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1-6-9 11:40 编辑 + P& H9 D- k+ q% B" M2 R
- F7 P' b3 g$ n, }两年前,鸿蒙问世,坊间叫好与质疑的声音一样大。叫好的更多是出于爱国心和对美国技术禁运的愤怒,质疑的也更多是出于“安卓生态牢不可破”的认知。现在鸿蒙2.0出来了,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发现,原来都看走眼了。
0 ]+ f0 y. `) h) j, f4 U; k8 v8 Q( Q3 L& [8 B |
鸿蒙从来都是兼容安卓应用的,但也从来不是安卓的简单替代。华为在一开始就反复强调这一点,但是没人听,都认定这只是自我安慰的说辞。华为倒是从不说大话,从不误导,只是不永远强调重点。鸿蒙的重点在于IoT,手机只是IoT生态里的一部分。: v% b3 p* w( ]( `7 K$ w% U
( i. t) f3 J+ O- ZIoT全称为Internet of Things,也叫物联网。这是把日常万物统统通过有线和无线的网络互联的信息化生态,从灯泡到冰箱,从可穿戴设备到智能城市,无所不包。每一个节点都是智能的,都是数字化的,都需要操作系统才能运作,功能上从很简单到高度复杂,需要有不同的功能模块,但基础架构是统一的,互通的。% ^. B" N1 l, T
$ ]4 ~) _/ c: `8 A1 F/ G# p7 w这好比人类,从餐饮端菜的到诺贝尔科学家,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有巨大的不同,但大脑的生理结构和生物本能层面的神经控制机制是一样的。鸿蒙当然做不到人类大脑这样的程度,但思路是一样的:用统一的、最小的微内核结构,打造可扩充的操作系统架构。. A% w+ u0 v4 h( K; H% \
3 { g7 i+ s1 z! L, M0 u( C
按照华为的1+8+N,“1”是智能手机,这依然是关键部份,但“8”是平板、PC、穿戴、智慧屏、AI音箱、耳机、VR、车机,“N”则是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智能出行以及由此衍生的更大的信息化世界。
( n8 [8 o% E* v8 p- k, h. x# O% d* u& u, Z1 C8 ^
这就有意思了,因为这是一个空白。微软的Windows适合PC,Unix/Linux对服务器更加适合,安卓适合手机,且不说还有很多空白,把这些现有操作系统搬用到IoT装置上,都有尾大不掉的问题,太大了。增加功能不难,难的是拿那么多历史负担怎么办。把金龙大巴的架构和发动机用到五菱上,五菱就不是五菱了。2 n7 B2 `* S ~$ ~( Y4 _
+ d" \! W! L/ s) Y6 K, m# S6 m但鸿蒙可以从五菱到高铁通吃,而且毫无违和。$ C% G) {9 S6 J$ f
# y& l8 B* R9 x3 j/ ~IoT里最终要联上的大部分硬件终端都是中国工业的强项。除了中国品牌,西方品牌也有很多在中国代工,因此产品IoT化最可能首先在中国实现。鸿蒙是现在唯一的IoT操作系统,依托中国制造,有可能抢先形成IoT生态。这未必意味着排出安卓,但同为鸿蒙肯定更加顺畅。华为已经把鸿蒙的基础能力全部捐献給了工信部主管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消除友商顾虑,国家可能也会出台政策,鼓励友商至少兼容鸿蒙,而不是在安卓一棵树上吊死,这将使得中国的IoT生态鸿蒙化。
; P6 P& Y, b* F5 J! I
' o2 s; |, o W6 o c# H# n& h: `谷歌也在研发Fuchsia操作系统,也将面向IoT,但进度慢于鸿蒙。在“通常”情况下,Fuchsia对鸿蒙几乎具有压倒优势:安卓正宗继承,有保证的应用环境,有保证的厂商支持。但特朗普的醉拳迫使华为极大加速鸿蒙,反而在生死压力下抢先推出,有望抢占中国IoT市场,美国的技术脱钩压力迫使中国打造自己的IoT生态,这就使得Fuchsia的未来不定起来。
# ]: f& i( V4 ]- p7 g( I
% s! `3 Y# T3 E' V要是中国手机大部甚至全部“背叛”安卓,安卓世界就坍塌了一半。要是中国IoT大部甚至全部倒向鸿蒙,Fuchsia接替安卓霸权就困难了。Fuchsia拖延不得。
& x o4 o* m% s0 d- n1 F2 k+ V" z- \+ r3 h1 h% Q/ M
安卓相对于鸿蒙,好比黑莓相对于安卓。在功能手机时代,黑莓功能顺畅、安全性好,可以公私分划,连奥巴马都是在安全勤务局压力下才不得不换用苹果手机,因为黑莓难以兼容智能手机的先进功能。安卓与苹果IOS是对标的。后来黑莓可以运行虚拟安卓,还是不行,有实体的为什么要用虚拟的?黑莓最擅长的公私分划在双卡双待面前也败下阵来。要是Fuchsia迟迟不能接班,安卓怕是要弃守更多的阵地了。) i+ B n+ d$ B& a0 n6 s$ \0 s
# g9 E7 X2 ?/ Z% f5 M
如果智能手机就是终点,为此优化的安卓就高枕无忧了,除非政治理由,鸿蒙很难挤入安卓的世界,不挤进去又没有足够的用户圈。但金字塔长高了,智能手机的绝对位置没变,但相对位置从塔尖滑落到塔肚子了,安卓就不够给力了,Fuchsia又接不上,这就是鸿蒙的机会了。IoTa现在还在敲门,还有人记得智能手机在15年前敲门的时候吗?: H7 p( G$ ` T
/ d7 q) z5 Q% W5 x$ [鸿蒙的目的本来就不是挤掉安卓或者IOS,而是为中国的IoT生态打出一片可持续发展的天地,三足鼎立足矣。只要做到这一点,鸿蒙就可称为中国的逆袭了,因为美国本来是信心满满要把安卓武器化的,而且这应该是一击夺命的武器,没成想一击反而弄出个互相确保摧毁的大杀器。不过中国和世界上IoT制造商可能就要平行研发和生产鸿蒙和Fuchsia的产品了。这没什么,欧美的电视制式还不统一呢。: q5 W4 h9 f" O% [7 L) h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