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猫元帅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27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看NHK纪录片《工匠达人》有感

热度 37已有 1484 次阅读2016-4-12 10:10 | 纪录片

这片子是NHK在2010年推出的,一共二十集,记录了日本手工业中一些生产日常用品的工匠的日常劳作。大体上来说,是很好的片子。

这里面比较感动人的地方在于,这些手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属于低价值的日常用品,比如笼屉、木屐、饭桶什么的。而对于这种父子相传的手工业来说,下决心继承家业确实是很难的,毕竟收入有限,可能用来养家也不是什么太容易的事情。然而这些人都咬牙坚持了下来,确实是令人敬佩的。

这里面最让我觉得不容易的是南部铁壶铃木盛久的传人熊谷志衣子,本来女人搞铸造就比较辛苦,更何况是四十岁才入行,能够在几年之内获得四次工艺奖,实在是需要很大的努力。

然而要说日本是个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我倒是觉得也不一定。纪录片里面的这些工匠,虽说很多是因为父亲突然去世而继承家业,但是似乎大部是在泡沫经济时代继承家业,也就是那个“什么都能卖出去”的时代,后来就一直这么做下来了。而他们的下一代则是在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才继承家业,多少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

其实工匠精神这东西,国内其实一点都不缺。只要产品能有好价钱,就不愁出不来精品。你看以前的古琴才多少钱,后来多少钱?聚元号怎么吹起来的?八十年代的紫砂壶什么样,现在什么样?

除去以上这些不说,单是毛笔、宣纸这些非手工制作不可的东西,中国就一直不缺精品。所谓“常物精制‘,总是有那些肯下工夫钻研的人。

不知道这个纪录片里面的东西都什么价位,不过似乎有一些可能比较贵,比如小田原制品、镰仓漆器、村山大岛紬织品、棒球手套等。而饭桶、扫帚、木屐、蒸笼这些东西可能就比较便宜。不过看着都挺有趣的,有机会真是可以买来试试。

最后腹诽一下,这片子拍的也挺情怀的,里面有些东西也不是那么的牛X,比如印章、木屐,我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吧。

链接:http://pan.baidu.com/s/1geDxpcR 密码:a9gx


1

膜拜

鸡蛋
28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3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3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5 个评论)

回复 dzhen 2016-4-12 10:21
先花后看!
回复 枫叶中原 2016-4-12 10:21
工匠精神如果建立在合理的法律保护机制下,可能会更好些。
回复 猫元帅 2016-4-12 10:39
枫叶中原: 工匠精神如果建立在合理的法律保护机制下,可能会更好些。
这个和法律关系不大,主要还是经济原因。
回复 料理鼠王 2016-4-12 10:47
日本这么多年没经历战乱,有些东西在某些需求的支撑下当然可以传承。
比如相扑,
这种细分市场,走出日本就很难有需求。
任何商品都是要考虑需求/质量/成本的平衡。过分追求质量,就是自绝于人民。换句话说就是找死。
但是作为艺术品是不一样的市场。而且圈子很小很凶猛,内行吃外行,猛宰。
现在国内讨论工匠精神,这是解决温饱后的意淫。
回复 jellobean 2016-4-12 11:09
手工的便宜不了。看到以前装菜的小竹匾也不是很精致,一个要近100元。真要用来装菜的话不如买几块钱塑料的
回复 子奉不语 2016-4-12 11:15
看了一集钢笔制作的,感觉都是情怀,没有什么干货。
回复 熊掌 2016-4-12 11:35
别的不懂,说铁壶煮水就能泡出美味的茶水,而且铁壶特别能保暖。这个真不理解
回复 晨枫 2016-4-12 11:59
工匠精神与对精品的赞赏的用户群是分不开的。没有肯花大价钱有赞赏匠艺的顾客,就不可能产生工匠群。中国现在的问题正是缺乏这样的顾客,至少在数量上不足以“养”足够的工匠。理论上,有很多人赞赏匠艺;实际上,绝少有人愿意花这个钱。土豪们大多是砸钱买名气,什么大牌追什么,对于匠艺什么的并不真正赞赏。对于普通人来说,看看有多少人愿意买廉价的、“看着像那么回事”的赝品,就知道为什么工匠精神在现在的中国还缺乏土壤。以后人们的经济条件更好了,会有工匠的土壤的,现在还不行。
回复 seanz3 2016-4-12 12:04
熊掌: 别的不懂,说铁壶煮水就能泡出美味的茶水,而且铁壶特别能保暖。这个真不理解
重点是情怀嘛,谈实用性就变成我这种俗人了
回复 蓦然回首 2016-4-12 12:33
日本铁壶在爱家收藏市场都炒到十几万一个了
回复 老兵帅客 2016-4-12 19:39
  
回复 猫元帅 2016-4-12 21:50
料理鼠王: 日本这么多年没经历战乱,有些东西在某些需求的支撑下当然可以传承。
比如相扑,
这种细分市场,走出日本就很难有需求。
任何商品都是要考虑需求/质量/成本的平 ...
看片子里面,蒸笼和木屐似乎不贵,蒸笼似乎因为不好养家而找不到继承人。
回复 猫元帅 2016-4-12 21:53
子奉不语: 看了一集钢笔制作的,感觉都是情怀,没有什么干货。
对。不过这种手工业,仔细看起来还是“凝结了人类的劳动的”。反正自古匠人苦,说是情怀也行。
回复 猫元帅 2016-4-12 21:54
熊掌: 别的不懂,说铁壶煮水就能泡出美味的茶水,而且铁壶特别能保暖。这个真不理解
铁味儿吧,适合泡铁观音。
回复 猫元帅 2016-4-12 21:56
seanz3: 重点是情怀嘛,谈实用性就变成我这种俗人了
我觉得那个扫帚还不错。箩卜擦更像凶器。
回复 猫元帅 2016-4-12 22:02
晨枫: 工匠精神与对精品的赞赏的用户群是分不开的。没有肯花大价钱有赞赏匠艺的顾客,就不可能产生工匠群。中国现在的问题正是缺乏这样的顾客,至少在数量上不足以“养 ...
仁兄这个论断,至少在文玩市场不成立。其他方面,国内作品价格不如国外的高,这个是土豪品味问题。其实一般人也一样。比如我就觉得日本的味增比国内的大酱好。
回复 猫元帅 2016-4-12 22:35
料理鼠王: 日本这么多年没经历战乱,有些东西在某些需求的支撑下当然可以传承。
比如相扑,
这种细分市场,走出日本就很难有需求。
任何商品都是要考虑需求/质量/成本的平 ...
国内的问题,就是逐利过甚。甚至一点利都会去偷工减料。往往败坏了名声,搞乱了市场。
回复 水风 2016-4-13 03:37
木屐的确没啥,祖父当年自己还开过厂子,老爸也会做。无甚难度。

印章就不一样了,牵扯到文人身份的事情。其实文人的消耗品里面,笔墨纸砚印泥啥的,你要扯点情怀出来,非常容易。而且各方面的精品也非常多。唯独印章不一样。书法,画技,作诗,刻印,是文人的四大基础修养。当然了,像日本这种不能成诗,只看重绯句的民族,是不懂的。
回复 七月群山 2016-4-13 07:29
你看过马未都咋说的吗?。。。
回复 七月群山 2016-4-13 07:32
水风: 木屐的确没啥,祖父当年自己还开过厂子,老爸也会做。无甚难度。

印章就不一样了,牵扯到文人身份的事情。其实文人的消耗品里面,笔墨纸砚印泥啥的,你要扯点情 ...
绯句说了要脸红的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9 12:24 , Processed in 0.02874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