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猫元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对夏朝的争论看对历史研究的认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201#
    发表于 2014-3-1 22:04:50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3-1 15:39
      F1 s  _7 W- \$ ]+ E) y% a* \+ o) m历史研究显然比不上自然科学研究的严谨。不同时代的研究方法的不足也会对证据的可靠性有不同的认识,对证 ...
    ! n2 [9 n# h/ \1 w
    这就是为啥考古一门心思往科学这块靠的理由呀,这两年考古终于从历史学中独立出来了,俺那是内牛满面呀。7 C4 G! T3 i* F" _
    考古学是个很特殊的学科,他用的是科学的手段和研究方法,提供的是人文学科的基础材料,对于考古来说,寻找证据永远是第一位的,而提供判断则是第二位的。证据永不消失,判断却会随着新发现而发生转变。
    + N7 k0 _. z' ]对于俺这种已经远离一线的考古人来说,对一个考古问题的思考,首先考虑的是材料来源是否有问题,对于出土物与传世物的使用在我这里是有严格区分的;其次考虑的是一线发掘是否有失误;再次是一线发掘者的判断是否有误,最后才是自己的判断。& A5 [  @9 \7 H! `* i  |
    文献对于中国考古学来说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于自己的历史有这么多的历史文献,而对于具体历史事件也充满着罗生门式的记载,如何用就成了考古人之间学识与立场的较量。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历史文献,中国考古学不会与历史学联系那么密切,也不会在百年间走不出历史研究的藩篱,但如果没有这么多历史文献,中国的考古学研究也不会产生今天这么多足以影响后世的学术成果。) t/ c* e1 b" U9 D/ `8 Z3 k
    关于夏这个问题,这是中国考古与中国文献相互论证又相互排斥的典型问题。如果抛开文献,考古学仍可独立的得出公元前3000-1000年中国文化与文明的发展状况,而结合文献,我们就必须找出两者融合的最佳方式。3 {4 U" i  O8 ^* `/ E5 U
    指望属于夏的文献出土是不太现实的,中原地区的气候、土壤都不适合保存以竹木为主要书写材料的中国远古文献的保存,而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唯靠上天的眷顾。
    6 |) S6 ^5 V: w- j至于殷墟甲骨文,无夏记载是非常正常的,它非追记历史的文献,而是即时事件的记载,指望晚商的人在操心自己眼前事的时候还不忘在有限的书写材料中追忆一下与己无关的消失王朝是不现实的。如果说将来有收获,也多半不是在殷墟,而是在年代更早的其他遗址。& S; d; d- y6 t3 Z$ h' q
    我对夏这个问题的关注从学考古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真正思考这个问题差不多也有十年了,基本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但真正完成材料收集和完整论证,我估计十年后我才有勇气写一写。
      I* g# q7 i- }( w, ]" f: i6 _9 B  x3 c8 C- C# N. y, d' d; R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3-2 13:54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4 收起 理由
    燕庐敕 + 6
    橡树村 + 8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202#
    发表于 2014-3-1 22:12:06 | 只看该作者
    将进酒 发表于 2014-3-1 20:33 6 z: d2 A7 C1 _5 s1 _' ^6 J
    中间切一刀,考古的认定,比如年代啥的,没有啥好马虎眼的,丁是丁卯是卯,肯定要求科学性,是自然科学范 ...
    # [8 }# ^  z6 a! o( ]6 d
    古史辨的很多史观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造成的,没有古史辨派的冲击,中国的历史学研究在今天早就走到了末路。它的很多观点可以无视,但它的怀疑精神仍是值得肯定的。4 z$ ^) s8 w: p1 l8 m3 E8 b, R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2 14:0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03#
    发表于 2014-3-1 22:30:04 | 只看该作者
    老芒 发表于 2014-3-1 22:12 : g' \% n6 l( q4 h8 M5 M' V
    古史辨的很多史观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造成的,没有古史辨派的冲击,中国的历史学研究在今天早就走到了 ...

    * i8 n+ o# {6 ?3 Q( _, ^: v老芒你是厚道人。
    $ B! |# H( i" ], k2 g1 e
    0 Q) [$ H7 V" B' Y" W/ Z我不是业内人士,刻薄点不影响啥,不对就当风吹了就是。顾颉刚跟今天学术界的徒子徒孙比起来,要有气度的多了。古史辨七大册,包括了当时反驳他比较有分量的文章,后人看起来省事多了。从内容说,古史辨爆得大名,确实是时势。从学术上说,一文不值。单纯疑古,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傅斯年胡适等等,都不比他差,他突出的就是敢说敢写,章太炎的话讲叫“矜奇炫异”。所以后来胡适和傅斯年以及钱穆,跟他学术上都分道扬镳了,胡适还是古史辨三巨头那。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204#
    发表于 2014-3-1 22:41:12 | 只看该作者
    将进酒 发表于 2014-3-1 22:30 4 h# X  {& K. u
    老芒你是厚道人。2 x6 Y9 \# Y% X2 _( N0 Z2 i
    7 q' s. H$ @, G+ y* L+ s$ v
    我不是业内人士,刻薄点不影响啥,不对就当风吹了就是。顾颉刚跟今天学术界的徒子徒孙 ...

    , _0 `1 j" J$ k0 U/ q; p9 E$ J顾颉刚在史学研究方面的意义在于彻底的怀疑精神,一个历史研究者在开始的时候没这点精神是会走进历史的重重迷雾的。
    " T, i6 L" C. O历史研究史上不会再有第二个顾颉刚,这是历史的产物。1 V1 a* h8 }0 d  O+ T5 z4 j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23:07:47 | 只看该作者
    老芒 发表于 2014-3-1 21:15
    ) t' G: Q* M) W& S9 ^, f1 h6 A这可是大文章,没个半年写不出来呀。
    ' G4 F' v* B+ \9 [) o
    那就简化下,写写1980年之后的上古重大考古发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2 14:0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06#
    发表于 2014-3-1 23:10:20 | 只看该作者
    老芒 发表于 2014-3-1 22:41
    4 x. E' i5 n2 y" y顾颉刚在史学研究方面的意义在于彻底的怀疑精神,一个历史研究者在开始的时候没这点精神是会走进历史的重 ...
    : s+ j9 u" A+ a/ i
    他彻底的怀疑中国古史,同时相信建立中国古史的机遇在国外,考古会有证据,因为中国文明传自巴比伦,还要立此为据等后人鞭尸。记得这是他建国后的文章了好像。  j" Q2 ^# G* g, p$ w
    7 Y. {) _3 v4 M' X
    第二个确实不会有了,那时势再出现一次不可想象。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23:15:31 | 只看该作者
    将进酒 发表于 2014-3-1 20:22 7 P7 |2 c3 _5 o; Z# ?! ]
    啥问题??莫不是我语死早了?
    3 U% E+ T# F2 ?9 H4 G7 h
    又看一遍看明白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 00:01
  • 签到天数: 627 天

    [LV.9]渡劫

    208#
    发表于 2014-3-2 11:13:47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4-3-1 15:19
    2 Q5 C/ x( Y1 ?, y  y# e! ^村长啊,我知道当年在玉泉路技校刚成立的时候,教数学分析的三届导师,全是大师,都按自己信奉的学派来教 ...

    2 O& |) J$ R$ N9 Z3 b1 d6 z哦?我们这些小字辈只知道后来貌似数学系是华派的,华老去世的早。 于是一直被苏派打压到现在。龚升老师作为大弟子始终评不上院士就在此节。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9#
    发表于 2014-3-2 13:17:50 | 只看该作者
    老芒 发表于 2014-3-1 22:04
    % ~* S" g. b2 x8 F8 g" x8 z; ~% {这就是为啥考古一门心思往科学这块靠的理由呀,这两年考古终于从历史学中独立出来了,俺那是内牛满面呀。 ...

    $ D5 y4 @% |- T) k/ j3 U# R$ J3 \& ?某群里的青蛙王子,是水族的。他自称认为本族是殷商的后人,不过水族用的是连山易,连山易那可是夏朝的作品,如果这种传世的东西属实的话。为何水族还有会认为自己是殷商的后代的呢?难道殷商灭了夏之后用其后人,后来这些人又形成了水族?还是殷商的一部分人接受了连山易,然后形成了水族?; U6 u- [( D" ~3 }

    ! c2 ~& e" @6 W0 r/ Z0 |文化现象遗留趋势很严重的,我家领导大别山区,随枣走廊,典型的楚地巫文化,巫祀横行。而我家那边,古陈国附近,蔡国也不远,是八卦发源和老子故里之所,就是典型的儒道文化大行其道,我小时候连个寺庙都没有见过,民间的巫婆也不是很发达。后来去了温州一看满街的寺庙,还香火鼎盛。那边是禅宗的重地。
    ' E) {% [1 a0 m% ~2 z. {7 y" n/ w/ Q0 O9 w& g* d. \. B
    我家领导老爹,我的公公,随州人,长的跟出土的曾侯乙头骨复原像超级相似啊,除了单双眼皮问题外,侧面看骨骼特征几乎是一模一样。, T7 Y; a: B! y2 l3 M& O1 v# h! Z" O
    1 k& ?3 Z" _  Y' W# Q'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0#
    发表于 2014-3-3 17:48:14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2-28 19:36 $ R; n0 ~, C$ L; ~- C/ i4 }9 k, J
    很简单,西周是怎么灭亡的,携王的事迹是怎么回事。
    0 G& _9 i2 l( ^- N$ |
    西周是怎么灭亡的,殷商就得是怎么灭亡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1#
    发表于 2014-3-3 17:49:40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2-28 19:36
    9 S  y* T% E: g+ C$ I很简单,西周是怎么灭亡的,携王的事迹是怎么回事。
    # ~4 C. J; `) Y6 n; ?! s1 e
    宋亡于外族,明亡于外族
    6 S2 z$ u: a# z4 ^. h3 i; M如果宋以前历史没有流传下来,你是不是会下结论,宋以前诸朝代都是亡于外族。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2#
    发表于 2014-3-3 17:58:35 | 只看该作者
    将进酒 发表于 2014-2-28 20:05 . Z' [( T) U3 e7 {3 d1 c5 U0 V
    好像还有祭祀用。周以前的详细记录没有,所以不好直接断言。当然要求有详细记录文物出土那真是奢望了。周 ...

    ! G* }# s3 g  j, u我的学问浅薄,对先秦仅限从五经诸子和史记上了解,考古所知不多7 T7 @. {- K( W) K) P7 ?7 \
    先秦的东西很麻烦,光是文字学就会让人头大,解放后对考古发现的解读也比较多,难以系统了解' Y2 t8 R2 N5 r' W: c
    , i" r' g( i4 }; _6 x; c# O. b
    五四诸人起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剧变之时,信心崩溃,诸般作态实在让后人不敢恭维
    ! n' O7 V8 g/ A; _: J虽然论史要设身处地考虑当时历史环境,但是还是忍不住对五四诸人挖祖坟的行为极为痛恨
    1 I; }* T* w1 |7 _1 [: D1 ]儿孙太孬种,怪祖宗不争气,只能说太没出息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3#
    发表于 2014-3-3 18:00:08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3-1 00:56
    2 T$ B. e  N# S  O至少比对史记的相信度高。

    : h% V% O" t; y+ E4 O! G! V( V得了吧,没点文献学常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4#
    发表于 2014-3-3 18:12:06 | 只看该作者
    方解石 发表于 2014-3-2 13:17 : L! A- a, a' m' n
    某群里的青蛙王子,是水族的。他自称认为本族是殷商的后人,不过水族用的是连山易,连山易那可是夏朝的作 ...
    , c( z6 z$ S/ N2 `
    我有一个四川同学,面相很像三星堆出土的面具,神似。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215#
    发表于 2014-3-3 18:23:24 | 只看该作者
    tanis 发表于 2014-3-2 11:13   X0 u0 p8 d0 h7 S' D
    哦?我们这些小字辈只知道后来貌似数学系是华派的,华老去世的早。 于是一直被苏派打压到现在。龚升老师 ...

    * m8 }' _, C3 g; \9 t$ G0 v7 A反了,忙总说龚昇才是苏派的。
    , k3 f. e( n( l7 j6 H% u; d; |5 W2 \6 G7 }4 Z8 _# e: v
    华龙,关龙和吴龙的故事,在技校头三届里面是绕不开的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2 14:0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16#
    发表于 2014-3-3 18:24:52 | 只看该作者
    余木然 发表于 2014-3-3 17:58
    6 \1 H5 R+ [+ s  h我的学问浅薄,对先秦仅限从五经诸子和史记上了解,考古所知不多# m, {, W" G& n0 D
    先秦的东西很麻烦,光是文字学就会让人 ...
    * y. }  ^- B# K, z! v/ c
    额,我和你想法差不多。不过哈,不必剑拔弩张滴,爱坛是个比较温文滴地方,有事说事就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17#
    发表于 2014-3-3 20:1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兵帅客 于 2014-3-3 07:14 编辑
    0 N/ m& W/ h# e
    余木然 发表于 2014-3-3 05:00 " f* U, E+ y  F* d
    得了吧,没点文献学常识。
    . Y, u. K7 b/ p# G7 w! ^9 x: j8 A
    ..........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15 07:30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18#
    发表于 2014-3-3 20:22:37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3-3 20:13
    ! k7 \! `$ Q. M: m' c! x) g..........

    , a) s- {6 F/ ?. |0 g1 O6 s挣钱,还要大于是个字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 00:01
  • 签到天数: 627 天

    [LV.9]渡劫

    219#
    发表于 2014-3-3 22:23:28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4-3-3 18:23 * Q/ H  v; [" L5 t/ @
    反了,忙总说龚昇才是苏派的。
    ' E1 x  e0 O; f. c9 I0 C+ H
    : V8 Z3 o4 w' ^) s华龙,关龙和吴龙的故事,在技校头三届里面是绕不开的结。 ...

    . \/ `- a  x/ f* G7 K  D% u5 v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42706.shtm! s) M2 D. R% B: |- {
    . U0 s" M+ L4 t
    我看这里的确说他是从华罗庚啊。。。才发现龚昇老师已经去世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1-2 01:29 , Processed in 0.04168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