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郁闷 2016-2-4 15:19 |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
说实话,看老七的帖子,羡慕之余,有些惭愧。好歹也在化学领域混了20年。而且现在就直接面对工业生产。不过对于安全问题,实在是达不到老七的程度。这说明他们学校的教学质量过硬。9 k# \+ G! Q& T) p* G: i U* u# F
5 ?/ X: ^9 r& F* n4 S说说我经历的比较好玩的事情吧,都和化学系的女生有关。4 j% [5 w6 v( L3 w; U8 `
( M/ G) M4 f: k) ^ c4 G其一,有机基础实验,我对面的女生。简称DM。9 D6 g* \ ^/ t5 j$ P) I/ I
这个姑娘的操作基本还是规范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结果不尽如人意。有机试验是要讲产率的。由于是多步实验,每步多少会有损耗,因此操作粗心的人产率就会偏低。这个姑娘比较离谱的是,她基本每次都得不到什么东西。就是得到产物,外观也不对。我印象深刻的是几乎每次都要英雄救美,用我的产物救她的场子。终于有一次,她扬眉吐气了。那次实验需要萃取操作,然后在蒸馏提纯。她的蒸馏实验不知道为什么比我们快很多。按照道理,至少也要一个小时才能结束。她不到20分钟,就把溶剂蒸干了。而且产率惊人。当我们还在埋头苦干时,她骄傲的宣布,我做完了。然后拿着烧瓶里的东西向我炫耀。我当时有点奇怪,因为蒸馏浓缩后,还要中和才能沉淀出来。我好像没看见她做中和实验,更不要说过滤操作了。怎么就这么快拿到产物了。& m5 j6 l; m4 L# `
$ I+ F. ]4 r/ _: Y, w这时我的实验接近尾声。于是就问她:你中和了吗?/ _8 R3 L0 l" V0 I, j2 n
还要中和?她有点莫名其妙。* v1 ?( X2 S, E6 A* Q8 W( N% V5 y
那你的产物怎么出来的?' J+ K: M8 o; o- z$ R, ^* Q
我就是蒸蒸就蒸出来了。$ r3 M6 W# _ k
* E3 p0 L% Z3 J' x9 c4 K3 v我知道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但是来不及问她,因为我这要开始中和了。她在旁边看着不断测PH值,满是狐疑。看看自己的产物,再看看我的操作,她是在没勇气把手里的东西给老师看。一直到我做万实验,她终于得到机会问我:你看看我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和你的过程不一样啊?因为产物的外观看起来还是挺像的。我想了想,问她:你萃取时留下的是哪一层?当然是下层了。她振振有词的说。我知道问题出在哪了。这个实验,老师为了锻炼大家,很多细节有意没交代,让大家自行判断。于是她就判断错了。把该仍的留下了。因为她蒸馏的是水,效率当然比我快得多。其实有经验的在蒸馏中就会看出问题。客户四这位根本不会注意这些细节。于是一直错到底。从极度骄傲到极度沮丧,只有不到20分钟。) M6 r. Y; M: a' x3 V5 D
* o* B9 C) j( M6 N) T0 _其二,我斜对面的女生。简称XDM。; _4 _, N5 f9 {8 Z* D
这个姑娘就是典型的极品了。她最大的问题是不在这方面花心思。恨不得快点做完就跑掉。问题是基本功不过关,经常范低级错误甚至安全事故。搞得她周围几个人一到做生意就紧张。
, J$ ?/ I0 D1 Z4 g8 D9 o3 ?一次,大家做到回流冷凝下的加热时,忽然停水了。于是大家纷纷熄灭煤气灯,降下温度等着来水。这位大姐不是这样。她肯定是想快点做完,可是停水了,继续家人溶剂会跑光。这个她还是知道的。于是她自作聪明的在冷凝管顶端加了一个橡皮塞。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体系。然后继续加热。我们都在聊天,没注意这个猪头如此胆大心粗。就听砰的一声!万幸。橡皮塞不算太紧,直接被轰到天花板上。大家都吓了一跳。让我们喷饭的是:该女生惊讶的说:咦?这是怎么回事?4 z6 j6 @5 S" U t, g1 ~) {3 L9 A
$ Q8 ?: J4 E- J% E( P$ t: A从那以后,我和她对面的同学就义务的担任她的实验指导教师。不这样保不齐这位大家把实验室都送到西天。9 H, l9 \7 B O' Q- j
即使这样,依然保不住猪头犯错。
& `0 J3 s( o+ t2 D一次做完实验,要拆装置。卸冷凝装置时。XDM脑子又进水,没停止进水。她倒是记得先拔进水管。但是她拔的是连接冷凝管的那一头。管子还连着出水的水龙头呢。一拔出来水立刻喷上天花板。这里看出她的有一个错误。冷凝水的流量过大了。顿时就给自己来了一个透心凉。XDM一声尖叫,顺手把水管由垂直转为水平,问题是她直接对向她的对面。我们可怜的寝室老大,刚一抬头,被喷了一个满脸花。6 G8 u5 w' _9 Z% Z/ P$ u
0 u- X4 \; a2 p
到底是老大,居然还冷静地说了一句:谢谢。没用硫酸喷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