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6-1-14 10:34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本帖最后由 史老柒 于 2016-1-29 13:07 编辑
6 E+ ?1 C; S! }- \/ v8 F; x2 m! }8 y, H+ d# {3 `0 a9 X
4 Q5 o- {; z7 l$ Q1 h% c# i$ t冰蚁老师的观点一如既往的不接地气。, j+ ?7 u( L1 j% l
$ Q7 r- r3 f! \* B; V/ l% `( B摄像头监控只不过是把在岗工人需要时刻警惕转移分担到了摄像头前的人身上。
& j2 I- ]' q% I l- C& e# @
" T$ a1 K& R0 b& K1 ]: m4 z声控之类的就更扯淡了,如果您下过车间的话就会知道车间嘈杂的环境,如何解决声控装置的敏感性和误报警性这对水火不容的相爱相杀的好基友。! ^, q/ {) ^! {+ t: Y
这是安全领域一个永恒的课题,我接触过很多号称国内国外顶级的安全设备紧急制动公司和机构。% Q' r; |# \( q" p; g
一个一个吹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的可行性基本都是呵呵。% p) ^1 O2 F0 A, t% d: `* E& K
3 J- I! L1 S+ ?9 R1 n" y哦,可能您没下过车间,不了解车间的具体情况。" w- \3 Z& I6 }9 x7 W
我的意思是,因为车间噪音很大,环境非常嘈杂,所以声控装置的两个至今我也没看到那家公司完美解决的难点就是:
2 `' I. t* S$ e: q. G. a" Z& C7 s1 ^1敏感性,如果不敏感,那你装了声控也然并卵,用那句经典的台词:“叫吧,叫吧,你叫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
; t6 {) ^0 a0 }2如果太敏感,因为车间环境很嘈杂,那就必然出现误报警,也就是设备经常被声控制动导致紧急停车。
$ {: Y$ i) w* _2 M, K+ j5 T9 F' |
5 }, m6 T" k* q+ V+ \6 C r0 g所以包括我在内,长期在一线生产环境成长起来的人,说话都大嗓门(因为小了哪怕站你对面的人也听不见你说啥)而且脾气不是特别好(因为长期接触噪音本身是一种伤害,会加剧人的烦躁情绪): }) j+ S0 W3 V4 A
而国家规定80分贝以上才算噪音污染,85分贝以上才给你配发耳塞和耳曼等防护。
+ o! L8 w. O7 s& {9 M" \. A0 i8 h8 y. |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把责任均摊和转移,也不在于搞声控光控。
7 h# i' y8 f# u; h6 l- _在于在这个岗位上的操作工自己要把自己的命当条命。
* C z( s9 G. ~ c% c: E5 m5 a
+ C# w3 a8 D7 Z- R$ d0 u4 u4 S I自己都不在乎的话,什么也白搭。; p! M4 q$ h2 Y# B
4 S3 `% d; c! G9 U" g5 `
所有的违规操作最终都会形成安全隐患,所有的安全隐患最终都会酿成安全事故。
; l2 f1 O1 A/ U n7 J* v" s人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会懵逼。1 ]4 _3 N+ P# d# p5 b
那就通过平时的演练锻炼自己不懵逼。
# `4 W5 P5 V+ W/ G9 |+ t# |而不是【人都呆掉的时候,啥安全设备都没法管用】,这句话大错特错了!, W. p: b* H4 a+ x
人会呆掉是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训练,如果平时应急演练,专项演练,综合演练做得充分。* l' }* M3 F* i# j- M
参演群体心态端正,那么在出现危急情况的时候,效果是与没演练的群体有天壤之别的。
' `! ?: o4 z$ Z4 w! _) a: g
" h% D7 @( }! I+ E还说一个真实案例。
5 {( j. `/ ~' q我从14年开始负责大型企业的安全工作。
8 g" G& L. [' r. ~4 _当时A车间刚刚演练完,而且我真的拎着一根棍子玩人人过关,嬉皮笑脸的,吊儿郎当的,演练时候玩手机的,跟同事聊天的,我就拿棍子捅,无论男女,无论岁数,无论岗位(当然主任和班组长级别的人也没有这样的)。( ], C/ b7 X9 ^3 n6 X2 ?& ^7 h
然后某一天,厂区配电室发生故障,全厂紧急断电。
% ~( L* H$ H9 K8 j0 w" T+ [) l7 P$ G, n
A车间和B车间均有一个一旦发生断电,人员必须立即疏散的高危工段。* h- u5 A& A+ T% h* A8 Q) ~
冰蚁老师你知道A车间和B车间的疏散时间差了几倍么?% F, p* Q8 R8 J* r7 T7 N3 P! g& D" c
A车间不到两分钟,全体疏散到空地,点名报数。5 S. g. ]' q" d+ G
B车间10分钟之后,依然有人员在工段内滞留。
* E( O# J* I+ v/ X3 m3 C# t% N* P
虽然最终故障及时排除,供电恢复,B车间虽然没疏散,也没伤亡。7 D% P- A t$ L) K6 a- I
但是经过这次之后,B车间的主任主动找到我,要求我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他们的员工,一定要和A车间一样人人过关。* ~5 D8 @' P" P5 i5 f" I
3 R% m- U& Y" C, Y说真的,很多人包括我以前,的很多安全观念其实都是错的。- E1 W ^$ U) H1 F, j3 F
人都是需要不断学习成长提高的。
7 A% B% w2 q" ?* q. m9 w/ r
v' C; Q5 Q, w) s, c人是可以不懵逼的,安全设备当然是管用的。6 r% E& |1 k& u* S- i$ k
避免事故发生就是要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因素一起降低才能有效避免。
' W k- J" |# ?, E* a/ Y! v' ]& R" E& z' t2 J
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即便发生,也是可以将损失降到最小的。
: D* K. g0 ^) t3 \2 m6 I5 A9 |# y' d7 B4 U. Y$ P
与冰蚁老师共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