& K  m. f
 这对试图再工业化的美欧尤其不利。美欧本来就成本高,再工业化必须度过高成本启动关,才有可能过渡到低成本阶段。在中国过剩产能的威胁下,真是露头就惨死,不得不起用保护主义大杀招。问题是,保护主义几乎必然保护出经济巨婴。受到保护的产业没有理由降本增效,任何退出机制必然受到劳资的一致反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无休止的补贴只能耗干全社会的血,这是老欧洲一再证明的。法国汽车曾经是欧洲列强之一,竞争不过就保护,现在雷诺、标致、雪铁龙在欧洲都只是二流品牌了。英国直接放弃,要么品牌改嫁(如MG、Vauxhaul),要么直接引进生产(如Honda、Nissan)。
 0 Y- C& s9 v( l, D" d! Y& N) V$ H/ Y4 u! @; s
 中国的过剩产能对试图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也不利。劳动力成本低不是万灵药。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化只是伪工业化,把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到血汗工厂里而已。而且在中国产能得到自动化、AI化和机器人话加持后,血汗工厂都更加鲜血淋漓、尸横遍野。
 , H, o! p3 _6 m+ Y# m: t% ^# `! v8 d% g9 g2 B* I
 中国只有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突破,打开新赛道,寻找处女地,才能疏解产能过剩的问题。芯片、AI、民航、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都是可能的突破口,还有制药、生物等等。电商已经不是处女地了,而是被踩烂的白菜地了。" Z: I. p! @" G
 
 7 s0 S* F: M+ _, N8 C; ~对于美欧,中国在高端技术方面还是在赶超中,中国的处女地可能是美欧的自留地。中国本来愿意大家受益于全球化,各显其能,各赚其钱,但美欧要技术围堵,那中国就只有奋起突破。这片地不管是不是美欧的自留地,不让进的话,该抢过来的只有不客气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6 L* P# o( D0 N9 V5 B
 
 ( G2 [- D/ U) X/ O( n7 ^" N6 `" |- t中国正在突破瓶颈的门槛上。个人估计,5-10年内,就能成功突入新赛道,耕作处女地。C919代表了民航赛道,国产航发也在路上了,估计这正是美国嘀嘀咕咕禁运LEAP但就是不敢下手的关键。芯片还是在等技术突破,但中国在中低端芯片方面猛爆产能,是盲目还是大棋,只有时间才知道。但机器人已经从工业机器人发展到人形机器人,爆发性发展就在眼前,这是中低端芯片的巨大市场。可携带装备、汽车智能化就不多说了。可巧,智能设备需要互联才能智能,中国5G领先世界,把嘴巴和耳朵架好了,眼睛和鼻子(传感器)才能发挥作用,脑瓜(AI)再动起来,这才叫真智能。否则AI只能吟诗作画吹牛打屁。
 0 k; J  `! E3 _: y9 [: E% @* `1 q
 % j: ]5 T- S2 P0 B: G对于个人来说,教育升级是必要的,才可能在下一波浪潮来到的时候,做冲浪人,而不是被浪头淹死。记住,浪头是注定要来的,躲不掉,更咒不走。
 - K& n7 o/ \1 T" \) h& v
 0 T3 ]8 E! b8 E" D; y- R眼下房地产低迷的影响还在持续,但这是有意识的去泡沫化。去泡沫是注定痛苦的,也是必须的。泡沫有去掉的那天,正好与新赛道、处女地的形成相吻合,中国经济的再次起飞指日可待。这期间会有艰难,但那么多的艰难都过来了,没有过不去的。8 p6 n7 R0 g/ o. r: `. X1 F1 }
 1 e. D( B. a% f( V) r
 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要走自己的路,但也要给别人有路可走。把朋友(至少是同路人)弄得多多的是国际统一战线的关键。; u3 A  b+ e' B" b0 \" o3 U- @
 
 # ?; J3 _' w' X' A& r# z  V所以,中国产能过剩未必是下大棋所致,但这是有利条件,不要浪费了,更不要过度焦虑。
 |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