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8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教沙龙] 中国教育的悖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5 01:2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11-24 11:32 编辑 7 N( u/ x' T1 F0 x$ C

6 e9 i2 I3 y/ S. e( ~- t8 U中国人重视教育,教育也是中国争议最多的领域之一。教育名列三座大山之一,名不虚传。& w# {( \$ F, z6 Z

1 e3 a( v8 W: h! Q+ f2 L6 _: Q中国教育的成就是巨大的。良好的基础教育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大军,这是中国崛起的人力基础,有可能是“中国才是下一个中国”的关键。相比之下,中国教育的比照标准是发达国家,印度、越南的教育都没有达到中国的水平。
( M% ]* s; P0 O6 Y, ]5 Y+ R2 Q
6 K/ h  E7 M9 i% S8 z但中国教育也充满悖论,最大的两个应该是:
6 [! A7 y4 K# ]0 J, _2 p1、高考害人
( \2 a+ X7 c- I0 A2、学渣逆袭
2 U1 Y) l  o8 J9 ?1 _1 b, U; t
1 R& Z7 v* ]' C. o) P2 x$ P$ ~这两个还是相关的。9 v& G( Z, G+ ?$ E% D
; s6 o7 r! c1 H3 ~4 V% Q( b
高考的指挥棒已经深入到“供应链”上游,连幼儿园都卷起来了,但也谁都认为“动不得”。学渣逆袭的事例确实有,但人们还是赞美学霸、鄙视学渣,直到学渣逆袭成功。
( \2 s& v! `6 I/ e  R
9 }1 ]6 S/ U7 U1 N6 q7 N高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约定俗成的认知是:高考是筛选人的,优胜劣汰。
6 x8 Z6 d: E! J  G: r3 T
$ {4 t  M) d+ v换句话说,高考优胜者,进入名校,师从名师,从此人生道路光明通畅。高考劣汰者,幸运的进入水校,跟着水师,不幸的根本没有读大学的机会,从此人生道路自求多福。
- N" \3 N" h2 D' L8 A: I0 L
/ s+ `; r: |2 Q9 g" [6 n& }' L换句话说,考试是被认可为“把人划为三六九等”的公正工具的,即使在高考落榜者中。9 \4 C( m/ m, H/ ?: e* ~
# S, ?1 \, I5 }3 |8 N
但到了大学考试挂科,认知就反过来了,尤其对学渣:人家入学了,交学费了,大学只有权力教好、毕业,没有权力挂科、踢人。5 g2 d; K, u5 B) S! h
+ s+ \7 v4 N2 r% q- @
大学教师和管理“反正是在混饭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放水就放水,出了校门就不是“我”的问题。学渣则不断用老师不行、校管理不行、教材不行为开脱,不断找到学渣逆袭的例子证明挂科不等于不成材。
$ W. ^1 B$ g9 ]. F5 e
, j2 H$ ]8 ^- V那就需要一点逻辑上的一致性了。
$ `4 ?( g1 \6 C7 u' z4 q( I& d0 |5 l. ^/ M' [$ T0 h
高考只是考试的一个。如果考试是筛选人用的,高考的作用是在读大学前,大学考试是在读大学后。! `5 a6 c3 ^& l6 n% {; _7 H

! `* ?0 I4 W2 u. k% r) L但高考实际上是在越来越难的。不断有当年学霸惊呼现在高考的话,注定落榜。换句话说,高考实行的是浮动分数,重点在筛选出上中下。只是扩招后,上的标准在继续提高,下的门槛则原地踏步甚至滑坡了。- O7 ?2 @9 j! |5 O: C# n- O+ q

  Z4 E8 [) x" O+ Z在知识爆炸的现在,大学毕业的要求其实也在相应提高。不是现在的大学生“不行”了,而是社会的要求更高了。但大学考试是按照多年不变的大纲要求,“就低不就高”,以“一个也不能少”为目标。
/ A1 _. m( s2 E  c0 f6 ]. p) H
" y. D, h9 Q8 H6 R0 y+ ?4 l高考神圣不可侵犯,为什么大学考试就敢水漫金山呢?6 a' J' e! M4 l& @5 _, R% m
, O, Z; P9 K) m+ D6 `4 b
想起了曾经有过的伪劣商品遍地的时代。现在伪劣商品少点了,原因是人们的辨别能力高了,伪劣商品没人买了。水校就是伪劣商家,水学位就是伪劣产品。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或许反映的就是伪劣产品差不多的问题,好学校、好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依然相对顺畅。8 D( f+ t' A# s1 D$ S
/ ?+ Q+ I* x: D$ i) X, i
但或许也不必悲观,伪劣商家也是在改进产品质量的。福建曾经是伪劣运动产品的源头地,现在有说法冒牌比正宗的质量还要好,穿不坏的耐克多半是冒牌的。不管真假,福建确实产生了一批运动产品的名牌,安踏、鸿星尔克都是福建的,老牌的上海回力牌之类现在反而不大行。' d# u1 Z/ ?8 ^/ c5 Q+ c  q) [

. e, F( z9 r- f* M* s/ i, k水校要生存下去,水学位要又人认,只有控水,而不是放水。伪劣产品价低质更劣,靠降低标准最终是死路。学渣要逆袭,不能靠摆烂。谁知道呢,或许有一天水校毕业生比清北更加能打,就像运动鞋“冒牌打败正牌”一样。8 d; r9 t& }' O) |* J: w8 K2 V1 {0 p

( Y, t9 d9 Z( F5 `; `福建石狮的伪劣厂商大部分都消失了。+ U* E4 c2 Q# e( _7 F  |; Q
7 K3 y) Q7 e# h" S. n2 m  j9 F+ }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8 收起 理由
水风 + 8
常挨揍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16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23-11-26 00:5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凉山 于 2023-11-26 00:53 编辑
    ; x! i' d: A, i8 k" k& |( f( _/ |: }1 M8 u7 A6 r+ d
    高考题是越来越难了,但是你不知道现在的录取分数线有多低吗?750的总分,300来分就能进本科,100来分进专科。那样的学生收进来,你让学校不放水咋办?9 h& T# s  u: h, q

    2 y5 o, `' z5 x0 a这样的分数线很快就要守不住了。过不了多久每年有1200万招生名额的高校就要面对800来万的适龄人口(包括智障痴呆在内),你猜分数线会定到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6 02:42:30 | 只看该作者
    清凉山 发表于 2023-11-25 10:52. E+ k$ M& H+ W# Y+ t9 h7 t8 {. `1 s: r
    高考题是越来越难了,但是你不知道现在的录取分数线有多低吗?750的总分,300来分就能进本科,100来分进专 ...

    ) ?) s- p, J: b; z& o4 b所以高考达到了目的:拉开了差距。) y9 d7 Y6 n* i& F& S# ?* H

    ! q. D+ O& [. }0 Z0 q) h! C现在该社会来决定了:如何对待高考中低分、后来也证明低能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2-18 04: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地板
    发表于 2023-11-27 17:34:55 | 只看该作者
    别说大学,连研究生都能用来解决就业问题。其他的问题都见怪不怪了。
    4 w! w  G7 J1 J1 _3 {, b' p, ~" Z5 c反正你肯定想象不到。你把教育当成过程,人家当成工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24-1-11 18:02:46 | 只看该作者
    隧道 发表于 2023-11-27 17:34
    , `6 k, ^, I$ _" S! W! D别说大学,连研究生都能用来解决就业问题。其他的问题都见怪不怪了。
    9 ?. W) R7 y, b, H( a" S, O反正你肯定想象不到。你把教育当成过 ...

    * c- U; u$ o3 E# g) `' n) P      不用激动,每个行业都不是靠理想支撑的,每个行业的人都要养家糊口。幻想或鼓吹某个行业的人就该无私奉献讲情怀这事儿对大多数成年人没用。现实中,教育行业产生出的数字指标就是教育官僚的KPI。别指望国家顶层官僚就能高瞻远瞩,毕竟任期就这么几年,百年树人的教育规律和职业官僚的任期制就是矛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12-1 21:0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6#
    发表于 2024-1-11 22:3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节 于 2024-1-11 22:39 编辑 8 e+ H5 C/ P' h! U5 C" [% E
    & `5 }1 R2 _: k+ r- s0 ]  Z
    个人观点,一直没机会写完整。$ ?: O# G4 s5 c! d# \
    教育有四个作用:1 L9 Y/ D6 g! q/ o& `7 O4 P
    第一个社会作用,说白了就是让劳动力能够摆脱孩子,让孩子特别是未成年的大孩子有个固定活动的场所。美国的公立学校说白了就是这个作用。
    % R8 }, P8 C* C8 K* x第二个教育作用,即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基本技能。因为对这个基本技能都理解不同,造成不同家庭在教育上投入不同。也是我对减负最不满的地方。明明没有完成基本技能都培养,还要减负。现代社会不能把会读书识字简单数学就认为可以满足社会基本生活了吧。孩子一周正常40学时,加上晚上50学时,如果基础教育能够将50学时填满,也就不用考虑减负的问题,因为时间基本占满了。# b" z' q3 t; g" Q  ^
    第三个筛选作用。主要是高考以及其他教育分流。
    - S" L8 h5 h0 T# |/ S: e第四个职业教育。本科,专科,技校,硕士,博士,说白了就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还应该包括体育,文艺等等。8 _: k4 B+ F2 }( F9 @8 F! R9 d6 S
    2 y) }3 H# {8 l  G5 l
    中国教育的问题如何平衡这几方面的侧重点,而不是上来就只谈高考。比如说,现在说孩子太卷了导致年轻人不敢生孩子,教育的社会功能考虑了吗?减负的时候3点就放学,考虑过劳动者的问题了吗?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2-18 04: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7#
    发表于 2024-1-11 23:13:25 | 只看该作者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4-1-11 18:025 {$ R9 Z" x& J
    不用激动,每个行业都不是靠理想支撑的,每个行业的人都要养家糊口。幻想或鼓吹某个行业的人就该无 ...
    8 P: ]- Y; Z( C' [; V! M: ~
    到不是激动,而是感觉不可思议。
    , E: q  D4 b& p) z9 j7 a7 c& m5 k0 ]5 M除了完成kpi,一点意义都没有,远远不如当初教员的上山下乡。
    , t, D/ E% M5 m6 e, b- u- o还不如军训一年,支教一年。8 ]& y9 b5 G1 v; J0 J
    其实美国是伪装成国家的公司,美国的学校也是伪装成大学的公司。: O  z: M; H9 y2 |. a
    中国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学校是伪装成大学的政府。。。# b" _  c: z# I8 p8 Z8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4-20 05:43
  • 签到天数: 300 天

    [LV.8]合体

    8#
    发表于 2024-1-12 05:10:05 | 只看该作者
    之前大学生少,能进入大学的质量都不差,所以严进宽出效果也不错。现在不同了,尤其水校,宽进宽出,质量是没发保证的。% B7 P0 c5 k3 _1 H
    # Y, B5 c7 L0 C! |
    为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重心要偏移一些,不要把精力都放在高考前学习成熟知识上,到了大学就放羊。而应该让大学变得难起来,让大学前轻松点。
    1 j, A+ U8 M( N8 ]4 n* s0 C7 T) ]7 R6 `3 V' C. K1 G
    让大学变难不容易,让大学前轻松点更困难。家长和社会的焦虑很难破除。一个是对技校的极端鄙视,说实话,水校的大学生还真不如有个一技之长挣钱更多,但大家心态上就是凭什么不让我读大学。还有就是教育资源太集中了。清北,985,211,等级分明。清华一个学校的预算不知道顶多少211的。这个更难破。3 G3 s; J9 _+ Z0 e5 L4 P/ t

    7 w5 d3 d3 v6 g但是不破,就是孩子在小时候拼命刷题,上了大学自控力差的摆烂,自控力强的继续为就业和考验刷题,就是到了博士,当了教授,很多还是刷论文的题,刷院士的题。学习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被异化成了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08:29:29 | 只看该作者
    可梦之 发表于 2024-1-11 15:10+ g" g; K7 F& L
    之前大学生少,能进入大学的质量都不差,所以严进宽出效果也不错。现在不同了,尤其水校,宽进宽出,质量是 ...

    / b8 U' h% W0 b/ R! x, U这个问题可能只有市场调控来解决了。
    + p& X) R4 g8 T" m* b  d' R2 p4 J2 i
    现在舆论已经开始“卷学位有什么用”和“蓝领中产”的说法,希望能改变很多人的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24-1-12 13:04:32 | 只看该作者
    隧道 发表于 2024-1-11 23:13
    8 S; u% J% f" L) j) \, h到不是激动,而是感觉不可思议。
    9 b9 Z( d: O% {, G+ W0 l除了完成kpi,一点意义都没有,远远不如当初教员的上山下乡。1 d( L) g) q9 j1 f2 r
    还不如军 ...

    2 ~9 o6 h5 T- q! m7 H上山下乡意义很大吗?是提升生产力了还是提高青年学生觉悟了?生产力发展不起来就搞逆城市化,让学生们浪费几年青春就为了认识到社会险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4-20 05:43
  • 签到天数: 300 天

    [LV.8]合体

    11#
    发表于 2024-1-12 18:49:37 | 只看该作者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4-1-12 13:04. Y/ d2 R$ P$ S. Z0 j
    上山下乡意义很大吗?是提升生产力了还是提高青年学生觉悟了?生产力发展不起来就搞逆城市化,让学生们浪 ...

    5 J1 j' I& Q1 }* ^( P: l3 _2 S" @我爸上师范的时候,很多老师就是各种被迫害的,上山下乡,右派,地主后代之类的。笛子和二胡就是跟着一个城市下乡的学的。从某些人角度看,知识分子是高高在上的,去卑贱的农村受了多少委屈呢。但是从卑贱的农民看来,这些人的确带来了知识和视野,从而影响一批又一批愚昧的农民。从拉动农村来看,上山下乡客观上意义很大的。
    & ^$ {, G3 C0 C4 _: [* w% P
    $ D7 ^; ^; f* U# A5 ]* z$ b凭什么学生就不能下乡了,他们的才华只有在城市才不屈才,更何况很多学生本身就是从农村出去的。

    点评

    不能同意更多: 5.0
    不能同意更多: 5
      发表于 2024-1-13 02:30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如风如雨 + 6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8 03:33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12#
    发表于 2024-1-23 00:22:53 | 只看该作者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4-1-12 13:04) |1 @* Y$ y" R1 b# Z
    上山下乡意义很大吗?是提升生产力了还是提高青年学生觉悟了?生产力发展不起来就搞逆城市化,让学生们浪 ...
    / ?+ R3 c2 v2 ]1 o+ |* t
    为广大农村送去了人才。我的小学老师绝大部分都是知识青年插队落户的,80年代农村有一批农村高考的高潮,和广大知识青年分不开。90年代后绝大多数村小镇中都完蛋了,因为知识青年都回家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24-1-31 17:33:54 | 只看该作者
    可梦之 发表于 2024-1-12 18:49% Q8 s2 M1 n' ^' N8 L6 P  f
    我爸上师范的时候,很多老师就是各种被迫害的,上山下乡,右派,地主后代之类的。笛子和二胡就是跟着一个 ...

    - a5 }8 P" N, Z" r4 @6 L在当时绝大多数农村没有任何工业化工具的生产条件下,农村种地考的还是传统体力劳动,下乡的高中生的纯体力农业技能还不如干惯了农活的文盲和小学生。生产力=劳动力*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不变,生产资料(耕地面积)不变,光增加一堆高中生,这粮食产出根本增加不了,就是给当地农村增加了一堆需要吃饭的嘴巴,不给人农民添乱就不错了。人均才几亩地的国家,每亩地上需要增加一堆农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24-1-31 17:37:39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24-1-23 00:223 k  r8 H+ j* M4 K, G6 A* L
    为广大农村送去了人才。我的小学老师绝大部分都是知识青年插队落户的,80年代农村有一批农村高考的高潮, ...

    ; `8 R# D7 [( h' N( v你也知道最终送去的人才都跑了。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口工业化城市化,而不在于增加居住在农村的高素质人口;农村最终得靠大大减少人口,增加每个人口所能占有的资源以及工业化资源对农村的反哺。人才只有跟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结合才是人才,否则啥也不是。看看菲律宾,大学生的出路是出国当保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1-31 23:45:39 | 只看该作者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4-1-31 03:37
    8 M- Y$ x$ ~$ k3 C& m8 o你也知道最终送去的人才都跑了。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口工业化城市化,而不在于增加居住在农村的高素质 ...
    # p. [" }% n8 S; W
    你不是正好在说:上山下乡知青为农村青年打开了眼界,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成为日后农民大进城的铺垫吗?3 M6 ^. u. Z& z) X1 ^

    ) P7 W1 o7 Z1 m5 B4 L0 M8 s没错,缩小城乡差别的捷径在于城市化,但城市化首先需要农村的人有走出来的动力。知青在这方面是煽动空气的第一批蝴蝶。
    9 d& W, x: w6 Y! J8 m
    9 p4 w" T: C  ]! ^他们为农村带来的基本文化(认字、识数)也是日后进城青年农民在城市谋生的技能基础。- C  M  U1 L% h2 j, Z
    , Z' n+ G. F" s' E, ]6 b
    不管知青下乡的初衷是什么,对很多知青带来个人的伤害,对中国农村的改变是有强大积极作用的,也是改革开放的人力基础的重要推动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4-20 05:43
  • 签到天数: 300 天

    [LV.8]合体

    16#
    发表于 2024-2-1 06:20:06 | 只看该作者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4-1-31 17:33
    ; J/ I9 |4 e* _. @/ \在当时绝大多数农村没有任何工业化工具的生产条件下,农村种地考的还是传统体力劳动,下乡的高中生的纯体 ...
    3 I+ w5 L6 m0 m) K
    下乡对农民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了能力见识,而不是多几个劳动力。; y7 V% W; f% O9 A, F

    8 j1 t- t# m& [* v8 f$ a下乡对知情的主要意义在于认识了社会的基石,理论联系实际,莫要做浮在空中的所谓专家,而不是混口饭吃。
    6 y; C3 M8 N) K: H1 `$ J. Y, Q3 E# b) }- n/ M* j
    人要交流,社会阶层要流动。能上能下的社会才能调动起大部人的活力,创造璀璨的文化财富。把大部分农民困在农村,让少数老爷高高在上风花雪月,1亿人+13亿牲口的印度,不是革命者想要的社会。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长叶林 + 8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24-2-1 09:40:09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4-1-31 23:45
    ( J3 N) _" c# ~: E! T) W你不是正好在说:上山下乡知青为农村青年打开了眼界,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成为日后农民大进城的铺垫吗?( n+ J8 W: Q3 \$ m$ h$ W$ z
    ) V6 O; k: q( [! e; d
    ...

    ( `- s* f8 a9 o" K* h农民进城的动力还需要知青带来?我爸是湖北大别山路的贫穷农村孩子,他和他的中学同学们60年代坚持饿着肚子上高中的动力就是:考大学进城,“脱了草鞋换皮鞋”。那时候文革还没开始,上山下乡还没出现。别以为农民不知道怎样对自己最有利,还要靠知青来煽动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2-1 10:17:26 | 只看该作者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4-1-31 19:403 o+ ~% i( _) R* U; R
    农民进城的动力还需要知青带来?我爸是湖北大别山路的贫穷农村孩子,他和他的中学同学们60年代坚持饿着肚 ...

    , `3 I' J& w) }" H9 h( _  [你父亲很厉害。农村里的人有这样的见识和毅力,很了不起。
    9 w. d# o5 |/ q* x0 p7 e% y
    * x. J: v: j1 n+ [/ O9 I但中国农村不止大别山。不少地方在知青之前对“外面”的理解几乎为零,根本谈不上考大学进城、脱了草鞋换皮鞋,因为根部不知道大学和皮鞋的存在。
    7 }0 o. ~/ Y2 g/ T; X/ p
    : X( N6 t$ a, A& O  D- v不必否认,这是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9-17 08:33 , Processed in 0.04764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