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4-1-12 16:56 编辑
# m7 i3 B: `8 V9 f' E0 ~) G) R
( p7 M0 G0 z, m7 t0 U) ^ 6 \9 g, v+ z! S, f/ Z4 V5 D& {; i
飞利浦的商标平实得不能再平实了,就是方方正正的PHILIPS
8 p0 x) V* ]# [2 ^: R7 c" d
f' `" C1 d. y3 I1 G; Q; E荷兰是一个不大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发达的国家。不过荷兰的工业帝国现在仅存的跨国大牌已经不多了,Shell石油是一个(和英国人合资的),另一个就是飞利浦了。说起来,飞利浦的品牌或许人人知道,但要真问起来,飞利浦到底造什么,能说得上来的人就不一定很多了。这其实反映了飞利浦的历史。9 r3 K5 `3 z* P
( w7 }( n+ F5 i% w- t
飞利浦是从电气电子起家的。从电灯泡、电视机、音响、DVD/蓝光机,一直到电动刮胡子刀,什么都做,但现在已经把很多不赚钱(实际上是竞争不过日本、韩国、中国)的产品线转让出去,所以现在贴飞利浦牌子的消费电子产品越来越少了。历史上,飞利浦发明了盒式磁带、CD(与Sony一起)、双头电动刮胡子刀、“镜子电视”(整合进镜子的平板电视机,常见于公厕、理发店等)、蓝光(与Sony一起)。这是一个以技术为本的公司,并不拘泥于固定的市场或者产品线,很是“荷兰风格”。
1 e7 K4 U2 ]' D) \" A" V0 @$ n- J
$ l$ p2 o( X# U' O8 L& I那么在东亚(尤其是中国)价廉物美产品的全面围剿下,飞利浦在干些什么呢?他们在夹缝市场里茁壮成长。在电灯泡方面,飞利浦是LED灯泡的大头。不过这个市场不是长远之计,中国山寨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不是已经如洪水般涌来的话。但是,飞利浦在两个非常有特色的市场上依然稳居鳌头:
: l, R9 Y+ T8 \1 [6 e6 P6 X1、电动刮胡子刀
% u$ Y4 [9 H | O/ g2、咖啡机7 g, ~+ H" I' h5 W! c! b& @
; ~' Q; A5 J8 j5 G
' r9 ^1 o+ q7 [/ @. B# H* A0 M, N
Philishave当然不独占市场,还有Baum等,但Philishave无疑占据了一个大头
6 w5 v* r6 h7 E: P+ A( h0 F ~% x3 S% C3 p5 D5 ~9 @7 w
# D/ n% M$ E7 d0 Y0 ~% T8 P
Lift and cut把胡须提起来再刮,更加干净- ]5 z+ J9 y2 q$ v. y5 ~ {- v* g _
/ i& n- O* R, \# d/ W![]()
/ V9 s0 X8 E. S$ ?* e: HCool Skin在刮胡子之前先滴一点刮胡液,使刮胡子的过程更加爽滑、舒适, ^- i: }" y! S1 o# {+ {
6 h m* d6 ^3 ? h3 w# Q
Philishave是飞利浦的电动刮胡刀系列,一直是欧美市场的大牌。这并不是多少昂贵的大牌,但是大众任何的优质品牌。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价位合理。有意思的是,Philishave大概都是中国制造的,但没有什么中国(或者日本、韩国)品牌在这个市场做过认真努力,似乎连山寨的兴趣都没有。不为别的,就因为中国人对刮胡子的要求不高,胡子也长得不快。很多人只是想起来划拉几下,并不一定每天都要刮胡子。但欧美人不一样,几天不刮胡子,就成马克思了。事实上,北美每年11月,很多男士加入留胡子的行列。人人都成了马克思。大多数中国人一年不刮胡子,可能都留不了那么长、那么多的胡子。这是人种差别。需求产生天才。也正因为这种差别,飞利浦这样的欧美公司对刮胡子的工具有特别深的研究和特别多的经验。飞利浦可以丢掉电视机、DVD机、LED电灯泡等市场,但“永远”不会丢掉Philishave的市场。! }" C! K2 [4 D$ A. P
; i! j2 J7 p- L7 i4 b. w! e' T 7 ^, K* H& j/ s9 _" F. T) q
Philips Senseo是欧洲很流行的咖啡机) [4 Y, ? |8 `' a m; V' {) I M7 \
8 ^, S, {2 V; z& u: y3 G/ B
![]()
# Y E% b! v' M8 X5 R% V7 |: a6 R& PPhilips Saeco则在加拿大市场开始流行
6 s; C6 h& t8 D H& }2 K, V7 a: |) r- h) @1 o2 W9 r! m1 r7 [
Senseo和Saeco则是飞利浦的咖啡机系列。这不是超市就可以买到的大路货咖啡机,而是咖啡豆倒进去、咖啡煮出来的一条龙高级咖啡机,可以控制不同浓度和做法,还可以做espresso。咖啡对欧美人生活的意义也非中国人(还有日本人、韩国人)所能理解,即使那些时常去星巴克的人也未必真正理解咖啡文化的含义,这是不在文化氛围中级就无法理解的。也正因为这样,这也是中国山寨不可能穿透的领域,这是飞利浦另一个可靠根据地。
6 ?# p9 K: V4 E8 |
% o! m. O* g' ?4 i飞利浦的医疗电子是另外一个大头,但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邻居西门子就像泰山压顶一样压在飞利浦头上。" \' F8 k/ P1 k( X5 y
. B' f) x% v9 g, }. c0 u( W
作为大公司,找到夹缝市场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是这必须是能有足够盈利的大市场。这一点飞利浦也做到了。电动刮胡刀的价位不高,只有50-60到200-300刀样子,但架不住市场大。一家老少爷们可以合看一台电视机,但没有合用一把电动刮胡刀的。咖啡机倒是可以合用,但这东西的利润空间就打了去了,像图中价位不算高的Saeco Intellia就要800-900刀,高级一点的随随便便就2000-3000,大平板电视机也不过这么些,还是高端型号的。飞利浦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发明又不断转移的历史,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则巧妙地发掘了与文化或者lifestyle紧密相连的“固有市场”。这很符合荷兰人务实、勤奋的性格。荷兰缺乏自然资源,连脚下的大地都要从自然界夺过来。所以荷兰人不教条,不傲慢。欧美很多大公司都有辉煌的历史,但很少有像飞利浦这样低调进取的。- k- o0 l J# N Z9 D( n" v% J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