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7-10-28 12:15 编辑 3 Q: h* S+ g$ F' u: v7 Q& n; Y* {' m
+ v$ f4 j) w;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之间正在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加拿大指责美国根本没有谈判诚意,存心开出不可能的条件;美国则指责加拿大立场僵硬,拒绝面对现实。墨西哥和加拿大站在同一边,但墨西哥的声音较小,没办法,经济不够发达,发言权不够。波音-庞巴迪纠纷已经出现意料不到的转折,NAFTA会重现意外吗?
2 K9 u- S+ _# C; e! w3 M7 x& k8 O- J
NAFTA规定了很大范围的自由贸易,也规定了一些行业可以实行保护性措施。不完美,但还是现实的。NAFTA对美国经济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汽车行业,美国汽车工厂大批转移到墨西哥,在较小程度上转移到加拿大(加拿大也有往墨西哥转移的)。汽车工业是美国经济的核心,产值高,从业人员多,涉及面广。说起来,现在汽车工业的产值已经不那么占据主导地位了,但就业和经济拉动的作用依然强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汽车工业兴则美国兴;汽车工业亡的话,美国也就差不多了。特朗普死抓汽车工业是有道理的,不简单是保基本盘的问题。4 ?0 v2 F& I$ @3 }: `4 z- j3 X' t( d
$ ~+ U# `8 x1 F. j" F' f: \$ t; v! x4 A
但美国汽车工业的问题也同样大啊。工会力量太大,管理思想僵化,设计保守,技术陈旧。90年代受到日本潮的冲击,2008年的经济危机差点打垮,不过这几年实际上是在复兴中,有点醒过来的样子,在设计、技术、质量、款式上不比日韩汽车落后多少了,但在价格上还是很有吸引力。6 ]" P1 Z5 |* v
T+ R) u4 j% k1 _* ^0 q9 ?' @
问题是,为了降低成本、控制价格,并回避工会的干扰,美国大三日益把产能转移到墨西哥,美国汽车工人的失业问题严重,相关产业一起倒霉。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特朗普大唱“美国第一”的高调,试图用行政和税收手段迫使大三把产能转移回到美国,增加美国就业。但这没有奏效。福特中止了在墨西哥新建16亿美元工厂的计划,被特朗普当作政绩。话音未落,福特转身把工厂开到中国去了。
' Y" j. y8 t" t9 t: j6 Y5 V1 a1 k, H* ^; z. ~1 R- k
福特这么做当然不是特地与特朗普对着干。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超过了美国,福特增加产能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原因可能还不止这些。
5 |" {9 d b6 A. A! D$ x
$ C. s% d- H! c- F在NAFTA之前,美加之间就有Auto Pact,已经包含了NAFTA中关于汽车的大部分条款。美加之间在汽车制造方面互通有无甚至不是从Auto Pact开始的,已经有100年历史了。最初是底特律周边产能不足,扩展到底特律河另一边就是很自然的事。加拿大的工业文化和供应链与美国高度同质化,整合起来毫无问题。在很长时间里,加元币值低于美国,这更是自然的降低成本的起点。但这是汽车公司的角度。从特朗普的角度来说,只要不是美国工人制造的,都要拿回来。
; Z' m% o4 o3 o) F$ V6 N; D- Y4 ]0 \
+ ^2 U5 P8 F; T- g在NAFTA重新谈判中,美国对汽车行业提出4点: V3 R5 I* n5 m
1、把北美制造的含量从62.5%提高到85%
; @! }% P6 P% P" f7 y, N, C2、美国制造不低于50%
; Q2 E# A9 j5 Z, _: u# P/ S7 Y/ k5 ~3、对不见源地的追踪扩展到几乎所有部件
- y2 y5 S* a, W# `1 u6 E" A4、强化对部件源地的认证,而不是对不明源地简单归结于北美
6 I" _$ B% W# J# @$ ^
' d! T4 b% l1 l/ U! \5 t在老NAFTA里,三方都同意,100%北美制造是不可能的,但62.5%(2/3)已经够高了。但现在美国要把这比例提高到85%(分期),实际上堵死了在北美之外(主要指中国)采购部件的可能性。不过外资公司在美国制造的依然可算美国制造。. _: B( a. g9 d9 t* Q
o5 K9 _/ A8 u: h, Q/ E! U老NAFTA里没有对美国制造的比例有特别规定,但现在规定美国制造不得少于50%,这几乎是有意使得NAFTA不可能延续。美国的要求如果被接受的话,加拿大和墨西哥很难不提出对等要求。但各家都要求至少占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三边协议变成事实上的三个双边也只勉强达到50%的标准。墨西哥制造的汽车大量采用美国部件,但近年来中国部件大量取代美国部件。2011年时,墨西哥向美国的出口中,26%的价值为美国部件出口转内销;2016年降低到16%。. T) q/ t+ S+ [0 ~- q, o% p. V
; j8 g1 e$ `0 U
老NAFTA对部件的清单很详细。但技术在进步,很多现在的标配在1994年谈判时还不存在,又不宜简单地用大类归入。比如发动机电控,现在普及得很,但那时还不普及。当时的规定是:如果未列入,那就按“疑罪从无”原则,算入北美制造。这个比例现在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使得NAFTA形同虚设了。这确实是一个大漏洞。3和4说的都是这个问题。4 @" {) N0 X( `) c: T
" n- e% A- m* T/ y% }) C5 I. D
如果美国的单边主义达到了目的,这将使得美国市场的汽车价格显著提高,抑制消费,最终制约汽车公司发展,也起不到增加就业的作用。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现在的世界经济大格局、尤其是汽车市场已经和1994年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了。
8 Z, Y. ^* w V3 j. S- d: |6 |7 q1 P5 W j# W9 X9 I$ F
特朗普或许是谈判大师,他的贸易团队都是一帮谈判大师,但谈判是要有底牌的。特朗普的底牌是:美国市场依然世界第一,而且将长期保持世界第一。美国用市场换取政治影响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是有一把抓一把,寸土必争,充分利用市场霸权。特朗普在一开始是要彻底否决NAFTA的,只与加拿大和墨西哥双边谈自贸。后来态度软化,可以重谈三边的NAFTA,但一要条件要对美国高度有利,二要筹划逐步废除,新NAFTA要有Sunset Clause,就是现在就规定好,如何逐步废除。
& R# V+ ]) a% T& \4 H
$ q+ i) a9 j1 S, [7 P/ O但新NAFTA的门槛太高的话,尤其是在不久的将来就将废除的话,现在花牛劲勉强符合新NAFTA条件就失去意义了。反正成本提高,索性不理会新NAFTA条款,转往成本较低的外国生产,大量使用外国部件,顶多加2.5%的关税,不比为符合新NAFTA的成本更高,还可以利用较低成本,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美国把汽车关税从2.5%提高当然是可能的,但就不光是汽车了,对所有东西都可以提高关税,大打贸易战。要是这也可行的话,特朗普早就不废话了。: s% h' l1 A* K9 T/ J/ ], h$ S
( ~$ j& M7 X& @: n- O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中国汽车市场连年超过美国,没有逆转的迹象;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和质量上依然是第二梯队,也就是说,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中国不仅成为汽车的消费地,也成为汽车的技术成长点,这已经是完全可能的事情,全电似乎正在成为这样一个领域。即使在传统汽车领域,吉利买入Volvo不仅没有毁了这个品牌,反而使得Volvo焕发出几十年未有的活力和潜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汽车公司的角度来说,如果NAFTA成为负担甚至破灭,索性转向中国发展,依托最大市场的规模经济效应,以整车向美国出口,或许是更好的主意。也就是说,不光汽车工厂从美国转移出去,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将不保。
S( ^2 p: M1 H4 \2 f/ z# }" T1 i
6 W# i1 m- V2 l- j) R( m依托中国发展,这可能还不光是汽车行业的问题,而是所有主要经济行业的问题。公司经营要看业绩,业绩要看增长,不进则退。在成熟市场拼份额,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到增长市场拼份额,这才是钵满盆溢的勾当。在世界主要经济体里,哪里还有持续强势增长,只要地球人都知道。这与20年前中国靠劳动力成本低而吸引的第一波产业转移有原则差别,而且不易为劳动力成本价格波动所影响。中国工业的迅猛机器人化更是一只800磅的大猩猩,天知道会砸碎多少坛坛罐罐、闯荡出什么样的天下。& t$ x0 g6 }% I9 S" Y
# a6 Q7 W: X2 c- z/ L3 G
加拿大已经与中国完成4轮自贸预谈,具体成果双方秘而不宣,但估计还是谈成很多事情的,否则也没必要一轮一轮谈了。小土豆还没有决定是否启动正式谈判,但保守党的James Moore(前工业部长、土著事务部长、文化部长,现NAFTA谈判顾问委员会成员)已经在警告,加中自贸谈判可能危及美国在NAFTA谈判中仅剩的善意,使得NAFTA谈判顺利完成不可能。中国产品通过加拿大进入美国,这是他的理由。他忘记的是,加拿大与欧盟已经达成自贸协议了,已经开始实施了。欧洲产品通过加拿大进入美国是一样的问题。何况NAFTA里产地限制就是管这事的。小土豆当然直接反驳,宣称中加谈判只能有利于NAFTA谈判。
7 Z5 t0 B7 ?( z L& ]! B* Z
0 n: K. o2 b. w6 z3 G且不说中加自贸谈判对NAFTA谈判是正面促动,还是负面促动,加拿大在认真寻找美国之外的主要贸易市场,这本身就是100年来第一次,其中的政治含义更加微妙。% a: D: g7 Y1 N& K @3 i7 S
& {& N9 S7 N2 c7 t& t. o+ B加拿大不仅“拿走”美国的就业,也是美国低成本原料、能源的可靠来源和美国高利润产品的可靠消费地。北美天然气价格显著低于欧洲,但天然气价格本地化影响较大,不好算。加拿大出口美国的原油价格比WTI低30%,比Brent低45%,原因无他,美国独家“霸占”了加拿大原油出口市场,而加拿大的原油产出主要是外销的,自己用不了多少。美国日用消费品在美国、加拿大之外销路不怎么样,美国汽车更是如此,加拿大提供了至少10%的市场,不算太大,但绝不是可以无视的。6 b! r( u5 a2 `+ z" i0 V/ D
' r+ y+ v. h& Q' V7 G2 h0 q+ H
在历史上,加拿大是英国的殖民地、从属国。二战之后,美国影响占绝对主导,经济依赖是很大的因素。屁股坐在这里,脑袋远不了。不管特朗普如何看不惯NAFTA,美加贸易是大体平衡的,是最彻底的互惠互利。特朗普要把美加贸易变成对美国单边有利,那加拿大别无选择,只有破墙而出了。墙外大洋那边在招手,更是增加了动力。9 K+ y# ~* E! M" J: R5 ~+ L1 J
1 r( k m+ N5 }# t
小土豆他爹顶着美国压力,与毛周时代的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小土豆不是他爹,但即使他对中国无爱,NAFTA、庞巴迪两轮下来,恐怕也要带好眼睛,好好看看大洋对过那个坐二望一的陌生国家了。与所有西方国家不同,加拿大与中国之间没有历史芥蒂,但是有白求恩。保守党在这个时候大吼一嗓子,别让中加自贸坏了NAFTA,到底是什么意思,还真不好说。说起来,还是保守党的哈珀开始与中国的第一轮自贸预谈的。9 D3 t4 Y( Q9 Y* \$ b
6 P/ `: v+ w; _$ i另一方面,特朗普到处下刀子,急于割肉,但对中国这一头一直没有下手,不知道在动什么脑筋。感觉有点像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国想先把外围的反骨收拾了(越共和基地),好集中精力对付主要对手(苏联和中国)。这两场战争的结果都已经写进历史了。
, g2 ^3 | x8 ?% K, W
! b( c+ b- q& B" U至于NAFTA对北美汽车的影响,要是我是大三之一,现在就该开始筹谋NAFTA靠不住的时候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