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中国政府

相关日志

分享 四万亿与 “山东辱母案 ”(转)
热度 2 gordon 2017-5-28 11:05
先说结论: 凯恩斯主义作为抵抗短期经济冲击的手段,是有效的。凯恩斯主义政策的长期影响,是有害的。 凯恩斯主义可以作为政府应对经济冲击和萧条的撒手锏,但并不能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常规武器使用。 凯恩斯主义之所以能火,有三个原因。第一,凯恩斯主义逻辑简单粗暴,老百姓能看懂。;第二,凯恩斯主义就像兴奋剂,相比于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之类的长期手段来说,见效足够快,是个纯短期的模型;第三,在应对某些短期危机时,凯恩斯主义确实能将经济拉回正轨。然而现在的中国用凯恩斯主义,我并不认为是好主意。 凯恩斯主义万能论,绝大多数都是用凯恩斯的短期供需理论去分析凯恩斯的模型,得出结论当然是凯恩斯主义是完美的。 要分析凯恩斯理论的缺陷,必须用长期模型 。凯恩斯在短期内应对冲击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优点。比如信贷扩张过快的时候。国家收紧银根确实能把经济拉回正轨,避免经济剧烈波动。无论是凯恩斯还是新凯恩斯主义,本质都是短期研究。它的应用也只该在这个方面。如果把凯恩斯主义当长期手段,问题就出来了。 ****************************************************************** 那么我试着用通俗的方法解释下凯恩斯主义的缺陷。用的例子是凯恩斯主义最典型的运用,中国政府推出的四万亿政策。下面例子开始: 首先分析下四万亿的钱从哪里来?其中一部分是来自税收,税收包括直接税收和政府债务(实际上是拿未来的税收抵押)。 税收对经济的作用,加入了政府部门的索洛模型的变型可以很好解释。索洛模型是个纯长期模型,优点是抛弃了货币政策对长期经济的影响,缺点是短期解释力有限,用来分析凯恩斯的缺陷再合适不过。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新古典主义比凯恩斯主义好,各有所长而已。 我这里不讲模型,只讲通俗的例子。 举个例子。全国老百姓每年收入100元,老百姓可以选择投资还是消费。消费提升生活水平,投资提升明年的收入。但是投资有个问题,就是投资越多平均(边际)收益越少。比如一亩地一个人种收500斤,两个人种收750,三个人种收800斤,一亿人种也不会亩产万斤。虽然投资越多收益越少,但是没有投资明年就没钱。最终老百姓会取得一个平衡,比如投资50元,消费50元,双方各占一半,这样能保证明年依然有100块收入。但是如果把政府加入模型,情况就不同了。 政府因为有统筹全局的能力,知道全国哪里更需要投资,哪里不需要投资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你是没法了解这些信息的,你了解了也没能力筹集大量资金)。所以如果老百姓把10块钱交给政府, 政府运营假设花1块钱 ,那剩下九块钱就可以作为政府投资。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一样都是投得越多,收益越少。但是政府因为只投资9块钱,民间投资50块钱,所以这时候政府平均每块钱的投资还是比民间的投资回报高的。可以假设政府的9块钱可以在明年赚回25元 那么总结一下: 没有政府税收的情况: 老百姓投资50 消费50 明年收入100 有政府的情况:老百姓投资45 消费45 政府投资9元 消费1元。老百姓投资的45,可以挣到超过90元(因为投资总量越少,平均收入越高),政府投资的9元,可以挣25。明年总共可以收入超过115,而老百姓只减少了5元的消费 这就是政府税收的作用。 政府因为信息比老百姓多,在少量税收的情况下,政府投资的效率比民间高,能获得更高回报。 也就是说在长期自由放任的市场中,政府介入后以政府的效率替代部分民间投资效率,可以使得社会整体效率提高。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 ****************************************************************** 但是当政府的比重越来越大时候,财政政策就逐渐失效了,因为政府效率之所以能比民间高,是因为政府有稀缺信息外加本身投资规模小。当政府投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反而会拖累市场效率。当政府投资不断扩大到完全替代民间投资的程度,就是传说中的计划经济。 如果把上图的例子转化为微分方程,带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可以证明: 政府税收存在一个最优数值。也就是说,政府收税进行投资,只有在政府税收本身偏低的情况下有用。 而中国税收一直是偏高的。所以继续增加税收增大投资对经济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而且索洛模型是去通货膨胀的一般均衡模型。 也就是说只要认定了投资收益递减(种田的例子解释,就是一亩田投入多少也不可能亩产万斤),规模效应中性(用种田的例子解释,就是1单位土地1单位人生产1单位粮食,2单位土地2单位人生产2单位粮食)两个先决条件,结论一定成立,无视任何通货膨胀等其他因素。 四万亿中第二部分来自于政府注入流动性,也就是俗称的印钞。不过央行肯定不会粗暴的印钞就对了, 但是效果和印钞差不多 ,以下就简称印钞吧。 印钞最大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虽然从短期看政府印钞带来的通货膨胀很难感受到,但从长期看老百姓是能看出通货膨胀的。一旦感受到通货膨胀,老百姓就会对未来通货膨胀进行预期。这就是所谓理性预期。凯恩斯主义假设老百姓感受不到政府印钞,这是肯定站不住脚的。短期看感受不到,长期看一定能感受到。市场摩擦理论认为,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之所以有效,是因为 老百姓在短期内被政府印钞导致的虚假繁荣蒙蔽了 。 那么总结一下。四万亿的两部分,第一部分税收,因为我们国家税已经很高了,所以并没有起正面作用,但是我们也并没有感受到负面作用。因为很大一部分政府投资是靠借贷而不是加税,但是借贷的钱总归是要还的,这就是个定时炸弹,把问题留给未来,并不是没有后果。印钞则像是经济致幻剂,当时大家high了一下,钱一花完,需求和生产又萎缩回去了。而且更严重的是, 生产不是需求,不是想萎缩就能萎缩的 。企业买了机器,并不能瞬间原价再卖回去。而机器砸在手里,就凭空占用了大量资金,如果本身资金链就紧张,唯一的结果就是破产。即便企业还能坚持,但是由于 没法随意收缩生产规模 ,在全球需求复苏(主要是美帝)的情况下,我国产能居然依然过剩了! 产能过剩,导致我国的资本收益率持续下降,企业贷款无法实现效益,就不会去贷款,也就是市场不再自己创造信用,银行杠杆失效。又导致了现在通缩的 预期 出现。而且这个通缩预期比通胀更加可怕。 因为现在面临的通缩,是去杠杆化的通缩, 也就是说,现在市场上流动的资金总量是非常大的。但是经济增速一旦有大滑坡,就出现因为流动性不足导致通缩的风险。这种通缩风险是没法通过发钞票克服的。因为此时市场上的资金总量已经非常大了,再注入资金就是玩火自焚。 ****************************************************************** 现今政府意识到了中国产能过剩的危险,情急之下只能打出一带一路(拉动海外需求),万众创业(产业升级)等牌来。效果我们也看到了,聊有胜于无而已。 凯恩斯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抗冲击稳定经济环境的手段,在这点上凯恩斯主义无可替代,你不能因为凯恩斯主义是短期模型,就说它没有用。这就是为什么凯恩斯主义有缺陷但不会被淘汰的原因。 但它现在被各国出于各种目的当作拉动经济增长的万灵药在用。 -------------- 注:理论内容大多是出自 《宏观经济学》课本。 税收部分的例子就是加了政府部门的索洛模型,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解微分方程可以证明税收存在最优值。货币政策部分的内容是最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包括生产过剩,货币乘数,通胀预期之类。 都是长期分析,不考虑短期影响。
531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胡适先生(二)
gordon 2017-1-10 12:07
对于 胡适 任驻美大使期间的外交成绩,很多人评价都不高。比如,耿云志先生就认为, 胡适 “任使四年,尽管奔波忙碌,但从纯粹外交角度看,成绩实在太平常。”(耿云志:《 胡适 与抗战》,载耿云志编:《 胡适 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202页)的确,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本国利益和国际形势,不是那么容易就为别国的外交人员所左右。 胡适 对于这一点当然很清楚。 他并不妄想自己能够转移美国的外交政策,更不妄想立竿见影、建立奇功 。即便如此, 胡适 的外交成绩也不容抹杀。人们普遍认可 胡适 在争取美援、搁置中立法案、阻止美日妥协方面的努力。 1938 年10月,日军进攻武汉、广州,中国政府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高层内部有主张直接与日本媾和的。蒋介石则希望美国总统罗斯福 出面调停 中日战事。受美国国内 形势的限制,罗斯福认为调解的时机未到,婉言拒绝了。1939年9月,欧洲大战爆发,整个国际形势都极为紧张,罗斯福“也不免手忙脚乱”( 胡适 语)。9月8日,罗斯福约见中国驻美大使 胡适 ,提出远东战事调停的可能条件,其中包括东三省由中日“共用共管”一项。罗斯福希望援引此前不久英美共用共管C anton岛和Enderbury岛的先例,由中日两国“共用共管”中国的东三省。 胡适 听 了极为着急,离开后马上去查这两个岛的情况,他发现,C anton岛九英里长,最宽的地方50码,岛上居民40人;E n derbu ry岛三英里长,岛上居民4人。C an ton岛和Enderbury岛是太平洋中的两个小岛。不论面积,还是人口,这两个岛屿显然都没法和中国的东三省相提并论。 胡适 当然对罗斯福的提议极为震惊。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前, 胡适 认为和谈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案。但在1937年9月以后,他转而主张“苦撑待变”、“和比战难”。 胡适 认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如果和谈的话,敌人的要价必然很高。日本所要求的,只是中国投降和屈服,中国无法做到委曲求全。所以,当时的 胡适 极力反对和谈。1938年11月13日, 胡适 致电翁文灏,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六年之中,时时可和,但事至今日已不能和。六年中,主战是误国,不肯负责主和是误国,但今日屈服更是误国。”(曹伯言整理:《 胡适 日记全集》第七册,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619-620页) 胡适 主张,中国无论如何都要苦撑下去,等待国际形势的变化。所谓“苦撑待变”的政策,自己能够支撑下去是根本,只有自己能够苦撑下去,才能等到国际形势的变化。就不远的前例来说,捷克为慕尼黑和谈断送的前车之鉴,更加强化了 胡适 的这一信念,使得 胡适 反对和谈的立场极为坚决。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识, 胡适 听了罗斯福的提议后当然非常着急。更糟的是,如前所述,在抗战初期,中国政府高层一直希望罗斯福出面调停中日战事。就在1939年9月28日,《纽约时报》上还登出中国外交部长王宠惠和美国合众社记者的长篇谈话,王氏公开主张美国出面调停中日战争。 在此内外夹击的情况下, 胡适 的做法颇能显示他的见识和魄力。 对于美国方面, 胡适 采取避而不见的方法。1939年9月8日以后的四十天里, 胡适 不去拜见罗斯福总统,只是托好友H ornbeck特别留意白宫的主张。 胡适 甚至也不去见财政部长M orgenthau,把借款的事情也拖延了两个星期。10月里, 胡适 费尽苦心,起草了一个说帖(M ediation)交给美国外交部,表明中国能够苦战下去,并且列出中日和谈的八点困难。 胡适 在说帖中特别指出,东三省“共用共管”的主张是无法实行的,因为中日双方实力悬殊、仇恨太深;慕尼黑和谈的前例表明,仅仅要求弱者作出领土牺牲并不足以维持和平。 胡适 起草的该说帖实际上是很委婉地否定了罗斯福的调停主张。(1950年, 胡适 写 成一篇长文“C hinain Stalin’sG rand Strategy”,文中提及了罗斯福主张东三省由中日“共用共管”的这段旧事,认为C anton岛和Enderbury岛的先例在罗斯福脑海中根深蒂固,影响了他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决策,使得苏俄在这次会议上骗取了中国的东三省) 对于中国政府, 胡适 则采取了欺瞒的做法。可以肯定,罗斯福的调停主张, 胡适 一直没有向外交部和最高当局汇报(事后是否汇报不得而知)。中国政府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回事。否则,最高当局是会积极进行这件事的。如此一来,中国的抗战图景可能是另外一副模样了。 胡适 这种做法,可谓是“独断独行”、“一手遮天”(余英时语)。他个人所负的责任可以说是天大的责任。我想,换一个听话的官僚或者职业的 外交官 ,是否有此见识、有此魄力,能够如此敢于承担责任呢?肯定不会。他们只会秉承上峰的旨意,不会有自己的见解,更不会实行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国士和庸人的区别。
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重大!加拿大决定,明年7月1日后把所有在加的中国人财产信息(房产,银行存款等)统统 ...
热度 35 youyouyuyu 2016-9-5 22:37
重大!加拿大决定,明年7月1日后把所有在加的中国人财产信息(房产,银行存款等)统统交给中国!就在G20会议杭州如火如荼举行时,一则消息补再次确认:明年7月1日起,加拿大税务局(CRA)将把所有非加拿大公民(只要你不拿加拿大护照的!包括:留学生,旅游者,访问人员,持枫叶卡的移民)在加拿大买房,投资股票,以及银行开户和余额,个人资产细节和个人信息等情况统统交给中国政府! http://weibo.com/3869601985/E6TIBwsoB?type=comment
1222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李洋洁被害案后续进展2
热度 8 方恨少 2016-6-8 06:19
最新进展2: 其实这已经不是最新进展了,德国媒体尤其是图片报这样的媒体八卦精神是很强的,这几天爆出来的事情太多了。 首先插播一下德国网民的反应,在疑犯”自首“的第一天,其实他不能算是主动自首的,这以后再说。德国网民在新闻下回复的还是比较热烈的,相比较下这几天就 基本没有人回复了。有人说中国政府对德国警察施加了压力才导致破案的,什么时候德国政府也能像这样来保护德国人。又有人说中国政府凭什么对德国警方施压。 还有人说应该把凶手交给中国警方处理,有人说应该把所有这样的人都交给中国,因为中国有死刑(人渣都推给别人是吧)。还有德国媒体在报道此事时特意报道了 中国的反应,说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大使馆每天都给德绍警方施加压力,询问案件进展,警方在压力下终于破案。并且说外国媒体一向将中国留学生描绘成来国外享乐 的富家子弟,而且中国人不喜欢用卡,只喜欢用现金,所以总是携带大量现金,这给中国留学生和旅游者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使他们成为很多歹徒的袭击对象, 并提醒国人在德国旅行一定要注意安全,德国并不安全。然后一群人留言哀叹德国在中国的形象居然沦落到要发旅游警报的地步了。。。 中国媒体和德国读者都多虑了,其实德绍警方根本没受中方压力的影响,因为他们在案发到疑犯自己送上门来中间这段时间什么有用的事儿都没做!疑犯的母亲和继父的话可以说明这一点。 疑犯的母亲和继父现在在休病假,躲在家里不出门,但是。。。他们接受了中德日报的采访,不知道是不是媒体恶意剪裁(毕竟德国媒体就是专业干这个的),反正我看完采访的反应就是,他们的中心思想就一个:我们是无辜的,你们都是坏银!不过他们也暴露了很多细节。 其母声称她们之所以帮儿子搬家是因为搬家是两周前就订好的,因为他们在屋子里发现了霉菌。她本来不在负责本案的部门,但自愿来协助调查问话工作,她特意问 过负责的同事,她儿子可不可以搬家,因为那里实际已经被划为禁区,而且本来她儿子已经接到预约要来警局接受问话,但因为搬家要推迟。但同事回复可以,并且 给她儿子新的时间,就是下周一。她还声称她没有接触任何本案的证据,文档和资料。而且本案的专案组是在她儿子自首那天才成立的,她也不是成员,所以她也没 机会接触资料。 但是据警局内匿名人士说,她说的这是扯淡,因为你不接触案件的资料你怎么进行调查问话,你问个屁啊!而且刚开始她并没有来自愿协助工作,警方是在周四确定 在死者身体里发现了外人的DNA,而她随即在周五自愿来协助问话工作,并帮她儿子调整了问话时间,然后周六帮她儿子搬了家! 由此可以看出几点: - 在死者尸体被发现10天后,警方还没完成楼内住户的调查工作,还在有条不紊的预约时间,而且还可以更改时间。调查也不是住户家里现场进行的,而是在警局内。住户甚至还可以从已经被列为禁区的楼内彻底搬走。 - 疑犯根本不是主动来自首的,是在预约好的调查谈话中交代的,然后被警方拘捕的。这能算是自首么?! - 在死者尸体被发现10天后,专案组居然还他妈的没成立呢! 疑犯的继父,也就是德绍警察局长称,他只是租了辆拖车,帮疑犯拉了两趟家具,根本没进入过疑犯的屋内,为什么呢?因为屋里太乱了!而且他的膝盖有毛病,没 法拿着东西走楼梯!如果当时家具上有什么异常他肯定会发现的,因为他是个有几十年经验的警察。而且在案发后他曾经陪同死者的父母来过这里,当时刚巧在街上 碰到了他的继子,也就是疑犯,但当时他在疑犯的脸上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表情,他可以确定这一点,因为他是个有几十年经验的警察。所以他的继子应该不是凶 手。 但是据警局内匿名人士说,当天在周围的便衣的证词证明看到局长拿着东西从楼内走出来,往车上搬,他搬的不止是家具。但谁也不知道局长在楼里到底进没进过屋。 由此又可以看出几点: - 德绍警察局长几乎就是个瘸子,真是轻伤不下火线啊。 - 警方已经布置了便衣,但便衣根本没有报告局长来搬家。是疑犯自首之后,又有人举报看到局长搬家之后才报告的。(综合各种信息爆出来的时间推断的) - 警察局长亲自搬空了禁区内一套住房的东西,也许因为他是个有几十年经验的警察吧。
1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国力量的局限(转)
gordon 2016-5-16 16:58
二战结束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冲突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杜鲁门及其美国政府想根据自身利益来解决国共矛盾,尽量避免内战的发生"出于与苏联争夺的需要,美国希望能控制中国,把中国作为抗衡苏联的力量"罗斯福逝世前曾担心中国的内战会把苏联和西方国家卷进去,形成西班牙内战那种局面"并且由于中国的地域和人口,如果大国介入中国内战,对美国和西方可能更加不利"杜鲁门基本上延续了罗斯福支持国民党的政策,力求在中国避免内战,担心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苏联的一笔财富,中国会被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此时美苏冷战不断加剧,美国政府内部对苏强硬观点渐占上风,对华政策中扶蒋反共色彩更加明显"虽然美国在军事上没有直接参与中国的内战,但美国政府不断地向国民党提供外交!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同时,美国政府也试图调解国共之间的对抗,促成国共合作,组成联合政府"为此,美国积极出面调停,希望国民党能让出部分权利,以换取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的地方政权,将共产党融化在以蒋介石为首的政府里,从而既可以避免内战,又可以建立统一、亲美的中国政府"。 然而,尽管美国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也受到诸多的限制。" 美国民众渴望和平生活,从本意上不支持扩张主义政策 ;在财政上,杜鲁门政府 面临要求减税!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的巨大压力 "所以,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扩张政策主要是 避免战线太长!负担太重,突出重点 "。 注:刚打过二战,美国财政上受不住。它又不能搞 统制经济,压制通胀。 一句话,它没有力量这么做 。 美国面临蒋介石政府类似的问题,就是通胀。 而 另一方呢,有着 “低人权优势” 。 ****************************************************************************** 美国此时的战略重点在欧洲,究竟能够在中国投入多少力量?时任国务卿的艾奇逊在回答国会中那些主张大力干涉中国的议员时,反复强调欧洲的重要性"他曾说: “ 我认为我们开始就必须认识到我们目前的主要中心必须是欧洲 。我们不能平均地向全世界各地放枪。我们没有那么多子弹好放。我们在西欧比在任何其他地方力量都强 。西欧一旦发生事故,一切都会付诸东流 "因此,我们的主要力量必须用于加强西欧的防御和经济 。至于亚洲,应该作为防守战来对待,而且不能在亚洲投入真正进攻时所需的那样大的力量 。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不满足的,他们希望同时在各地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但是我们没有力量这样做 。" 1951年5月,马歇尔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与对外关系委员会联合听证会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在我任国务卿期间,美国国内可供调动的军队只有一又三分之一个师,那时国内经常有人要我尽量搅得苏联和中国共产党-”日子混不下去“,但是我是军人,知道让别人”日子混不下去“,需要多少力量,所以我无能为力。" 参考阅读: 《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 ****************************************************************************** 把朝鲜战争爆发的文件,和艾森豪威尔时期 大量的财政投资,连起来看,就明白原因了。 它没有力量这么做 。 注:早年进步主义在美国国内是主流,对外干涉也是很困难。 还有财政平衡的问题,它无法这么做。
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随便说说
热度 41 巴巴爸爸 2016-5-13 11:03
DS
53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谷歌只对中国政府大义凛然
热度 13 洗心 2015-1-2 19:42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34715-1-1.html
92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简评中美减排协议
热度 17 橡树村 2014-11-13 22:07
约稿,请勿转载。 ------------------- -------------------- 11 月 12 日,中美共同在北京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声明中,中美都提出了自己的碳减排目标:中国首次明确提出了达到碳排峰值的时间表,承诺将在 2030 年以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停止增加;美国则将在 2025 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比 2005 年整体下降 26-28% ,刷新了此前承诺的 2020 年实现比 2005 年减排 17% 。中国和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两个国家, 2013 年两国加在一起占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 44% 。两个碳排大国的这个承诺,显然加大了国际社会在 2015 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达成真正有价值的减排协议的可能性。 中国最近三十多年长期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也伴随经济增长一起迅速增加, 2006 年,中国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不过,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逐渐放慢,各种节能和新能源措施的推广普及,高耗能领域在经济中占的比例逐渐降低,中国的单位经济强度的碳排放也在持续降低。此前就有预测说,单纯从中国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只要中国继续保持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势头,继续进行经济转型,二氧化碳排放大约也可以在 2030 年前后达到峰值,显然中国政府宣布在这个时间之前达到碳排峰值并不是一时脑热,而是经过了仔细权衡的结果,并没有准备为了气候变化问题牺牲经济发展。不过这仍然意味着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需要从目前的 15% 提高到 20% ,需要增加 800-1000GW 的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能力,增加值就相当于目前美国的发电量,放到任何其它的国家都是几乎不可完成的工程。好在中国目前相关的技术实力基本具备,资金也充裕,完全有可能在保证对经济极少的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实现。甚至清洁能源产业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点之一,在全球普遍的减排压力背景下,中国依靠自己的市场造就的庞大的清洁能源产业也将成为中国技术实力和生产力对外输出的重要部分,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化石能源领域,中国已经实现的碳减排也是非常可观的。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大量关闭高能耗高污染的小型火电厂,新建大型高效率的世界最高水平的大型超大型火电厂,大幅度降低了发电的平均煤炭消耗,与此同时大量引进天然气替代煤炭。这些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大动作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甚至高于新能源领域对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虽然这一点很少被宣传,但是在业内一直能听到赞扬。这些化石能源领域的动作,也与目前普通民众关心的污染治理直接相关,进一步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使用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利用技术替代老旧抵效高污染的设备,进一步普及之后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也会有很大贡献。甚至可以说,中国要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进行的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技术等手段,与中国目前整体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是基本一致的,本身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中国为此需要付出的经济发展代价并不很大,甚至可以从中获益。中国非常幸运的赶上了发展高能耗产业的末班车,在国际社会严格的减排限制之前利用高能耗产业的发展为自己打下了足够的经济基础。这样的发展途径可能不会再被其他国家重复了。 所以目前从媒体评论来看,普遍认为中国提出的目标需要巨大的工程进行支持,需要中国全社会的努力,但是这个目标是具有可行性的,符合中国目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甚至有的评论认为美国没有能够成功施压让中国的碳排放峰值提前,没有让中国采取进一步严格的减排措施,差不多能算是失败了。不过美国自身的目标究竟能够实现,可就不好说了。众所周知,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对于碳减排的态度几乎完全相反,民主党一直鼓吹减排,而共和党则一直在唱反调。中美这个联合声明发表之后,已经听到了美国共和党的反对声音。由于目前美国共和党在参众两院都占据巨大优势,奥巴马的这个加速碳减排速度的承诺能否在国内得到立法机构的支持,还是很值得怀疑的。所以有评论说中国承诺的是一个不需要特殊手段就很可能实现的目标,奥巴马则有充分的借口把责任推给共和党而把这个目标完全当成口号,这个声明的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而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来讲,中美两国作出的承诺,距离实现本世纪末温升限制在 2 摄氏度的目标,仍然有差距。即使中美都可以实现所承诺的减排目标,这两个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加在一起的碳排放量仍然会一直增加到至少 2020 年代中期。而联合国最近发布的气候变化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要保持平均温升不超过 2 摄氏度的较大可能性,最佳的情景是在 2020 年就达到全球的碳排峰值。如果到 2030 年前后才能够达到峰值,那么 2030-2050 年间的碳减排压力就会非常大,本世纪末 2 摄氏度温升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当然,在 2030 年达到碳排峰值并没有完全排除实现本世纪末 2 摄氏度温升的可能性,希望还是有的。而作为碳排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中国和美国作出这样的姿态,即使是纯粹的政治意义,也算是带了一个好头。或者说,有这个声明总比没有强吧。
49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说一说中国软实力
热度 18 jerf71 2014-9-29 23:47
一项由中国政府主持的重大文化工程——五经翻译工程,正在进行中。 五经指的是《诗经》《书经》《礼记》《易经》和《春秋》,是儒家的根本经典。据悉,这项由中国政府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的中华核心文化典籍翻译工程,将把五经先后翻译成英语、德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印地语、马来语等九种文字。一旦竣工,这项翻译工程对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将起着难以想象的作用。
786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对于ISIS的屠杀,中国政府应该坚决表态
热度 72 晨枫 2014-6-16 21:22
今天新闻报道,ISIS得意洋洋地宣称,已经集体枪毙了1700名政府军士兵,还公布枪毙前后的照片和视频。抗战以来,好像还没有这样的反人类行径。中国政府应该坚决表态: “……这使得中国人民联想起凶残的日本军队在南京陷落之后对中国军民残无人性的大屠杀……中国人民对于一切这样的反人类暴行坚决反对!”
1842 次阅读|33 个评论
分享 乌克兰感谢中国政府
热度 45 洗心 2014-3-22 01:10
乌克兰驻华大使焦明强调,感谢中国政府对乌克兰近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状况的冷静态度,并称,若能尽早实现之前中方所提交的有关乌克兰问题的解决建议,克里米亚地区所面临的情况将会有很大的不同。 被大毛,二毛同时感谢, TG 这次打酱油打的太有水平了。 外交部该表扬。 ------------------------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衍龙】2014年3月21日上午,乌克兰驻华大使馆就乌克兰国内情况及乌克兰与中国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前景举行新闻发布会,乌克兰驻华大使焦明会见中外记 者并回答记者提问。在谈到中国方面对乌克兰近期局势变化所持的立场和态度时,焦明强调,感谢中国政府对乌克兰近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状况的冷静态度,并称,若 能尽早实现之前中方所提交的有关乌克兰问题的解决建议,克里米亚地区所面临的情况将会有很大的不同。   乌克兰驻华大使焦明称,乌克兰方面理解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但尽管如此,中方也没有支持俄罗斯近期在克里米亚地区的所作所 为。而且,中国政府所提出的希望乌克兰相关各方能够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进行协商的建议是合理的,并且,乌克兰方面很赞赏中方所提出的希望建立一个国际性的 协商机构或者协商机制予以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建议。并称,若能尽早实现之前中方所提交的有关乌克兰问题的解决建议,克里米亚地区所面临的情况将会有很大的不 同。   据此前消息,3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第七次围绕乌克兰局势召开会议,并对美英法等国联合起草的一份决议草案投票。这份草案的主要内容是宣布克 里米亚公投无效,“不能构成任何改变克里米亚现状的基础”,并呼吁所有国家和国际组织不要在公投结果的基础上承认对克里米亚现状的改变。作为安理会五个常 任理事国之一的俄罗斯投了反对票,因此这一草案未能获得通过。中国对这一决议草案投了弃权票。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在表决后发言说,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因素,偶然中有必然,处理起来需要全面权衡 和考量。中国一直呼吁国际社会为缓和乌克兰局势做出建设性努力并开展斡旋。我们也注意到,在此方面出现了一些新进展,提出了一些新建议。安理会在这个时候 搞决议草案,只能造成各方对立,导致局势更加复杂,这不符合乌克兰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只能对这个决议草案投弃权票。   当天投票结果为13票赞成、1票否决、1票弃权。
1409 次阅读|25 个评论
分享 日本强烈抗议中韩为安重根立碑纪念
热度 60 草蜢 2013-11-22 00:12
大韩民国大统领(这不是草蜢戏说,这是韩国官方韩语汉字hanja就是这样写的) 朴槿惠感谢中国政府为安重根在哈尔滨立碑的进展顺利(天啦,俺咋写出来像外国人语法,算了俺不改了,其实俺真不晓得咋翻译这个)。韩国和中国联合决定在哈尔滨为安重根立碑纪念这位当年刺杀伊藤博文的义士。这个建议是扑大统领在六月份会见习总时提出的。 日本为此提出强烈抗议,因为安重根是一名刺杀日本重要官员的恐怖主义者!伊藤君是日本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中韩此举是严重伤害了日韩关系和中日关系!伊藤博文是日本明治维新后杰出政治家。 日本内阁发言人说:安重根是个罪犯! 伊藤博文 安重根 特别是韩国在第三国家为恐怖主义者立碑,这是对日本的挑衅! 日本教授说,如果中国政府允许韩国这样做,日后日本也可以允许藏独与疆独活动者在日本立碑! 韩国外交发言人对此发言:日本应该反思!反思伊藤博文是一个神马样的人物。 年青时期的伊藤博文 其实安重根是一名泛亚主义者,他认为杀了伊藤以后,韩国才能与日本成为真正朋友。他倡导的是中日韩合并,联合起来对抗欧洲帝国主义者。他还提倡首先合并三国的货币发行,整合东亚市场,实现东亚经济圈。在他刺杀伊藤以前,他正在写"东亚平和论"。 伊藤博文 安重根 N年后的今天,TG正在一步步滴实现安重根的梦想(至少是经济部分。。。)
2667 次阅读|25 个评论
分享 至今不能说服老妈在后座系安全带,太有挫折感了
热度 17 洗心 2013-8-10 10:37
强烈抗议中国政府居然对后座不系安全带的行为听之任之, 而不是和美国接轨判为违规罚款。 体制问题。 体制一时难以改变。有人有说服家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分享吗?
904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谁愿意支持环保的?
热度 38 胖卡门 2012-10-28 23:01
上街吧,强烈呼吁中国政府立即关闭化工厂,农药厂,机械厂,煤矿,石油公司,造纸厂,服装厂。。。。总之,关闭一切工厂,还我青山绿水! 但是现代文明成果还是要享受的!怎么弄来我不管!这是你政府的事 十八帮主云:原始社会好,原始社会好,原始社会男女光着屁股跑。。。。
799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钓鱼岛上,我支持政府再强硬些,小民却别这么激动
热度 24 巴山 2012-9-17 22:12
美国自顾不及。日本人舒服日子过久了,早没了进取冒险心(关于这点,我可以回头写个亲身体会),这仗根本打不起来。中国政府不把握时机将自己利益最大化,是不明智的。 老百姓却犯不着这么激动。上街发泄发泄平时生活中的郁闷就行了,要是打砸抢把自己弄进去,很不值得。
818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走出去,请进来”--页岩气开采技术研发展现中国政府魄力
热度 43 不爱吱声 2012-8-21 03:55
自从国家发布了十二五计划将页岩气开采放在引人注目的位置后,国内有关页岩气开采技术开发的消息越来越多起来。很多在我看来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觉得跟大家分享下我知道的一些消息可能对大家有帮助,特别是那些做科研的,或者比较关注能源领域,或者自己搞投资朋友来说。 简要总结一下我所知道的一些消息,并简单点评一下,以为日志: 1。国内几所实力强的高校已经大幅度进军“页岩”领域,注意我说的不是石油大学,而是那些综合性工科院校的相关专业(比如说力学,机械,化工之类,非石油专业),我知道的至少有清华和浙大,教授们正在主动寻求与美国石油(或油服)公司的科研人员合作,这甚至是由上至下,来自于校长。。。 这是走出去的例子,而且是跨领域,从基础研究起步。 2。美国大学学生课题直接就是针对中国页岩气区域。最近的例子是rice 大学针对中国四川页岩气的研究。 祥见“College Students Discover Shale Gas Breakthrough”-- http://www.wealthwire.com/news/energy/3109 。 Members of the CHBE Pandas designed the process that would turn shale gas extracted into China into a range of marketable materials with low environmental impact. From left, Apoorv Bhargava, Kavita Venkateswar, Valicia Miller, Shelby Reinhardt, Prachi Bhawalkar and Erte Xi. 参与此项目的研究小组成员照片 这是请进来的例子,把国家的页岩区开放给国外的大学,让他们进行相应的研究,这个气魄打破常规。 3。美国某著名油服公司,拿到中国油田开采项目,是其自1997年时隔15年后第一次。 4。美国另一家某著名油服公司,买下国内某私营油服公司20%股分,借壳进军中国页岩气开采市场。 3和4都是请进来的例子。以前国家资源基本是国内企业垄断的。前一阶段说了国家页岩气在政策上已经允许外企的介入,国外公司正在布线,没想到话音未落已经成真。 以上几点说明,中国的页岩气开采之气魄之大,行动之快,超乎想象。 我以前猜测中国企业独立掌握页岩气开采技术要十年,那是基于按照通常的路径,国家资源有几大企业控制,页岩气其地质结构独特性,周边环境复杂性导致无法开发出通用的开采方案等技术难题,等等。 现在看,“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已经开始全面实施,那么这个技术开发过程可要大大缩短了,五年必成。 而且,中国页岩气开采技术开发策略与北美大不同。北美在页岩气开采技术开发基本是公司主导,市场主导,大学科研介入很少,因此北美页岩气技术特点是工程化,商业化(主要保证经济开采),而非科学化,即便目前已成熟的开采技术有很大优化空间。中国目前看则是工程和基础研究并进,工程靠“请进来”,科研则是“走出去”和“请进来”并重。那么这个研发进程应该会比美国更快些。 我觉得这个策略很高效,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发展页岩气开采相关技术上的魄力之大。效果会很快显现出来,大家拭目以待吧。
个人分类: 油气开采|28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加拿大原住民希望中国政府关注加拿大的人权问题
热度 28 草蜢 2012-2-8 13:21
由五个加拿大BC地区的原住民部落组成的 Yinka Dene 联盟向胡锦涛主席和中国媒体发出公开信,要求中国政府在加拿大总理哈伯访华期间向哈伯提出对加拿大人权问题的关注。 嘿嘿。他们好像是第一批,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批。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politics/bc-aboriginals-ask-china-to-raise-human-rights-issues-with-harper-on-pms-visit/article2328592/print/
1135 次阅读|13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25 21:34 , Processed in 0.041855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