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6-4-20 00:14 |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
本帖最后由 河蚌 于 2012-2-10 10:15 编辑
! q& h1 C/ S2 n% r8 }9 d+ |0 U草蜢 发表于 2012-2-10 09:31 # Z! G$ f: z, C- \
之后共军的日子可过的不好。被国军在山东四处滴干鸭子。共军的山东首府也丢了。粟裕同学带大队人马回去收 ...
6 z# s6 w: L- L
8 t" m, ^) c9 |5 k( H2 X 这其实是个普遍的错觉,是只观一点不及其余的思路造成的,而且也是那些果粉的考究态度在误导的,要知道在那场国民党输掉底裤的战争中,寻找一些闪光点是多么不容易。当然,对这些闪光点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共胜国败的原因,在共军的历史回顾中,这些事件是重中之重,几乎高级指挥者人人都在谈,都在谈困难,谈指挥失误,而国军的历史回顾中,这些事件也是重中之重,谈个人的指挥若定,谈国军的克服定难。当然,共军谈着谈着,进了紫金城,国军谈着谈着去了台湾,剩下的则进了功德林。: y2 k3 j! ]( q5 I8 ~- }
七月分兵,是华东共军由防守转入进攻的标志,是一个转型,也是全国共军转入大反攻阶段的组成部分。由以前的依托根据地内线作战到转入到无后勤的外线作战,需要改变的东西很多,所以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但共党的灵活作战原则和适应能力是惊人的,也就一个多月时间,共军就已经可以在外线打歼灭战了。
% o7 v, L& `) }9 U+ W% s7 v 七月反攻,有一个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将战场引向敌方占领区,破坏国民党以战养战并催残解放区经济的阴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各地的共军不同程度的遭到失败,遇到了困难,但国军就舒服嘛,以前的可以征兵征粮的内线,变成了战场,对于谁的打击更大呢。
1 H% k/ h, M9 ^( s9 X 所以,王外马甲有评价,说是国军在这一阶段打了好几个大胜仗,但是打败了的共军却跑得遍地都是,然后,局面就彻底不可收拾,直到豫东战役才发现,原来聚集起来的共军,已经可以消灭国军的重兵集团了。$ n+ s/ N* ?6 n& w: f8 a
3 n/ C5 Y- X7 C如果将大反攻说成大挫折,那么,如何解释,仅仅一年之后,共军就可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大决战了。
, D$ A9 p1 |9 B,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