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2-6 10:52 编辑 5 P) T) c% t- T3 k; l
& @7 U3 c* F! M" v; t
近来,美国军事媒体通过卫星图片发现了一艘长约45米的全新潜艇,正在浮船坞上,应该是新造的。谁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建造的,谁都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现在都是在猜,最大的可能是超大型无人潜航器。8 T' L. c- H4 C
7 v: {4 Q- m, [6 c, L$ V
0 F6 w: H8 R5 E
! a4 m. h6 l% ]! h, }从外形上看,这好像一个超大号的鱼雷,采用X形舵,应该有4个艏鱼雷管。艇身靠后的部位有微微隆起,还有一个长杆,估计是拖曳声纳。. \* q0 m6 c- P+ K h5 ~& a0 g, @
$ t$ F; y' U ?' v n
45米的长度比一般常规潜艇小,但比任何已知的无人潜航器要大得多,排水量可能达到800-1000吨。已知最大的无人潜航器是波音“杀人鲸”,长26米,只有85吨。
# n ^9 w0 c( n, T5 D7 \4 Z9 I$ w) F9 p/ B% I
中国造船已经到了自由王国,只有想不出的,没有造不出的。造出来这样一艘超大型无人潜航器不奇怪。 |" c) w" H5 D5 _( G
4 I$ O" N) D" d; m D
在无人机、机器狗的时代,潜航器是自然而然的。但这么大个儿的潜航器干什么用,引起很多好奇。西方军事媒体普遍认为这是封锁台湾用的。4 i* @+ u5 R5 {! h7 Z% p$ u1 b
/ E% T% \( t% n n, Q8 D; c' |/ W6 ~
这当然是可能的。 ~ F' j/ V' n a( P6 I
9 R7 K5 y% c6 x8 Y
台湾海峡不算宽,也浅,通常的潜艇进出和活动不便,尤其不可能做垂直机动。潜艇要是只能水平移动,不能下潜、上浮,潜艇的生存力就打折扣了。美国人设想的几艘核潜艇(以前设想的是“洛杉矶”级,现在改“弗吉尼亚”级)就能拦截解放军登陆船团,那是想多了。在海峡两端大量释放无人机攻击,也有一样的问题。
8 G( Z6 L/ u. X7 f3 u7 u
+ ~- d# m! ~8 Y$ i; w4 `) g但无人潜航器就没有这个问题。当然,也不能做垂直机动,问题是对生存力的要求没有那么严苛。对方聚精会神搜潜反潜的时候,这边的空海岸基力量早就一拥而上了。用有人的潜艇换对方的反潜力量不一定划算,潜艇艇员是宝贵财富,但用无人潜航器兑换就没有那个心理负担了。& Q, w! S, a# c. f. `! w
, g$ a# T& t. s* H2 h* p2 H
这样的大型潜航器的驱动可以是电力,锂电池用于潜艇还是有安全顾虑,但无人潜航器就没有这个问题。极端一点,汽车级锂电池往上堆就行,成本还低。也可以是AIP。速度要求不会高,航渡时间长一点无所谓,潜航时间的限制完全由电池或者燃料量决定,不需要为艇员的生理限制考虑,也没有耗氧和淡水问题。: E8 t, p2 o9 `# Y ~5 n! ~
* p3 S _ K7 L) B' Q8 \
潜艇需要围壳。一方面这是艇员进出的通道,艇体上表面里水面太近,很容易打湿、滑到,稍微大一点的风浪也会把人卷走。围壳的顶端出入口高得多,进出安全,也便于艇长登高观察。另一方面,围壳好比鱼的背鳍,起横摇稳定作用。3 V, T {4 a# A3 {% h( B/ ^: k
# y: p) C, h8 M- V# g: l: z" b但无人化后,没有海上人员进出的问题,横摇稳定的要求也大大降低。设备是不怕横摇的,没人在艇上,也谈不上舒适问题。
- i w2 s( c$ z" w8 y0 [/ |, A5 m1 H5 ^# y! N+ r
无人化后,潜艇的结构设计还有很多其他的不同。围壳一般在艇体中段,围壳下是指挥舱,便于艇长使用围壳内升降的潜望镜。无人化后,围壳没了,指挥舱也没了。艇体内从前到后的舱室布置可以完全不同的考虑。比如说,艏鱼雷管后直接就是备用鱼雷,一直延伸到中段也无妨。备用鱼雷和鱼雷管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后,再装填就简单多了。
# x1 \$ X' l* r* Z3 u r/ _
* t5 v4 r- T6 O( V: k3 b+ u4 J常规潜艇的中间是艇员通道,这个空间现在也没必要了。- C: z' I: g& X# u+ ]3 D+ R
7 T3 ^1 j: k0 @, y z
更重要的是,无人化后,耐压艇壳的要求没有了。一般设备直接“泡在”海水里没问题,相当于双层壳潜艇的壳间空间里的设备。精密设备用小耐压箱包起来,也简单得多。这使得潜艇的设计、建造简单得多。
& g7 }! u. k. G9 I) ~% f1 [ `1 R, a5 C. ]' f( k
无人潜航器还可以用一些常规的有人潜艇不可能利用的新技术,极大延长潜航时间。比如说,水下滑翔机技术。/ o) _) \! T) @: |8 r7 Q
- a7 |. X- p4 Y) I
这是排空压载水舱后利用浮力上浮后,在压载水舱里重新注水,在利用重力下沉的过程中,像滑翔机一样用下沉换前进的推进。在这样的反复升降滑翔中,水下滑翔机可以轻易在水下航行几个月、几千公里。而且滑翔本身无噪音,压载水舱充排水也可以做到基本无噪音。这不像常规潜艇用压缩空气排水,可以用液压油囊,甚至活塞。滑翔所需的充排水流量不必多大,能让水下滑翔机缓慢上浮下沉就行。这和潜艇不一样,紧急下沉和上浮必须很快,否则就要坏事。
( s" U9 {9 C& S* ^" x* d$ s4 R% g
这需要“机翼”,在中国无围壳潜艇上不可见,但这样的“机翼”完全可以折叠,只在使用时才打开,在码头或者浮船坞里收入艇内,减少占地。
3 e4 y4 c9 \' r3 X2 d5 S! W5 V- y5 @3 g4 P2 s
中国已经拥有水下滑翔机技术,菲律宾渔民捞上来的就是这样的东西。: k" Z0 |) g8 ]6 a: f. e9 b% j" T
) D" E. }8 R' o1 N2 s7 k0 f: X在不适宜垂直机动和水下滑翔的浅海,则用常规推进,速度和机动性也更好。! s3 ] Q* T7 q, h' n" }
+ ^8 Q# r, L1 O- E1 z
这东西对台海之战肯定有用,但要是只看得到这点,那就格局太小了。台海只是用武之地之一,这东西的用武之地广阔得很。) m" ?; E( p& w5 s6 O/ a4 k+ S
: B5 B% ~$ S# I; V8 X
比如,封锁日本,封锁菲律宾,封锁关岛,封锁夏威夷,封锁澳大利亚……
. b9 q2 g3 G! y( L0 h" f% \! l2 L3 @9 _( V. W
这东西不仅可以用鱼雷拦截海运,还可以伏击潜艇,布设水雷。要是想象力更丰富一点,还可以发射防空导弹,伏击进场离场的运输机、轰炸机、反潜机等低速、大型飞机。也可以带上大量巡航导弹、训飞弹,从意想不到的方向偷袭陆地目标。
$ V$ Y" [7 c9 Q, c) s- X% B+ a* t+ H- K6 L4 r2 e
最主要的是,中国一旦搞定技术问题,也想明白了要用这东西干什么,产能潜力几乎是无限的。那真是下饺子了。只要有心,几个月造几百条没压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