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8-16 23:26 编辑
' `* H5 @3 Y8 F' Y$ ]/ J, W" `) ?8 P* X$ |3 L9 r5 U
印度“光辉”战斗机的故事已经为人所熟知,但近年来,HAL推出AMCA概念,现在定名为“维摩纳”,这是印度神话中黄金空中战车,看来HAL是认真的。模型草案几年前就出来了,一直有些改动,现在据说是最后设计了,接下来要研制原型,什么时候首飞?不要问了,说了你也不懂。, z9 K! z1 f1 o7 X& _) j
/ B9 a6 {/ Q1 `; C( L![]()
, I8 N. d5 [7 P9 H2 @; \( Y: x“光辉”战斗机已经充满故事2 m% }" H, u. r) D* v
3 f$ W( A y3 d3 [% x3 C 3 a- @6 _. t9 {+ `& p
现在轮到“维摩纳”了
9 h( H& \/ h, D/ ~ D# T9 C+ L) H+ q1 I
按照已经公开的数据,“维摩纳”定位于印度特别青睐的轻型战斗机,比美国F-35和中国J-31都要小,甚至比F-16还略小一点。基本数据:* [ I) l* B7 M8 V5 h
. N) N- ?3 r& v+ A0 `/ u
乘员:1名
9 S4 ~! d' Y/ C) E# x' c3 ^) P长度:13.2米4 \* v4 e& [3 l0 k' t. B" d7 U
翼展:8.2米3 Q2 w+ a9 b2 [ x5 z$ I
机高:4.4米 I9 w5 Z5 s: |
机翼面积:38.4平方米% [( G/ h @+ K% c9 r
空重:12吨3 y, h( k7 R$ b. i9 G8 I
最大起飞重量:18吨& |6 [- u1 o# W$ ]" x
动力:2台印度燃气科学院研制的“卡维里”NG涡轮风扇发动机5 h1 y+ p# d- y
军用推力:每台大于80千牛- _: d: o, Y: C4 I9 _/ U
最大推力:每台大于100千牛
4 e4 @2 A, K0 O/ b( e最高速度:1.8马赫(超音速巡航)
+ w# g& ]5 T& _! i: Y- b航程:1800千米
8 c/ D* L1 W5 s实用升限:15250米
5 [$ s! ^4 ~& @* m: j3 N6 j爬升率:250米/秒。* m2 j3 J1 x, [- m$ Z3 {$ }1 Q
% n0 C3 z# E y3 e$ i. _
这组指标很让人看不懂。对照F-16 Block 50:" n7 Y9 j8 A5 n3 Q, C2 g
6 o: T2 G7 g. j/ ~: |' c" ]
乘员:1名
2 {8 \$ l8 L. M9 X+ d! E0 Z长度:15.06米- f1 w4 C7 ~' H7 @: y
翼展:9.96米
3 n( h$ \9 V* S! a% j$ q机高:4.88米- h! y) y% ]: K6 k
机翼面积:27.87平方米& Q) A' W7 l( z! s6 [8 P4 R
空重:8.57吨
% L$ ?3 J3 [/ s9 N/ b9 J( z正常起飞重量:12吨
# K i' y1 U8 D5 z7 M最大起飞重量:19.2吨* t5 z4 K- s2 [. m
动力:1台通用电气F110-100
4 r1 B2 U- d9 F, @2 v' r- c军用推力:76.3千牛* @4 X* V3 m F, {
最大推力:127千牛4 S4 V5 A5 a5 J# H/ P8 o) C9 l
最高速度:2.0马赫
3 c# V- S' }% i8 h7 Z9 A航程:带4枚454公斤炸弹达1100公里,带副油箱航渡航程4220公里7 n" {9 X9 `- l
实用升限:15240米3 C! G* M$ A- B! F2 ^5 |
爬升率:254米/秒" Z& w! j7 K' K5 C" h& x
- R: J4 G4 y% n9 k
但是啊,但是,“维摩纳”的正常起飞重量没有给出,取空重和最大起飞重量的中间值,算它15吨,那样的话,“维摩纳”的推重比比F-16高30%,怎么爬升率不提高,而最大速度还略低一点呢?另外,军推推重比就达到1.08,远远高于F-22的0.7,那超巡速度应该飞起来才对,莫非1.8马赫是超巡速度,而不是最大速度?加力推重比达到1.35,更是笑傲江湖了,F-22、J-20、T-50统统弱爆了。这么小的战斗机,这样大推力的双发,说变态都是轻的。HAL在玩什么邪?/ T" i" m- v8 p( P- u+ ?6 p
+ q& {6 v1 f9 N" C6 \% m( g不过这小身板有点令人担忧,空重就达到12吨,最大起飞重量才18吨,这比米格29的水平还差一点,还要达到超巡,还要机内载弹,这个难度不是一点点大啊。看来有一个AESA雷达,还有较大的鞍形油箱和翼内油箱,不过起飞重量只有这点,机内载油量怎么也上不去。不知道那1800公里的航程是在什么情况下的,如果是航渡航程,那就少了点。如果是作战半径加倍,那好像又多了点。& G) S; o! d! F' m
8 U2 Y) A( A7 f! G/ y
% ]/ Y* V2 R1 {
典型空战挂载是4枚近距弹加3枚中距弹,这和隐身战斗机强调中距弹的典型挂载不一样,或许是HAL量身订造的,这点地方这么装载可以数量最大,而不见得是战术需要,呃,弹舱长度基本上占据翼根全长,这起落架往哪里放?
* N7 H: Z0 D5 f9 o
8 m, G# B! o( G7 E' a![]()
" `3 w6 E! E$ d5 C7 u+ a8 ]7 g隐身对地攻击时,两枚炸弹加两枚近距弹,不过这弹舱要求很深啊,进气道往哪里安排?F-22的主弹舱只能放SDB,没有这么深0 H" D- u! {' H! D' z
8 O3 X) g0 A8 y* b/ N- f![]()
5 h9 n8 P9 L% ?! s不过“维摩纳”对于机内挂载没有非份的幻想,要大量载弹,还是要翼下挂载。问题是这样在机体下侧半埋挂载,外八字起落架都不可能了。莫非“维摩纳”真的不用起落架了?
- m+ C3 f) T1 \2 [: H5 E4 u3 a1 l
1 L: U& e# E, Y& f
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机翼与平尾的间距异乎寻常地大,环顾世界,好像没有这样设计的,这是玩哪出?这样做,升力中心很靠前,而重心(发动机)很靠后,将会高度不稳定,莫非HAL是要用机体作为升力体、补偿机翼升力不足?机翼的面积已经比F-16大40%了,还嫌不足?再加上机头两侧的side chine,这升力分布很好玩啊。。还是正常平飞就是20度迎角什么的?
) H- U7 t: ^) K
2 W' A% d, Z( G# O: _& G“维摩纳”还是用加莱特进气口,似乎意在提高超巡效率,但边界层分离隔道的损失小不了,进气道设计水平明显不及J-20。F-22要是现在设计,估计也不会再用加莱特了。尾喷管没有任何隐身处理,不过T-50和J-20也没有,只有F-22做到后向隐身。外倾的双垂尾不是全动的,怎么看着垂尾容量不足啊,方向稳定性如何保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