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3-3-1 00:08 |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19-3-25 11:40 编辑 2 q0 d% `4 }' B+ Z
& u$ X/ q& X C O- }& Y
老哥,这个问题上没必要嚼清。。。
5 t9 C; _9 b! A
2 w. u7 I' M. D/ y, k# V! q! C- ~2 r' d% R) b* H. }2 o( y1 ]
迫击炮是步兵伴随火炮,所有火炮里装备量最大,所以迫击炮弹也必须使用最便宜的设计 -- 没别的,太贵了使不起。迫击炮弹体,都是用最便宜的灰口铸铁,引信有必要配用高级货吗?
z/ Z3 V9 \% k: s3 U& b4 D" h0 d4 M2 C; _) J- `
办法不是没有,还是那句话,量太tmd大了,大到一个引信加十块钱,就得惊动国防部军费办公室的程度。( a: [3 q$ g0 @" m9 x6 N' x' M- j8 `
; m- S. |/ c* a% f3 w* l
迫击炮弹重装填导致炸膛事故,一直就是迫击炮兵的心头大患。可以说从迫击炮诞生的那天起,就一直祸害不断。迫击炮囿于设计,很难防止“重装填”的悲剧 -- 尤其在战场上炮火连天的时候。为了防止这个“重装填”的毛病,人们想了N多大办法,比方说炮口防重装机关,和风帽引信。
- g( U! [8 n. c9 J; t. s2 b/ _& c
' N9 k% i$ S- ]: {; S您看看您的引文,第一句话,“第一图是PLA新型迫击炮弹引信”,新型呵,刚研制定型出来的,肯定还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呢。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现装备和库存的弹药,打赌绝大部分都是下图这种,最简单的弹簧引信。。。 + S' Q5 z$ ?7 q0 z9 e, W
o" L/ u7 c& Q8 ^2 S: {3 E
) s2 T8 a5 e: s+ d( j) @
这是美国60炮弹使用的M52B1型惯性引信。也是全世界所有60炮弹引信的通用设计。2 L2 E9 ?* ~: H2 y
" m1 ~0 p- T& Q( l$ U% z
关于这个引信如何作用,知乎的这个帖子讲得就挺清楚的,勿需赘述。$ e; M2 O d+ k7 |) z' n+ ?- a/ g, K& m
9 Y) ~9 g8 ~& ?至于炮弹在炮管中下滑的力能不能解除保险?我认为不能 + t* U+ o( O. h2 P+ V. Z/ s
这可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到事情。。。6 O+ s# L9 B, j* A( [8 L% q. S+ ^ _
8 b# Y4 o: ^5 }% B0 C& T4 v
! W# W* S% V+ J9 D+ X9 Q您用“迫击炮,重装填,事故”做关键词搜索一下吧,我都懒得引文了,您慢慢看。。。 7 X2 ~2 ], D; {
: s7 Q. O; z9 B' c/ P" w C6 Q
总之我认为象视频这样的情况不大可能造成爆炸,否则迫击炮兵太太太危险了 5 ^6 g; Y, W D1 |" H- v1 J [
迫击炮兵的确是个很危险的兵种,每次实弹射击,出现哑弹之后,像这个视频里那样自己“飞”出来了还算好,没打出来的,还得手动排除。外军不清楚,咱们部队每次都得连队主官上,九死一生呵。。。 K2 b* ^/ a8 v! {
6 q" B% t1 U$ i" j" q早年间还有排除一颗哑弹得三等功的呢。。。 部队上得一个三等功有多难,想必您也听说过。。。 所以比照一下,您就知道迫击炮哑弹有多危险了。
9 V6 G) T$ C' e- u9 M* x9 t+ u2 H+ b/ P9 \. O0 {
相比之下,其他炮兵的确“幸福”得多,起码不需要冒这种危险。。。
2 y2 m0 J$ q) v" q4 g
\5 }# ~, Q' _! y4 @8 v) |# H, ]2 y1 ~) |
4 q( h" A: R! E6 b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