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元帅 发表于 2012-2-10 14:49 1 V# ~1 M" q7 o( ]% ^
我把我的理解讲一下。也许和你的问题对不上。就是讲一下。1 T2 d9 ~0 |7 i) b* I( R
0 x/ B. e: [9 o$ a
1946年后的国共局势。一开始是国军优势,所以 ...
: V/ ?! w, T: F9 z% \1 k到那时候,东北的几十万国军撤到关内,共军的百万大军一样可以进到关内。0 M, h2 }7 D) m N7 C) J- b
区别就是:淮海战役迟打一点,规模大一点。; x8 C3 P. y# R. r2 s) m/ F# S, B3 P
而且东野的炮兵实力已经超过国军,打济南还好打些。
8 n% t, R, k x
卫国战争时,苏军的政委就已经比同级军事主官低一级,比如师政委就是团级政委。这个团级是指他的干部级别,不是职务。 . Y n _' [2 l- ]TG军队正长挂了一般是政委接替指挥。苏军在二战时正长后面是参谋长,再后面是副长,军事指挥没政工干部的事。当然聚集起来的溃兵中自告奋勇出来指挥的除外,而且象这样带回一帮溃兵的政工于部一般都会改任军事主官。* g$ Y+ e' M- _
这是从苏联小说中看来的,应该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