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18-8-26 18:31 编辑
( R5 X9 }6 P5 C0 S
0 |7 _, X9 @" H! V; H7 q/ J& S+ z Y& _# f# `, F
毛主席说话风格有些阴阳怪气,冷嘲热讽,得理不饶人。毛五卷批梁漱溟的发言,说实在,水平不咋的,全篇就是冷嘲热讽,尖酸刻薄,不留余地。 至少在毛传里,毛主席性格的改变是在遵义会议前后。. R0 s: \; k6 T4 Q; c# c
3 a& N! m* ]; l& t, Q抗战关于国共关系的决策,那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基本素质。至少对中共的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那是大到没边没影的功,否则,就不会有TG的花花江山,以及现在让人无法说的“红N代”横行天下了。所以,厂公说:没毛主席,在座的现在还是农民。。。。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在到了一定级别之后,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就普通人把这玩意儿整的神圣极了,似乎没这玩意儿天就要塌了,活不下去了。
6 @6 s: d3 E' m. m$ }- r, `" k
6 I) b, ^) Q9 T9 B6 o财政问题,你想进死胡同去了,这只是一个活的略为舒服一点,还是艰难一点的问题, 不是生死的问题。。根据地本身有征税,以中共的组织能力,加重摊派,让治下子民“吃少、吃稀、吃粗”的本事大大的。。。这其实是大头,再搞点贸易,打点浮财,熬一熬等天下有变,不就挺过去了。不然, 啥叫困难时期了?
* f$ n: ]' G% d) s1 l3 h; CTG掘地三尺的能力,给你推荐一篇文章:从“小仁政”到“大仁政”——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与中央领导人在农民粮食问题上的态度异同与变化_杨奎松) u! m+ ?; K+ s9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