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全世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朝圣” 摄旅天地 大西洋 2012-3-16 9 2353 漂呀漂 2012-3-16 22:41
PSY - GANGNAM STYLE(江南Style) 琴音书画 不爱吱声 2012-8-21 14 4301 万里风中虎 2012-10-13 07:07
给读者 读报组 老马丁 2012-11-8 0 124 老马丁 2012-11-8 09:38
【文摘】开训 日志随笔 duanjian 2014-8-25 0 1964 duanjian 2014-8-25 16:19
武汉迎“全世界最大学生潮” 交管提醒市民绕行 网林摘葩 东湖珞珈 2014-8-30 17 3254 njyd 2014-9-2 19:09
联合国要求全世界在2100年前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日志随笔 晨枫 2014-11-3 29 4278 不爱吱声 2014-11-4 01:21
家常自制熏兔 attach_img 爱坛美食 茉莉 2014-12-15 16 3746 张声语 2014-12-17 20:27
其实很普世--关于发改委调整油价 经管智库 老马丁 2015-2-6 15 4207 勤劳工作的猪 2016-3-12 16:05
美国人的独裁者模版 八卦闲聊 猫元帅 2015-2-7 7 338 huma 2015-7-28 00:10
高铁时代的中国民机 科教学圃 晨枫 2015-2-24 77 11844 longcheng 2015-8-26 21:10
如何为家人挣出一辈子的飞往全世界的免费头等舱机票 琴音书画 晨枫 2015-12-6 5 2305 bestwood 2015-12-23 11:16
对全世界近十年的大豆贸易做了个粗略统计。 社会杂谈 njyd 2016-1-26 6 2251 山远空寒 2016-1-27 09:20
巴黎布鲁塞尔恐袭后深刻剖析伊斯兰 社会杂谈 李寒秋 2016-3-28 12 3013 二郎神 2016-4-16 22:44
内天,天竺人征服了全世界 attach_img 缤纷生活 喜欢就捧捧场 2016-9-18 46 13975 七月群山 2018-8-23 06:35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酒庄 独角兽 2016-10-4 1 33 煮酒正熟 2016-10-4 20:42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观影感受 - [阅读权限 50] 日志随笔 独角兽 2016-10-4 1 33 loy_20002000 2016-10-5 15:03
中国要接受难民吗?很多人不敢给联合国难民署的宣传点赞 网林摘葩 燕庐敕 2017-6-24 94 14624 皇家骑警总监 2017-10-24 22:17

相关日志

分享 十九世纪 “统计学” 革命(转)
gordon 2017-3-18 02:28
在19世纪,有关概率和统计学的三个主要领域都获得显著的发展。第一个领域是数学理论(以拉普拉斯为先导),第二个领域是统计学应用于对社会的分 析,从所谓的“道德统计学”开始;第三个领域是为科学引入了一个统计学基础。其中第二个领域通常与比利时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尔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凯特尔 以其 关于某些数字恒久性或合规律性的意外发现 ——婚姻、死亡、出生、犯罪等等——而使全世界的读者震惊。   我们有一个相当充分的证据可以雄辩地证明有关社会的新的统计学的发现的革命影响。正如约翰·赫歇尔爵士在1850年所说的(PP.384-385),“人们开始惊奇地——但并不是没有某些良好的渺茫的期望——听到”      不仅生死和婚嫁,而且法庭的判决,普选的结果,在抑制犯罪时所进行 的惩罚的影响——医疗的比较值以及治疗疾病的不同方式——自然研究的每一个部门的数字结果中的有限的概差——自然的、社会的和道德的原因的发现,——而 且,甚至证据的重要度,以及合乎逻辑的论点的确实性——似乎都可以用对一个无偏见的分析的敏锐的彻查来测定。这里所说的对一个无偏见的分析的敏锐的彻查, 即使不会立刻导致实在(实证)真理的发现,至少也将保证发现和排除许多有害的和不断侵扰的谬误。   这一段文字搞自《爱丁堡评论》(1850年7月)中关于刚刚出版的凯特尔与阿尔贝特国王有关《概率论》的通信集的译本(1849)的一篇人们广泛阅读和争论的文章(见赫歇尔1857,365ff.)。   但是,发生过一场革命吗?估计对社会所作的新的统计学的分析是否由于其深远的意义而被视为一场统计学的革命的一个方法,就是认识 反对新的统计学 思维方法的激烈程度 。以统计学为基础的科学或知识的两个反对者是奥古斯特.孔德和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孔德在其《实证哲学教程》(bk.6,Ch.4) 中嘲笑“ 某些几何学家妄想使社会研究服从一种奇异的数学的概率论 而使社会研究成为一种实证研究’h855,492)。孔德严厉驳斥詹姆斯·伯努利,尤其是 孔多塞 企图把概率论和统计学应用到社会理论(或社会学)之中 。他说(p.493)      人们开始普遍认识到政治哲学的真髓,而且事实上由于孟德斯鸠、孔多 塞本人的努力,这一真髓已被揭示出来,此外,社会的新的动荡也强有力地鼓舞着人们。在这样一个时候,拉普拉斯再重复这样一个哲学错误,是没有任何理由的。 从那时起,一系列模仿者 用单调乏味的代数学的语言继续重复这个幻想,而没有增加任何新的东西,滥用了恰恰属于真正的数学精神 的荣誉;所以,这个谬误现在只 是将会使用它的政治哲学的极端无能的一个不自觉的证明,而不是像一个世纪之前那样, 是科学研究的不成熟的本能的一个象征 。再也没有哪个概念比这个概念更荒 谬了: 它把一种假设的数学理论作为它的基础或它的操作模式 。在这种理论当中,符号被误认为思想,我们计算和测定数字的概率;进行这种计算也就等于 把我们自 己的无知看作是测量我们各种观点的几率次序的自然手段 。   孔德反对统计学和概率论很可能是基于他这样一个信念:“一切科学的目标都在可预见”(即准确的预言);他在1822年关于“改造 社会”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这一论点(弗莱彻1974,167)。为达到这一目的,“由对现象的观察所确立的规律”应当使科学家能够预言现象的接续和演替。 由此可见,“对过去的观察应当像我们在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中所看到的那样,揭示未来”。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六卷(“社会物理学”)中,孔德扩 展和进一步发挥了这个论题。在其中的第三章中,孔德主张,“社会现象服从自然规律,同时容许合乎理性的预见”。孔德这里所说的是合乎理性的经典力学的简单 的因果律的预言——他认为,这些预言与统计学和概率论的“不准确的”预言是相对立的。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其最重要的或“主要的哲学著作”《逻辑体系》中,反对科学或社会科学中的统计学论点或对概率的误用。密尔认为 (1973-1974,1142),“确实需要有充分可靠的证据使任何有理性的人相信,我们的无知可以通过一个对数字起作用的系统而溶入到科学中去”。密 尔又说,“这个奇怪的意图无疑导致一位学识渊博的思想家——孔德先生——极端地反对整个的这个学说, 尽管事实上保险业的实践以及其他大量实在的经验天天都 在证明着这一学说 ”。这个陈述,如同《逻辑体系》第一版(1843)中的其他陈述一样,在第二版和后来出版的其他版本中被删除了;但是,没有哪一位读者会 忽视或忘记这样一个明显的结论:密尔对于概率的基础以及运用概率的有效性抱以完全否定的态度(见密尔 1973-1974,8-9:bk.3,ch.17-18,app F,G,pp.1140-1153)。当密尔在其《逻辑体系》(1973-1974年,bk.3,ch. 18,3)中说“对概率运算的误用”已经使之成为“数学的真正耻辱”时,人们对他的观点就确信无疑了。   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或者 直接反对在科学中使用概率和统计学 , 或者对在科学中使用它们的正确性表示极大怀疑 。迟在1890年,彼得·格思里·泰特 在其《物质的特性》第2版中,可能仍然采取一种反统计学的态度,并且说到“由于对《概率论》的显然是没有根据的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正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 ——而大大增加的”气态运动论中“仍然存在着的困难”(p.291)。   克劳德·贝尔纳对在科学中对统计学和概率的运用进行了更频繁的和坦率的批评。贝尔纳通常被人们称作近代实验生理学的奠基人。他在其《实验医学研 究导言》( 1865; 1927, 131-139)中直率不讳地说他不知道“我们怎么能够在统计学的基础上教授应用的精密科学”。他认为,对统计学的使用必然“只能产生推测的科学”,而且 “永远不可能产生出富有活力的实验科学,即根据一定的规律调制现象的科学”。而且,他主张,“ 依据统计学,我们可以推测关于某个特定事例的或大或小的概 率,但是却永远不可能获得任何确实性 ,也永远不可能获得任何绝对的决定论”。既然“事实从来都不是同一的”,所以,“统计学只能是所进行的观察的以经验为 根据的点查”(pp.138-139)。因此,如果医学以统计学为基础,那么它就“只能是一种推测的科学;只有以实验的决定论为基础,它才能够成为一门真 正的科学,即一门可靠的科学”。贝尔纳在这里指出了他所说的“所谓观察敏锐的医生”的观点与“实验医生”的观点之间的区别。贝尔纳认为,实验科学导致了一 种严密的决定论;他和其他生理学家认为,这种严密的决定论是与概率论或统计学的考虑或看法不相容的。   在1904年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期间召开的“艺术和科学大会”上的一篇演说中,特别有哲学头脑的理论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简短地论述了如 何把统计学应用于科学和社会科学。他捍卫“统计力学的定理(公理)”,认为“它们像所有有根据的数学定理一样”,是正确的。与此同时,他特别注意到,把统 计学应用于其他领域有一个困难,例如,在设想“基本错误的相等几率”时,就是这样。他暗示要把统计学应用于“活生生的人,……人类社会,……社会学等等, 而不是只应用于……力学的粒子”;同时,他让人们注意把这样一些研究置于概率论的基础之上而产生的“原则困难”。他说,“如果采用了可以从其他基本的观念 推演出来的相等概率的概念”,那么, 这一学科“就像数学的任何其他分支学科一样精确和严密” (1905,602)。   在1983-1984这一学年期间,在比勒费尔德大学举办了一次国际性的跨学科的讲习会和专题讨论会。会议的主题是“1800-1930年间概 率论的革命”。在那里所进行的各种研究令人信服地表明,19世纪在社会和科学的思想中持续不断的变革,展现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但是,我认为,没有任何根 据可以证明,由于统计力学的发展,革命(即使有的话)到19世纪末时已经不只是一种论著中的革命了。另一方面, 随着一个概率论的或统计学的基础引入遗传学 和进化概念被引入量子论,物理学和生物学在20世纪都经历了一次非常彻底的变革 。量子革命通常被看作是科学中所曾发生的革命中最伟大的一次革命,而且,由 简单的因果关系向统计学的考察的转变,一般被认为是它的最革命的特点之一。因此,我敢断言,在20世纪,根本就没有什么科学中全面的革命意义上的‘概率论 的革命”(或更确切地说,“概率化的革命”。这至多只是一场直到20世纪初才获得科学中的革命的潜能的论著中的革命。到1914年,在一本题为《概率》的 著作(它对“不同学科的科学知识中”的概率和统计学作了非专门性的一般解释)中,法国数学家埃米尔·玻莱尔指出,“ 我们几乎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面对着一 场真正的科学革命 ”(p.ii)。    应用科学中的革命   史学家们一致认为,19世纪的伟大革命之一就是科学作为推动技术和社会变革的一种重要力量的崛起。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对这 场革命作了非常简明的描述;与此同时,他指出,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发明的方法的发明。我们在下述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可以看到这种技术或工艺革新的生产 力: 杜邦公司1942年的销售总额中,几乎有一半的产品在1928年之前是没有的 ,或者是那时没有大规模地生产的。而这就是公司的一个研究计划的影响和作 用。 注:杜邦的发明,导致日本的丝绸没有销路,导致了日本加入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行列( 以前降落伞,就是用日本的丝绸制作的 ;后来用杜邦的尼龙了。)   尽管我们今天常说,基本的科学知识中的进步,对于改变我们衣食住行的必需品、我们通讯和运输的材料,以及我们谋生和进行国防的方式,起到了相当 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这在一百年之前一般是不可能的 。从培根和笛卡尔以来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曾预言,知识的发展和进步将使人成为他的环境的主人,但是,关 于这一进程,并没有多少令人信服的例证。我们有一个大约是在1800年之前的重要例证,它标明,一位科学家完全为了知识的进步而进行的研究,作为一个始料 未及的副产品,导致一个对人类有益的实际发明。这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静电感应现象、物体的形状对其电的特性的影响、接地在电效应 中的作用,以及辉光、放电、瞬态放电和剧形放电(电晕放电)的性质所作的基本研究。这一研究使富兰克林认识到闪电放电是一种电的现象,然后又促使他进行了 检验这个结论的实验,并最终发明了避雷针装置——缓释带电的云,从而避免雷击,以至把雷击安全地传导到地面。迟在19世纪初,在法国的一次公共的辩论中, 关于避雷针的这一段个人历史可能还被当作基本的科学研究如何导致出人意料的实践发明的一个基本范例而举证。但是,如果由此产生的实际发明与饮食或健康、通 讯或运输、国防或谋生的方式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这个例证实际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就科学对技术和工艺的影响而言, 在19世纪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这首先表现在染色工业中 。在19世纪中期以前,染料是从自然资源获得的:植物, 昆虫,甲壳类动物,以及某些矿物。到19世纪末,合成生产出的染料几乎完全取代了这些自然的产物。这场革命的第一个阶段是,1856年威廉·亨利·珀金发 现了一种新的染料,它可以把丝绸染成一种红紫色(苯胺紫)。那时,他还只是一名学生,而且他所发现的染色物质则是从事生产合成奎宁的不成功实验的最后结 果。生产这种染料的原料是煤焦油,而煤焦油则是通过蒸馏法生产从煤中提取的照明气体的过程的副产品。珀金开始成批生产新的苯胺紫染料,而且在随后几年,一 种新的工业产生了。这种新的工业的基础就是能够合成现有的通常是从自然产物中获取的染料或者创造全新的合成染料的化学家们所进行的研究。这些新的染料比较 便宜,而且染色也较快。我们也许看到了这种新的工艺和技术在一种染料——苗草红或“土耳其红”——的历史中的革命作用。19世纪60年代,茜草红是从茜草 属植物茜草根中提取的;而苗草属植物则是普罗旺斯的主要农作物,而且在西班牙北部、意大利、希腊和北非被大面积种植和栽培。几十年之后,合成的茜草红几乎 消灭了西草属植物农业,而在今天,茜草属植物只是作为珍品在植物园中种植。   与许多比较早的合成染料大不相同,茜草红——染料化学家维特认为(哈伯1958,83)——是“化学研究中一种新的趋势,即有目的的化学的第一 个结果”(“人工合成的基本原理”;见O.N.维特1913,520)。化学家们现在被组织起来,以把他们的研究引向特定的技术和工艺目标。最后一种被合 成产品取代的天然染料是靛蓝,它的生产几乎是完全由英国人控制的。早在1880年,靛蓝实际上就已经合成了,但是,这个制作过程比较缓慢,而且代价也相当 大。在合成的靛蓝1897年上市之前,引导这方面的研究,把从事工业研究的化学家们的科学劳动及其学术成果集中起来,花去了17年的时间。巴登州的苯腔和 碳酸钠制造厂为此投入的费用合计达五百万美元,这是到那时就单个研究项目所投入费用的最高数目。三年以后,德国的总产量相当于从25万英亩的土地上收获的 靛蓝的产量(布隆克,1901)。   正是在染料工业中,科学第一次显示了它的巨大的技术和工艺力量。广大地区的整个经济几乎在一夜之间被彻底改变了,这正像以前专门用于种植和栽培 茜草类植物的土地或者被翻耕转向种植葡萄或其他作物,或者被迫休耕或荒芜一样。国家和世界的命运受到应用化学研究的成果的影响。在19世纪60年代初,德 国几乎没有什么染料工业,但到了1881年,它则成了世界上几乎一半染料的生产国。到189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刀叽,到1900年则达到SO-90%。 德国的制造商成功地夺取了世界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能够利用一大批相当能干的化学家;这些化学家对研究的通常是不辞劳苦的热爱,是除瑞士外的其 他国家不能相比的”(哈伯1958,129)。最后,还应当注意到, 由于不稳定的染料是易爆炸物 ,所以,德国由政府倡导和资助的染料工业在为世界战争生产 着一个潜在的武器库。   认识应用化学中的革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另一个方面是要注意到,英国的东印度公司1896年出口的依靠天然原料生产的靛蓝,其价值达350万英 镑之多,到1913年,这个数字跌至6千英镑。此外,1913年德国(合成靛蓝的主要生产者)出口的靛蓝的价值约为200万英镑。但是,其他一些资料表 明,这场革命的全景是,在这十七年间,靛蓝染料的价格由每磅约8个先令下降到每磅约3.5先令(见芬德利1916,237)。 ************************************************************************* 中国社会的革命是从日本尿素开始的。 日本尿素、的确良,取消 “粮棉” 限购。 化肥、炸药、染料工业。(当年在解放战争中的从事军工的女同志,后来去学了染料。) ************************************************************************* 6-70年代民谣 “大干部小干部,一人一条料子裤, 前面日本 产, 后面 是 尿素 ,裤挡净重80斤,腰里系着百分数。” 6-70年代日本援华的 尿素 ,包装袋是国内少见的尼龙 织品,结实耐用,两个袋子可裁成一条裤子。分到各地后,化肥袋到不了农民手里,供销社以五角至两元的价格卖给走后门的公职人员。袋子上的黑字,是怎么弄也去不掉的,以最佳裁剪方案做成的裤子,“日本” 二字显示在前面,屁股 后面 带“ 尿素 ”,裤挡处显示“净重40公斤”,“含氮量46%” 的那部分在裤腰处。这就是上述“民谣”的由来。建国三十多年后,这个国家连许多公职人员都是拣战败国破烂遮体的叫化子!一般“没门子”的老百姓连“拣破烂”权都没有! 注:早年棉花是限制的;“粮棉” 嘛
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人们的生活并不像他们看上去的那样(转)
热度 3 gordon 2017-3-4 19:28
1 有段时间我迷恋美剧《疑犯追踪》(Person of Interest),简单提一下它的故事设定。 一个天才发明了监控全世界的AI,政府用它防止恐怖分子,而他的团队用来拯救普通人。这样的设定天才无比,所以每一集的单元故事,都像是在窥探普通人的真实生活。 里叔生活在自己的深渊里。他出身行伍,又是前CIA特工,未婚妻死前,他没能拯救。 在一次执行拯救普通人的任务时,他在远处用望远镜看着一个即将陷入危险的男人,告别自己的妻子孩子。里叔对耳机那头的宅总说,他很羡慕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这时候,宅总说,“ 人们的生活并不像他们看上去的那样 。”(People are rarely what they seem.) 这是根妹首次出现的一集。从这句话开始,我决定要追完所有剧集。事实上,宅总制造的不是一台视察一切的机器——尽管她叫做machine——而是一部学习一切人类,洞察人类一切情感的“超体”。她学习人类,理解人类,到后来她真的拥有了人性。最终她和宅总一样,为根妹的死而痛彻心扉。 在那部剧中, 人们总是被一些力量设计入局 (“It’s a set-up”), 或是被困在一些事情之中,走不出来 (“You’re trapped”)。 这些短语出现次数频密,我屡屡被吸引,体会到在我初识这些简单词汇时,完全不能体会的意思。 2 春节时我开始学做菜。长期在外生活,我开始感到自己要是会做点菜,日子会快乐一些。我妈教了我一两次,我看着她熟练的动作,想起初中时我每天吃她做菜的日子。 我学得快,因此回北京时做了第一顿饭。炒好一盘牛肉丝后,我自豪不已。于是这盘菜被我用手机拍了数个角度,拍出了跟我自己差不多一样高的颜值。 本来打算煎个蛋,因此我拍照前将橄榄油倒进平底锅,慢慢烧热。 但拍照兴起,我忘了这事儿。于是就在我发微信朋友圈的时刻,厨房里一阵大火燃起来,吓得我赶紧丢掉手机,前去救火 。 有一瞬间我心想,会不会这场火就一直烧下去了。好在处理及时,火很快熄了。只是在墙上留下了一大片黑色的油渍,房间里PM2.5迅速爆表,我的鼻腔里也塞满了浓厚的油烟味。 首次见到如此大火,我感到心很迅速的跳,狼狈不堪的同时,又突然觉得尤其好笑—— 刚刚还在朋友圈晒自己做的菜,号称这道菜折算成稿费用时,应该价值3000元,结果这边就开始救火了。 这种荒谬感,像那天下午的油烟一样在我住的公寓里挥之不去。我开始回忆起拥有更多这种特殊体验的时候。 有天夜里,我写完那篇《我真的在北京开了一家火锅店》后,发了公众号,而后就洗澡去了——洗完澡出来,赤身裸体地在电脑前看着后台留言和阅读数。 看着一些夸我帅啊,有才啊之类的留言,我觉得非常受用,却突然低头发现自己一丝不挂 地露出四块腹肌和不知名物体。巨大的荒谬体验再一次笼罩着我,迫使我摇头直笑。 那些在公号留言的读者会想到,作者现在这副模样吗? 在这些微妙的时刻,我觉得自己和加缪、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我现在脑中不假思索冒出的人)经历了一样的事情。当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注定要伟大残酷得多: 可能A经历过死囚的经验,才写出了那粗糙磅礴的罪与罚; 可能B的矛盾一生,才能真切体会到人的生存状态受到凌辱,人类唯一需要面对的现实,就是各种阶段的深沉忧虑; 可能C的哲学生涯,才让他最有资格宣判这句话——精神的终结就是失败。 那时候我会觉得,从前在更年轻的时候,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却只能让我在知识上更靠近他们,他们更像是我炫耀学识的工具。 所有这些在理性范畴内的积累,远不如那些微小的非理性瞬间 ——一次赤身裸体的、滑稽反讽的回复公号留言,一次失败透顶却同时在朋友圈展示美好的做菜实验——让我从真理上更接近他们。 可能是因为在那些相似的时刻,我们经历过同样一部心灵史或精神史。 3 在北京这种地方做无业游民——说得好听点叫自由撰稿人——是需要极大勇气的,特别是当我的朋友都在人生赢家的道路上奔逸绝尘的时候。 可能我长着一副酷似处男的温和面孔,容易让人信任和亲近;也可能是他们觉得我相当闲适,于是我经常成为这些烦恼的倾听者。 D曾是记者,和我一样离职旅行,失业半年,在2016年底就职了新的资本公司。在他失业时,我们出来吃串喝酒,聊到D即将去的新公司,D面带微笑和憧憬,我们都知道去这家大公司不容易,也调侃D马上要成为“某家人”了。 前不久D入职培训后——那是和原来做记者的价值观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培训 —— D整个人状态随之陷入低迷 ,朋友聚餐极少参加,理由是借着周末必须得写点东西。但事实上,D好像进入了一个写文章极为困难的阶段,和我在曾经那家资本公司所身处的状态如出一辙。 有一天D突然给我发来微信,“xx,握紧自由别松手啊 !” 我知道D说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合适地回复D。因为没有这份工作,D一样会陷入忧郁,就像D在2016年等待这份工作offer时所焦虑和百无聊赖的那样。 我明白D的忧虑和烦恼,就像我辞职后一样,那一定会产生某种荒诞体验,而拥有某种苏珊·桑塔格所说的“负面的顿悟”。 苏珊·桑塔格在她十二岁观看一张战地照片时产了这样的顿悟,然后这种体验将当时和余生裁为两截。我突然觉得,也许拥有荒诞感,就是在某种奇特的状态下,观看了作为客体的自己的生活吧。 同样的,前几天我和朋友E出来吃点甜品,聊聊E新工作的事儿。 E在原来那家公司不快乐,本来以为新公司会更快乐一些,但好像也很烦恼。 但从E描述中,我能感到两种烦恼很不一样。看上去,后一份工作像是从前一份工作的彻底反面。 第一份工作,公司是行业领头羊。员工极多,工资低,加班多,受人管控,晋升按部就班,内部政治斗争激烈,人事关系复杂,男女关系混乱,熬过前四年的低工资,三十岁左右就可以轻松年薪百万; 第二份工作,公司是创业公司,员工不多又年轻,大家都单纯而充满活力,E自己成了部门领导,薪水也比之前好很多,但所在部门架构不成熟,员工太年轻,老板很随意,未来预期也不明确…… 而现在,原来那家公司又在召唤E回去。在我面前,有一瞬间,我能感到D讲述时有些心动,毕竟那是一家极为成熟的公司,E再熬两年,就能顺理成章的成为人生赢家了。 “我的前上司对我蛮失望的,因为他对我说,人要么为钱,要么为名,你总得图点什么啊。他觉得我没有成功的渴望。” 我没有劝太多,因为当时E在第一家公司时,也听E说过一些,虽然不多,但我能想起E当时那么渴望逃离那份工作的样子。 “其实你当时那么坚决离开,一定是有更深的原因的,只不过当时的原因一旦离开了那样的环境,我们会忘记”,我说。 4 其实,当D劝我抓紧自由不放手的时候,我正在准备新工作的笔试面试,时常陷入压力之中。这又是一场悖论。 我和他们一样,会在压力下,不经意间设想若是自己曾经做另一种选择,现在的人生会怎么样。 但大部分时候,我会拒绝给自己提供这种机会。 按大卫·普列斯特所论述的,我们并不储存字词或句子在脑部,而是储存那些“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因此 人记得的不是信息资料,而是意义感,“我们创造一个生平故事,然后将这个故事视为我们的一生” 。 对我而言,那些出于一些更深沉原因我不得不做出的人生选择,给了我所有的人生经验,终于造成了今天这个无法摆脱忧患的人。 但对于我已经过去的人生, 我需要的是抽取那些意义感,讲述自己的故事,建立自己的论述,为自己的一生建立合法性。不是因为这样做我能活得更好,而是若不那样做,简直就没法活下去。 昨天,一个比我大几岁的企业家F去我的火锅店吃饭。在我和F同事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觉得F拥有极优秀的商业头脑和视野,也是那家公司我最欣赏的年轻人。此前那家资本公司的CEO、著名投资人对F的评价是,“看得到钱在哪里”。 但昨天,F聊到了自己失败过的互联网创业经历,目前自己在做一些远不如曾经看上去风光的小项目。F坦言,自己被这位著名投资人用省略号鄙视了一番。 F说,“现在,其实大家都看不到好的方向,前几天我和xx、xx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刚出来创业,我心想这不就是几年前我做的事情吗?那些投资人也不知道该投什么项目,还跑来问我。大家都看不到方向。” “我们这家火锅店,目前生意也不如年前好。年前的时候,每天这里都人满为患,春节我们休息,但春节过去三周了,人还是只恢复了七成左右”,我说。 那一刻我再次经历了某种反讽的体验,因为突然想起数月前,跟包括F在内的朋友们吹下的牛。 “我这里生意特别好,投资四个月到半年就能收回成本”。 而昨天,我已经延长到一年了。
19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人的进化
gordon 2017-1-24 14:26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cwODc5MDc4NA==/v.swf 中国社会缺失很多东西,中国人因为贫穷,有点像 “人蛇” 赤溜溜,又狡诈 还是改开以后,慢慢丰富起来的
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全世界的难民团结起来!
热度 27 fcboliver 2017-1-20 19:53
前天德国警方破获了一个国际大型盗窃团伙。抓捕及搜查行动有600个警察参与,抓获窃贼和销赃人若干。 窃贼集团由格鲁吉亚难民组成,而销赃则是越南人负责。我估计越南人也是越战时期的老难民,或他们的亲戚。 有道是,全世界难民团结起来,挖空社会资本的墙角!
811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推特上下战书
热度 24 grass 2016-12-24 12:58
当选总统Trump本周四在推特上发推文,表示要搞核军备竞赛,將大幅增強并改进美国的核武器库。考虑到Trump已經与俄罗斯的普京达成和解,这样他在正式宣誓后,就有可能使得在即將到來的中美对抗中,俄罗斯保持中立,同時,当前油价已经 企 稳 于 50美元每桶上方,在 经济 上,中 国 对于俄罗斯 的重要性已經大幅下降。全世界的大 国 中,中 国 真正意 义 上的盟 国 可以說沒有. 此时的 中 国 相 当 于 是1930年代的 苏联 。 这样 的一个背景,使得Trump在第一任总統任期內,与中 国 打貿易 战 有了技 术 上的可行性。 海内外的华人,系好安全带.
1286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全世界的穆斯林,没有任何一个真的很清真,根据圣训的规定,生病的穆斯林最好喝骆驼尿 ...
热度 43 chenchanghai 2016-9-27 13:57
作者:灵异档案员王昙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26079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介绍一下本人的家庭背景,本人回族,出生在穆斯林家庭,父母是伊斯兰教改革派。 我这篇文章主要是对陈迪文章中的穆黑部分予以回应,​以下是陈迪先生的原文: 是不是应该勉强应一下以示尊重? 首先我要先纠正陈迪先生的几个关键性的错误。 陈迪先生说穆斯林是少数群体,不应该被多数人霸凌。事实上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根据一部分伊斯兰教网站的统计,目前全球有伊斯兰教徒16亿人,中国有穆斯林一亿人。 虽然这个数据肯定有吹牛夸张的成分,但穆斯林无论是从全世界还是具体到中国,都不算是一个人数太少的群体,相比其他宗教团体,如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他们的数量可一点都不少,如果纯粹是以准信徒人数而非票友人数,作为衡量标准的话,道教徒才是应该被供起来的少数群体。​ 另外陈迪先生在文章中提到了穆斯林被霸凌的问题,那么我在这里请问一句,中国的穆斯林被霸凌的案例,在哪里? 有人去强迫穆斯林与异教徒结婚的时候,必须改信别的宗教么? 有人去以行规的名义去砸穆斯林的拉面店么?(穆斯林自己内讧不算) 有人会要求穆斯林不许在宿舍吃清真餐嘛? ​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为了表示尊重,大多数和穆斯林结婚的人,都会改信伊斯兰教。很多穆斯林以团伙的形式,打着所谓行规的名字打砸别人的拉面店,而且被砸的不止拉面店,还有川味面店,刀削面店…… 至于不让舍友在宿舍吃非清真的东西,这更是一部分穆斯林的传统习俗。 这我就有点奇怪了?说好的霸凌呢?说好的多数人欺压少数人呢?请问欺压的方式是什么? 呵呵…… ​ 另外你说穆黑这个群体,认为穆斯林都是恐怖分子。 首先我必须要说明的是,穆黑这个群体是被穆斯林造出来的,本来很多人多穆斯林并没有厌恶感,但因为相当一部分穆斯林的行为,把很多普通人造成了穆黑。 比如某位说吃猪肉像吃屎一样的穆斯林,还有一位要求航空公司必须给所有乘客吃清真餐的穆斯林。还有编造各种伪科学理论,甚至编造本草纲目来黑猪肉的一些穆斯林学者。 如果穆斯林教团对其成员加强约束力,对于以上这些不尊重他人的穆斯林予以除名,穆黑的数量肯定会大幅度的减少,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穆黑,而在于穆斯林群体本身出了问题。 这点不少穆斯林也认识到了,也在和穆黑一起努力。 穆黑本身就是一个很松散的群体,这个群体中有学者,有商人,有学生,有普通白领,有民工大爷,还有穆斯林…… 你认为那些提出改革口号,揭露穆斯林团体内部问题的穆斯林,也认为穆斯林都是恐怖分子么? 其实你给穆黑贴上这种标签,只是想把这个群体污名化,来达到你道德上的成就感而已,我想在此之前,你并没有和穆黑有过坦率的,直接的交流。 你是在自己的脑子里想象出了一个群体,又加上了一堆奇怪的标签而已。 你是在妄想,而非讲道理。 ​你在文章中不断强调自己的政治倾向,大谈国际形势什么的。 抱歉,国际形势,政治之类的东西,我这样的山野草民不是很懂,但以下的一些伊斯兰教的现实影响,你能不能来谈谈你的看法呢? 1:干涉婚姻自由,很多穆斯林家庭出生的孩子,都被干涉过婚姻自由,比如必须找穆斯林结婚,结婚对象必须入教,很多情侣因此被拆散,阿訇之类的宗教人士,也会借此来干涉婚姻自由,甚至一部分地区的阿訇会允许重婚,其实相当一部分穆斯林家庭出生的孩子,根本不想找穆斯林结婚,就因为这个教,被弄得很痛苦。 这个事,你想怎么解决?这又是谁在霸凌谁? 2:事实上如果硬要较真,全世界的穆斯林,没有任何一个真的很清真,根据圣训的规定,穆斯林遇到苍蝇沾染食物的情况,需要把苍蝇按进食物里,以此来解毒。生病的穆斯林最好喝骆驼尿来治病,穆斯林不能瞪人,不能站着喝水……等等等等…… 总之这类规定,我没有见过任何穆斯林作全过,那么那些要求别人不能在宿舍吃非清真食品的人,单位聚餐的时候,强烈要求去清真餐馆的人,半夜起来做礼拜打扰人休息的人。又是什么心态呢? 他们一方面并不关心自己的宗教信仰到底是个什么(连圣训都没看过,也不懂古兰经的降世背景),另一方面却用所谓的宗教信仰,干扰别人的生活。 这个事,你想怎么解决?这又是谁在霸凌谁? 3:利用宗教身份,谋取暴利,逃避罪责。这点我就不用多说了吧,拉面帮的新闻,现在越来越多,你有兴趣可以查查拉面风云事件,查查那些堵在人家店门口的穆斯林在谁的领导下,顺便提一句,人家堵门的时候都还要礼拜呢…… 这个事,你想怎么解决?这又是谁在霸凌谁? ​ 好了,问题不止以上这三个,真要说的话,说上一天一夜,也未必说得完,希望你这位出身在一线城市的、美国Top 10毕业、如今事业依然在一线城市的汉人、男性、异性恋。 能睁开眼睛,看看现实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另外穆黑群体最大的特点是,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不少穆黑都在读古兰经,读圣训,读阿拉伯历史,甚至有人在学习阿拉伯语。 你这位这么关心穆斯林问题的时事评论员读过古兰经么? 你读过圣训么? 你研究过阿拉伯历史么? 还是说你仅仅是凭着个人的臆想在讨论问题呢? 最后无论如何,都希望你身体健康,有时间多学习一个……不要总想搞个大新闻……
3276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内天,天竺征服了全世界
热度 62 喜欢就捧捧场 2016-9-18 03:59
估计各位点进来的时候都多少要腹诽一把:”这某五,又玩儿标题党!“ 您别急着下结论,且听俺慢慢道来! 俺们公社每年都要把各国的物流经理召唤到欧洲开会,上个礼拜,七八十号人马奔了斯德哥尔摩,到了地方大家开始介绍新人的时候,一位胖胖黑黑的天竺姐姐站将起来:“各位好,我叫古帕,代表天竺。” 大家热烈鼓掌,然后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就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最后一天,主持人刚刚把当天的话题投影到前面,古帕姐姐就跳了起来,说:“各位同事!九月里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叫做干那差茶拖希!这个节日里,我们向大神干那啥祈祷一切新的项目安全而且顺利地进行,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做一种甜食,叫做花差花差糕,我特地带了几块来跟大家共享,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利。” 说完从她的背包里拿出好几块豆腐大小,浅棕色,看起来像豌豆黄一样的糕点来。 这样的善词善颂!天竺人果然超级会做人啊。俺们公社各国的物流经理,有一个算一个,全带着政治正确的微笑,欢喜赞叹。 到了第一个会间休息的时候,古帕姐姐一马当先冲出门去,拿了把黄油刀,开始切块儿,见人就往手里塞一块儿花差花差糕。我当时在客厅的远端跟花旗国的同事聊天,一不留神被古帕姐姐堵在墙角里,也只好幸福地接了一块儿。 我把盘子拿在手里,接着聊天,一扭头吓一跳,古帕姐姐正目光炯炯地在一旁等着我吃了给反馈呐!无奈地咬了一小口,当时眼泪都要下来了,那滋味,怎么说呢?如果本五要复制的话,一定要拿大量的糖混大量的黄油,再揉进去豆粉咖喱十三香,搅合匀了搁在模具里,蒸上一蒸,再烤上一烤。 我对面的花旗国同事手里也有一块,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然后满意地哼哼了一声,阿呜一口全吃了。老兄,您这口味儿还真是重啊! 我趁人不注意把剩下的花差花差糕团在餐巾纸里扔了,观察一下周围其他人,有重口味儿吃了还要的,有跟我一样咬一口偷偷扔的,也有跟吃药似的直接倒咖啡往下吞的,但就是没有一个说老实话的:这玩意儿,忒特么难吃了! 休息完毕回去开会,不到十分钟,我身边挪威的同事坐不住了,在椅子上扭来扭去,肠鸣声响得我都能听到,随后一股异味飘过,我心想:坏了菜了! 这到会的七八十人,有一大半吃了花差花差糕,然后绝大部分都面如土色,不约而同地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开会不到半个小时,总部的美女不动声色地去把所有的窗子都打开了。再到会间休息的时候,这一层仅有的四个男女公用的卫生间前面排了长长的队,几个等不及的,直接拿着房卡奔回房间解决问题。 内天的会议,不见得是最成功的,但绝对是最难闻的,中招的几十位来自欧亚澳美各大洲的主要国家,到最后拥抱道别的时候,脸儿都白了。 说到这里,您还觉着我这是标题党不?来来来,跟我一起念: 干那啥 老仙,法力无边;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神通广大,仙福永享; 寿与天齐,一统全球! 求鲜花鸡蛋评分捧场,链接如下 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105
605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黑历史文摘
香盈袖 2016-9-11 18:43
文字材料——党员学习 20160912 格局化的趋势,是向两极化发展,不是向多极化发展。为什么? 2014 年国民生产总值前 10 个国家,美国是最大的,第二就是中国,往后是日、法、英国、巴西、俄罗斯、印度。这些国家经济增长无论如何丢过不去 3% , 2% 都算好的,差不多都是负的。就算这些国家维持 5% 的增长,他们有可能缩小跟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吗? 我们先看跟美国的关系。美国是 17 万亿,印度、俄罗斯、意大利、巴西,都是 2 万亿,美国增长 1% ,他们得增长 8% ,美国增长 2% ,他们得增长 16% ,可能吗?就算做到了,也仅仅是维持跟美国的差距不变,不是缩小。日本、德国跟美国的经济关系,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日本是美国的 2/3 ,德国是美国的 1/3 ,当时美国只有 6 万亿,日本 4 万亿,德国 2 万亿。现在经过了 20 年的发展,美国 17 万亿,日本 5 万亿,德国将近 4 万亿,日本从原先美国的 2/3 变成现在将近 1/3 ,德国从原先美国的 1/3 变成接近 1/4 。 差距是在缩小是是在拉大?全世界除中国之外,所有国家跟美国的实力差距都是进一步拉大。没有中国,美国世界霸主地位,今天仍然如日中天,而且是更加强大。 美国的相对衰弱,相对于谁?就是相对一个国家,就是相对中国。中国 2014 年是 10.6 万亿。最近美国的战略研究中心做了一个重新的统计报告,根据 20 年中国的统计情况以及我们修订的统计数字和经济普查调查结果,他们认为中国的 GDP 至少得增加 10% 。不是中国故意隐瞒,是中国经济没法精确统计。大量非正式经济你哪统计?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0 个评论
分享 昨夜,美国震撼全世界,末日清算之路再次拉长,中国迎来切割窗口 ...
热度 10 twqltwql 2016-6-5 01:34
http://toutiao.com/i6292135452447080962/ 声明:原创文章,非经本号授权,其他微信公号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本文。否则,将按侵权抄袭处理。 授权方式:完整附加文末带二维码的版权标识。 昨夜,美国又一次震撼全世界。 美国劳工部公布, 5 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只有 3.8 万人,是预期 16.4 万人的零头还不到。 全球汇率市场立即多空逆转,美元指数暴跌 1.7% ,连破 95 与 94 的关口, 1 分钟前,还打得对手盘频频退缩美元多头,眨眼间就死在了空头刀下。 万亿美元级别的资本大屠杀,再次上演。 典型的危机前夕的市场生态,再次暴露。 1 、你说的白是什么白?你说的黑又是什么黑? 先来看看,美国人释放的这枚大炸弹,到底有多吓人。 5 月,北半球春暖花开,气候宜人,因此,不会有暴风雪,影响就业。要知道, 1 、 2 、 3 月美国都曾经拿出这个理由,解释非农就业不理想。 在此前美联储多位委员的加息吹风下,经济学家预测,怎么着也得有 16.4 万人啊。 结果大家知道了。 3.8 万人,即使扣除罢工因素,顶多也就 7 万人。而 4 月份,这个数字是 15.6 万,环比降幅,创造次贷危机以来最大。 可这么差的非农数据,但总体失业率还下降了, 5 月的失业率环比降 0.3 个百分点,至 4.7% ,后者是 2007 年 11 月以来最低的,这意味着劳动率参与人口,也创造了新低,果然, 5 月份这个数字只有 62.6% 。 数字太枯燥。 直白点说吧,它的变化已经让所有的,基础层的逻辑都失效。 于是,这个世界就变得难以理解。 就相当于一首流行歌曲所唱的: 你说的白是什么白?你说的黑又是什么黑? 黑白都不知道,因为天生的盲人,并没有色谱体验。 昨夜美国的数据,效果上相当于,打乱了盲人世界里一贯理解的黑白标准。 不可知,是资本市场最大恐慌的源头。 接下来的动作,要么是逃跑,要么是锁定已知,所以美元指数暴跌,非美暴涨,连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也上涨了 0.6% ,一根大阳线,吞并十个交易日的阴线。一日看尽长安花。 2 、其实也不意外 意外吗? 其实也不意外。 这个数据的披露,实际上正是政经纵横谈一贯观点的一次证明而已:那就是美国经济复苏是虚假的,是靠不住的!美国炒作的加息,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大国角力的考虑。 这点,不妨引用下 5 月 25 日政经纵横谈文章中的一段: 从美国国内经济复苏情况来看,是不支持美联储加息的。 昨天发布的 5 月份 Markit 制造业 PMI 初值仅为 50.5, 预期值 51.0, 前值 50.8 ,结合几个月来看,处于下行通道明显。制造业继续下行,与劳动参与率人口的下行相互印证,证明美国经济复苏是假的。 4 月份通胀有所回升,拜 4 月美联储释放的过度宽松信息,所导致的原油与大豆上涨所致。但是,这并不长久。 其实,在某些方面,美国与中国的情形很相似,中国是房地产一支独大,支撑经济;美国则是股市与房地产两轮并行,股市目前市盈率处于历史高位区间,而房地产也涨到了历史高位,新房价格已经超越新高,不过,美国人的住房拥有率却在下降,显示是外国人以及资本吹起了美国的房市。 美国加息还有另外一套逻辑。 那就是打压对手。从世界经济整体来看,当前基本是一个比不烂的时期,也就是说,只要对手比你差,你哪怕再坏都没有关系。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世界经济增长停滞,赌场里没有新钱进来了,大佬想滋润点,最好是吃定另一个大佬。 也就是所谓存量博弈,这其实是世界政经博弈的常态,不以制度为转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70 年代西方的滞涨,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泡沫与通缩,都属于这样的解决方式,牺牲一个,成全一个。二战牺牲了欧洲,成就了美国; 70 年代再次牺牲了欧洲 5 年时间,成全了美国;后来的危机,依然是牺牲他人,成全美国。和互联网一样,老大通吃。 而这一次强势美元战略,瞄准的是中国,是人民币。 这一次,老大是很有心牺牲老二,来再次成全自己的。回忆下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国务卿希拉里针对中国的言论,那都是把中国当做最大对手来看待的。这是很好理解的,若我们处于美国的位置,也一样会把中国视作对手。 从资本的角度考虑,中国若继续赶上来,就会危及美国的资产安全,想象一下,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石油人民币部分代替石油美元,不用美元。 其结果,难保不是美国资产的大崩溃! 3 、它也是美国的一次危机测试 这次美国非农数据爆出黑天鹅,首先当然是美国经济自身缺陷难以克服的体现。 但若从大国政经角力的角度去看,何尝不是美国自身的一次危机测试,它要测试的是美国资本市场,能够承受多大的数据断崖。因为,未来一旦美联储强行加息,类似的数据断崖,是必然会出现的。 虽然美元指数大跌,但是,美股昨晚表现并不太坏。而美股是美联储最看重的市场指标。当然,测试的结果不可能一日就会有,美联储会收集未来的市场反应,制定政策模型。 当然,制约人行动的根源,永远在于自身能力的局限。 当人们知道危机将至时,就会极力去阻止危机。所以,这一次美国经济数据的大断崖,会让美联储被迫暂时搁置大国角力的冒险,实质性的宽松时间会更长。末日之前的拯救平台会更加狭长。 然而,走势必然完美,因为能量必然守恒。 次贷危机只破产了一个雷曼,是根本无法出清美国高达 700 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所带来的毒素的,所以,下一次危机爆发迟早是要来的,而崩溃的能量经过这 8 年的压制,已经变得更加强大。 所以,这次数据的释放,虽然有人为因素在里面,但是,它实际上也是末日前夕市场生态的一个典型表现:那就是赚钱特别难。 这是资本市场,失去基础层逻辑认同的必然结果,只要你在市场里,随时会因为逻辑突然反转而输光利润。 上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说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发达国家经济未来有可能会进入灾难状态。 这并非危言耸听。 5 、路到尽头,就怕覆水难收 全球以庞大的债务扩展,来避免危机的道路,已经快到尽头了。 在此背景下,美国也不敢把资产泡沫弄得太大,因为每个泡沫对应的都是一笔负债。 遗憾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还在继续吹大泡沫。在前期的政经纵横谈中,笔者曾经谈到: 刚刚过去的 4 月,正是中国房地产新一轮狂热期,有些城市同比竟然涨了 50% 以上( 5 月 6 月,则是全国地王频出)。人均收入只有美国 1/8 的国家,房价差不多与美国比肩,这是比较遗憾的。房地产泡沫成为中国资本外流的最大黑洞,仅美国的公开数据,这几年就已经近 2000 亿美元的中国人钱过去买房投资。 资产价格犹如池塘,水满则溢。个人,企业,不少想全球配置资产的,都想法设法往外搬钱。虽然说,笔者认为现在去美国买房,基本是找套。但是,也怨不得资本用脚投票。遗憾的是,这些钱一旦套在美国,就基本沉淀在那里了。一边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之战;一边是国内的房地产泡沫,拱手向外恭送外汇储备,在高位接盘美国股票与房产。 这个战打起来就费劲了。 这次美国释放数据黑天鹅,再一次给中国提供了难得的改革窗口。央行也不必在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打听美国人的底牌了,都差不多是明牌了。 笔者在往期的政经纵横谈中,曾经多次谈到,只要我们自己不继续吹高房地产泡沫,勇于切割少数 M2 利益集团,就没有什么可过于担心的。 怕就怕,美国的这次无奈测试,被我们当成了继续房地产狂欢的借口。那样的话,一旦末日清算真正来临,所有我们曾经放出去的水,都将成为埋葬自己的债务冰山! 作者:头条号 / 政经纵横谈 链接: http://toutiao.com/i6292135452447080962/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分类: 财经|69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乙肝病毒受体发现团队负责人李文辉:新发现比发论文重要
热度 8 twqltwql 2016-6-5 01:12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YiLiao/2016_06_04_362838_s.shtml 自乙肝病毒上世纪70年代被人类发现以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彻底治愈乙肝,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文辉博士率领的团队便是其中之一。2012年,他们宣布发现了乙肝病毒的受体,在深入了解乙肝感染机制的路上前进了一大步。而该团队自2007年秋组建以来,一直顶着压力全力攻克这个研究成果,放弃了发表相对容易论文的机会。2016年6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李文辉及他的团队,其中提到,在研究即将迎来黎明的时刻,李文辉给团队打气道,只要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即使这次没有成功,今后肯定会有成功的机会。归根到底,做出新的发现比发表论文更为重要。 李文辉(资料图) 以下为《人民日报》系列文章“关注·他们为何能领跑”之六,原标题:《8年多来,北生所李文辉团队一直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研究乙肝病毒感染机理 新发现比发论文更重要》,作者 赵永新、张佳怡 。 至今仍让全球2.4亿多人遭受痛苦的乙肝病毒,是美国已故科学家巴鲁克·布隆伯格(Baruch Blumberg。观察者网注)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研究所,是目前全球顶尖的乙肝病毒研究机构。 前不久,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研究员李文辉应邀到该研究所做交流讲座。讲座后,巴鲁克·布隆伯格当年的助手,如今已白发苍苍的汤姆·伦敦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真的很高兴,你讲了40多年来我们一直想知道的事。” 只要这个课题有价值、有意义,就不该怕困难和风险 2007年10月底,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艾滋病和SARS冠状病毒研究的李文辉回国,到北生所另起炉灶,决定带领新招聘的助手和学生做令许多同行望而却步的课题——寻找乙肝病毒(英文简称HBV)受体。 乙肝病毒要想感染人类,必须先与细胞膜上的一个蛋白结合,然后才能进入宿主细胞,这个蛋白就是HBV受体。只有找到这个受体,才能深入了解乙肝的感染机制,进而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 自乙肝病毒被发现以来,全世界许多顶尖科学家都在苦苦寻找它的受体。但是,40多年过去了,科学家们都无功而返。 “我可以做相对容易、好发论文的课题,但我想做乙肝病毒受体,因为它是这个研究领域最难也是最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李文辉告诉北生所所长王晓东,“即使最终我们可能做不出来。” 北生所所长王晓东 李文辉之所以做此决定,既源于他早年在国内医院实习时切身感受到的乙肝病人的痛苦,也因为这项工作巨大而迫切的现实需要:目前仍有超过2.4亿慢性乙肝患者,中国就约有1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病人有3000万左右,每年约35万人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而当前已有的药物均不能根治乙肝,病人必须终身服药。 李文辉知道,做乙肝病毒受体难度极大、风险极高,很可能劳而无功。但是,他对王晓东说:“只要这个课题有价值、有意义,就不该怕困难和风险。” “你都不怕失败,我们还怕什么?”王晓东说,“所里会全力支持你!” 整整4年团队还没有发表一篇论文,经历过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课题选定之后,李文辉先带领学生们“打地基”。他们查找到国内外已发表过的相关论文,从里面辨别真伪、分析方法、总结教训,寻找可能提供启示的蛛丝马迹…… “地基”打得差不多之后,他们又购买来两只树鼩,试着把这种外形酷似松鼠的类灵长类小动物养活。原来,不同于其它病毒,乙肝病毒只能感染人类、黑猩猩和树鼩。根据分析,研究团队认为,在现有条件下,树鼩是唯一的突破口。于是,他们从树鼩的体内取出肝脏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建立研究乙肝病毒的体外感染模型,期望从中发现乙肝病毒的受体。 然而,等待他们的,是非同寻常的挑战。 李文辉(资料图) 乙肝病毒几乎是世界上最小的病毒,直径只有40纳米。在几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负责乙肝感染的病毒蛋白看上去像一个大脑袋、短柄的毒蘑菇。它镶嵌在病毒包膜上,短柄儿前后4次跨过细胞膜。这一现象在病毒中非常特殊,很难用已有的实验体系进行研究。 在高通量测序中心帮助下,科研人员首先建立了树鼩肝细胞的基因表达图谱。之后,再通过各种手段分析,寻找树鼩肝细胞里可能与乙肝病毒结合的相关蛋白……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博士生严欢带队,用“鱼钩”把“小金鱼”(比喻乙肝病毒受体)“钓”上来;另一路由博士后钟国才带队,用排除法筛查。结果,几个月过去了,两路兵马均无功而返。 “是不是这个受体根本就不存在?”学生们陷入深深的困扰。 此时,时间已过去了整整4年,团队还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作为领队,李文辉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但经验告诉他:他们可能已经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 在一次讨论会上,李文辉对学生们说:“这个受体是肯定存在的,只是它非常隐蔽,躲藏在很难察觉的地方。也许这个地方我们已经去过,只是没有发现目标。” 至于论文,他说:“论文固然很重要,但比论文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过程中,自己的学术能力有没有提高。 我想同学们毕业时最重要的收获,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只要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即使这次没有成功,今后肯定会有成功的机会。归根到底,做出新的发现比发表论文更为重要 。” 之后,大家又重新鼓起了勇气。这时候,李文辉的爱人、此前也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病毒和抗体药物研发的隋建华加盟北生所。在她的帮助下,团队对“渔具”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个单克隆抗体位点加在“鱼钩”上,便于定向追踪和捕捉。同时,严欢在原来的“鱼钩”上加一个“倒钩”,防止狡猾的“小金鱼”逃脱。经过改造后“渔具”不但有了强有力的“双保险”,而且也加了高灵敏的“跟踪器”。 科研是一条艰辛的路,但其中的乐趣是一切其它享受都不能替代的 李文辉团队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及“渔具”继续“钓鱼”。 2012年1月7日午夜过后,在蛋白质组中心主任陈涉的帮助下,通过质谱鉴定,景致毅在多条外形很相似的“鱼”中找出了可能的“小金鱼”; 1月11日凌晨,初次验证结果表明,这条“小金鱼”——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又称“肝脏胆酸转运蛋白”,英文简写NTCP),很可能就是他们寻找了多年的乙肝病毒受体! 但是,这只是初步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可靠验证。此时已近年关,严欢、钟国才、徐广伟等4位同学放弃回家过年,和李文辉、隋建华一起,继续加班加点。 1月27日是农历大年初五。这天晚上,李文辉走后,严欢继续留在实验室工作。凌晨两点多,他得到了一个关键结果:把受体导入原来不能被丁肝病毒(其受体与乙肝病毒是一样的)感染的肝癌细胞,结果实现了感染! 兴奋不已的他立刻给李文辉打了个电话:“铁证如山,就是它了!” 李文辉没有严欢想象的那么激动:“应该没错。早点睡吧,明天还要继续。” 他知道这类验证必须要做两个:一个是功能获得验证,一个是功能丧失验证。严欢做的这次丁肝病毒验证,只是功能获得实验的一部分,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们又继续进行乙肝病毒的功能获得验证。这一步难度更大,但它是证明NTCP是乙肝病毒受体的关键证据。他们尝试了多个方案,直到3月中旬,通过改进细胞培养基的成分和培养方法,钟国才和严欢先后成功确定了乙肝病毒在原本不能感染的肝癌细胞上的感染。 同时,钟国才还和徐广伟等人花了几周时间,分别完成了在人类肝细胞上受体的功能丧失实验。 至此,研究团队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验证了NTCP就是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特异性感染人类肝细胞的受体。 此后,团队又夜以继日做了大量的实验,补充了许多新的数据,以让结果更加可靠。 2012年11月13日,文章终于在科学杂志《Elife》在线发表——这是李文辉实验室成立5年多来发表的第一篇乙肝论文。 大家的喜悦可想而知。说到这里,隋建华引用了她的博士生导师宋曾璇教授曾写给她的一句话:“科研是一条艰辛的路,但其中的乐趣是一切其它享受都不能替代的。” 该成果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乙肝病毒感染研究领域国际专家、德国海德堡大学史蒂芬·伍本教授在第一时间发来电子邮件:“这一突出成果对HBV研究领域的影响不可低估,它将改变乙肝病毒研究领域内现行的研究模式,将可能帮助乙肝治疗新药的发现而为乙肝病人造福。” 做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经过科学实践验证的东西,才是靠谱的 “找到乙肝病毒受体,等于打开了一扇门。”李文辉说:“其实门打开以后,新的问题更多——所有重要的科学发现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继续前进,去挑战新的未知前沿,我们责无旁贷。我们的目标是全力以赴继续往下做,直到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 李文辉和隋建华团队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前者继续在基础研究上深挖,后者则聚焦抗体药物研发。 “钟国才和严欢之后,新来的学生也非常用心,相当有拼劲儿。我告诉他们晚上12点以后不许在实验室干活,但是他们还是悄悄继续做。我们选择了重点方向,虽然有些并不熟悉,但大家都在全力以赴。”说到这里,李文辉很欣慰,“我们的工作到目前还是领先的。我们建立了更为优化的细胞和动物模型,现在全球的同行都在使用这一工具。同时,我们对病毒慢性感染建立的分子基础等有了更多了解,受体与病毒感染引起肝癌等严重疾病的可能联系也日渐清晰,很多新发现非常有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北生所的英文名称——Natio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Beijing(国家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与其中文名字并不一致,这也暗示了它出身的复杂性 在北生所二楼的生物制品中心,笔者见到了隋建华。个儿不高、比实际年龄看上去年轻很多的她总是在微笑,从里到外透着干练。据她介绍,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 针对乙肝病毒的抗体药物研发也比较顺利。“这个抗体把受体和细胞之间的通道打断,从而阻断病毒进入新的宿主细胞,打破旧的循环,建立新的生态。”她笑着说,抗体的实验阶段在两年前已经做完,现在正在推进临床前研究。从目前来看结果比较理想,上下游的生产工艺也基本过关,力争尽早申请开展临床试验。“我们想在临床研究中测试它,单独或和已有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联合使用,看是否能为病人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当然,距离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说到研发前景,他们都表示出审慎的乐观。“做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你可以忽悠一时,但不靠谱的东西在历史上啥也不是,甚至会成为笑话。”李文辉说,“只有经过科学实践验证的东西,才是靠谱的。我们崇尚的是严谨的科学。”
个人分类: 黑科技|627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普大帝的经济(转)
热度 2 gordon 2015-12-8 04:49
性交易在世界各地都有,区别在于有法规支持的规范运营或 地下交易。 男人一是生理需求,二是心理需求(征服欲),这两项是无法改变的刚需! 几百万台湾人愿意来大陆工作,除了少数投资者,大部分都是打工的,抛家舍业不远万里,来到大陆,其实最大的动力就是可以泡妞包二奶。 全世界包含发达国家 ,性交易基本都是50-100 美金一次。90年代中,俄罗斯经济都那么差了,也基本是这个价格。国内东三省经济最差时,遍及全球,价格最差也是50美金上下。 现在呢?很多漂亮学生,东方男人心目中的女神,期望的价格只是25美金到30美金。 鄙夷的同胞们注意:她们可能愿意正常打工赚钱,问题是没有岗位。 我认识的一个学生,大三休学一年在咖啡馆工作,三个月没有拿到工资,她有同事6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之前我经常来这个咖啡馆,服务没有任何懈怠,对客人没有任何怠慢,你根本想象不出来这是个发不出工资的咖啡馆。 现在卢布贬值一半,部分物价大幅度上涨,求职者期望的工资反而在下降,因为没有工作岗位。 有的企业没有裁员,但是每个员工都减少了工时。 ***************************************************************************************** 买个毛妹子怎么样? 买容易,养不住。都是受高等教育思想意识最潮流的,不会像宠物一样被你养着… ***************************************************************************************** 一个侧面反映不出什么,正面说 和90年代中差不多了,资金跑光了,投资都亏钱,一个靠出口资源、进口全部产品的国家,因为卢布贬值,物价涨,薪水降(甚至没有)没有收入来源。一年前的工资相比现在缩水5-6成,部分物价又涨了近一倍,底层百姓苦不堪言,哪有购买力。 ***************************************************************************************** 【谁是最爱普京的人?】 他们对领袖的爱早已挣脱键盘、转入实战,甚至为了领袖不惜牺牲色相,这足以让中国的 “自干五” 自惭形秽。 幸好,中国人是很世俗的,并不活在柏拉图的“概念” 里 。 呵呵 注:英国人也比较贼,英国人说“高知” ,说哲学啊, 英国人说,殖民地的高知啊,对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 扯蛋的问题,搞不清楚; 但是,对受教育程度很低的人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 “我就是我” 啊,这有什么可说的 英国人,是很聪明的一类人 。(就是喜欢和这种人交朋友)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UyMDgzNTY4/v.swf 极权主义是怎么诞生的? 柏拉图= 极权主义 ,来自纳粹德国的研究 “纳粹的洗脑术” ,它利用了人的认知缺陷。
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昨夜,全世界人民都在踢球
热度 25 gbdashen 2015-6-13 10:01
为抗议美帝国主义对国际足联的横加干涉,昨夜,全世界人民动员起来,组织了一场场盛大的足球比赛。其中,欧洲人民踢了欧洲杯预选赛,非洲人民踢了非洲杯预选赛,亚洲人民踢了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南美人民直接踢了美洲杯正赛,就连加拿大人民都踢了女足世界杯!
668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扯谈: 中缅边境下大棋
热度 28 老马丁 2015-3-17 20:42
扯谈: 中缅边境下大棋
人人都可以下大棋,也可以被下大棋,反正他一眼能看到30步以后的胜负。啥?你看不到,那是你棋力弱,水平不到。 比如可以说,云南边境的轰炸事件其实是土共的苦肉计。死掉的边民都是5000块一个从老挝人贩手里买来的越南奴隶,都被点了麻穴安置在炸点。炸的其实不是航空炸弹,是一个埋在地里的土地雷,挂25米弦的那种。这样土共成功的把大家的注意力转到了西南边疆。最激动的是菲律宾和越南,小脸通红忒激动:终于有东盟小兄弟敢朝该死的大熊猫吐口水了,咱哥俩在南海少安毋躁旁观好戏,不要惹人注意以免大熊猫迁怒于俺。 于是全世界都忘掉了如火如荼的南海种岛工程,旁观中缅边境打炮。 等中缅边境硝烟散尽,南海已经旧貌换新颜... 以后谁再说下大棋,忍辱负重,谋划深远,大家一起鄙视他。
个人分类: 扯淡|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 “开会多” (转)
gordon 2015-3-8 19:58
开会多,其的本质是因为大家都不一致,主事的人只好通过开会,或是说服,或是说明。全世界都一样。国内如此,国际也如此。没听说抢热货要先开会的。 会越多说明越是不一致。这比皇帝进步多了。他可不用开这么多会。 *********************************************************************************** 装逼指南 今天我独自一人坐在价值千万的车上却丝毫没有幸福的感觉,司机开着车一路飞奔,我无心欣赏沿途风景,心事浩寥,思绪万千: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财富有这么 重要吗?民主和GDP对于一个国家孰重孰轻?法治到底何时能实现,自己是不是太操之过急了?正沉思着,一抬头:要命,地铁又坐过站了!转! 注:装逼坐地铁容易坐过站 “吕秀才” 结婚了 以后再也没有人和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了,孤独啊
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卡斯特罗获“孔子和平奖”当之无愧
热度 35 洗心 2014-12-12 15:06
就冲古巴全世界的医疗援助, 古巴得这个奖当之无愧。 援助埃博拉最多的是古巴医生, 更不必说古巴对近邻拉美国家的医疗援助了。‘ 中国应该借这个机会好好替古巴宣传宣传。
73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全世界有产者联合起来
热度 14 巴巴爸爸 2014-10-2 15:26
FS
96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的两洋战略,全世界都知道了
gordon 2014-6-13 14:27
中国的两洋战略,我还认为是没人知道呢 偶然发现了,《大西洋月刊》的记者罗伯特•D•卡普兰的书《季风--印度洋与美国权力的未来》 开头他都写,中国的扩张,晕 知道就知道吧,印度洋是美国的软腹部,它伸开的两臂,不论是大西洋还是太平洋,离印度洋都比较远。 这就看它的全球影响力能达到多大了,但 一个国家的国力很难量度。 除了数理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实验方法。 这一次它从北非、阿富汗、伊拉克,一路扩张,最后撑不住了。 说明印度洋就是它的力量边界。 注: 这篇文里最精髓的就是我的粗估 。我 讲不透,大家还以为是我抄的 。 ×××××××××××××××××××××××××××××××××××××××××××××××××××× 印度洋的真正问题是要避开印度,所以从巴基斯坦突破要比从缅甸突破要强。 其实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你跑哪儿干嘛。 骆驼不吃身边的青草,却要翻山去啃沙子。 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的经济不均衡,沿海效率高,它的生产对内陆一直有压力。 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海洋的压力全集中到新疆了,所以得给屌丝一条出路啊。 这才是从巴基斯坦突破最充分的理由。 综上所述,不论从内因还是外部博弈的角度,都应该从巴基斯坦突破。 例如巴基斯坦成为中国另一个自治区,有钱大家赚嘛,连锁店加盟一下。 注: 海洋的压力,这个是从拉贴摩尔的《亚洲边疆》引申的,一个假设。 版权赶快自己先抢走。 ×××××××××××××××××××××××××××××××××××××××××× 干啥事,想法没用,也不能说完全没用,至少启发思考了。 但最重要的还是论证。
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全世界最差的男人就是香港男人
热度 6 樱木花道 2013-2-18 11:56
看了一下老燕的文章。 联想身边一些事情 想起来 1 改革开发以来 包2奶的恶习就是大陆的官员被香港老板传授的 好色其实没有什么,但是猥猥琐琐地好色就没有意思了。 2 身边的香港男人 什么感觉 :1 看不起大陆人 2 又见不得大陆表叔有钱 3自己其实没有什么真本事 4 口口声声说自己国际化水平高 英文水平高 但是 尼玛 我反正听见的香港英语发音就比日本鬼子好一点。 3 崇洋媚外 见了日本人美国人恭顺的很。 怕死,口口声声说大陆来统治他们,但是造反的心 敢于为了造反牺牲自己的利益(别说自己的生命)是万万不敢的。 4 烧香拜佛 对神灵很慷慨,对身边的人很冷漠。 香港一些女人 我觉得反而比较识大体,任劳任怨。 -- btw 昨晚开了200km,走了几条很美的乡间公路,第一次开车上了100km时速。 嘿嘿,虽然只有20s。
2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全世界向左转 中国向右转
热度 9 樱木花道 2012-5-21 11:25
会不会形成张力 最后把气球拉爆。
770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替想潜规则的中国女演员支个招
热度 18 愚者乐言 2012-1-4 13:51
全世界的女演员们往往要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要么在男人电影里做个纯粹或者不太纯粹的花瓶,要么投身文艺片试图拿个影展奖项,那就算修成正果了,说白了基本上就这么两条道路可走。弗洛伊德说过,所谓艺术活动,本质上不过是性欲受压抑后的升华与释放。关于文艺片,我在《经典文艺电影的性体验》里也已经说过了,本质上是一个讲述人类自身性体验的活动,而性是人类最私密的行为。所以女演员们想潜规则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要想表现的真实,你必须需要一个对自身身体行为相当熟悉的人。导演对熟悉的女演员镜头表现起来也才能更得心应手如鱼得水。所以世界影坛中著名导演和名演员形成近似一对一的固定搭配在影史上已经是司空见惯了。这就是“潜规则”的潜规则。 但想潜的要注意,潜规则也是有风险的。我在《经典文艺电影的性体验》里已经分析过了,同样是表现性话题,有人注重个体生命的性体验,有人想表达的不过是对社会的批判。 有人可能要说了,性不就是被社会压抑的吗?但现在的研究告诉我们:文明的本质就是普遍的性压抑。性压抑在整个人类社会是普遍存在的。因为我们人类拥有动物中最长的发情期,青春期性成熟后,人可以全年全天 24 小时内随时进入发情状态,这要是全部满足了那还得了啊? 一旦遇到那种意在社会批判的导演,就只能哀叹自己的明珠投暗了。因为你要知道,这是在中国而不是在有批判社会传统的欧洲,与政治挂钩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中国那些搞社会批判的导演多半最后不伦不类的搞成了莫名其妙的“文化批判”。仅有的如张艺谋这样的聪明人玩的是民俗展示。并且这类导演往往气象宏大,动不动就宣称搞出个经典之作,很是能唬人(我们知道作品想成为经典哪有这么容易)。一句话,这是中国文艺青年中存在的一种典型症状。能被唬住的说明自身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凡人。对此类导演来说,要保证片子的成功,他需要发掘的是女演员的缺憾和神经之处(总之就是非正常人),而不是女演员自身的性魅力。可见,潜规则也是要考验眼光的,成功者必有其过人之处。 所以我给女演员们提个建议:要潜规则,还是要找张艺谋,徐克,李安这类性格的。他们有什么特点呢?表面一眼看去内向腼腆,不善言辞,内心实则波澜起伏,一句话概括,就是“外闷内骚”,情感表达上属于深沉细腻的类型,现实中一般与女人交往起来比较木讷难获芳心。可正是由于这种两性交往上的压抑,反而使他们更能审视和欣赏女性自身的美。相比之下,那种言谈之间颇讨女人欢心的梦想家们不是成了追逐下一个目标的花花公子,就是忙于更伟大的目标。女人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道点心,唾手可得的东西谁会更多的在意?所以潜规则的第一点就是找准类型,别相信自己的女性直觉,那样找到的多半是个南 郭 先生。常有八民惊呼,中国导演们一个个长的歪瓜裂枣,怎么有女人有勇气去潜?废话,女人不对自己狠一点,怎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就是人家强于你的地方。(题外话,一个非常有趣的现实是那些著名的文艺青年,包括作家,导演,无分男女,没几个长的特别顺眼的,五官端正就已经可以算是美人了。) 文艺片里没有不来上一段情欲戏的,情欲戏的成功关键在于制造出来的那种感觉氛围。有种常见的套路是,为了给淫妇作人性化的合理描写,总是先描写女人如何清纯无知,结果受尽欺负折磨;醒悟过来的女人于是变身淫妇,开始华丽丽的复仇,要多狠毒有多狠毒,要多淫荡有多淫荡。拜托,这种非常戏剧化的表现,你用在肥皂剧里骗骗那些家庭妇女还有无知小女孩的同情也就罢了,老这么下去演技与你就彻底绝缘了。谁不是从年少无知过来的?你会相信,这些淫妇有胆子杀夫,却没胆反抗社会。或者,必须杀夫才是他们反抗社会的唯一方式?我勒个去! 没人愿意把女人表现成虎狼,也没人爱看,可能只有那些女权主义的女性导演爱这么干,把女性的狠毒塑造成强悍的女斗士。如果你执意走上这条不归路,我先在心里为你默哀。世界上的女性导演也已经不少了,有几个成了大导演?所谓“ X 爷”之类的叫法作为偶尔的戏称尚可,当真的话你的演技事业也就到头了。真正的女权主义恨不得连容貌都否定,说实话这样随便找个路边女人来演不也是差不多的效果吗?所以潜规则的第二点就是:千万别把女权主义当真。女权主义本质上是行为艺术。曾经以清纯出名的霍思燕一夜之间动辄以性感露胸形象展诸于世,不少人大呼接受不了,但精明的霍思燕本人可是经过了精心的算计。 潜规则的第三点是:性感的表现也大有讲究。我们追求的是性感,您千万别演绎成了风骚淫妇,别把自己整的一副熟透了的感觉。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性感的天真,或者说叫天真的性感。大导演们为什么都爱用三级片出身的舒淇,原因无他。舒淇最能表现出那种天真的性感。周迅的受捧也是出自差不多的原理,但外型上周迅的女孩身材不知道起到了多大的效果,当然这带来的代价就是周迅要比其他人更早的面对转型。天真不等于弱智,更多的时候带有点仗着青春百无禁忌的感觉。比方《精武风云》里她对甄子丹饰演的陈真那句:上海滩那么大,你拯救的过来吗?西方电影里的“洛丽塔情结”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有人可能过于计较舒淇的三级艳星出身,说起来西方电影邪恶多了,《这个杀手不太冷》可能是世界银幕上最成功的萝莉控电影。当你在为杀手里昂流泪的时候,我听到了《洛丽塔》邪恶的笑声 潜规则的第四点是:放荡之后,还得端庄。张曼玉真正被评价“会演戏了 ” ,还来自她在王家卫电影中扮演的苏丽珍形象。那是一个端庄贤淑因而也压抑的典型良家妇女形象,虽然给人的第一观感可能不如那个风情老板娘金镶玉强烈。还有那部封神之作《甜蜜蜜》,李翘平凡的给人的第一印象甚至是有些讨厌。这也更符合现实,尘世中人总是或多或少带有点让人讨厌的特质。 把良家形象和性感形象能很好的结合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那么你就可以封神了。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张曼玉,西方则是伊萨贝尔阿佳妮。 有人可能觉得我大谈“潜规则”是诲淫诲盗,俺真是冤枉透顶。全世界都同处一个困境,自从女权主义泛滥以来,好莱坞被逼的已经只能发掘童星了。只有在少女身上才能找到一点青春的感觉,这方面可以参见《美国丽人》里莱斯特拯救自己的中年危机的过程。那些愚蠢的女性导演虽然也大拍情欲戏,却每每把性感理解为沧桑和狠毒,看这种兼具怨妇和泼妇气质的电影实在让人味同嚼蜡,无聊透顶! 说白了,性感就是年轻女人的孩子气,青春活力的无限魅惑。谁会爱看大妈和假小子?西方的女人一成年就跟大妈似地,非常同情西方的男人,洛丽塔情结也是被逼出来的啊。环顾全球,东方女性是个亮点,娇小的身材能更长久的保留少女特质。事实上西方人确实存在一种深刻的“中国娃娃”情结,那个满脸雀斑的戴文青许长的跟什么似地,照样得到西方人的追捧。如此天生富矿,不能得以善加利用,我替各位中国女演员感到可惜啊! 勇敢的少女们,快去创造奇迹吧!
1575 次阅读|1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4-30 00:17 , Processed in 0.060686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