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爱情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爱情

相关日志

分享 我又相信爱情了
热度 17 樱木花道 2013-8-15 15:16
张梓琳的新郎名叫聂磊(Neil),是中国人民大学2001级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生,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是排球校队的主力,目前是中信证券债务资本市场部的SVP(高级副总裁),与张梓琳拍拖三年,终成正果。 ~~ ~ 话说200x年 我硕士 毕业的时候,身边有个女孩和张梓琳条件差不多。 可惜俺 去了一个不太方便的地方, 她生病的时候不在身边,错过一段姻缘。 造化弄人,过这村没有这店了,祝愿她幸福。 -------- ps 俺的人生的旅途是作死的节奏吗? —————— 20:58:27 啊 行内有人八卦 那娃儿是替他们老大接手破鞋的 不要相信新闻报道 21:00:54 迫于淫威 没办法啊 21:01:25 反正偶尔张梓琳要心情好 还能捞点好处 估计自己老婆应该不会住自己家 晚上还要自己解决 21:03:14 不一定啊 说不定哪天张梓琳心情好 给那哥们一点甜头尝尝 总之应该后续比较精彩 坐等八卦啊
531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读书:霍乱时期的爱情
热度 19 巴巴爸爸 2013-8-12 09:47
HGXHJ/KFJ
11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你相信爱情吗?
热度 36 寞洑 2013-7-30 09:53
你相信爱情吗?
你真的相信? 你真的相信!!!!!!
689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转贴]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妙玉的爱情
热度 17 平沙落雁 2013-7-27 08:25
金陵十二钗里, 妙玉算是最不讨喜的一个。以公正低调著称的李纨,说起她,都皱着眉头来一句:“可厌妙玉为人”;宝钗黛玉与她保持距离;唯一与她有所过从的邢岫烟也清楚地 知道,妙玉与她下棋聊天,不过是些微故人师生之谊,未必真的看重自己;在锦绣成堆佳人如云宝玉时常会感慨老天到底有多少地杰人灵能生出这么多优秀姐妹的大 观园里,妙玉落落寡合,没有一个闺蜜。 按照一般规律,没有闺蜜的女人是可疑的,她不能从正常的人际关系里获得快乐与滋养。 就 算不按这种八卦心理学的路子,她在贾母和刘姥姥面前的不同表现,也严重得罪了那些更为朴实的读者。人家刘姥姥不过尝了口妙玉恭敬地端给贾母的茶,她至于嫌 憎得连杯子都不要了么?而那句“幸好我没有用过,否则砸了也不给她”,更是把自己看做天上的云,把对方看成地上的泥,叫人齿冷到无语。 曹公工笔画般刻画出这林林总总,为妙玉招来那么讽嘲乃至毁谤,在这个前提下,若是我说,妙玉是让曹公感动至深的女子,您会不会说,这,不科学? 然而这正是曹公的过人之处,他写出了与众不同的恋爱症候。有人爱着的时候会得柔软温情,有的则相反,变得凌厉易怒,杀气腾腾,还有一种,像妙玉这样,原本有些敏感的,会变得格外矫情忸怩,令外人嫌憎,唯有那被她所爱的人,注视着她不合人之常情的举止,反而有异样的感怀。 妙玉的矫情,集中体现在第四十一回。这一回中,贾母带着刘姥姥及家里上下人等来到栊翠庵妙玉处喝茶,妙玉连忙迎了出来。 曹 公接着写道,“宝玉留心看妙玉如何行事”,也就是说,他刻意地在观察妙玉的表现。这在宝玉和女孩子的交往中很少见,对宝钗黛玉乃至袭人平儿等人,他有景仰 有爱慕有怜惜有情欲,唯独,很少会有这样刻意的观察。究其原因,大约因为,妙玉是一个尼姑,一个美丽清高的尼姑,是宝玉经验之外的女子,他对她有兴趣,也 有好奇。 妙玉的表现却不怎么样,在贾母面前虽然还努力做到不亢不卑,两个“忙”字(忙迎出来,忙烹了茶来),加上“亲自”,加上“笑道”,已经低下了身段,曹公这看似不带情绪的白描,可谓绵里藏针。 众 人喝茶的当口,妙玉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示意她们跟自己去喝茶,宝玉看见宝钗黛玉们去了,也跟着去了。这一出乍一看挺奇怪,我们之前没有看到妙玉和宝钗 黛玉有交往,突然间怎么就能毫不见外地拉人家衣服示意人家跟自己走。但红楼梦的妙处就是,作者并没有说他会每个死角都写到,读者可以想象,当曹公的镜头对 准正在和平儿算账话家常的凤姐时,也许黛玉宝钗与妙玉有过片刻的心领神会,所以又不奇怪。 但我们继续看曹公描述,宝钗与黛玉在妙玉那儿, 其实也没什么话好说。黛玉只是问了一句那茶是不是雨水煮的,就招致妙玉的一通冷笑:“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句话,把黛玉古往今 来的粉丝也得罪得差不多了吧),真是话不投机,然后宝钗就拉着黛玉出来了。 可见得,宝钗黛玉未必想去喝妙玉那杯茶,妙玉呢,也未必真心想请她两位喝那杯茶,我不能说,妙玉千方百计的,就是想用宝钗黛玉做诱饵引宝玉入彀,但是,她若能扪心自问,她心中真正的客人,怕是只有宝玉一位。 所以,表面上看,是宝钗黛玉妙玉宝玉四个人在喝茶,看仔细了,宝黛二人不过是个摆设,说笑的,只是妙玉宝玉二人而已。 出 现在妙玉茶室里的宝玉,与往日不同,有种看似殷勤实则轻浮的饶舌。他拣妙玉喜欢听的说,恭维金玉之器到了妙玉这里都成了俗物,妙玉听得开心,脸上绷得越发 得紧,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拖她们俩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是何等知情识趣之人,回答道:“我深知道的,所以我也不领你的情,单谢她 们便是了。”俩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好不热闹,只可惜,作为读者的我们才是深知,妙玉固然是欲盖弥彰,宝玉嘴里也没一句实话。 妙玉那样说,是要掩饰她的心,宝玉那样说,是帮她掩饰她的心,他清楚妙玉心里有他,他的轻浮,他的饶舌,皆是为了制造那样一种轻松的气氛,帮这个又骄傲又自卑的女子,把她那份深心,一笔带过。 是的,妙玉心里有他。正因为有他,又不可以有他,她才要把脸抬得更高。她对刘姥姥,当然是有不屑的,可言辞那么犀利,不过是因为他旁边;她对黛玉尝不出水来,也确实觉得怪异,可如果宝玉不在,她的表达,是否就会温和一点?是她的爱,让她一举一动都用力过猛。 骄 傲的女孩子的爱情就是这样。她们不可能像刘巧珍那样,一往情深不计后果地去爱,她们害怕被拒绝,所以她们先要表达拒绝之意,妙玉的高傲的姿态正是趋于此。 可与此同时,她的身体在趋近于对方,她们身上的所有矛盾加起来可以变成一句话:“你不要以为我喜欢你——可是,是的,我喜欢你。” 曹公寥寥几笔,将这样一个女子的心态,勾画得纤毫毕现,我不由要怀疑他的人生里确实有过这样一个人,他曾得到过这样一份爱。当他坐在她面前,看她装腔作势,看她强要遮掩,他完全地了然于心,但道破也是唐突,他只是循了她的心意,去扮演她希望他扮演的形象。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被引用滥了的话,放在这里,是合适的。放在离去的宝钗黛玉身上,亦是合适的。 黛 玉自不必说,每次集体行动,都和宝玉如影随形。宝钗虽然记住要避嫌,但书中也有几次写宝钗把宝玉拉走。可是这一次,她们两人先走了,并没有喊宝玉一道,我 不能不猜想,对于妙玉的那点情愫,她们心知肚明,她们用一个女孩儿家的心懂得,这样的时刻,对于她们,对于宝玉,都不过是寻常时日,对于那个日日在栊翠庵 里行走的寂寞女生,却是金子一般的光阴,一旦宝玉离开,便不知何时才可以再见面,偌大个大观园,隔了那么多的柳暗花明,粉壁红墙,若无机缘,转身,便是天 各一方。 她们是存心把宝玉留下的,倒不为促成什么——黛玉爱着宝玉,宝钗又向来对风月之事不以为然,当然不可能牵这个红线。我只能说,那只是模糊的对某种美好情感的呵护。 尤 其是黛玉,她看上去小心眼爱吃醋,却只是针对跟她比较同质的宝钗而已。她理解一个男人的感情可以有很多种,对宝玉琪官的那样一份情意都理解,对于这个刚刚 对自己出言不逊的妙玉的感情,则有理解之同情。如果说,这里表现得还不明显,我们接着朝下看,第四十九回宝玉去妙玉那里求红梅一节,算得上一个呼应。 第四十九回里,李纨要宝玉去栊翠庵折红梅,原本想叫丫鬟跟宝玉一道去,黛玉忙拦住说:“不必,若有了人反不得了。”她明白妙玉的心,却不曾拈酸吃醋,倒像对一幅绝美的艺术品那样,暗中成就,阻拦给它强加上恶俗的边框。 叶 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妙玉的爱情,只能是这样了,她在栊翠庵,远望墙外的花红柳绿,在流年中,守住自己那颗寂寞的心。在宝玉生日到来之时,提笔给粉 笺上给他写“怪诞诡僻”的贺词,还好,宝玉看到的虽晚了点,发现的时候却是“直跳了起来”,宝玉的惊怪让我大感欣慰,好像心里有个缺口被填上了一般。 重 新回到开头,在《红楼梦》里,妙玉的爱情,不像宝黛那样坦然,也不像龄官和贾蔷那样旁若无人,当然更不似开头提到的金哥儿和李公子那样生死相随,它隐约, 含蓄,忸怩,做作,乍一看让人反感,仔细看,却深深为之触动,因为,我们自己的爱情,也常常是这样,这个不讨人喜欢的妙玉,是我们心中住着的另一个自己。
600 次阅读|43 个评论
分享 爱情这点事儿
热度 33 苏双 2013-6-11 23:57
1、 煽情语录 :后轮爱上前轮,却知道永远不能和她在一起,于是他吻遍了她滚过的每一寸土地。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 。 2、 爱之数 :一哥们喜欢一性格豪爽美女,递了张纸条过去,上面写着520 1314,美女看后写成公式奉还(520+1314)*10,哥们晕,回屋请教,智慧兄弟指点迷津:(520+1314)*10=18340(一把扇死你) 3、 故事 :哈特菲尔德的研究表明:人们接触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产生友谊或爱情。 挪威一名男子,特别仰慕一位美女,于是,他在一年的时间里给这位美女写了700封信。 斗转星移……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美女嫁给了寄送情书的邮递员 。 4、 囧 :电脑键盘上第二排字母(ASDFGHJKL)的意思是-------爱上对方过后就哭了 。 端午快乐
1772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鼠疫。遗忘。爱情
热度 31 巴巴爸爸 2013-6-8 18:11
AUYIESHJSRO
25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所谓爱情,就是俺们一起在窗边看地球下雪
热度 28 船长阿道克 2013-6-8 10:13
所谓爱情,就是俺们一起在窗边看地球下雪
1033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随便听听]安吉拉.乔治乌 - 托斯卡选段《为艺术为爱情》
热度 4 山菊 2013-5-26 03:54
刚看完一个电影《立春》。 蒋雯丽演的,为艺术自毁形象,那扮相,偶刚开始居然没认出来! 真的是为艺术了:) 天生好嗓子的剧中人,命运却很不济~~~剧中人唱的歌: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UzOTk0NTI=/v.swf 电影值得推荐~~~只有油管的。贴不上的话点连接吧: http://www.youtube.com/embed/WSy0z9_uCys http://youtu.be/WSy0z9_uCys
个人分类: 随便听听|495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最近有人在看将夜么?
热度 35 水风 2013-5-24 21:10
如果不是一路从头看过来,我甚至意味自己跑到了某个色版的异色文学区。猫腻尺度全开(港台的这个词真是含义隽永阿 ),从肉体到心灵来了一次超级的SM show. 至少我没有在任何一部正统的小说里面见到过这个,哪怕是昆德拉。所以,我认为猫腻已经成功的超越了自我,将对于老婆大人的无限憧憬,爱慕,疯狂和怨念,尽之付诸文字(@胖卡,你应该仔细阅读,深刻体会阿)。 他在意的還是這場與桑桑之間的戰爭。他躺在石床上繼續做夢,香艷的夢,恐怖的夢,與那個時腴時瘦的女子在夢中不停地搏鬥,享受著生命最極致的痛苦與歡愉,他時常吻她,偶爾咬她,感知著她的豐軟膩滑。感知著千刀萬剮。 她在峰頂的光明神殿,他在絕壁裡的冷石陋室,隔著千丈的距離相親相愛相恨相殺,他讓她感受人間最美妙的感覺,她讓他感覺人間最痛苦的感覺,她不停地殺他。他不停地愛她,其實都是折磨。 這是天人之間的戰爭,也是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戰爭,這兩種戰爭在歷史上都曾經出現過無數次,只是如今融在了一處。 這場戰爭很普通,就像最簡單的家庭劇,不過是看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或者說是誰在上面誰在下面,誰想換個姿式誰不想換。最終總有一方會取得勝利,然後在家裡的嗓門便響亮。 然后,猫腻将这个私密的问题提升到了拯救世界的高度。 但這場戰爭很不普通,因為最終決定的不是老筆齋誰做主的問題,而是關係到昊天與人類的勝負,關係到這個世界的最終走向。 靠夫妻生活決定世界的走向,有時候想起這件事情,寧缺難免會覺得極為荒謬,又有些難以掩飾的驕傲與得意。 猫腻,我们支持你!胖卡,我们支持你!子奉,我们支持你! 让你们大家一起来拯救这个世界阿,阿门,阿弥陀佛,无量天尊。。。。
个人分类: 网络磨牙|869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也说爱情。
热度 10 agenda21 2013-5-7 08:22
最近赶时髦,把致青春和一夜迷情一起看。 致青春中: 阮小姐有一颗死心眼,爱得很惨。本来,追求爱情是为了活得更好,她确爱出个悲剧来。跟爱情的美好目标背道相驰了。 张先生也有一颗死心眼,爱得寂寞寡欢。本来,爱情很美好,要两情相悦,要享受爱过和被爱过的人间真情,他却只追求半个爱。品尝到的自然是没有回应的爱。他是不是践踏了爱情?有点。 一夜迷情中: 几个人都爱过和被爱过,但还想追求更多的爱。结果呢?不管是得到了更多纯心理上的爱也好,还是得到了更多生理上的爱也罢,最后好像都把爱情转化成了心理负担和相互猜疑。何苦呢?活该。 看来: 在爱情道路上,没走对路时,结局会很惨。不如不爱。 在爱情道路上,方向选对了,但走过头了,结果会很麻烦。贪心讨罪受。 此贴是马屁贴。
98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这一刻,我们又相信爱情了
热度 20 船长阿道克 2013-3-28 09:46
这一刻,我们又相信爱情了
50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死亡是爱情完美的结局
热度 46 假如十八 2013-2-4 14:15
死亡是爱情完美的结局
http://weibo.com/2182038504/zhvPc2Bv0 日志很长,归结起来,不过是一个高中生爱上了女同学。他没考上好大学,努力工作了很多年,努力爱了她很多年,却敌不过世俗层层叠叠的浪涌。他爱她,却不得不去了新疆工作。在黑暗的深夜里永远死在了戈壁滩上,最后一句话是不要告诉她。 这是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结局。好过男人谢顶女人凋残,好过女人变心男人发达,好过勉强结婚劳燕分飞。 飘雨不终朝,爱情的浪潮死在房子车子的沙滩之上。钱钟书不让唐晓芙嫁给方鸿渐,因此他不是最伟大的小说家,却有最伟大的心。把美毁灭给人看能成就黄钟大吕的悲剧,却不是常人所能承受。
936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分享 我们又相信爱情了
热度 20 船长阿道克 2012-12-16 23:39
我们又相信爱情了
510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英吉利海峡塞纳河沿岸漂亮的 爱情的房子
热度 10 yuanyuan88 2012-10-30 12:29
优酷
个人分类: 园园视频|1211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转贴]爱情的虚幻——简介《追忆似水年华》
热度 14 平沙落雁 2012-10-6 08:48
开场白:       《追忆似水年华》是世界文学史中公认的巨著。全文有300多万字,是文学名著当中最长的一本。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开创了意 识流小说的先河,整部小说淡化情节,淡化人物,淡化结构,通过自己的意识的流动去反映20世纪初法国贵族的生活,表达自己独到的美学观,爱情观。这部小说 的故事没有连贯性,中间经常插入各种感想、议论、倒叙,语言具有独特风格,令人回味无穷。       重点表达了人的自我在时间中的解体,爱情的主观性,以及可以由不自主的回忆找回过去。   作者简介       生平: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年7月10日-1922年11月18日),法国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       普鲁斯特从小患有气喘,体弱多病,神经衰弱,性格十分内向敏感。从小依恋母亲。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和贵族以及王室有着密切的来往。       中年时,气喘越发严重,终日只能待在密闭的蒸汽房,不能接触室外空气,由书信和外界沟通。30多岁时,父亲母亲相继去世,家道中落,在文学上没有令人铭记的作品。       在孤独和落魄之下,独自待在蒸汽房内,开始《追忆似水年华》的创作。从父母亲去世开始,一直到自己去世前完成了《追忆似水年华》最后一卷的校正。       有人说,一般人的时钟是顺时针一直向前,毫不停息。而对于蒸汽房内的普鲁斯特来说,他的时钟却是逆时针的。对于无法和外界接触的普鲁 斯特来说,追忆成了他唯一可以证明自己存在的证据,他在回忆中度日。在追忆中,时间往回转,普鲁斯特越活越年轻,直到像小说的最后所说,《重现的时光》。          时代背景      20世纪初,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最明显的现象便是——由达尔文的《进化论》引发的基督教信仰的崩塌带来的精神的迷失。      《进化论》在发表的一开始,由于学术界的不承认,并没有对世界带来太大的影响。而在后来,随着赫胥黎等人的阐释以及种种证据的发现,对基督教信仰产生了极大的挑战。      同时,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上的进步,使得人类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创作就可以体现出,农耕文明的没 落,现代城市文明的兴起对人的精神世界带来的冲击。而欧洲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大国展开军备竞赛,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所以,20世纪初的文学以及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去反映信仰崩塌带来的人们信仰的迷失。而信仰的重建,则要交给20世纪后半叶的存在主义了。   情节简介,以《斯万之恋》为例    爱情是一种疾病       斯万原来是一位贵族子弟,一个有四五百万家当的跑马总会里数一数二的阔绰会员、巴黎伯爵和高卢公爵所宠信的密友、圣日耳曼区上流社会 中的大红人。人到中年了,却仍然孓然一身。他过着逍遥自在的绅士生活,他毫不隐晦这一点:爱的乐趣就是感官享受,就是女人的肉体之美。       直到有一天,他加入了维尔迪兰夫人的沙龙。当时,有位名叫凡德伊的作曲家,在临死之前精神错乱的情况下创作了一首纪念亡妻的奏鸣曲——《凡德伊奏鸣曲》。       一个青年钢琴家在维尔迪兰夫人的沙龙中弹奏这个曲子,正好斯万和奥黛特被分到了同一个座椅上。在《凡德伊奏鸣曲》的感染下,斯万被深深感动了,而且同时奥黛特不断地靠近斯万,于是,斯万和奥黛特的爱情,就在《凡德伊奏鸣曲》的伴奏下开始了。       而维尔迪兰夫人也一心一意去撮合他们,每次斯万和奥黛特坐在一起时,《凡德伊奏鸣曲》都会响起。从此之后,在沙龙结束后,斯万都会到奥黛特的家里幽会。       斯万是一个很有才气和审美趣味的贵族。他在平日里,研究荷兰画家弗美尔。而他也在这种审美趣味中养成了一种特殊的趣味——他总会在日常碰见的人中找到名画的影子。而当他看到奥黛特时,越看越像波提切利的《女神》。              奥黛特持续不断的、小鸟依人般的追求激发了他心底潜藏着的某种温柔的感情,使他饱经沧桑的心重又变得年轻起来。她的腼腆羞涩的神色, 她等待他时的焦急不安,她注视他时的那种胆怯的恳求的眼神,使她变得动人(不是漂亮)起来。她对斯万说她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来寻找真正的爱情;如果斯万 要找她,她总是乐于奉陪。斯万第一次去她家,把烟盒给忘了,她给他写了一封信:“您为什么不连您的心也丢在这里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是不会让您收回去 的。”这使他深受感动。       斯万最终爱上了从他的梦幻中走出来的奥黛特,并且娶她为妻。       可是婚后的斯万才发现,自己爱的根本不是真正的奥黛特。真正的奥黛特水性杨花,不知道和多少男人睡过觉,而且心甘情愿这种糟蹋。而她 所谓的独到的审美趣味脱离不了普通小市民的趣味。她追求斯万,仅仅为了斯万的金钱。在结婚后,奥黛特便投入到了老色鬼福什维尔的怀抱。       当斯万得知奥黛特还是个同性恋者后,他终于万念俱灰。斯万下定决心离开巴黎,这伤心之地、痛苦之源,前往贡布雷乡村别墅。就在临走前那一刻, 想起奥黛特,他心里不禁咆哮起来:“我浪掷了好几年光阴,甚至恨不得去死,这都是为了把我最伟大的爱情给了一个我并不喜欢,也跟我并不一路的女人!”(第 378页)这一声咆哮标志着斯万从对奥黛特和对自己的幻梦中醒悟过来。   主题       爱情的虚幻   先顺着《斯万之爱》顺着讲普鲁斯特的爱情观。      什么是爱情?它因何而产生?爱情世界扑朔迷离,我们只能大致归纳它所拥有的几种模式。第一种是感官模式,它认为爱情纯粹以感官为基础, 即使有其他许多打算,感官愉悦仍是先决条件。这种模式注重第一印象,憧憬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一见钟情似的爱情。第二种是理智模式,崇尚门当户对,总是三思 而行,认为感官常常骗人,而激情只是一种病症,常识才是人生导师。斯万给人的印象,似乎以上两种兼而有之。普鲁斯特对这两种模式都不以为然,他的看法是, 爱情产生的根据既不是感官,也不是理智,而是感情。      感情是爱情首要的因素,如果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那么,没有感情的所谓爱情就是不真实并且也不牢固的。青梅竹马或相濡以沫的感情常常发 展为至死不渝的爱,而门当户对的婚姻却摇摇欲坠。因此,感官模式和理智模式并不是真正的爱情模式,在肉欲的发泄和利己主义的冷冰冰的打算中,真正属人的爱 又在哪里呢?叙述者不无讽刺地指出,在奥黛特之前,斯万所经历的,不过是猎艳、私通与调情而已,离爱还差得远。         在普鲁斯特以前,文学当中有着一种古典的爱情模式,爱情被普遍认为是美好的、纯洁的、高尚的,是人类神性的大发扬。《罗密欧与朱丽叶》 和《简·爱》是这种爱情模式的两个经典文本,前者表现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生死相许的纯美恋情,后者则经磨历劫而终于功德圆满。在这种模式中,爱情的重重障 碍来自于命运的、社会的、家族的、等级的诸种因素,而不是当事者自身。而普鲁斯特着重要表达的,就是要破除爱情的这种神话性。在普鲁斯特眼里,爱情不是别 的,爱情是一种疾病。爱情是主观的,虚幻的。      在普鲁斯特眼里,爱情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名词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惑于古典或浪漫作品中对这一感情的描绘,追求不可能实现的心心相通。但是“爱情本身与我们对爱情的看法之间的差别 判若天壤。”即所谓初恋之类的体验。斯万在追求奥黛特时,就是处于这种阶段。无时无刻不在打听奥黛特的消息,以为奥黛特有着独到的审美,真是由波提切利的 《女神的诞生》中走出来的女子。       第二个阶段是失望——正在进行时阶段。在真正得到爱情之后,发现爱情本身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    夏娃本是从亚当体内抽出来的:这个象征十分正确。我们入睡后一条腿的位置没有放对,便有心爱的女人翩然入梦。我们在邂逅相逢时用我们自身的想象做材料塑造 的那个恋人,与日后作为我们的终生伴侣的那个真实的人毫无关系。斯万娶了从他梦中走出来的奥黛特为妻,结果面对的奥黛特却是一个他不爱的人,“与他根本合 不来。”    所以说,爱情的实际对象是马车夫,缝制背心的裁缝,还是妓女或公爵夫人,这都无关紧要,因为按照普鲁斯特的说法,爱情的本质在于爱的对象本非实物,它仅存在于情人的想象之中。       第三个阶段便是顿悟——过去完成时阶段。所谓之看破红尘。普鲁斯特认为被爱者只是一种激发媒介,它激发了爱者天性中某种近乎本原的沉挚深情(比如很多人都 是想要从爱情中弥补自己童年的某种伤害),而这种感情在一生中总要有对象来释放的,不管这对象是什么,就像米兰·昆德拉把托马斯的这种感情外化到特丽莎身 上一样。因此,对象(被爱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退居到次要的位置,重要的是爱者,他(她)毕竟体验到了完全爱一个人,心灵被一个人占有之后的欢乐与痛苦的 过程。而一切意义,似乎正在于这种过程之中。      所以,叙述者马塞尔在经历过两次恋爱之后,他说:虽然愉快的或痛苦的梦魂牵梦绕混成一体,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将这种爱与一个女子联系在一起,甚至 使我们以为,这种爱定然是由这位女子撩拨起来的;待我们自觉或不知不觉地摆脱了这种魂牵梦绕的情绪时,相反,这种爱似乎就是自发的,从我们自己的内心发出 来,又生出来献给另一个女子。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精神层面上的爱情是虚幻的,是主观的,并没有心心相通那样的爱情。虽然真正的爱情并不存在,可是重要的已经不是这种存在,只要某个人让我们陷入这种爱情之中,体验了这么一次,有这种体验便足够了。      所以我知道没有不朽的爱情,没有真正的爱情。可是我,愿意相信它的存在。因为这种愿意相信可以带给我这种体验。就像人们明明知道上帝不存在,却要相信上帝一样。       B.人的自我被时间解体——摧毁一切的时间       古典哲学假定“有一种不变的信仰犹如精神的雕像形成我们的人格”,这座雕像在外部世界的冲击下坚定不动如磐石。但是普鲁斯特知道自我在时间的流程中逐渐解体。为期不远,总有一天那个原来爱过、痛苦过、参与过一场革命的人什么也不会留下。      沉溺在爱河中的自我不能想象,几年以后,同一个自我一旦从爱情中解脱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而且可叹的是“房屋、街衢、道路和岁月一样转瞬即 逝”。我们徒然回到我们曾经喜爱的地方;我们决不可能重睹它们,因为它们不是位于空间中,而是处在时间里,因为重游旧地的人不再是那个曾以自己的热情装点 那个地方的儿童或少年。      所以说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处于永恒的流逝、销蚀过程之中,普鲁斯特无日不为这个想法困扰。“就象空间有几何学一样,时间有心理学。”人类毕生都在 与时间抗争。他们本想执著地眷恋一个爱人、一位友人、某些信念;遗忘从冥冥之中慢慢升起,淹没他们最美丽、最宝贵的记忆。      在《追忆似水年华》中,你会看到普鲁斯特着力去表达人的自我在时间中慢慢解体。我们将在小说里看到斯万、奥黛特、希尔贝物、布洛克、拉谢尔、圣卢怎样逐一在感情和年龄的聚光灯下通过,呈现不同的颜色,就象舞女的白色衣裙在灯光下依次变成黄色、绿色或蓝色一样。      普鲁斯特还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也许我们都只是活在一个个片段之中,彼此之间并没有连续性,而是跳跃的。可是我们的记忆却也是跳跃的,所以我们无 法发现其中的间隙。于是,我们以为我们活在连续的时间中,其实我们活在一个个片段中。这就是意识流小说着力想要表达的一点,记忆,意识都是片段性的,都是 跳跃的。             C.过去的重现      除了第一个主题:摧毁一切的时间而外,另有与之呼应的补充主题:起保存作用的回忆。不过我们这里指的不是随便哪一种回忆;普鲁斯特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教给人们某种回忆过去的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回忆找回过去。      而必须发动不由自主的回忆,才能找回失去的时间。那么不由自主的回忆怎样发动呢?得通过当前的一种感觉与一项记忆之间的偶合。我们的过去继续存 活在滋味、气息之中。在第一个回忆的诱发下,人们以为已经永远遗忘的世界好象附丽在这个最初的回忆上面,会从一杯茶中整个涌现出来。      例子:我们记忆最美好的部分乃在我们身外,存在于带雨点的一丝微风吹拂之中,存在于一间卧房发霉的味道之中,或存在于第一个火苗的气味之中,在 凡是我们的头脑没有加以思考,不屑于加以记忆,可是我们自己追寻到了的地方。这是最后库存的往日,也是最美妙的部分,到了我们的泪水似乎完全枯竭的时候, 它仍能叫我们流下热泪。是在我们身外吗?更确切地说,是在我们心中,但是避开了我们自己的目光,存在于或长或短的遗忘之中。唯有借助于这种遗忘,我们才能 不时寻找到我们的故我,置身于某些事情面前,就像那个人过去面对这些事情一样,再度感到痛苦,因为这是我们再也不是我们自己,而是那个人,那个人还爱着我 们今天已经无所谓的一切。            参考文献:      《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李恒基等译      《逆向的哥白尼革命》——安德烈·莫洛亚      《斯万之恋,爱情神话的终结》——龚政文      《我们都爱普鲁斯特》——安德烈·艾西蒙,河西译      《存在抑或是不存在》——烟樵(豆瓣)
547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爱情无所谓年龄的大小,真挚才是关键
热度 25 bayer 2012-8-30 10:09
爱情无所谓年龄的大小,真挚才是关键
鲜花、名表,在添辆自行车就齐活了
703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看了《将爱情进行到底》电影,无比郁闷中
热度 33 巴山 2012-8-27 02:12
人生真是无奈。三个情节,一个比一个堵。 又回到上次我提到过的一种感觉。当年爱得死去活来的女孩,后来带着她的丈夫和孩子出现在我面前,我一点感觉都没有。但为什么看到别人的故事,心中却如此多的感触呢?
1300 次阅读|39 个评论
分享 【TED】 Helen Fisher : 解密爱情与出轨
热度 2 gordon 2012-7-16 01:27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E2MTQyOTQ4/v.swf 很遗憾没有提供英文字幕。
736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情比金坚,爱情的力量可以战胜棕熊!
热度 50 胖卡门 2012-6-17 19:18
情比金坚,爱情的力量可以战胜棕熊!
832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闽南语老歌 —— 爱情的骗子我问你
gordon 2012-6-5 21:52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xMzQ2NjI4/v.swf
2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5 10:04 , Processed in 0.036136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