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11-27 14:08 编辑
! J, [8 M$ R R- b" T* Y+ N
( X/ m# ]' y. Y/ H O/ \: s11月23日,土耳其公开了一段视频(视频上的时间是11月21日),展示了“国家战斗机”(MMU),引起轰动。* N8 |' h) d: P
' g" M/ v' w' g% |2 d! Q( l5 [
q( Z( j F3 x% d* ~3 T
- \' j# c: w( ^! s
$ W/ U0 s8 c6 P" X+ v8 X6 _% @; x: t! d* n5 Z2 Y6 N' a
N* I! T6 m! j/ w) ~) {) S- C+ p土耳其最新展示的MMU战斗机,还在组装阶段. s3 g- J9 r. z* y
) ~ f# n3 r; l' \8 z# Z
9 x1 A T1 a: {. a韩国“同源”的KF-21已经首飞了
( P9 A. R# e$ h9 y* C) ]) S( W" }
$ f: M: ~# Q0 X* s1 O. vMMU要更大
8 ?" B9 O( ]' ~$ v& f' h+ {* |/ V. F8 T2 ?! r5 D, p
这是一架明显受到F-22影响的战斗机,在外观上和韩国不久前首飞的KF-21酷似。这不奇怪,在计划初期,土耳其与韩国是准备合作研制的。后来由于技术领导权、设计定位等不同问题,分道扬镳了,土耳其和韩国按照TFX和KFX计划分别推进。由于这段经历,TFX和KFX的设计演变都很相似,都有过单发vs双发、常规vs鸭式的殊途同归。最后还是由于设计定位的不同,MMU比KF-21大了一圈,但重量比F-22小,比F-35A也略小。' n% p; p5 d" D1 g9 l
) q4 N* W) \1 s# B; }/ T6 [$ k- w
+ k/ r0 J. i: R6 x. a- O
MMU、KF-21、F-22、F-35A的比较(数据来自维基). N: \7 ~; o8 \8 E
4 Q# E9 O, {( f! u
土耳其空军对MMU的定位是空战战斗机,但具有较强的对地打击能力。这可以从较高的速度、升限、机动性但有限的航程要求看出。在某种意义上,这才是终极的“隐身米格-29”。
! |5 c# l& Z4 T
* _4 c* @1 g4 Y# L4 y土耳其的ASELSAN将负责研制有源电扫雷达,将采用氮化镓技术。红外光电系统也是自主研发的。但这些是官方说辞,得到多少欧美外援不清楚,进度也不明。; [4 R0 \' q& b1 d! x% i( K
9 Q% K- P) i$ D3 B
& @; F4 \; H* f0 ^
土耳其是仅次于美国、以色列的最大F-16运作者之一
$ C( Y7 p; S6 p, y, h- W8 z7 R. ^ W1 i
. \9 ~1 B* x$ p$ Z) a9 R( g" I有意思的是发动机的选择。土耳其是世界最大的F-16运作者之一,仅次于美国和以色列,与埃及相当。土耳其飞机工业公司(TAI)组装F-16多年,土耳其TEI也组装F110多年,有经验了,也有现成的生产线。但MMU装用的是经过改进的F110,喷口具有锯齿,加强隐身,但有一定的推力损失。用过“豁口”喷水龙头的人不难体会锯齿的推力损失作用。1 ^7 U' R i: i
; j) }* l1 w$ T) V/ l1 ~4 P( h土耳其正在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合作研制更先进的发动机,计划最终替换F110,但这事还在画饼阶段,离出锅远得很。替换的动力不仅是国产化和技术自主,也有美国禁运的担心。但美国要是禁运,拉上英国一起禁运不是难事,土耳其不会不知道。所以消息称,土耳其还在另外谋划来源不明的替代发动机。考虑到F110与AL31在推力级、重量、尺寸方面相近,俄罗斯还有更先进的“项目30”,俄罗斯发动机作为禁运替补不是没有可能的。到了那一天,中国涡扇10也不是没有可能的。9 R3 M8 R6 c2 c
6 f" r. q, G; {6 }
TAI给出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27.2吨。正常起飞重量与最大起飞重量一般成1.3~1.5倍关系,较大机内武器舱的话取低值,全外挂的话取高值。MMU是混合型,取中间值1.4的话,正常起飞重量约19.4吨。在两台F110推动下,军推推重比可达0.8,与F-22相同,TAI声称的超巡能力是可信的。但加力推重比高达1.37,高得离谱了。F-22的加力推重比“只有”1.08。由于固定进气口的气动限制,更高的推重比并不能得到更高的速度,1.08的推重比加速、爬升已经够用了,再多就浪费了。
* m5 `! J! ^% _3 `7 r3 U `& ^7 J q9 J( E/ B; A7 n s- u- f0 B$ x6 @6 p; T
对比F-15C,发动机为推力稍低的普拉特-惠特尼F100-220,正常起飞重量约20吨,最大起飞重量约30吨,也是1.08的加力推重比,至今依然是机动性的标杆,并无推重比不足的抱怨。- R8 D, P# |$ v0 N! `: {6 A
$ Z+ X7 O8 p: Q5 a: u( h4 f3 x, N看来MMU的重量可能低报了。土耳其本来打算像F-16一样,就地组装土耳其的F-35,并为此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复材工厂。现在转用于MMU了。有可能土耳其MMU与印度LCA一样,在重量问题上因为大量使用复材而过于了乐观了。
3 v! f" S- @: g% L+ y$ M9 E9 n. [' X4 `% N5 F2 u
另一方面,F110是为亚巡优化的涡扇,加力推力几乎达到军推的一倍。F-22的F119是为超巡优化的,更加接近涡喷,加力推力只比军推高约50%。换句话说,F110配MMU的话,如果最大起飞重量确实如TAI所说,那加力推力过大,有减推增寿的潜力,或者容许超载起飞。现有数据有点对不上。但这也是只有现成发动机可用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 R R# a5 ~- V( @
2 l2 Y& [6 a0 ^$ b! i0 M* ]在气动上,MMU与F-22高度相似。但也与KF-21一样,这是貌似隐身的战斗机,在很多重要的隐身细节上都“偷工减料”了。比如说,进气道上蒙皮贴近机体的地方,有简单的开槽,用于泄放嘉莱特进气口隔道的呆滞气流。这是与F-18的设计相同的,简单、有效。但与F-22的菱形网格设计相比,就对隐身要求漫不经心了。. h1 r. D& Z" i+ T/ w
& c, T& }0 c5 u
' p2 ^& b2 s2 T& o$ d9 F6 Y z; c发动机喷口带锯齿,改善隐身- K$ h9 v- G5 N- Q* R+ j) O0 v% Y/ J/ D
% F% Q, Q9 k* `0 \8 W6 u/ B, f: t发动机喷口采用锯齿,比纯圆喷口要对隐身更加友好。中国歼-10、俄罗斯苏-57也不过如此,韩国KF-21还没有做到锯齿,这倒是不能对MMU过高要求了。不过现在展现锯齿的是模型,可能达标最终状态,原型机有可能还是简单的圆喷口,毕竟先飞起来要紧。MMU在纠结隐身之前,还有很长的基本适飞性道路要走通。) l k8 X; t& I. t
8 A4 a, ~! i! P7 r7 |) Y2 Y% L) j
另一个与KF-21相似的地方是:发动机像苏-27那样,是宽间距的。这有滚转惯量增加和横滚机动性降低的缺点,但中央体可产生一定的升力,帮助机翼卸载,有利于垂直机动性。宽大的中央体还有利于布置中线机内弹舱。MMU像苏-57一样,具有一前一后两个中线机内弹舱,较小、较浅的前舱用于中程空空导弹,后舱更深、更加宽大,也更加接近重心,用于携带沉重的空地武器。
! e7 b- ]# R: Y
( P7 [" P7 S% [+ {4 p
& R( Y2 `$ X1 e! ~! F, d: P% M
MMU具有两个侧弹舱和两个中线弹舱5 M9 a) g5 l1 [: ]- d& c
* A& K' w9 k T$ Z9 V
MMU还像F-22一样,有一对侧弹舱,用于发射近程空空导弹。现在还缺乏细节,估计需要可伸缩的发射臂,在发射前将导弹伸入气流中,然后点火发射。不过F-22是靠进气道向上、向内的复合S“让出”侧弹舱。F-35是单发,Y形进气道两侧的空间更大。MMU的宽间距双发使得进气道以向上的单S为主,较少向内的复合S,PPT上的侧弹舱到时候是否能实现,就要看实体飞机了。
: c# p7 ]2 y# Z& U* S/ f1 h
1 {) C5 P9 C& ?* {7 _; V
7 o* s! | t$ Q, A
模型与PPT上的展示与现实未必吻合,模型上的进气道隔道放气口与实机就不一样1 v' W5 U6 {! a) q# N
1 ?. J% n A- l2 P( o% j4 C* ^
与KF-21一样,MMU不纠结于过大的机内弹舱,从一开始就准备在翼下携带主要打击弹药。在空战“野兽”模式出击时,翼下也可携带更多的空空导弹。从有限的作战航程来看,携带副油箱升空应该是常态。
5 M3 [' P7 I+ Q/ b- p
" h9 [) Q0 Y. G( m+ i有意思的是,MMU的机体长度甚至大大超过F-22。F-22的机翼后缘和平尾有一定的重叠,实际上可以看成无尾三角翼“硬加”出来一对平尾。这是洛克希德对飞控的信心的标志:无尾三角翼差不多已经够保证机动性了,加出来一对平尾是额外保证。TAI没有这样的功力,只有老老实实加长机体,加上完整的平尾,保证必要的机动性和大迎角状态下的回稳能力。
! i- J3 q5 p$ T' T+ b# R7 n
' k; N9 H- x( S尾锥较长较大,一反西方战斗机的设计传统,估计有后体减阻的用意。尾锥也在未完成状态,应该还有尾端的锥形罩。接口的锯齿可能暗示了尾锥里有后向的大型天线,有可能是后向雷达,雷达告警应该要不了那么大的天线罩。 M& q, L; R9 t _8 O6 R) I
4 p5 k3 r& b5 u& n0 G' S9 I' v5 a. D
TAI也没有托大,老老实实采用四尾翼构型,而不是气动上阻力更小、隐身上雷达发射特征更小的V形尾。
~8 h* l; Z6 s& E2 i
+ a+ [3 |9 {* y6 p( R1 j% S5 m8 m. A但在现状态下,MMU连机体组装都没有完成,没有垂尾,没有发动机,航电更谈不上。正是可能因为先状态完成度太低,埃多安没有出席11月21日的揭幕仪式。MMU从现阶段走到入役,也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 ~5 ^( w& N; `6 m5 L& h
! |0 a( W8 D5 x: z! V+ C/ V! y+ b
但在无人机方面,TAI的步子就迈得大了,Kizilelma无人机也在近期开始滑行试验。' B0 @, G" r" \9 a
- ~* _4 i1 D& y5 v4 M
' b$ M2 Z; @" G3 y) B q( OTAI在无人机方面也没有放松,Kizilelma与歼-20惊人地相像
0 }8 u3 R+ s- p, T5 {2 [
" k8 Z' B; r! ]4 X7 H& N
5 ^& v+ b( R# X) \+ L' x这是明显为超音速优化的无人机,但“飞行速度”只有M0.6- |1 F7 P4 A* ~. t
+ u1 U; J- P, V- r$ b9 i
# v0 m4 w* ]) o土耳其的期望很高,希望从“安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上运作Kizilelma无人机+ W3 w, z% r. U$ x
# p" B4 F0 _/ K$ [* T0 o: G
Kizilelma最惊人的地方是与歼-20惊人地相像。考虑到土耳其亲西方的技术传统,这只能说明一点:歼-20的气动设计比F-22先进一代,但土耳其还拿捏不定,现在只敢在无人机上先用起来。Kizilelma的态势感知、数据链、自主作战能力不明,但可携带1.5吨弹药,具有500海里(约900公里)作战半径,实战价值很高了。- _, A0 k6 y0 ^. N! L- D0 A. Q
& l7 i1 |& e0 u- @
有意思的是,这样明显为超音速优化的气动外形“飞行速度”只有M0.6,这应该是发动机不给力的缘故。有说法在等乌克兰马达西奇的加力型AI222,但马达西奇位于扎波罗热,正在战争热区,加上电力供应问题,要恢复正常生产可能需要一些日子了。8 r5 J0 H9 h. E2 b
; M8 [3 S8 H, `: U3 ~: J& u但土耳其的期望很高,希望最终从“安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上运作Kizilelma无人机,在黑海和东地中海,这将是美国海军之外唯一的航母力量了。军事意义不好说,政治意义巨大。
7 ^5 M: `+ h! [: d" g/ h' [" @* ]5 _
0 \7 ?, r' P: |2 M& Y“阿尔泰”坦克
7 _* Q* L5 s* |& q0 v. Y; F4 h8 b1 }6 e+ ^ u( O: B
9 ~9 l2 C6 p' W1 m- c
T155自行榴弹炮
3 {% V" X4 Z" x3 p0 B* U8 I$ S! M l# c
0 V5 e7 T6 c4 c& M
MPT枪族中的标准突击步枪
% q( b) z+ W [% ~5 E7 o: V' V1 W6 V3 F) \
土耳其是雄心勃勃的国家,在埃多安的领导下,一方面受到欧美诟病,另一方面也在国防工业方面走出扎实的步子。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冲突和乌克兰战争里,土耳其的TB-2无人机打出威风。土耳其还在多种主战装备方面国产化,如“阿尔泰”坦克、T155自行火炮、MPT枪族等。土耳其的目标是称为“中等实力强国”。这最早是戴高乐提出的,是认识到无力与美苏超级大国竞争但依然要维持独立自主的战略现实的结果。现在“中等实力强国”的理念扩散化了,越来越多的非欧美国家也开始了“强国梦”,土耳其就是其中一个。
w8 k2 f* G- B' l
( Y( H( N- M) w3 @8 h但“中等实力强国”最终是要靠实力的。在韩国、土耳其推出KFX和TFX计划的时候,不少人斥之为画饼。现在,KF-21已经飞起来了,MMU也在成型中。韩国、土耳其这样的“中等实力强国”在很多方面还以来欧美的技术输入,但之所以走“中等实力强国”的道路,而不是简单的“买买买”,说明的正是独立自主的决心。从这个方面来说,MMU和KF-21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值得重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