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器展望] 有钱就是好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8-22 02:4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8-21 12:49 编辑 , i- l8 c; U, d8 G+ b' Y% a

- f% x; u9 A0 a4 O# j0 u
0 G( z+ M3 f) M, s& x. N5 o7 e2 |. R# U8 O. A; e; x& i. f
中国倾转旋翼直升机刚透露没几天,中国刚性旋翼直升机也透露了。说不定这些都是上不了93阅兵但官方又忍不住“官泄”的。这些图非圈内人是弄不到的。
' e- z! g( K) A4 n
$ M! g$ `2 t  `: E+ x1 @' A1 }, ?% r( f" E& w* A4 _: |
8 f/ X) X, i7 q7 C" d# R7 F9 `! u
这架新直升机与西科斯基Raider X的相像没什么可说的。有细节差异,但说是双胞胎,亲妈肯定同意。  h1 }4 g% m9 ]% u. [2 v; c
: s4 W# {4 e! M; s/ E5 P- H) u
自从西科斯基“真正发明”直升机以来,直升机的速度受到本质限制。旋翼在旋转一周中,在前行段桨叶划动与迎风气流速度叠加,在后行段则相减。这样的相对速度差造成两侧升力不对称。在极端情况下,后行桨叶会失速,这个失速极限在理论上是音速的一半。换句话说,不管怎么折腾,直升机的理论速度极限就是半音速。
7 d5 ?! l8 P6 F- A4 ^; |* C/ g& y
这是由于旋翼既产生升力,又产生推力。要提高直升机的巡航速度,必须将升力与推力分离。
1 H- O6 O& P7 F% \5 ^% ]% X- d7 Q" A- m, L; W
倾转旋翼在直升机状态和固定翼状态之间转换,在固定翼状态下旋翼不再产生升力,升力由机翼产生,速度得以大大提高。刚性旋翼复合直升机换一个思路,升力始终由旋翼产生,但在高速飞行中,推力主要由推进螺旋桨产生,旋翼减速旋转,主要产生升力,好比虚拟机翼。
. n% h' A. \* [0 c% A  b
1 i; F# @9 S: t# [/ Y" g, P刚性对转旋翼还另外解决了两个问题:反扭力和上下旋翼分离。# u1 J* G* t1 y6 f) ?7 B

1 \$ K' G$ t* H# T- C& k; p单旋翼直升机的旋翼转动必然产生对机体的扭力,需要反扭力尾浆平衡。这是不必要的功率损失,还造成阻力、噪声,更是安全大患。在战斗中,尾浆战损造成失控、坠毁占直升机坠毁的大多数。扭力方向还造成左右转操控不对称,顺着扭力方向转很敏捷,逆着转就迟钝。
. c  l3 x1 y4 O+ v2 h" o; ~/ c  F# b* h/ C! p+ K
对转双旋翼自然抵消扭力,取消尾浆,还有诸多操控上的好处,比如低空悬停特别平稳、起飞着陆可以从任意方向进入和脱离。苏联海军就是因为这些特点而青睐卡莫夫直升机。但传统直升机采用柔性桨叶,上下桨叶在高速机动中可能“打架”,所以只能采用很大的间距,增加机械复杂性和阻力。
/ N# u6 U, }3 b% ?& O4 \1 [
- J6 S, K- t" N* p刚性旋翼的桨叶是刚性的,没有停机时的下垂和飞行中的挥舞,疲劳问题靠材料和结构设计硬抗。这也带来机动性增强的好处。另一个好处是扩大了直升机特殊机动的姿态范围。
2 J* v, @% A, N/ g% k# _; n( C: ^
2 u9 l4 O( \+ {: `# C0 A3 X
, |& H8 q: s+ X( i+ D2 N* G传统直升机的桨叶是柔性的,在停放时能看到明显的下垂,飞行中“拉直”
6 l/ m* R7 S- q
" N! ]& e8 I9 x" ?0 @+ c' `1 S( N! m1 H
新直升机的旋翼肉眼可见地平直,相比之下,伴飞的直-8的桨盘可以看得出略呈“倒伞形”. e7 Z; C4 _2 T! F

2 ~. G- x1 l  R6 F1 a# r2 `直升机能前进和倒退,但前进时通过滑盘将旋翼桨盘前倾,飞机也是整体前倾的,所以是“低头”姿态。后退时倒过来。问题在战场上的时候,可能态势不利,需要在后退中保持“低头”状态,以维持观察和武器射界,常规直升机就做不到了。“抬头”姿态前飞有时候也是必要的。机底的装甲强,旋翼、变速器、发动机等敏感部位也没有那么暴露,在敌前行动时可能有用。
( ~8 r- v! ?9 ]5 v7 _) }8 [3 G8 B/ N: H7 V# K, K
单独的推进螺旋桨不仅有利于推进,也有利于减速。
8 C! t7 N" D7 C$ Q+ \* e
! o8 w) Q/ j6 F# x5 F6 M. U: }. U倾转旋翼和刚性旋翼是高速直升机的两大方向,各有优缺点。比如说,倾转旋翼的速度极限更高,但刚性旋翼的占地更小,有利于在街道、林中等狭窄地形运作。美国陆军FARA竞标明确排除倾转旋翼,就是因为占地太大,不便在狭窄地形运作。
) |) z9 C- k; T+ q; Z3 Y, h( Y7 X: g# D& [# f7 ~# G9 F* B
中国现在也是双管齐下,不仅紧追美国,还可能在美国停步的时候,超车过去。, s6 Z! _4 ]7 E  y" G3 O* y

( [  X% B2 X0 G8 @6 Q美国陆军用于下一代武直/侦直换代的FARA计划叫停了,计划用升级的AH-64E和无人机代替。用于下一代通直换代的FLRAA计划也缩水了,贝尔MV-75(原称贝尔V-280)入选,但UH-60M/V还将长期使用。
: ^: P* t8 F, z/ Z4 L/ j  f
8 ~3 W' k6 M% @* C& L& f8 Y) x! p6 V也就是说,西科斯基(现洛克希德旗下)刚性旋翼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生路”。但中国并不在乎美国陆军怎么选择,都拿来试试。这是有钱才做得到的。
9 `6 I8 n% P% J/ z( B# d0 U
7 N. [/ P% S, I/ X: P7 \中国也有需要。中国的直升机事业起步不晚,但发展不快,直-20是里程碑,但没工夫停下来庆功,还没有全面赶超世界前沿呢。/ [9 ~" [( g9 L; |% p

( }8 E9 @0 s9 K, O6 H% ^$ W) S美国对直升机发展的迟疑是有道理的。乌克兰战争对直升机的有用性提出很大的质疑,对于美国最关心的亚太战场,美国陆军根本没有把直升机弄到战场发挥作用的机会。
+ Y) d9 x. A: W$ f# M
. ]. o/ E( C0 P, N6 J3 ~  }; P中国不一样,战场就在家门口,美国陆军犯愁的距离问题对中国不存在。大量倾转旋翼直升机对空中机动的作用不言而喻,大量刚性旋翼复合直升机对空中火力的作用也不言而喻。远程火力当然重要,但骑脸输出的直接火力的作用不可替代,更加及时,更加灵活,更加震撼。
+ E3 k: a5 D9 b4 A! a4 ]3 v( W" H
5 j4 G2 }& b5 j0 i. ]  c' K, G3 Q* o. I需要担心的可能是这些新技术最终成为花架式,因为中国实在太强大了,周边邻国有美国支持也不敢造次,中国又没有兴趣出远门找人打架。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38 收起 理由
方恨少 + 12
住在乡下 + 6 给力
landlord + 1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李根 + 8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06:56
  • 签到天数: 2450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25-8-22 03:1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112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25-8-22 06:49:13 | 只看该作者
    傻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2 23:5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地板
    发表于 2025-8-22 22:56:24 | 只看该作者
    需要担心的可能是这些新技术最终成为花架式,因为中国实在太强大了,周边邻国有美国支持也不敢造次,中国又没有兴趣出远门找人打架。

    & D! B1 F7 N. R: F7 o/ \. @# l- [# W9 {( y0 N/ {
    : m4 w+ r% J4 s$ `
    军工行业最大的敌人是没有敌人。: F. ^/ p9 ?- x# r& T
    " ^7 w# r8 h0 k2 x&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6 天前
  • 签到天数: 1392 天

    [LV.10]大乘

    5#
    发表于 2025-8-22 23:35:57 | 只看该作者
    哇呜,刚性旋翼是我心目中比倾转旋翼还要高的高科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0-23 13:41 , Processed in 0.03557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