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为日本的产业体系可以用邓公时代的一句中国话来概括,那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 n- ^8 B. Q) K( N; w' J. u一个中心就是制造(日语称为:物造),可以说日本的整个产业系统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构建的。两个基本点就是构成日本制造业的两个支柱产业,既汽车工业和电器工业。这两根支柱只要有一根倒下日本的产业体系都将垮掉。这一点也可以从企业规模上得到验证,如果按雇员数量排序,日本最大的15家企业集团中有3家汽车制造商和8家是电器制造商。这8家电器制造商依次为:日立,松下,东芝,索尼,富士通,NEC,佳能和电装。
7 `8 H8 i% R4 L, S3 m! E& h; U如果继续细分,日本的电器工业又可以分为重电,家电,光学三个主要领域。不过很多大型电器集团往往涉足多个领域,差别只是侧重点在哪里的问题,如果在各个领域的实力相对均衡则被称为综合电器制造商。通常人们有一种错觉,认为日立,东芝等是家电制造企业,事实上无论是日立还是东芝他们的家电制造部门都不到企业总销售额的20%,所以准确地说他们属于综合电器制造商。这两家公司和三菱电机一起构成日本综合电器制造商的中坚力量。而侧重点集中于家电方面的三家重要公司是松下,索尼和夏普,他们才是家电制造商的代表。光学方面的主力没有大的出入,那是佳能,理光,尼康和富士胶片的天下。至于富士通,NEC则是主攻计算机和半导体方面。0 v0 H3 P/ C- P/ p0 r. z9 `
最近几年,日本电器制造商在中国和韩国企业的强劲挑战下已显示出很大的颓势,虽然尚不至于整体瓦解,但是在某些局部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断裂,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结构调整的话,被突破只是时间问题。更明确地说这个局部就是家电产业。
( ^7 H3 r( i/ K, \% _6 }/ u2011财政年度日本家电三巨头全部出现大幅亏损,其中松下亏损7722亿日元,索尼亏损4567亿日元,夏普亏损3760亿日元。三家企业的亏损总额超过16000亿日元。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亏损,最重要的原因是日元过度坚挺而且持续时间过长。日本产业界可以接受的日元变动范围是100-120日元/美元。在这个范围内日本企业会有不错的利润。而最近两年日元汇率一直维持在75-80日元/美元的狭小范围里面。这让日本制造业的成本一下提高了30%-50%。所以无论日本企业如何降低成本都无法弥补如此大的汇率损失。特别是那些日本国内生产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抵抗能力。注定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大的死循环。而作为日本企业主要竞争对手的中国和韩国企业在汇率方面的压力则要小很多。虽然人民币也在不断走强,但是中国政府采取强硬手段严格控制汇率的上涨幅度,而韩国政府更流氓,操纵韩元和美元同步贬值。8 u, W# k, F+ O" l* t' G* U# J
那么日本政府为何不采取强硬手段干预日元汇率呢?这里面有国际方面的原因,作为主要的工业国,操纵汇率当然会受到其他国家的指责,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主要问题在于最近几年日本政府极度不稳定,平均一年一换。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如何讨好选民,保住政权成了各届政府唯一的重点,而在野党也是集中全力夺权,至于国家经济,开玩笑,现在哪有功夫管那闲事!所以各届政府不仅拿不出像样的经济政策,甚至连一些应急手段都没有,只能任由企业自生自灭。, b* k: R n$ ~8 o; E
日本的大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跨国企业,都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史,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应变机制,并不需要政府过多的支援,只要政府拿出一套相对稳定的政策,企业自身可以应付大多数的风险。而目前日本正好缺的就是这些。所以从本质上说,日本企业不是被竞争对手摧毁的,而是被三流政客摧毁的。正应了那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p: r$ ^5 Q. T/ H/ c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