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09|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35二三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14:0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12-22 12:06 编辑 ( `5 T9 b2 K0 O/ {: v& {
7 y4 c6 L8 j% r# n" ~! d3 j# l( S  s
上海回来时,带回来两本《海陆空天惯性世界》。这是很奇怪的名字,海陆空天好理解,但和惯性世界有什么关系呢?, _; j& I7 \5 r% s
5 Y( i6 y+ R& `2 J" r; W
这本杂志很厚,价格不菲,25元一本。特点是都是大块头文章,很多还是连载,文章以史料、综述性为主,料足,但有时流于琐碎,而评述较少。文章质量不均匀,技术性文章容易流于科普叙述,对于读者关心的史料和现状反而空泛带过,比如关于中国主动空空导弹的那篇,大幅篇幅都在介绍导引机制等一般技术细节,都不见得是与中国导弹相关的细节,更没有中国主动空空导弹的研发历史、现状、性能等。如果这些是保密的,那可以理解,就不要生造这样一篇没有实质性内容的长篇空文了。, l& |3 s9 D' @+ p
- P) g/ d( H  {0 S
但有一篇张孝达写的关于苏-35的文章(上下两篇)有意外地多的细节,其中很多涉及到歼11、歼-15、歼-16。
& i7 u4 C9 B: T3 j0 R) x" O8 o2 D; ^% T- u2 I7 @. _" J  k
苏-27一研制成功,苏霍伊马上着手研制苏-27M。苏-27S是苏-27的基本型,S就是俄文中standard的意思,而M就是modified,相当于中国人所说的大改。苏-27的机动性很好,但为了最大限度减重,机体偏软,空地能力也微乎其微,苏-27M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K+ J3 J) k. H5 U0 {2 R
( ^& @9 n* A" \5 ^. ]5 s# T+ j: x
苏-27S是空军的基本型,只有简单的对地攻击能力,包括使用无控火箭、重力炸弹。中国的歼-11B/BS也一样,只有最简单的对地攻击能力,实际上是纯空战战斗机。中国空军在引进时对苏-27的多用途能力还抱有很大希望,但只有失望了。苏-27P是防空军基本型,空战能力有所加强,取消全部对地攻击能力。中国定购时,苏联已近破产,卖给中国是穷极无奈之举,部分是生产线上下来但防空军无力接收的苏-27P,这时KnAAPO(共青团城工厂)也只有苏-27P还在生产,为向中国出口而简单改装为SK标准,SK为S的出口型。
! H7 A# a& ~7 R: E4 j5 i! p0 }
7 A, v- v, \: P. I% @- R- d0 @
9 R1 _/ b9 ~' k  X5 |中国的苏-27的机头雷达罩有好看但奇怪的一拐) J: L" U, b1 ~- N6 y

' m$ ]2 c. m% d! k8 _
6 s9 V* s0 R0 J8 _双座型战斗教练机也有
& X( H7 V- F  \+ t0 |
1 z) J, F" w: t7 Y( f: c
5 m3 f2 K! F* k4 G* D/ e双座的苏-30MKK也有6 L" M. \9 Q. ?2 u

4 R' `/ T. \# A6 k一直对俄罗斯进口苏-27的雷达罩那一拐不理解,猜不出来是干什么用的。除了徽标、涂装外,战斗机上从来没有纯装饰性的东西。从雷达罩开启方式来看,这并不是雷达罩的分界线。文章中说到,这是空装一位大校特意提出的,为的是防止中国技术人员对接时装反了,确实是纯图案而与实质性功能无关的,难怪没法猜。俄罗斯版没有这一拐,大概后来中国人也发现这不是问题,国产化后也取消了这一拐。现在这一拐成为原装进口的标志了,可能最早的散件组装歼-11也有,不确定。! g4 e1 p# t0 @

( p& O. z3 Y+ |3 }* I+ k" p传说中,一直有苏霍伊为了表示友谊,在出售24架苏-27S之外,赠送了中国两架苏-27UBK双座战斗教练机的说法。以前就一直奇怪,这太不符合惯例里。这篇文章里揭露了底细。这两架双座型确有其事,但这是苏霍伊设计局自用的试飞和展示用飞机,实在穷得已经半年发不出工资了,修整、改装后贱卖给中国的,中国本来就需要,顺水人情救了苏霍伊,也铺垫了以后的技术合作。这两架实际上成了最早交付的苏-27,比KnAAPO的正式交付还早。文章没有说,估计包括正规渠道(沈飞对苏霍伊)和非正规渠道(挖人)。/ ~( Z7 }; p# Z$ ]
* i# y7 ~. |* s4 \3 A! g# l) T# z
苏-27到中国后,中国从大到小,事无巨细,统统仿制,具体到导弹挂架、航炮、火箭发射巢等。但中国自己“还利用各种途径”为苏-27配备的R-27中程空空导弹做改进,并增加了使用R-77主动弹的能力,但中国的R-73E近程弹采用无线电近炸引信,而不是俄罗斯自用的激光近炸引信。中国的空中加油开始是仿制俄罗斯标准,后来改为俄罗斯/北约标准兼容,输油速率比北约标准更高。输油管设计则受到英国、以色列、法国影响,从英国进口过加油吊舱,得到过以色列帮助,从与伊拉克空军的交流中接触到法国技术,最后国产产品接近法国风格,还在帮助巴基斯坦JF-17加装空中加油过程中接触到南非设计。& y0 D4 y/ U0 k' Z: q7 T$ f8 K

+ C; C# Z0 x: L; T) W苏-27M不仅在航电上增加了多功能、玻璃座舱(相当于F-16 Block 30)、平板缝隙天线,还对机体做了加强,因此增重2吨。为了补偿增重后带来的机动性下降,增加了鸭翼。苏-27M的鸭翼是和苏-33/苏-27K的鸭翼平行而来的,后者也遇到加强机体后重量增加的问题,而且滑跃起飞需要额外的抬头力矩。苏-27M还采用加高的“平顶”垂尾,计划采用增推的发动机,达到140kN。, F7 }1 h9 z- c. T; a- h

3 o$ h$ |& o. x1 m, l/ c苏联解体后,苏-27M计划就折腾大了。军方没钱了,苏霍伊差点发不出工资,专业双座的IAPO(伊尔库茨克工厂)和单座的KnAAPO就分道扬镳、各显神通了。防空军曾打算研制苏-30PU,这是双座远程截击型,结构上基于苏-30UB双座战斗教练机。IAPO在此基础上,加装鸭翼和推力转向,走苏-30MKI/MKM路线,垂尾活动面向后延伸加大(所以垂尾后缘不是一直线下来,而是从顶端下来然后向后拐出一个阶梯再向下)。KnAAPO则走结构路线,没有鸭翼和推力转向,但结构加强到苏-27M标准,最大起飞重量和载弹量都增加,垂尾也采用苏-27M的平顶高垂尾,但后缘一路向下,没有阶梯,这就是苏-30MKK/MK2路线。
) P* n! R" I' |* a% z  Y. J: ?4 m" [# V0 q% a, A3 ~
老苏-35的鸭翼后来整合到数字电传,这也是唯一采用侧杆HOTAS的,新苏-35恢复到中杆操纵。老苏-35的机动性简直变态,但最终可能发现战术价值有限,新苏-35不再追求这些花俏名堂。
. g' m& [: u( J" d0 _; N3 h- X$ R* ]: v9 n' D9 _! F, F+ W* M. F
新苏-35的正式名称是苏-35S,不是苏-35BM。这是从苏-27SM、SM2、SM3一路发展而来的,从开始的航电升级,到后来的结构加强升级。与苏-27M/老35关系不大,更应该说是苏-27S“魔改”。说起来,俄罗斯空军的苏-27SM3中,除3架从苏-27P升级外,其余12架是从中国拒收的歼-11散件升级改装而来的。协议中规定中国购买200架,但中国卖了100架的散件后就反悔了。估计俄罗斯对于这种协议没有经验,对于中途反悔没有规定,所以拿中国没办法,但心里恨得不得了,已经生产的散件也没处去,后来用于SM3了。估计不能全用,因为SM3还是有结构升级的,两侧翼根挂架升级为重载挂架,也有人以此为理由骂沈飞,KnAAPO能升级到SM3,为什么歼-11不能?这个就要沈飞回答了,不过歼-11D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U5 \( N+ C+ s# s9 E8 P
$ t( i8 r9 S. t) U
苏-35S的发动机终于达到苏-27M时代就要求的140kN,苏-35S的起飞距离缩短,只有400米,但比苏-27S增重2吨,最大速度从M2.35下降到M2.25,实用升限也下降500米。尽管发动机叶片增大3%,进气口截面不变,推力转向喷管与T-50通用,同样飞火推交联。AL41F1S(也称117)发动机寿命4000小时,“是目前中国FWS-10A的2.6倍,大修间隔是‘太行’的3倍多”。这里不大明白,FWS-10A和“太行”是不同的发动机吗?
$ u6 {% F* F! S3 C% P- O; i% A8 t- d! ]7 `2 j/ \& o1 K7 \
取消的机背减速板使得机内燃油增加2100公斤,比苏-27M/老35还高12%,这是非常可观的。双垂尾回到原来的较矮的切尖外形,但后缘不再后掠,而是垂直向下(在地面整机前倾是看起来甚至是前掠的),也像苏-30MKI一样向后有所延伸,增大面积,确保气动控制效率和作为减速板的作用。* F1 `9 h9 g6 S9 D8 j

& A( _* T& {$ h/ k5 _. c% ~# Q苏-35S大量采用复材,但对减重贡献只有20%,用量还不及中国歼-11B,但歼-15的复材用量反而减小,或许对强度和刚度要求更高,沈飞用复材搞不定。) `: X# Q& D# M- R4 n4 `6 i  g. X7 ?
: c1 D* {) w9 ?4 W3 H( {
苏-35S的被动电扫雷达天线还带机械转动,增加扫描角度,达到120度,直径900毫米,3平方米级目标探测距离400公里,0.01平方米级达到90公里。5 U3 w2 ]% u0 K& x' N8 [
9 H  j% E0 F3 K* w, A" {
苏-35S上没有传闻中的飞行员厕所,但可配用带导尿管的远程飞行内裤,中国曾批量进口,现在用国产替代。" F/ J4 D% B% y/ s0 a2 j- T
1 S+ C0 U- x0 B: @7 t+ T
苏-35采用一平二下显示,与T-50几乎相同,9x12英寸显示器很大,分辨率1400x1050。头盔还是老版“舒拉”,中国已经国产化。
% j% S3 u1 S+ b( U1 _! u
% W2 z& A* W2 {6 G) O# ^2 ]
2 u! R1 ^# C* v; D- p. o" c8 x苏-35S机翼前缘襟翼内安装的L波段天线
6 D" z# N- o& Y' p6 P9 p) O  P: a+ P0 b/ A, m' C' p+ K( @. Z0 P$ v
苏-35S有一个独特的东西:机翼前缘襟翼内安装L波段主动电扫天线。俄罗斯方面说这是敌我识别天线,但外界认为这是反隐身用的。L波段比常用的X或者Ku波段更加适合用于反隐身,但机翼前缘雷达的体积和功率有限,每侧只有12单元,效果到底如何还不知道。中国歼-20也在气动面里安装了电子设备。+ B2 L7 u1 x3 }  l8 f

: v7 b( z4 e/ h俄罗斯对向中国出口苏-35S极为重视,早在2006年刚公布苏-35S概念不久,就将一台模拟座舱运到中国,向总装国际合作部部长宇建国少将介绍,作者也在场,还应邀在模拟机上飞了一个起落,对两块大屏显示非常赞美。作者原话:“国内现役战机中比较先进的J-15和J-10B的人机界面尚可,接下来还会有更好的飞机,与F-35类似的单块式大型显示器也已经在研,但这些飞机和设备的普及尚需时日。目前而言中国空军飞机座舱玻璃化水平总体仍然较低,尤其是飞完新苏-35再回头看J-10A和J-11B豆腐块大小的显示器,着实感到汗颜,更不用说其他大量更落后的飞机(J-10A与J-11B的人机界面大致相当于T-10M早期的水准,还不如出口的FC-1)。”“尽管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些不错的三代机,各种改进型发动机的出现也逐渐缩小了动力上的差距,苏-35S却仍然比目前中国所有现役信号和部分在研信号都更先进。”“虽然J-11B的多用途能力仍然逊于苏-27SM,但许多航电设备却更先进,更何况J-11系列还有深度升级的J-11D,不仅比J-11B更好,而且预计将超越苏-27SM3的水平,极大地缩小了与苏-35S综合水平的距离,部分子系统性能甚至有所超越。”
2 P! V3 }/ F; T9 G  T6 ~$ f- w
; e" g: `2 n, ~! s# N' R============
* B; R7 ^8 \: Z) g- X9 p; ?* V分界线
4 S  \3 X/ g' Q4 ~$ N
" F* J3 `' l$ P  k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
9 }! ~& `( q1 y5 T, `$ \8 M, y: r1、歼-11A是直接散件组装的苏-27SK; v1 G' n6 A* g1 @' J) U7 l
2、歼-11B是国产化的苏-27SK加上有限改进7 n- g' m( j4 L+ @
3、歼-15是从乌克兰弄来的T-10K-7(更接近最终的苏-33)发展而来的,而不是坊间传说的T-10K-3,后者在莫斯科养老送终的,但歼-15的航电是歼-11B/D发展过来的
) [& O4 W) r2 K2 X. V4、歼-16是国产化的苏-30MKK加上歼-11D的航电* L: v9 Q' W, Q7 @1 z6 k: q% b
' o2 g) s7 s4 c* ?5 S0 @0 o
感觉上,引进苏-35S有几个目的:- \$ A0 z& s6 K( F
1、与苏霍伊“最新水平”重新接轨,一方面吸取对方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与自己的理解作比较
  M9 Y" r6 W9 l* C$ v7 X) ~9 O2、弄清机翼前缘的L波段雷达对隐身的作用/ D' o2 e* V" t0 N# n
3、理解俄罗斯对于大屏显示的显示管理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中国可能不乏研制大屏LCD的本事,但如何显示图标、符号就是另一回事了
( s1 p2 a( C6 e1 j0 S# w% K& k$ |4、弄清结构加强、数字飞控等方面的细节' y+ o" W# |( r0 O9 Z! b* w
  Z& g5 V# l( U+ s
感觉这个张孝达是空军的人,对苏-27、歼-11的内情非常熟悉,一个导弹挂架可以写上4页,垂尾形状又是两三页,详尽是详尽了,但流于琐碎,有点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把更重要的基本设计思想的演变淡化了。但他在文中对于苏-35的评价可能代表空军的想法。他还提到,军内对引进苏-35S还是更多的苏-30MKK还有不同看法,看来对MKK很满意?/ {7 O% t/ _7 |4 a
. N: W2 x1 R. L7 w; T. V9 U0 m
苏-35S引进谈判拖了很长时间,估计有这样几个问题:2 `0 x$ T% c+ s! i; V5 A$ `. a" Z
1、俄罗斯被苏-27S到歼-11B的事情弄怕了,对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保护加高门槛,中国不干
" }" u' e! ]/ d0 r9 ?7 o" [7 A2、中国反过来要求俄罗斯进一步开放技术细节,要整合进中国的武器系统,另一篇中国主动空空弹的文章里提到,中国把苏-27SK的火控“解码”了,配用国产空空弹
0 ?0 [! r' d0 U8 U: H2 u8 d3、中国可能提出技术交换,比如中国的LCD、主动电扫、复材换俄罗斯的苏-35S和117发动机的细节,这一点是纯猜测,文中没有这样的暗示) |7 P& g4 b5 @" \& |) Z' D

0 v* e7 q) U9 @" U% [个人认为:2 @) O2 A0 l8 @/ ]
1、考虑到新鹰墙这样的战术,在歼-20、T-50的配合下,苏-35S、苏-30SM、歼-11D、歼-16这一代重战还有很长实用寿命,运泥巴更是优越性凸显" z5 `4 O9 n1 }$ s# U4 i7 ~
2、结合主动电扫雷达、翼尖电子战吊舱(索性取消翼尖配种和挂架,短舱固定,节约重量)甚至尾锥激光反导,战场生存力可以提高一个等级,配用远程打击武器,不一定非要靠隐身,这也是美国海军的大思路。主力重战做到半咆哮虫化,加上专业咆哮虫,还是有戏的
# ?' n2 ]2 g4 Q3、在可预见的将来,不管歼-20、T-50如何,苏-35S、苏-30SM、歼-11D、歼-16会继续生产很长一段时间,装备时间更长,可能未来30年,作为最大的用户和最有实力的改进、升级的地方,俄罗斯和中国应该携手合作,不要互相封锁,也要互相尊重知识产权。引进苏-27这20年下来,俄罗斯可能也认识到了,靠对中国封锁是不可能保持技术落差的,还不如敞开大门互助互利。网上有人说,当年大学毕业设计就是到沈飞结构室,一人分配一张图纸(好些是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很糊涂),把每一个部件的尺寸、重量、重心、转动惯量重新核算,真的算出来不少差别,到底是俄罗斯人搞鬼,还是技术管理不善、图纸与实际对不上号,这个说不清楚,但碰上这样的用户,技术封锁是没用的,还不如放下包袱,敞开合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8爱元 +80 学识 +4 收起 理由
苏鲁锭 + 6 涨姿势
大黑蚊子 + 2
玩牌也 + 2 伙呆了
重重无尽 + 6 谢谢分享
tanis + 2 伙呆了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28
  • 签到天数: 3076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5-12-22 15:02:27 | 只看该作者
    为毛我最高只能评2分啊?不科学。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6-30 08:53
  • 签到天数: 2967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5-12-22 15:49:39 | 只看该作者
    此杂志是用惯性世界的刊号出的,所以保留相关刊名。$ J3 H  d6 z  h* V: C. |
    并且这帮人还做了舰船知识A/B刊,也是国家允许民间研究、科普军事知识的窗口。
  • TA的每日心情

    2020-3-13 07:51
  • 签到天数: 1486 天

    [LV.10]大乘

    地板
    发表于 2015-12-22 15:51:07 | 只看该作者
    jerf71 发表于 2015-12-22 15:027 H- h! m1 o7 Y& E) Z3 k2 I; o5 j
    为毛我最高只能评2分啊?不科学。
    5 F. r2 a5 }0 y! E
    你现在博士后,加2分,再升一级到助教,就能一次加4分,以此类推。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9-4-30 13:17
  • 签到天数: 916 天

    [LV.10]大乘

    5#
    发表于 2015-12-22 17:52: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lan1976 于 2015-12-22 17:59 编辑
    $ V% R9 b. s  A: Y) [, h, Y2 r# G0 u+ x
    话说当年刚引进 苏27的时候,正好我们到601所实习,我被分到结构室。当时给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俄罗斯人给的图纸拿过来,把各个部件的重量、重心和转动惯量重新算一遍
    - v! e0 D6 n# k* C* ?虽然这些数据在图上都有标注,但据说老毛子给的图纸是翻拍的,有变形,而且上面的一些数据也改动过。我分配到的是苏27座椅下面的一块腹板和一根长桁。我按照图上的尺寸把那块腹板重新画了一遍,果然形状跟原图差别不小。最后计算的结果,重量数据差不多,但重心位置差的较大,转动惯量更是差很多
    % K5 w! M8 d% M! q! Z- O2 Q

    点评

    涨姿势: 5.0 给力: 5.0
    油墨: 0.0 油菜: 0.0
    油墨: 0 油菜: 0 给力: 5 涨姿势: 5
    膜拜一下  发表于 2015-12-23 15:53
    给力: 5
    膜拜一下  发表于 2015-12-23 10:11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12-23 01:25
    给力: 5
    +5  发表于 2015-12-23 00:01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12-22 18:48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0 收起 理由
    大黑蚊子 + 2
    shijz + 4 给力
    坚持到底 + 4 伙呆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8 00:00
  •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出窍

    6#
    发表于 2015-12-22 18:49:53 | 只看该作者
    xlan1976 发表于 2015-12-22 17:523 |& R: o6 C0 W& q: v$ t# U: H8 O
    话说当年刚引进 苏27的时候,正好我们到601所实习,我被分到结构室。当时给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俄罗斯人给的图 ...
    4 R$ i, Z8 u" o  E8 a3 l
    大毛也够狠的,为了让我们防止山寨也做到家了。
    4 t1 B: d0 S2 _3 k# J; d9 b. w# p- g0 M/ h9 l$ s2 B
    不过吃透了,一样山寨出来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8-27 18:47
  • 签到天数: 638 天

    [LV.9]渡劫

    7#
    发表于 2015-12-22 19:1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tmen 于 2015-12-22 21:07 编辑
    $ [( V1 v6 h6 N/ {  ~1 {6 L2 ]4 E: s, Q& d( g
    PUPU这家伙还在吗?现在看不到他爆料了。1 K$ q, i% j; T5 ^; W
    ( p1 n: d% B- ~, E7 Q
    另外,扬基认为:
    9 T- i# P* [; G0 W. I5 v关于苏-35的性能概况,已经有很多公开资料介绍,在此不作赘述。我们先以苏-27家族饱受诟病的“跨音速过载陷阱”问题为例展开分析苏-35的进步。
    1 ]; {6 H/ F* Z. \9 s+ w) f所谓“跨音速过载陷阱”,是指苏-27系列在跨音速阶段(M0.85-M1.25)飞行时,由于气动中心前移导致飞机不可控的大幅上仰,伴随翼尖失速,会造成非指令性的俯仰荷载突变,导致飞机可用过载降低。这个问题在很多第三代战斗机上都有, 例如法制幻影2000战斗机在中等以上高度的最大稳定盘旋角速度几乎都在M0.9,但当飞机在4000米高度时由于过载限制(速度的平方除以转弯半径再除以重力常数9.8)一下子从7掉到了5,这意味着转弯半径将陡然增加40%,严重影响此时的战术机动性。而苏-27和米格-29由于采用了带有边条翼的高升阻比升力体布局,导致这一影响更为严重(可用过载从将近9G降到6G)。
    1 E& P* ]5 |2 N# c所以跨音速过载陷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构问题,单纯靠加强结构是无法根治的。苏-35解决这个问题,靠的是从气动、飞控和结构三个方向同时入手的综合顶层设计:依靠全新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以比苏-27的模拟式电传远为灵敏的反应速度,精确控制尺寸有所调整的各个气动舵面和推力矢量喷口协调工作,使得飞机在跨音速飞行、气动中心前移时产生一个与之时刻保持准确平衡的力矩,辅以之前在苏-27M/苏-30上就进行过的机翼结构加强措施,彻底根除了这个“陷阱”。. b. v$ [, B2 m
    国内在引进苏-30之后就再没有系统接触过俄罗斯战机的气动-结构-飞控综合设计理念。这也使得在歼-11系列的技术改进上往往有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虽然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性能进步了,但飞行性能相对原准机却难以有明显提高,苏-35的引进在这方面有望为我们进一步打开思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28
  • 签到天数: 3076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5-12-23 00:00:31 | 只看该作者
    一目十行 发表于 2015-12-22 15:517 l7 ^1 i8 `) B& d6 d1 A- ?
    你现在博士后,加2分,再升一级到助教,就能一次加4分,以此类推。

    ; u0 K8 @; Z1 B3 {. L多谢指点。果然 @一目十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00:27:50 | 只看该作者
    hotmen 发表于 2015-12-22 05:11. Z- g2 d8 i0 B/ z8 e1 O* s' I
    PUPU这家伙还在吗?现在看不到他爆料了。
    1 n2 \) [: `. A
    + J# k5 P: |6 B7 M$ q/ l  `另外,扬基认为:
    ' {5 A, ^) L5 k
    我估计引进苏-35包括中俄互换一些关键技术,俄罗斯在气动和发动机方面还是有绝招,中国在电子和复材方面领先,加上这两家是以后用侧卫最大的主,应该合作,而不是各走各的道。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8-27 18:47
  • 签到天数: 638 天

    [LV.9]渡劫

    10#
    发表于 2015-12-23 00:37:04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5-12-23 00:27
    * ?, o7 U+ F1 R6 {  N7 S我估计引进苏-35包括中俄互换一些关键技术,俄罗斯在气动和发动机方面还是有绝招,中国在电子和复材方面 ...

    9 i3 i2 Y6 k3 R; Q+ [          当被问及“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官方部门表示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购买24架苏-35飞机的合同,金额高达20亿美元”时,吴谦回答,“苏-35飞机合作项目,是中俄双方均有意愿积极开展的一个合作领域,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双方将继续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发展军技领域的合作。”9 m& p- X, n8 T; w
            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的表态中,“苏-35飞机合作项目”这一提法十分引人关注。之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俄国防出口公司总经理伊塞金在谈及中俄苏-35合同时强调,根据双方的共识,苏-35的“外形经过了最小修改,主要体现在外挂层面”;而俄国家工业和科技集团总经理Sergey Chemezov对中俄苏-35合同的评价更是“在军用飞机交付史上,从未有过这种合同先例”。
    # i5 o  R' N6 a- ?2 Y6 ~: u因此将这次引进苏-35称之为“中俄双方积极开展的”“合作项目”,很可能意味着中国引进的苏-35战机将可以使用性能更好的国产机载武器乃至改装部分国产子系统,而不是类似过去引进苏-27和苏-30战机时,连飞机带航电武器系统简单的全套引进,这种做法在国际军机出口,特别是苏/俄军机出口中确实是从未有过的。
    9 q6 B  F; D( V8 A* t! T/ X这说明,中国引进苏-35并非简单补充数量的应急之举,而是有着“取长补短、方能为我所用”的完善规划。苏-35战机的引进不仅将为中国空军保卫祖国领空安全、提高打赢能力提供重要保证;还将在整机飞控-结构-气动一体化设计、三代半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技术、航空发动机全权限数字式控制技术、三轴矢量推力技术与气动舵面一体化无忧虑操作等诸多方面为中国航空工业提供有益参考。
    5 b+ b0 i4 h, d# b- W" G5 g表态中提到的“阶段性成果”一词,则意味着在苏-35合作项目中,完成这一批24架飞机合同的签署并不是终点。随着中俄双方军事技术交流的深入开展,两国围绕苏-35这个平台的潜能挖掘和后续生产还有望展开进一步合作。苏-35合作项目只是中俄两国近年航空工业合作的一个范例,未来在包括重型直升机、宽体客机等其他项目上的合作也将结出成果。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01:13:17 | 只看该作者
    hotmen 发表于 2015-12-22 10:37! d! d* Z$ v2 r  g  r' t0 c- C
    当被问及“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官方部门表示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购买24架苏-35飞机的合同,金额 ...

    9 N' S$ U+ ~* V3 F+ F) D俄罗斯战斗机整合进外国技术是有先例的:苏-30MKI和MKM使用法国、以色列技术。但估计苏-35要对中国开放源代码级技术,这可能是先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12 23:57
  • 签到天数: 300 天

    [LV.8]合体

    12#
    发表于 2015-12-23 02:43:51 | 只看该作者
    hotmen 发表于 2015-12-23 00:37
    6 L3 S& g0 Q* t7 W5 E  H3 w当被问及“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官方部门表示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购买24架苏-35飞机的合同,金额 ...

    ( L) F5 j( [( F- z& M& u隐身机估计以后也会有合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11:58
  • 签到天数: 25 天

    [LV.4]金丹

    13#
    发表于 2015-12-23 10:1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观望者 于 2015-12-23 10:37 编辑 , O  @! w) n/ t$ B

    6 x& y) n* b/ h: x6 k% z: C苏35的谈判目前仍然未完成。进口二十四架只是第一批。但后面批次的价格和条件仍然未谈好。所以还在谈。整个苏35的引进,是空军96加海军24架,至少120架的总量。' A$ F' b7 k7 U
    / j( p: S7 L$ G, U' `6 J
    谈那么长的时间原因是中共自己。因为最早俄罗斯开出的和俄军一样的价格,约六千万美元。但不包括附件。中国已经谈好这个了,突然又反悔。要求增加项目,所以导致一拖再拖。目前海军型号还在谈。苏35的引进,无其它原因,就是苏27和部分歼十一退役后四代重型机的缺口压力。而且空军部队,特别是一线部队都希望获得比苏27更好的飞机。所以。苏35是顺里成章的事。
      w9 a0 }1 u$ \  s, M/ `6 V5 O) C% M) s+ X" {9 H1 S1 V
    苏27的国产化引进。是分三批次完成70% 的国产化率。执行国产化的是松棱机械组织的技术人员和一所的李明。国产化比较顺利。但中国方面没按照合同从正规渠道进口配件。通过向苏联加盟国的其它厂家和俄军走私部件。% h2 J) ~. t5 a6 h' W1 n
    9 [7 [9 [) o9 l% {  N5 J, g1 K
    李明完成歼十一的国产化后的2001年就完成歼十一B的改进草案。但计划一开始就被人赶去其它岗位。而李明带的组也被分散。
    * T6 ?* {' O/ ~* F% {) V) U! F4 F! k. _! x( |1 K  _
    新做的歼十一B,平台水平虽然今天仍然未达到歼十一和苏27SK的水平。而且今天在飞的歼十一B连设计书上的数据上限制也未开放。至于电子系统,歼十一B确实比苏27SK好一点,和2001年采用乌克兰雷达改进后的苏27SK大致相当。同样可以发射射后不管的主动弹。+ e! I1 h% I8 y

    $ O% ^* [0 `3 h0 _3 |  Q自2008年,也就是歼十一B投产开始,苏霍伊每年向中国提供两亿美元的结构件。这事情可以在苏霍伊官网看到。而歼十一B的价格达到让人汗颜的水平。开始达到5.1亿人民币,后期降到4.8亿人民币。这个价钱,如果你军队还要采购附件的话,就比苏35BM的价格高了。而歼十一B是:“典型的三代半”飞机。在垒次的空军对抗演练中根本无法和四代的苏27SK对抗。为用好歼十一B。使用部队宣传:“不要迷信外国装备,对国产装备要有信心”这样的宣传都出来。而歼十一B还把兰空的拳头部队变成破罐子破摔部队,原因是装备前三年。飞机一直都不怎么飞,上级多次要求该部搞好训练,但该不就是搞不了,于是就成了破罐子部队。该部队装备歼十一B第四年,整个机群的飞行时才达到一千小时。
    4 Z5 G9 V  c& p& ?歼十六,这飞机和苏30MKK一 点关系没有。是从歼十一BS发展而来,以制空为主的飞机。空中加油管是进口俄罗斯的,加油管路以及机体改进十苏霍伊技术指导的。
    " r# @+ S3 W$ I' g7 g! Z( O0 ^- B4 o6 K4 \. b& N0 [1 s
    2013年,汪洋和俄罗斯签了个合作合同,这个合同给了苏霍伊十五亿美元的技术咨询费,设计项目有歼十五的定型和歼十一D的改进,还包括设计一个更新水平的歼十一系列。: z( }* Y& ~2 {# T# H* x
    ) \/ m8 ^* y/ g# |
    而所谓的歼十一D。实际上就是歼十一B的机体在苏霍伊的指导下装上空中加油系统和采用新的国产航电。平台性能还只是三代半。不指望和进口四代机比。6 H4 m) O' a, q/ i* t/ |+ k  c* q7 t
    ---------------------------------------------------------------------------------------------------------------------
    " q3 E! E. C5 C4 _其实,什么引进苏35来解决什么技术都是废话,苏霍伊一度力主苏35在华生产,但空军真怕了国内单位。而且现在有咨询合同,还有合作合同在,如果中国有兴趣国产化的话,根本没什么门槛。
    : F4 w+ {0 D5 V4 l
    * J6 e! K8 Y3 S/ i6 J) _引进苏35就是缓解苏27退役后的力量空缺。
    ' U, y! ~$ V* x  o3 \/ E' g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7 20:19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14#
    发表于 2015-12-23 12:25:36 | 只看该作者
    晨大, 读了很多篇你的大作,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写上海城隍庙的那篇, 有一种铁汉柔情的感觉。能否多来点那种风格的, 这总是飞机炸弹的, 配着加国的冷风, 读着总冷飕飕的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3:27:09 | 只看该作者
    笑口常开 发表于 2015-12-22 22:25" O  Q. c" v- H* R
    晨大, 读了很多篇你的大作,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写上海城隍庙的那篇, 有一种铁汉柔情的感觉。能否多来点那种风 ...
    7 j: E! }  g. W+ J
    呃,五香豆吃完了啊。
  • TA的每日心情

    2021-3-29 00:00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出窍

    16#
    发表于 2015-12-23 14:02: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23 10:17
    . ~2 R% o9 W4 c/ q3 A" \苏35的谈判目前仍然未完成。进口二十四架只是第一批。但后面批次的价格和条件仍然未谈好。所以还在谈。整个 ...

    5 H2 A8 ]" K8 C8 E- T沈飞毕竟是在东北的国企,说多了都是泪啊,,,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12-8 13:57
  • 签到天数: 75 天

    [LV.6]出窍

    17#
    发表于 2015-12-23 15:35:13 | 只看该作者
    最爱苏-27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6-1-3 07:1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18#
    发表于 2015-12-24 06:56:47 | 只看该作者
    一直爱出镜的林佐民很长一段时间没了息息。航空这一块看来要大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15 10:06
  • 签到天数: 112 天

    [LV.6]出窍

    19#
    发表于 2015-12-24 14:36:27 | 只看该作者
    xlan1976 发表于 2015-12-22 17:52
    8 ?% Y0 Q/ j6 V! m; }% N话说当年刚引进 苏27的时候,正好我们到601所实习,我被分到结构室。当时给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俄罗斯人给的图 ...

    9 c0 W0 V$ }" \+ ~! z我那些年,在给沈飞做软件系统。跟车间工人聊天时,说原装那批,毛子发过来标准件,因为是按重计,半箱子都是沙子……车间工人似乎没几个对毛子有好感的。所以我觉得前期沈飞与毛子合作恐怕心气不是特别顺。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9-4-30 13:17
  • 签到天数: 916 天

    [LV.10]大乘

    20#
    发表于 2015-12-24 17:21:18 | 只看该作者
    江城如画里 发表于 2015-12-24 14:36
    - T0 `) c+ F8 O) Y我那些年,在给沈飞做软件系统。跟车间工人聊天时,说原装那批,毛子发过来标准件,因为是按重计,半箱子 ...

    7 K' u* u0 D+ ^' v) A! ]601那边毛子不多,都是我们自己拿着图纸琢磨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19 16:23 , Processed in 0.05365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