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7-6 23:55 编辑 7 h1 O6 C9 @8 H# f
1 x: g& z9 y+ S7 k! N2 c7 g, K4 r近些日子来,国产新能源汽车风头十足,成功地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尤其在高端市场,形成对进口品牌的强大压力,坊间马上带出“BBA的日子是不是到头了”的讨论。
* X" f! g; H' ?* X) v; r4 A' G9 g6 R& |% w' l+ A1 X- Q
BBA是奔驰、宝马和奥迪。卡尔.奔驰发明了汽车,奔驰是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品牌,也从一开始就与王公显要的生活和出行方式相连,希特勒是最大的奔驰粉,伊丽莎白二世的家人除了英国品牌外,也非奔驰不坐。在60-80年代,霸气侧露的奔驰600SEL成为从齐奥塞斯库到教皇的座驾,风头一度盖过劳斯莱斯和宾利。如今奔驰S系依然是高大上的代表,可能在世界各国的国士政要和名流巨富的坐车中占比最高。
: ~- I! K( F+ \) q- p6 N( Y7 M3 R: i h( u. l& P' l
宝马在30年代算边缘品牌,50年代复出,但要60-70年代才进身主流高端品牌。奥迪成气候更晚,要80年代以后才摆脱边缘地位,在BBA中也稳居第三。在欧美,奥迪更多地是作为“抗议品牌”,是因为与奔驰、宝马不同,不随大流。沃尔沃也是这个意思。
0 G3 H; e. I/ t! Z. Z5 D* Z" \' c' h: h0 K+ H5 i! I( m& S9 Q% b+ V
在中国,奥迪布局最早,成功地建立了高端的品牌形象。宝马随后,在90年代后成为成功人士的标牌形象,陈佩斯勾搭范冰冰非宝马不驾,生活中的范冰冰据说开的也是宝马。奔驰反而较晚。或许是因为品牌形象一度“太高大上”,接上中国市场的地气需要一点时间。但现在中国大街上也奔驰满地走了。
( x t4 r7 m3 U2 O; V
4 h* w# ?/ [& n" x% q2 W7 o2 o# X" SBBA不满足于高端但是小众的市场,多年来,产品线不断下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奔驰C系、宝马3系、奥迪A4成为品牌主流,更加亲民的奔驰A系、宝马1系、奥迪A3也大受欢迎,更是满足了希望沾“名牌”的气场又囊中羞涩的群体的愿望。1 l- [) J% A! u0 c) M* k( N$ X; j
) \3 S6 L" x; h, x/ p8 ~- L" V+ D
不必对消费者的选择横加道德评判。只要是合理合法合乎心愿的,都是正确的选择。同时,把BBA打成“伪豪华”也不尽公平。奔驰S系、宝马7系、奥迪A8都可贵为国宾专车,是真豪华,不是伪豪华。奔驰C系、宝马3系、奥迪A4属于入门级豪华,在门槛上,但不是伪的。奔驰A系、宝马1系、奥迪A3在汽车世界就是轻奢了,本来就不是豪华车。一棍子统统打死不好。
$ s; \8 h; P: N, K6 l$ I' J$ v
* E/ s/ Z' W$ N/ B/ q: r3 x豪华不是有没有某一项特定的配置,豪华更主要的是一种感受。从0-100或者过弯来说,BBA并不出色;从各种配置来说,BBA也不见得比其他品牌更多;从质量和可靠性来说,更是有好些品牌做到不相上下。% d5 D' y/ @+ q* G6 U3 j. v
/ j2 y! I1 b+ k! [% k4 \) L- |7 b: t6 Q
BBA的豪华感在哪里呢?除了一般的质量、性能、配置外,BBA在“个性”上各有特色。
R" G ]! j4 ?3 E6 ~$ t$ |6 q
奔驰给人以坚实、沉稳的感觉,但真要疯跑起来,那叫纹丝不乱,还不喘一口大气,好比传说中的英国管家,一面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一面把繁难的事儿在不动声色中都悄悄干了。) @* H9 c( p6 Q' Z- y4 W
, L% y- h9 ~9 ]
宝马则是激情的骏马,永远在暗示你放松马缰,但激情的释放是诗意的、流畅的、优雅的、精确的,而不是狂野的,还在你的激情把自己吓一跳的时候,悄悄地读懂你的心思、帮你收拾干净了,好像你根本没有犯傻一样。 z3 T1 ~9 k+ e0 [
/ _5 }$ m- {! F7 J+ k: ]4 W+ |奥迪则像外科医生一样,冷静,精确,理性,并不多话,总是优雅地不动声色。
" d7 [7 L8 F+ f9 t/ \3 V
* ]. Q$ y. [% T% Y- k其他品牌在不同程度上也做到了,但很少有这样完整地做到。
5 H) m9 i$ |; ]
: G2 _* e4 V! m$ m- o" f% j这些品质重要吗?谈恋爱的时候投缘、心有灵犀重要吗,还是只有三围、会做饭重要?
. K& ^$ U: V ~- N6 N6 I/ K9 H6 R! Z
必须说,有不少人买BBA只是因为这是“最好的”,对于它们的“天赋”和”才华”既不珍惜,也不会利用,这是暴殄天物,就像旧时有钱的俗人强娶才高貌美的姨太太一样。但BBA还真是“物”,有人愿意出钱暴殄,那就只有随他们去了。: U% l% E7 |2 k+ K
, j9 o* u6 R: ]1 L' b/ ]! G/ i
现在的问题是:新能源汽车成气候了。
* m0 n9 T' C; o R) Q9 B7 e
( {2 s3 c2 P3 z$ ] D$ O8 f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销售占比中逐渐成为主流,2020年还只有5.8%,2021年增加到14.9%,2022年1-5月增加到23.4%。这是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突破了成本控制关、可靠性关和里程焦虑关。
* I* c) o- g {- M9 c
. `( |7 `( Z2 _% @- h7 p8 n突破不等于问题完全解决,只是超过底线要求,进入正向的滚雪球发展了。还不完美,但现在够用了,在向完美挺进。对于大多数中国用车一族还说,市内通勤是主要出行模式,里程焦虑本来就不是最大的问题,可以在家或者工作地点充电而不必到处找加油站,还是便利呢。
/ l+ v3 M2 `4 }. F g9 U4 q9 I, q2 a$ {; g$ k7 l
长途出行就要靠沿路充电站了,还要多一点耐心。好在普通人家一年也没有几次这样的长途出行需求。$ V: T& d5 A# r5 P* V1 v
$ {% V, m3 w1 Y) z5 Q/ M; O插电混动是另一个路子,解决了里程焦虑问题,但增加一套内燃机和发电机的重量和复杂性。从长远来说,全电还是插电,还不大好说哪一个代表未来,或许会双管齐下、长期并存?: @! b4 Q: l: w
- [8 W# v1 F. b* Y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在猛力加料。不是从传统的舒适角度,而是从数字化和互联化方向入手。理想L9差不多是车轮上的IMAX影院了,在信息化和娱乐化方面进了一大步。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高端路线,欧美品牌在车内全屏方面实际上落后了。这是不是领导潮流,还是只是中国特色,现在还不好说。
$ i! P0 D8 Z+ H
4 F! Q; w+ v" G+ M7 @- q8 m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在自主驾驶方面一马当先。眼下还不时听说出问题,但这是成长中的阵痛。这个问题解决后,不仅对消费者乘用车是革命,对商用车更是革命,影响到千百万职业司机的生计,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d6 q4 P3 ^1 _7 K
, n5 ^# u) }: _' c. Q' x' SBBA也在发展新能源,但必须说,这不是他们的擅长,最终是否能成功转型,现在还不好说。他们对内燃机已经形成很深的路径依赖。1 Q( S3 N7 v) g* I
b2 j5 b7 h$ K$ x
在数字化世界里有“数字洞穴人”(digital caveman)、“数字移民”(digital migrant)、“数字原生民”(digital native)的说法。数字洞穴人指刚对数字化有点开窍,但根本谈不上数字化的“老辈人”;数字移民指随着数字化成长,从数字蛮荒时代“移民”到数字化时代,适应数字化,但还带有很多蛮荒时代的印记;数字原生民则是生来就在数字化时代,思维和期望都反映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之前的事物和做法反而陌生。
! ~& f3 ~( w" Y7 P
/ W" J! c0 U! h6 r延伸到汽车世界,也可以用洞穴人、新移民和原生民来描述。特斯拉之外的美国汽车大体可看作洞穴人,BBA则在努力从洞穴人向新移民转型。中国汽车则是分裂的。老势力与美国汽车差不了多少,顶多向德国看齐,但新势力则是原生民,没有历史负担。% M$ ~$ H6 ^7 v1 H9 E. ~) X
& Y+ P$ s" `4 u1 Q- l
主流汽车世界的未来属于全电和插电,这是肯定的。BBA即使能成功转型,也将放弃很多传统特色,好比劳力士去与苹果手表竞争数码技术了。奔驰EQS在很多方面“不像奔驰”了。但这也提示了一点: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可能会和全机械手表一样,在未来的汽车世界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7 Q& M7 _3 b; {; {8 q% s
$ S8 U2 O! ]1 a: V: {0 v( t6 Q7 b0-100、安静、过弯只有在做不到的时候才重要,驾车还有主观感受。人常说的操控感之外,发动机的雄浑是一部分,油润、丝滑的运转也带来难以名状的愉悦。在电子手表不值钱的今天,全机械手表卷土重来,正是因为那种精密感和机械美感。- U# t/ B5 j- g+ x
3 H4 n6 e, r3 ]2 j6 q% E这可能是BBA的归宿。7 p6 Z. B7 z c9 _, P
5 ]$ e5 o2 i- o# ? g
禁售燃油车不是障碍,氢动力与内燃机是相容的。$ C1 j) v7 b5 `
+ L3 l! [* b/ @0 _ k; i
但BBA可能也需要收缩战线,放弃轻奢,重回高端。亲民化对品牌的豪华形象本来就是稀释,在汽车世界里不乏异议。. l2 W' s$ E+ T
; I% B2 `, t+ {& n+ C* \4 d& g9 s
要员的豪华轿车可能在很长时间里不能全电化。考虑到安全问题,必须有长途狂奔的能力。内燃机驱动的话,跟一辆警卫车上拉几桶油,停车加油要不了几分钟,但要充电,就费时间了,要耽误事。插电也不行,内燃机增程模式时动力不足,只能维持,不能狂奔。
3 V! h; H7 ?3 L' ^7 a+ v% e9 @( N0 I9 D8 c. u
即使在环保高调唱得很响的国家,也绝少使用全电或者插电车作为元首车或者国宾车的。
g# G7 e4 }! `6 D1 E$ u* g j5 D! g, D' `9 h: [
BBA应该从神坛上拉下来,放回应有的位置。但BBA的日子到头了吗?早着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