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3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蹭课笔记-李稻葵-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第5讲-改革的机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3-13 15:17
  • 签到天数: 591 天

    [LV.9]渡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6:2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具体数据看附件中的课件% B! B' q. m& s$ d
    " `$ b5 }5 J% _! C3 D; g- e: g
    " T: @! a3 Y- }" h6 J

    ( V1 N$ ^! P  u
    - M- b% q2 `) ]5 P) A2 |7 D- b# k& q6 j
    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7 `+ m$ p  w, C' i5 h
    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6 o5 U$ E8 Q3 B4 p% ~1. 有人说是“技术”。技术当然重要,但是技术是怎么来的呢?是发明出来的。发明是人搞出来的。制度需要让人有发明创造的动力。……当年美国是从欧洲偷技术,俄国彼得大帝去法国当学徒学习造船。技术偷袭也是非常正常的。经济学界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是有争议的,不能听政策制定者、西方发达国家的说法。有人主张美国政府应该拿一大笔钱把所有专利买断,然后免费向全人类开放。他们认为专利技术破坏了技术的扩散。……就算技术是免费得来的,但是技术依然需要有人愿意学。所以“采纳技术”本身也需要制度保障1 R% ]/ r5 I/ ^
    2. 有人说是劳动力。- m# q3 f5 X; }9 U9 G$ G' I4 n
    劳动力及人力资本更需要制度保障。制度来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行。英国工业革命以后,工人的工作状况很糟糕。狄更斯的小说,恩格斯的著作。后来英国上议院组织了两个调查小组,立法保护工人的保障性住房等等。: v+ o  \2 ?( @! i
    你们为什么要来读研究生?也是因为(制度保障)你们在毕业之后可以得到更好的回报。" `! J2 r( g  Z( t

    9 m' n# I/ d( `/ B+ d3. 有人说是资本积累
    " H* O9 k$ Y2 }8 S  W资本积累很重要。但是为什么有的国家的资本积累就比其它国家快呢?如果投资者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谁还愿意投资?
    4 A1 V/ a- Z6 B' X
    ) o! Y* A$ m9 o4. 有人说是生产效率提高( h# Q6 `& a, m/ k# `
    生产效率提高来自于两个方面:(1)资源更好的组合(2)企业内部管理优化。都需要制度- `+ ~/ ?1 p  c, }$ m' D* A

      S: X, _( P7 k中国经济增长的分解:G = T + L + K + P! E* W7 U1 V- u8 J
    G - 经济增长(9%)9 N3 j8 d; L. {- D  w8 I6 g
    T - 技术进步(1-2%)* T3 Y, H* ]9 u( O8 }) {
    L - 劳动率(2-3%)- Y. V! {5 Z4 n- c' y/ q7 K. l
    K - 资本积累(4-7%)9 \1 Y; y. b( r, K3 F
    P = 误差、未被解释项、全要素增长(1-2%)。去掉T、L、K之后,剩下的不能解释的项(误差与遗漏项,TFP,Total Factor)
    " l7 q' M# W1 d4 L+ c每一项都和改革有关系。$ V" E3 P! f7 ?, Z8 t# X% N4 W/ _

    ) `) x/ y, p4 y( Z6 ?# x# F  r% f" tBarry Bosworth 和 Susan M. Collins 算出来的TFP偏高,TFP的高低特别取决于模型的选择。模型怎么算,特别重要。20年前的投资还能不能用?……很多东西不能深究,越深究越害怕。……我们自己心里有数,不能走火入魔。
    . C2 M: o0 p  x8 R5 Q  @! |8 W东亚经济一般算出来都偏低,我的观点是,TFP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对于穷国而言,要发展经济,只有一条就是投资。不管是人力资本还是物质资本。怎么才能有投资呢?就是搞改革。搞改革就有人来投资。不能说TFP的值低就一定不好。: R1 o; y/ ?, Q9 Q! ^9 S; r$ S& c1 v

    : P, F7 v- G1 z! \' k/ j% |在所有的经济增长因素里,改革都是最根本的驱动力。(这块没展开讲,跳过了,课件上有)
    : \3 ?6 p5 B6 ^7 }$ C* J8 K' Z' c$ P' U1 Z( D- N7 W
    日本的例子& O- M( H: {0 O5 Z6 R+ U
    日本为什么会停滞不前?3 G% x/ e0 o9 @: ]: K) `
    有人说是老龄化,有人说是房地产泡沫,有人说是技术创新错了(日本曾认为大型计算机是未来趋势)。都对。但是我认为关键是日本体制僵硬,没有改革。' N7 ?* ?. W& L# P6 z7 w5 V
    比如日本银行业,1985-1990年,全世界Top 10的银行里有6家是日本的。1998年,没有一家日本银行。
    - K3 ]6 o$ P( ]野村银行在08金融危机时并购了雷曼兄弟,雷曼兄弟北美之外给了野村,北美的业务给了巴克莱。巴克莱并购了雷曼北美之后运行的很好。他们在并购前花了很多时间分析怎么样把雷曼的业务接过来。因为雷曼最重要的资本是人。巴克莱最担心雷曼的高层带着团队出走。他们跟李讲,他们开了三天三夜的董事会。而日本的野村,没有改革的动力,文化是日本式的封闭的文化,和雷曼的人搞不到一起。
    6 X6 R* n( I: c# j日本教育有个大问题,太等级化了。东京大学毕业生,年轻的必须要对年长的恭恭敬敬。正教授带一个团队,里面有若干个副教授。早上起来第一个进房间打水的必须是博士生。中国文化要开放的多。中小学教育太注重学生的(在我们看来)一般的不重要的能力的培养。没有严格的考试。小学男女生都要学做饭、剪裁。缺少基本的竞争力。# L: m* g3 _7 G  O

    , A/ j% |8 u# P2 q3 B$ J德国的例子& w+ e3 d* f7 [  f% ^: A; w2 e) g
    东西德统一之后,德国人进行了深入的改革
    4 {- o$ {. i3 V0 N2 ?/ X! W7 V1. 向西德征收团结税
    # N$ O1 j: ^! |: l9 i  m$ n2. 打通东西德劳动力市场
    ( q8 A! X, p8 D  X4 V: o3. 1:1兑换东德马克,等于给东德人巨大补贴。
    ' F2 ~  ?! t, u8 E  c( U, d4. 最近10年来,东德又搞了劳动力改革。大大减少了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
    7 N+ K( w5 }+ r/ e. i0 Z# C德国经过痛苦的改革,形势一片大好。连续10几个月失业率在下降。消费信心一直在上涨。
    ) A! `% u4 D# b( z6 z) U
    0 C6 C5 {0 Y7 P3 R4 s5 }7 H' G英国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 R& P, A* ^; d; D( @3 Q) ^' @
    美国 里根的改革, c- p( c: ?, [1 s) H
    巴西 卢拉的改革! R: s5 D0 K$ E4 ^5 @8 C8 }4 u% ^
    俄罗斯 普京的改革
    ! w# s& R  C2 ?, K3 v总之,放眼当今世界,所有经济情况好的国家,都是经过了痛苦的改革过程,包括印度、墨西哥。
    ( i2 c5 R, o8 L9 q; s7 H6 b下面我们讲改革的理论
    ! f, ]$ a0 E* H. a2 I改革的基本理论% S3 u2 n6 k9 F/ u8 ?+ @
    第1类研究是“休克疗法”vs“渐进式改革”
    - g  k/ r) A: F0 ~8 f休克疗法:“人不可能分两次跳过一条山涧。”不能中间休息,要一步过去。与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说法不同。理论基础是波士顿大学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现状偏好”——人有惰性,要推一把。如果不推一把,社会上很多人犹豫不决有惰性,但是你推了他一把,搞了改革以后,他会感谢你。(具体模型看课件)/ L1 m2 u9 c! c; d$ @5 h/ Z# D) D
    对休克疗法的批评:计划经济、万能上帝独裁# f* m: q9 a4 }
    休克疗法的实例:智利、玻利维亚、波兰、俄罗斯
    3 O3 \0 L  j5 p; v
    0 d5 b6 K, K$ ~7 b; G
    ! j' m! D* y$ j  _% x. ?- ]7 i- a
    渐进理论:逐步的、递进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理论前提是A、B、C三类人偏好不同。B和C比较笨,不能达成一致交易……通过可以操纵投票程序的改革过程,在每一个阶段内分而治之(divide and conquer)具体看课件
    * w7 {: o* h* R( s* o/ ?, m+ G渐进理论的文章发的刊物不好,有意识形态的原因。
    $ `4 |5 S7 }. F; L5 a( a5 V
    , u) b6 w  e  [+ s7 W0 J+ u; k
    ( ], N7 G: i5 D5 ~$ b0 g
    第2类研究是“M型组织”与“U型组织”(中国与苏联)
    6 r6 S# _; n5 [9 F* V, D为什么中国的改革成功了而苏联的改革失败了?
    ; b0 x' S- b3 V钱颖一的文章:认为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改革前的政府结构。中国在改革前是一个多元化的(M型)结构。中国→江苏。江苏和陕西是竞争的。而苏联是最高苏维埃→钢铁工业部(U型结构)。中央计划委员会在各个地方都有分支组织。管外贸的可以从中央一直管到苏联的一个县。
    4 u! t: u# d) @1 T& q4 O0 M' l) B% ]" B中国像诺曼底登陆,每个人都能独立作战。每个省都可以试,广东模式、江苏模式、浙江模式,然后挑一个好的。苏联是全国一盘棋。一错全错,决策快,容易犯错误。5 L8 |+ P9 |# d9 F% j
    中国的M型组织: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发改委没有人事关系,顶多只有业务关系。而地方发改委领导的升迁取决于地方领导的评价。以此类推,国家商务部和上海商业局也没有隶属关系。中国的M型组织是1958年大跃进时代由毛泽东提出来的。在此之前是苏联模式。毛不相信苏联模式,认为要调动地方积极性。《论十大关系》。一个源头是游击战思想,各自为战,东方不亮西方亮。另一个源头非常重要的导火索是……李老师开始长篇吐槽毛与斯大林的恩怨……最后总结说,毛泽东注意调动群众的情绪,要求群众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这一点与哪位现在的领导人比较像?薄熙来。薄也经常说精神面貌。4 c& S$ s- F! \5 N3 U: ?
    钱颖一的文章从写到发表用了13年,1993年开始写,2006年才发表。李老师评论说,如果一个学科的研究者要花10年才能发文章的话,要么说明这个学科不重要,要么说明经济学丧失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13年,生个孩子都上初二了。物理学就不一样,一星期就发出来了,对错由作者负责。……也可能是经济学学科研究的方向有问题,要么是组织有问题。* I! l; j0 S/ P4 S  j9 t8 o& N1 z: k

    & ?7 h, s' G1 D. @- U6 q: s1 H
    ' u$ _4 l, x# O6 t% n1 V
    下面开始讲李老师自己的研究。他说:相对我们来说,钱院长还是幸运的。他的文章至少发了。我和印度同事的这个研究,从1998年开始写,到现在没发出来。^_^
    2 y  I' p7 \( l" g+ D' f接纳型改革 VS 非接纳型改革
    9 e9 z6 p) O- _5 R: ^制度本身是一种游戏规则(潜在的或者明白写出来的)。改革就是改变游戏规则。改革和政策改变不一样。货币政策可以经常变,制度是很不容易改变的。
    1 z. {) E# p( G接纳型改革(换制度不换人)。非接纳型改革(换制度又换人,本质上是革命)) Z  a3 a* u# w; V) X
    前提是改革者有控制力,不反悔。
    / ?9 E2 m9 ]1 E1 w/ Y% s! H3 |4 @关键是老人老办法。在位者不会利益受损,甚至受益。新人新办法(下任会受损): `3 |% b9 d4 J/ j7 z8 ?& l2 `
    比如篮球协会拉远三分线。长远来看有利于篮球发展。但现役球员反对。所以妥协。给好处。真正受损的是刚进CBA的球员。他们的利益被牺牲了。. J! Y" Y2 Z3 |9 L
    中国改革的历史情况及未来
    ; N5 R+ s* h* F* r* l  W1 P. a! K1 o
    改革的起源
    4 I7 I: a3 i. _. ~7 w7 u1. 中国革命的起源
    - T+ h" X! U  \1 X% C0 B东欧、苏联的革命主要靠外来支持力量、军人起义和工人起义,一两个月就成功了。中国革命是自发的、内生的农民革命。是民族独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很多洋人不理解这个区别。
    2 z3 D$ Q, p9 T7 g2. 文化大革命以后的民众情绪
    7 Q; E: O8 L+ l# T. A社会不满情绪的积累(1978年)' _# I' b! l; @. K
    (1)持续的精疲力竭的政治运动
    9 r+ ^7 w5 f6 ~1 I! d4 x(2)令人深思的国际比较/ V( [$ b! @' a, ^5 }1 }- ]" J# u
    (3)关键问题,为什么发展了30年的社会主义中国没有缩小与西方的差距?+ T; X9 y2 K- k
    邓小平在新干线上接受采访,新闻联播都播出来了,李老师当时看的一楞一楞的。
    8 S; N% U) R7 t# c% C2 y1978年改革的基本共识
    - P6 u: Q, f7 K/ L. R9 v(1)改革是硬道理——落后的经济意味着民族的危机7 @# v9 r: z4 j' P% ~4 ^* y* X$ y
    (2)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80年代初开始逐步形成的共识)
    + R, P" G( {7 [5 ?  M& v2 q# N80年代清华办经济管理工程系,是要管理国民经济,搞宏观经济,不是要搞企业管理的。与此同时北大的厉以宁教授开始办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K1 y. y- |4 i3 ]; u2 [: o

    . r9 U! V! d9 s- b4 V下面讲一个道理:大部分人认为,邓小平只管经济改革,不管政治改革。这个是不对的。事实上政治改革要早于经济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得益于政治改革。最核心的政治改革是领导干部的管理制度。
    5 w0 |; j! _! F; W2 J0 `- ~
    : n6 t% t7 y6 X: `2 p( b1978年-1980年,在1年半的时间内,已经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对文化大革命深刻的反思。为什么七八亿人口都跟着少数几个人的错误而犯错误。为什么明显的错误能搞这么多年呢?怎么从政治体制上杜绝文革的再次发生。如果毛在1960年退休,那就不会有文革。有没有改革开放不知道,至少没有文革了。所以要打破领导干部终身制。改革的方式,恰恰就是接纳式改革。当时在位的都是刚从文革中解放出来的老干部老革命。必须要说服这部分人。成立中顾委。18个月内,90%的老革命退居二线(离休)。1 H# N- P% G2 n

    / z1 K! c+ P! p0 m# M9 `5 D过去三十年来的主要改革(见课件)0 e2 A7 I2 D( o! Q
    总结, X- n" ]. l5 l0 K+ r
    1. 改革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根本驱动力
    ' E7 S  d+ ~/ T9 V$ W2 Y1 J  X- m2. 改革起源于民族复兴和政权生存的意愿
    * L, Q  r9 R; f7 m% B! u/ ~3. 中国的改革有其内在逻辑,常常是渐进式的2 E) P( {7 R2 f" t2 P
    4. 中国未来改革的方向是探寻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7 A( O! r, N, b9 B" e2 l! _2 r
    & w  M7 `5 Y% c5 P9 Q
    第五讲:改革的机制.pdf (4.37 MB, 下载次数: 2804)
    $ {5 K$ m  k0 u6 @. G( D
    $ {1 W6 G2 V5 A# w: J
    1 W' O( R/ B" }3 {' K7 Q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捐资 +2 学识 +1 收起 理由
    万里风中虎 + 5 + 2 + 1 抄笔记辛苦,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8-30 12:5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沙发
    发表于 2012-1-29 19:11:52 | 只看该作者
    任期制,退休制度保持了整个系统不断更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2-1-29 20:39:09 | 只看该作者
    一种经济体制需要一种政治体制相配套。经济体制在不断改革,政治体制呢?李老师说了么?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6-5 13:01
  • 签到天数: 115 天

    [LV.6]出窍

    地板
    发表于 2012-1-29 22:23:35 | 只看该作者
    以前葡萄说过中国体制的历史成因。苏联当时是天下步武,打算解放全球,所以体制是集中,如臂使手,如手使指。0 q0 _1 m9 F/ F! w  n6 j; S
    中国则是个M男,只有受的份。所以体制就是分散。如果说中国这支雄鸡的屁股坐在了印度的头上,那么,苏联对于中国的情况也类似。, z- D9 O% U+ }* U& {- a7 K& v+ h
    当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防止斩首。以及万一被斩首了,还能活。
    $ }' t7 A) d. T  K3线工程,北京的地铁一号线,四川的核设施,以及核设施向民用领域的溢出——东方电气。

    点评

    这是葡萄的说法,我翻译了一下。。。  发表于 2012-1-30 09:04
    你这个解释看着也很有道理。每个省都要小而全。等改革开放时每个省都可以各搞一套。  发表于 2012-1-29 23:2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24 14:0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5#
    发表于 2012-1-29 23:18:07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送花感谢!另外,有没有前三讲的课件PPT?
    : i- K0 G5 S5 N' k- X0 U* K% F, V. O4 Y& F0 j  S0 Y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3-13 15:17
  • 签到天数: 591 天

    [LV.9]渡劫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23:25:58 | 只看该作者
    光头佬 发表于 2012-1-29 23:18 ; O' L6 u' T1 m0 B+ ^# R3 W
    辛苦了!送花感谢!另外,有没有前三讲的课件PPT?
    8 l$ J9 j6 C* W: y& G
    有啊,我整理好了一段段放出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3-13 15:17
  • 签到天数: 591 天

    [LV.9]渡劫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23:28:56 | 只看该作者
    魔术师 发表于 2012-1-29 20:39
    7 l' T) ]5 ~  h& E* k/ H7 @% o2 w一种经济体制需要一种政治体制相配套。经济体制在不断改革,政治体制呢?李老师说了么? ...

    + V" V8 F$ F6 u有同学课上问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待我这几天有空总结一下。刚看完澳网,先睡了,呵呵。

    点评

    哈哈,辛苦啊!  发表于 2012-1-30 18:22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2-3 22:30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8#
    发表于 2012-1-31 23:29: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兄弟,等您前三讲的课件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2-2-5 09:14:56 | 只看该作者
    好人呐,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7 14:41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辟谷

    10#
    发表于 2012-2-7 22:31:15 | 只看该作者
    这就解决了我们在黑虎帮关于资本利得和劳动回报的争论。穷国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是投资,通过投资才能产生工作,工作产生收入,这后面才谈得上教育医疗卫生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创新。在解决庞大的人口就业问题前,投资始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点评

    解决了吗?高达20-25%的失业率大家都选择性的视而不见?有工作的人在谈财富分配,失业者连谈的资格都没有。  发表于 2012-2-8 01:45
    弱弱地问下,在解决庞大的人口就业问题后靠什么拉动经济啊?  发表于 2012-2-8 00:50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5-3 00:05
  • 签到天数: 1130 天

    [LV.10]大乘

    11#
    发表于 2012-2-8 10:36:07 | 只看该作者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2-2-7 22:31
    # d, u0 J# f% I& ?5 K9 }2 W6 f这就解决了我们在黑虎帮关于资本利得和劳动回报的争论。穷国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是投资,通过投资才能产生工 ...
    : K( l  m. p; x# G. K" v5 J
    虎兄,高达20-25%的失业率,这个数字有些过了吧。
    : K* t  P6 z# a* d& b. R+ j( \
    & P# Q6 \0 N6 V/ M4 b( U( y现在招工难的情况还是有,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但也没有出现一职难求的地步。这段时间俺见到客户之后前三个问题中必然包括复工率如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动涨工资的中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还说得过去,就俺所观察到的情况复工率基本上保持90%左右,过了元宵节应该会更高一些。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5-2 16:48:10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回头再看~好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5-4 08:13:14 | 只看该作者
    日本没停滞,好得很。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7 20:38 , Processed in 0.04561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