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2-2-8 01:13 | 
|---|
 
  签到天数: 171 天 [LV.7]分神  
 | 
 
 本帖最后由 不爱吱声 于 2012-6-16 20:03 编辑  
 
闲聊,聊点啥呢?自己是东北银,就先聊东北话吧。 
 
东北实际上是包括黑吉辽三省,但与其他省不同的地方在于,东三省的人离开东北更普遍地称(或者被称)自己是东北人,而不是具体哪个省的人。而东三省也确实有很多风俗习惯是非常相近的。其中,所谓的东北话既是如此,基本上是三省通用,也就是说三个省的人使用地方方言彼此交流的时候基本上没什么障碍。这个与南方有很大不同,那里几乎每个城市的方言都有所不同,比如说,同是江南的常州和苏州说话的口音就有很大不同,而两地相隔也没多远,还不如沈阳到比较大的城市铁岭的距离远呢。 
 
![]()  
 
另一方面,东三省各地方方言也是略有不同,总的说来,越往北(比如说哈尔滨)的方言就越接近普通话,东北味越淡,而越往南,则东北味就越重。大家如果去过铁岭或者沈阳,就会深刻地体会什么是东北味了。东北话富有亲和力,比较幽默,因此你会发现讲评书的,说相声的,演小品的很多都是东北人。甚至一度由于本三大叔的忽悠,铁岭已经成为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比较大的城市。   
 
春节快到了,为了大家更好地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如果还有人看春节联欢晚会的话),我给大家总结一下东北方言的几个特点。 
 
1。来自于满语 
 
大家都知道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按照《天龙八部》的说法,早在宋朝,女真人就在长白山一代打老虎了,这个有萧峰可以作证。到了明朝末年,更是击败明朝入关统治了整个中国。因此,东北话中不可避免地有很都满语的痕迹。下面这些例子就属于此类,有些大家可能知道,有些可能就不知道了。 
 
埋汰(脏) 
– 情景对话 
 
雪个笑话不爱:你咋那(nen4)么埋汰呢,挖煤刚回来咋地啊? 
 
不爱很郁闷地回答:“不带这样埋汰银滴,俺就是长滴黑点.” 
 
嘎哒/疙瘩(地方) 
–  情景对话: 
 
西湖问不爱:你是那(nei3)嘎达地银? 
 
不爱:俺沈阳内嘎达来地,你内? 
 
嘎拉哈(羊拐骨或猪拐骨,用于游戏) 
磨即(mò ji):即磨蹭,来自满语moji,moduo 
– 情景对话: 
 
西湖招呼李丹:”丹丹,快来,俺刚整了几个嘎拉哈,咱俩歘几把,好使不? 
 
李丹激动地回答:”好使啊,没毛病.那就别磨即了,快开始吧” 
 
恩那(是、对、好) 
个应(gè ying)(使反感) 
的瑟(dè se):意思是轻佻,卖弄 
咋呼(zhā hu):来源于满语cahu,意为“泼妇”,现在意为不沉稳,喜欢大呼小叫 
– 情景对话: 
 
雪个警告不爱:” 你可别整个网站就到处瞎的瑟啊,低调点,知道不,要不就个应人了.” 
 
不爱:嗯哪.咱也不是那咋咋呼呼的银哪. 
 
磨蹭(mó ceng):来源于满语moco,原意为“迟钝”,今意为“繁琐缓慢” 
个色(gé sǎi):意思是人(性格)特殊 
胳肢(gé ji):来源于满语gejihesembi,意为“搔腋下使发痒” 
摘歪(zāi wai):来源于满语jailambi,意为“躲”、“避”,转意为“闪身让开”、“歪”、“斜”、“斜靠”。 
 
2。四字特色俗语 
 
东北方言中四个字的约定俗成的语言特别多。而且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这些词很多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由表意词加上一些“拟声词”组成,这使得这些词汇让人听起来,特别幽默,特别形象。我觉得这些词是最能体现东北方言特点的。比如说: 
 
傻了吧叽:有一点点傻(贬义,但多是对亲近的人说的) 
蔫蔫吧吧:蔫 
疙不溜脆:办事爽快 
坑吃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一般是由于紧张或受辖制时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无叽六瘦:闲的没啥意思抓心挠肝的感觉 
七吃喀嚓:麻利,干净利落 
五迷三道:迷迷糊糊 
稀里马哈:马虎 
胡了八嘟:糊涂 
死气掰咧:一门心思 
杨了二正: 是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 做着事情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其他的事情 
突噜反仗:做事不利索,反复做不好 
急呲白眼:发火 
油哧麻花:指表面有污渍,不整洁 
抠了飕飕:小气 
吵儿巴火:大声嚷嚷。 
 
3。还有就是东北特有的词汇,这类词比较多。 
 
比如说, 
 
东北管喝酒不叫喝,而叫“整一个”或者“走一个” 
说遇到事情毫无办法,无法解决就叫“抓瞎” 
扒拉: 拨弄 
扒瞎: 说谎 
磕碜:难看 
寒碜:形象差,丢人 
拉倒:算了吧 
半拉儿: ban-4 lar-3 一半儿 
掰扯: 分析,计算 
白唬:bai-2 hu能说(通常指能瞎说) 
备不住: 有可能,也许 
包源儿: 全部,全包了 
不靠谱(不靠盘儿): 不符实际 
扯蛋:胡说八道 
藏猫猫儿: 捉迷藏 
敞亮:形容一个人不藏心眼儿,大方直爽. 
打狼:最后一名 
打奔儿: 1,接吻 2,停顿,卡壳 
点儿正(背) :运气好(坏) 
果:吸,吮 
刚刚的:形容程度大,(可以修饰一切形容词) 
干仗:打架 
忽悠:这个不用解释了吧 
迹哥:闹别扭 
老鼻子:很多 
唠嗑:聊天 
末了儿:最后了 
卖呆儿:1,看热闹 2,发呆 
闹听;闹心 
蔫吧:没精神,枯萎 
欠儿蹬:缺心眼,找揍 
胜脸:明知不对,故意那样做 
秃噜:失败,放开 
妥了;行了,好了 
邪乎: 厉害 
向着:偏袒 
兴许:可能,也许 
寻思:xin-2 si 思考,想 
稀罕:喜欢 
咋整: 怎么办 
作死:zuo-2 si-3 寻死 
准保:保证,一定 
吐洛皮了:外伤,比破皮严重一些 
 
4。对某种事物的特殊称谓 
 
土包子:土生土长地没见过大世面的人 
气管子:打气筒 
且儿:qier-3 客人 
老嘎瘩:兄弟姐妹里最小的那位 
波棱儿盖:be1 le ganr-4 膝盖 
耳残: er-3 chan-2 耳屎 
二椅子:不男不女 
嘎拉:ga-3 la 贝壳 
妈令:蜻蜓 
撮子:装垃圾的容器 
毛磕儿:葵花籽 
菇茑:一种果子,青的可咬着玩,黄的可吃 
刺挠: 痒 
刺么乎:ci-1 me-1 hu-1 眼屎 
pia-4迹:一种硬纸片做的游戏工具 
冰流子: 冰柱 
哈拉子:ha-1 la-2 zi 口水 
鼻嘎吧:bi-2 ga-2 ba 鼻屎 
马路牙子: 马路的边 
马胡路子:下水道 
老张:蟑螂 
家巧(qiǎo):麻雀 
钱串子:和蜈蚣外形类似的一种爬行动物,“钱串子”是蜈蚣近亲,学名蚰蜒,只有15 对步足和1 对颚足 
羊毛拉子:毛毛虫 
碗家柜:厨柜 
棉猴: 棉大衣 
大该:大街 
日头:太阳 
锛(bé’r)楼(lou轻声)头: 突起的前额 
好赫儿: 好吃的,长用来逗小孩儿。 
踏拉板:拖鞋 
二道贩子:第二极经销商,一般形容菜市场里不是真正农民的商贩 
倒骑驴:人力三轮车 
 
最后,是东北人分不清平卷舌,而且把r都发成y,这个可害苦了我,记得每次语文考试第一道的拼音题我多半都是靠蒙,就是现在在网上发贴子,我一碰到z,c,s打头的拼音,就抓瞎,哎。 
 
写这么点字儿,可费我老鼻子劲儿了,那先就这么着了,以后想起来新的再补充吧。。。 
 
======================== 
学习晨枫好榜样,日志转到版面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