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3-1-5 00:48 |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
Pipilu 发表于 2014-6-30 14:30 . p. U: h8 s$ \3 M7 w
老兵你给的这几篇好像都和你的结论相反。
' b0 R2 w, ^3 G: u* w
' @3 A+ l2 U" `7 m r% v1 r1. 第一篇http://jds.cass.cn/Item/7645.aspx9 ,
' m: S2 ?) M$ N* h5 q) J7 M9 m4 _# @这就看你怎么读这些东西了。3 @" g5 w; J4 V% C
8 c, _' v. h: G1 d第一篇说的很清楚,南京政府在这个事件的演进过程中的表现与所起的作用。先是推波助澜、保证支持,然后抽梯子,正是杨永泰以外交解决奉系的路数。第二篇只是对第一篇的一些补充描述罢了。0 F% e3 T# ]! |. [& Q
: T* b+ O2 m& d; ]) Y
第三篇的关键在于是否承认《铣电》的存在,以及王以哲回忆的可信性。
1 [4 v9 O& Q z/ {/ n5 w8 U# D( c% U2 K1 Q% a- o
九一八事件的问题在于双方资料的可信性与学者的立场。张学良系统早已经风消云散,而老蒋系统的则存在很多的忌讳,因此双方的所谓证据与学者立场就很有意思了。至于张学良晚年回忆,坦率地讲,连张的国粉粉丝都认为那不可信。
* P0 E0 @0 X) x# n- S' `/ y, c& ~8 H! ^4 j
说到档案里面找不到《铣电》,这个太正常了,那么明显的证据,有心人不会不注意到的。0 D6 g# b$ R6 Z! Y* t/ W2 c
* K2 e% v# `, \4 p7 a
我之所以说老蒋系统的则存在很多的忌讳,一个例子就是日本与孙文的日孙密约是否存在问题,日本学者坚称其有,台湾学者则坚称其无,是彻底的立场站队。这个立场站队不是发生在两蒋时期,而是发生在已经民主化的现代台湾。4 X0 d5 g% Q( Y, `- L* z
, i3 O: d. a+ T' S另外一件事,是小张的奉系对国民政府的支持程度。小张的奉系,不同于一般军阀对国民政府的半依附半对抗态度,有感于自身的虚弱和日本的威胁,对国民政府的支持与依赖都是明显的,具体例子就是海空军以及军工企业的豪华赠与,对国民政府那是大力支持。
# V% F* \! z0 L$ f5 o9 {+ w! ^2 D
3 }. U+ K4 w2 h, H7 G7 t3 o5 d+ ]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在清谈的时候我不喜欢涉及近代史,因为学者以及讨论者的立场站队太明显了,没意思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