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晨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苹果放弃造车预示了美国再工业化的前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楼主
    发表于 2024-3-10 23: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人的老去,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断层。& _8 |1 E( l3 S# a) f1 b- y

    5 E# c  o, `/ x& f( K' @前几天在跟同事讨论为什么波音最近滑坡得特别快。同事认为就是老一代的人已经退了,死了,新一代的没有成长起来。而且,断层一旦出现,想自己培养,不能说不可能,除非是像美国对中国封锁、禁运,逼得没有办法了,不得不干。就美国目前的状态来说,一是没有必要,二是没有被逼到那个地步。
    ! I! k/ S$ i* S* V2 X1 I0 L0 l$ _/ l' ^7 O2 R3 {
    同事是美国制剂行业的,在业内干了30几年。我问他美国现在制剂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说是断层已经基本形成了。我说,你看专业杂志,美国的制剂也没多差阿。他说,不是指大面上的问题。而是关键的领域里面。举个比方,一个乐团,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第一小提琴手,或者鼓手,而是指挥。一个好的指挥,直接决定了一个交响乐团的层次。当这个指挥退掉了,如果没有合适的人跟上来,那么无论是剩下的乐手有多么出色,那么这个乐团也是要走下坡路的。. K# j6 M+ G) f, W: u
    2 h, |% p7 T2 Q9 ?
    我说听我以前一个同事的父亲谈起过。老爷子是波音的工程师。干了30多年,最后看不得新CEO倒行逆施,愤而退休了。他说波音最大的问题就是几十年没有设计过全新的机型了,总设计师水平的人早就退没了,然后总师的助理层次的也退的差不多了。这些人没活干,但拿的工资还是巨高。董事会最讨厌的就是这波人。十年前的波音,不是不想从头搞几个大飞机,但就是改进,都基本力不从心了,更何况是从头设计。
    5 `( X! ]6 X$ K' S9 t
    # y1 H! }. M7 \5 v我觉得苹果的问题也是如此,苹果的钞能力,可以挖来几乎所有最好的单项乐手。但总师这个层次的,就不是钱能搞定的了。因为他们那个层次的已经不缺钱了。卡拉扬会差钱么?现在全世界总师最多的国家就是中国。其中很多人都曾是啥都不懂的愣头青,但凭着一腔热血,加上国内大资本的加持。在过去几十年里硬生生堆出来的。本来以苹果的脸面,如果挖不来法拉利宾利的总师,至少也得是宝马奔驰的总师。但想着自己十年培养出来一个,在论资排队的欧美,除非是投资人的亲戚,或者CEO的亲儿子。但话说回来,这些人躺着也能挣到更多,为啥要吃这个苦?
    2 t. t; a  `" n& S2 [! y& n( f" }; A4 {& p( l  m6 {( p5 G& V  ~/ m
    苹果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董事会的力量太巨大了,而且基本都是鼠目寸光的那种。只要今年能拿到50%的增长,绝对不会考虑未来十年拿每年7%的增长那种。说到50%增长。就不得不说辉瑞疫情期间的高光表现,以及现在的落寞。辉瑞的 CEO从年度最佳到世界最差,其间仅仅隔了短短2-3年。为什么?
    7 ?  X" j* N- E9 y! }$ Y! I" _7 [2 |- m* K
    同事曾经感叹说,辉瑞如果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疫情这个篮子,就像默克,也不会这么惨。我说,你是说的整个公司。但我知道,辉瑞的某个部门的掌门人,就靠着这个业绩成功上位,不仅一举从一个普通的边缘部门负责人,晋升到了整个美东的负责人,更是成功的加入了下一代CEO候选。整个辉瑞因此升官发财的人大有人在。当然,去年裁员三分之一的时候,也有不少倒霉蛋。但该拿到手的好处,都是进了自己兜里了。公司倒了,再找就是了。你看辉瑞去年开掉的那些高管,现在有谁还没找到工作?业绩阿,就是前进的阶梯。总要搏一把。反正亏了也不是亏得自己。
    , M. B! C+ S, }' n* G0 b: A
    ( s0 q% n; r3 ~所以,任何时代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陷阱。8 ^7 O8 ?( e0 o4 o0 q  w! ?
    , b; N7 W$ W! h+ X) y+ k7 w2 M) u
    还是孟子说的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点评

    涨姿势: 5.0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24-3-11 14:37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60 收起 理由
    tanis + 4 伙呆了
    长叶林 + 8
    料理鼠王 + 12 道长的评论还是一如既往的尖锐.
    landlord + 12 谢谢分享
    老财迷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沙发
    发表于 2024-3-11 02: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24-3-10 23:59
    ! o; \. E6 w4 h6 V从我老东家的同事圈几十年来看,现在年轻一代能潜心技术的真心不多,很多都以技术业绩为跳板,想往管理层 ...

    / Z, b* r% T: Q# o0 S' R说的没错。队伍老化的确是个问题。现在去开会,白发苍苍的属于主流,中年的都少见。偶尔几个年轻的,算是凤毛麟角了。但谈过的几个年轻人都很明显是缺乏灵性。不成阿。
    : ^2 [  v9 M4 [- b- H- y" {! C' G9 H
    我倒不是看不起想往管理层去的,真正做好管理,也是个需求很高的技能。尤其是自己不太懂,完全靠所谓专家,如何掌握方向,是个大问题。现在各大制药,都是广撒网,四处投资小的初创,就是因为这批基本都是销售管理出身的。所以,但求无过。但人人都这么做的时候,在赢者通吃的年代,基本都是输惨的。礼来的减肥药现在大行其是,几个大厂都没能及时跟上,就很说明问题了。下一批的CEO,估计还是需要从业务队伍里面出。就跟上一代一样。所以,这帮想靠业务当跳板去偷鸡的,大概率要失望了。# u- c6 X# r7 t& _2 F3 W: l  W
    1 b4 h: J3 k6 ^. X' }. _/ G4 _
    国内现在过不来开会了。国内的问题就是队伍太年轻了。经验先不说,很多基础都不行。国内以前在这些领域都是挺差的,所以年老的那批基本都是尸位素餐。好处是他们也站不稳那些关键位子。很多合作的都是3、40来岁的占主导。基本上都是出来后又回去的。缺点是半瓶子醋很多,非常多。完全靠谱的基本没有。所谓合作,基本是我们手把手的教。国内不缺聪明且肯干的,很多人真的是很有灵性。就是底子太差,而且积累太少。我们经常自嘲,也算是为国做贡献了。也就是对国内的队伍我们还有这个耐心。欧美的做不出来就好好反思,再做不出来直接滚蛋。' o2 L+ d7 g! C3 h3 f: d; s
    1 k5 f/ Y' r6 I! u7 a# \' D
    如果这个势头不变,再来个十年,这批人就基本算是培训出来了。当然,他们要是跟着我们干,用不了那么久。但毕竟是外包,胳膊肘往外拐,也要适可而止。
    ; }5 @1 C$ o1 R9 H9 V: [. S3 r& A6 \0 x0 k
    十年之后,目前欧美这批人基本都该退了。那么起码在生物制药方面,国内可以是碾压欧美了。但现在还不行。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24-3-11 21:36
    给力: 5
      发表于 2024-3-11 14:38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24-3-11 03:13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38 收起 理由
    常挨揍 + 10
    长叶林 + 8
    料理鼠王 + 12
    老财迷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板凳
    发表于 2024-3-11 09: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枫 发表于 2024-3-11 02:51+ s" o+ w+ d6 j7 G
    这就是一波一波了。3 @$ {4 H9 T6 u0 e

    % H. j+ L! N! j1 L' S- C制药、生物这里,国内刚开始,美国还在最后一波,所以你看到的是国外带国内的。

    ; |8 a/ a% C$ j  y' Q7 ^生物制药和AI,就是美国给自己立的两个未来的发展方向。AI是新潮流,但生物制药全球看美国,主要还是归功于美国扭曲的医疗保险和药物体系。国内很多公司,都源源不断的来美投资,设厂。就是为了能加入进来分一杯羹。国内的新药,批不批的没啥区别。反正大笔的投资,除非是明星药,否则根本收不回来。更不要说分摊完那些失败的药物以后的盈利问题了。
    ! f2 C$ Z% U+ }6 t" H9 @
    - j/ l$ ^; y1 [但就是这最后的堡垒,都是如此了。现在临床前外包的业务,一半在大陆,一小半在欧洲,还有一点点在美国。这点在美的,都是靠政策,而不是靠业务水准。临床这块,中美逐步要平分秋色,欧洲的人口实在是不够多,而且费用真是高。
    9 O' G' }8 u+ e8 d/ |+ f: j  v* D
    你说得很对。但生物制药,现在欧美已经开始准备动手了。比如说前段时间,英国要求禁止国内的企业来做临床,以防基因组数据被窃取。这个知道的人都当作一个笑话。但被制裁的那几家公司,就已经不是笑话了。中国是个威胁,这个毋庸置疑。而且,不用很久,放任不管的话,10年后就是中国的天下。但如果美国政府能够有魄力像对付华为中兴一样,对付中国的生物制药行业,这个还要看资本们答应不答应。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20 收起 理由
    长叶林 + 8
    料理鼠王 + 1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地板
    发表于 2024-3-24 09: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木 发表于 2024-3-14 23:23
    8 n+ N2 Y) Q9 P也不好说,按现在的风气,再来个十年,这批人也该被优化裁员了,在招新的应届生,所有踩过的坑重新踩。{: ...

    1 U/ q+ ]8 q* ~+ b大厂清理这批人,已经开始了。而下面的是一代不如一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6 11:46 , Processed in 0.04033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