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0-5-3 13:14 编辑
6 g$ c4 l* F1 z
; b7 ?- ?# @# T# z L![]()
) J$ m, v4 D; o9 {风帆时代的战舰舰艏都是昂首挺胸的,不仅看起来威武,也是“艏桅”的需要。这是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9 @7 F `0 M$ P g
: T/ `" F" A" {3 |! y $ ]+ s; S6 J8 E2 Z" j$ s* R
19世纪有这样的铁甲舰,前突内飘的舰艏有一点冲撞的作用,但那已经是火炮时代了,正常情况应该在冲撞之前早已结束战斗了。这样的内飘使得船头浪对舰艏的升沉影响小,在火炮时代很重要
3 q; j5 c% U9 O* L/ Q# A5 I, n! r( d
1 s4 r- m- J0 g0 q
但内飘使得船头上浪严重,在甲板炮时代,这就不可接受了,但为了减少舰艏升沉,30年代的战舰用较为平直的船首,如这里的“威尔士亲王”号,就是在追击“俾斯麦”号吃了一炮但在新加坡被日本飞机炸沉的倒霉蛋
; r/ G2 Y% L, T- G+ o
/ |+ ^- [4 w; `2 v4 U# x1 s& y : |" H7 F0 u1 |
航速更快的话,上浪威胁更大,船首的外漂也必须越大,这是被“俾斯麦”号打沉的“胡德”号( B3 ~% h* Y* i1 W( h0 [7 h
+ G0 r& L4 f1 C! P7 m ! g8 _4 t7 A a% G: j' D* g
现代战舰一般都采用大外漂的船首,这是“伯克”级“桑普森”号,可以看出外漂艏对劈浪和抑制上浪的的效果,这如果是内飘艏,前主炮就“淹没”在海浪里了# y1 J* E" o( a/ C
+ D6 E+ m$ ^7 C |1 w( k: |
; Z3 L+ }1 P. b6 l+ J$ ?$ \
但“朱姆沃尔特”级再度采用内飘艏,这次与抑制升沉无关,而是为了隐身
' i7 Q9 Y/ D9 c- n" ]$ j( y0 U
0 c+ E; x" H) T) Z 5 J7 K2 C. l/ ?4 S) q7 @6 D
在民船方面,内飘艏也在复兴,游艇上使用,主要作用是减少升沉,增加舒适
8 ^1 G% [, R+ t4 S" B$ E- q5 k
; z. ~- N% W @/ o( I![]()
$ ]( W6 Y+ \. d6 W运输船、海上石油工作船这样上层建筑靠前的船型对船艏升沉特别敏感,也开始采用内飘艏. k3 g5 y, F/ a9 K! A2 E
% w& h5 X* `/ H7 k6 Y$ L# K6 }; k" g
![]()
) U/ h6 h# Q+ `: M2 n8 j较小的游轮也因为同样原因而采用内飘艏,这是前不久被困的南极游轮Greg Mortimer号,船没事,人病了5 d8 @! Q" c6 h- E, q# ]
$ [. T- P, g P6 c0 E& _4 d8 y6 r
![]()
8 W7 u" `3 X+ C) u" `9 a舰艉方面,在风帆时代,这里主要是军官住舱和餐厅等,舷侧空间要腾出来放置火炮
" M/ |2 n" p+ O m0 Z& r
! J- j& [- G* V & [$ }) E8 |* V% ?/ [& i
在现代,舰艉的样式没有太多变化,早期主要是这样圆浑的,尤其是大型舰船,这是“衣阿华”级“威斯康辛”号战列舰! a1 s/ `+ e. p
% i$ q8 m+ G! u+ |
![]()
* U2 Q* h. a9 ?2 i" [, m中小型舰艇则采用更加简单的方形艉,这是苏联“黄蜂”级导弹艇
. I) r+ d! J7 M) v
- o7 R- h4 v: U3 g& q; i j![]()
7 s% B1 t/ }: n. \& W& c由于方形尾增加舰艉直升机甲板的可用面积,现在大型舰船也用方形尾了 k; L. d ]- F6 O
8 d5 @# D( ?; H R( @! G$ _1 ~2 A![]()
. R3 ]6 O6 H0 F- l, _& [美国“佩里”级护卫舰为了增加一点直升机甲板的长度而稍稍外漂了一点
& s6 R# [0 w8 @( j( l# |2 ] A3 I* H, `9 N! J
% n; ^! A$ R; G; ~
但俄罗斯“不惧”级(22380型)舰艉的外漂就很大了,在不增加排水量的情况下增加直升机甲板长度" t( _* X" a& S& v/ k" x R# K
: p( [! z! r" z) @# v& w
$ t% q% G6 A+ X5 |% F
还便于吊放声纳,可开启的盖板后就是声纳; F% o9 z' G/ Q7 Z, y/ I' y7 s
* s! j5 ]& A v l1 E; ?
: D: J, q( o$ Z9 E9 s7 R
相比之下,056级需要用吊车吊杆延申到舰艉之后才能吊放声纳
' g( ~8 y# _6 g# w& i) |
3 {- p+ ]! c% t: I/ I" H% k![]()
. F) h7 O$ ]7 a4 Y+ g为什么没有更多的船型像22380那样船尾外漂呢?免费的甲板面积为什么不利用?在风浪里,船艏升沉是舒适或者舰炮性能的问题,船尾升沉就可能螺旋桨空转了,轻的是推进效率问题(风浪里丧失推进力不是好事情),重的可能造成螺旋桨和动力系统因为突然丧失负荷而损坏,所以只有对适航性要求不高的才敢用大外漂的船尾; l% C- ?$ ~' A( P" ~) | }( K
- F" \2 c! g& X V% x2 q6 f+ V9 z
7 z# Q# r: N' }5 p3 l% [
: X J- V5 b7 U; X g: h
另一方面,内飘艉很少见,只有迪斯尼的游轮系列上见过(还有两种不同的亚型)
8 S# t, A6 ^4 ?. u! W' r& A
" k' Y6 r) S1 x! y![]()
& B9 x2 O: D& K F7 q+ C* H9 [/ g+ g; e2 H" W) |( i
![]()
* T! [% l4 t2 s
3 I, j7 h! p! i3 B! c8 ], K! R + w% V# V& T5 X; G" R1 U: g) y
由于对升沉更加敏感的船艏还是大外漂,难说内飘船尾是出于升沉考虑,或许只是追求向前的动势感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