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楼主 |
发表于 2022-8-13 11:05:59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2-8-13 02:226 M, k$ v6 v, \) N! p
假定这个话题主要针对工科,而不是其他如文科、纯理科、医科等。
& t" H" y9 h* f( `7 y' W, q) @( H- b! ~* p
这是老问题了。中国有,外国也有。我以前 ... + ]0 G/ ?( n) z- `- Q8 q
我的核心要点是,要给学生实践的经历来认识到自己适合的发展方向,跟通识或专技的理念关系不大。大二结束的学生进入社会去干什么具体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接受一段社会的毒打,意识到自己的长短板,人会变成熟很多。当年我在外企里干工程师,有一年的全公司年度最佳工程师是一个本科文科生转行来的;6 V0 Q6 R2 Q% o, f
遇到有的爱立信资深工程师(不是技工)根本没上过大学,只是边干边在企业内部进修;在丹麦认识一个软件工程师,28岁也没上过大学但自己做软件设计contractor 很成功,后来才对理论知识又有了兴趣去上了大学;国外也有很多人工作几年发现自身的研究兴趣去读博的。总之大学生主要得靠自己培养自己,在自身才能、缺陷和兴趣之间寻找一种最佳的妥协Tradeoff路线, 学校只能提供一些选择,不要妄图去设计所谓的通识或专技哪个最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