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华为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华为

相关日志

分享 华为?我们是谁?
热度 45 肖恩 2017-5-3 09:09
华为的手机在我们村卖的不错,但十个非华裔里面估计有九个搞不清他的英文名“Huawei”怎么读。跑来问我我也想不出怎么教他们。 。 。 。 直到有一天和女儿一起看BBC的《The Story of Science》时突然发现,华为的发音不就和“Who are we”说快点正好差不多么? 建议华为干脆把这个印在名字下面得了,发音容易,而且还是个很高大上的哲学问题,凸显我大华为的深度不同凡响!
888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华为的内存门
热度 57 landlord 2017-4-29 04:17
看到我关注的 奥卡姆剃刀 发表的关于华为内存门的长微博,有些不同意见。就写的东西说说。 先把已知的事实摆一下: 1.华为发表P10的时候,用的是UFS2.1内存的样机。虽然没有在配置上明确表明,但对媒体以UFS2.1内存样机做出的跑分并无异议,甚至据说还有转发。 2. 在销售过程中,因为UFS 2.1内存缺货(华为的官方表述),有些P10采用了UFS 2.0和eMMC5.1的内存。而且并没有通知客户。 3. UFS 2.1是比eMMC 5.1更先进的技术,这个毋庸置疑。估计价钱也会更贵。 4. 华为官方说UFS 2.1和eMMC 5.1的P10在用户体验上并无区别,这也是刀老师的观点。 好了,现在来说说我的行业经验。我做硬件的生产测试快20年了,测过内存,但手机还真没测过(电话倒是测过)。测过eMMC,但没测过UFS2.1。所以我上网查了查,英文中文的资料都看了一些。总结一下:UFS 2.1比起eMMC,速度更快,更省电。 一个英文资料上说:“ Overall 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standard - UFS 2.1- can achieve a 40% increase in sequential read speeds, a 20%increase in sequential write speeds, and a 73% improvement in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 for random reads compared to theeMMC v5.1 standard. The net result of these advancements is that overallsystem performance and user experience is vastly enhanced. UFS 2.1improves system boot times by 15%, and application loading andswitching times by 30%, compared to that of eMMC. ”-- 就是说UFS2.1读写更快,而且开机省时15%,开APP省时30%。 这么看来,华为的生产测试如果包括内存读写速度、开机时间、调用/转换APP时间这些测试的话,是能够看出区别的。至于省电什么的,资料上没发现具体数据,我猜如果区别不大,也很难测出来。 既然有区别,那华为官方是在说谎吗?也不一定。我猜有两种可能性: 1. 华为P10的软件和其它硬件跟不上,单个零件性能再先进可也使不上力,就是俗称的短板效应。 2. 绝大多数的客户用不上UFS2.1提供的先进功能,或者分不出来这些提升。比如开机时间快一秒或者启动APP快几分之一秒。 关于猜测一,实话说我是不信的。UFS2.1出来有一阵了,三星什么的都拿这个做噱头宣传,不少资料都说这会是高端手机的标配,但华为居然还不会用?可能吗? 猜测二倒是有可能。但我们搞测试的,很多测试项目的不是绝大多数客户,而是“极端”客户,比如说能多快的读写文件。用户体验可不只是99%的用户体验,而是100%的用户体验!举个简单例子,按下照相快门,同样的时间能照出多少张连续照片,在同样的条件下,我猜用UFS2.1应该会比eMMC多--这样的用户体验可能极个别,但也应该考虑到啊。 总而言之,宣传的时候用的是性能最好最贵的内存,卖着卖着悄么声的换了个性能差的便宜替代品,也没告诉客户。被发现了理由是反正您也看不出来,我觉着这个说法是很不地道。对一个在美国的华为手机用户和华为手机义务推广者来说,这次的内存门真的是个严重的打击,以后还怎么理直气壮的向那些老美吹捧华为手机啊
个人分类: 胡说八道|426 次阅读|22 个评论
分享 华为M3和三星GALAXY Tab A选哪个好呢?
热度 23 猫元帅 2017-4-23 22:14
华为M3 屏幕尺寸 8.4英寸 硬盘容量 64GB,32GB 核心数量 八核 内存容量 4GB 上市时间 2016/9 处理器型号 海思麒麟950 分辨率 2560×1600 摄像头类型 双摄像头 电池容量 5100mah 接口类型 存储卡接口,micro-usb2.0,3.5mm耳机接口,电源接口 操作系统 Android6.0 品牌 Huawei/华为 型号 Media Pad M3 4G网络 支持 CPU主频 1.8GHz 产品类型 娱乐平板 尺寸 215.5*124.2*7.3mm 电池类型 聚合物锂电池 重量 310G 续航时间 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存储类型 闪存 触摸屏类型 电容屏 附加功能 文件保密柜,重力感应,平板管家,GPS 是否支持蓝牙 支持 前置摄像头像素 800万像素 后置摄像头像素 800万像素 三星 GALAXY Tab A 屏幕尺寸 10.1英寸 硬盘容量 16GB 核心数量 八核 内存容量 2GB 上市时间 2016/6 处理器型号 三星 Exynos 7870 分辨率 1920×1200 摄像头类型 双摄像头 电池容量 7300MAH 接口类型 存储卡接口,micro-usb2.0,3.5mm耳机接口,电源接口 操作系统 Android6.0 品牌 Samsung/三星 型号 GALAXY Tab A 10.1 (T585C) 4G网络 支持 CPU主频 1.6GHz 产品类型 娱乐平板,通话平板 尺寸 254.2*155.3*8.2mm 电池类型 锂电池 重量 525G 续航时间 13小时左右,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存储类型 Flash 闪盘 触摸屏类型 电容屏 附加功能 方向感应器,光线感应,电话,重力感应,GPS 是否支持蓝牙 支持 前置摄像头像素 200万像素 后置摄像头像素 800万像素
851 次阅读|27 个评论
分享 从展会的咨询人员分布看华为的国际化。
热度 28 fcboliver 2017-3-23 23:05
昨天参观了某世界性的IT展会。拿了个VIP牌,“混进“了华为论坛。一共就同4个员工换过名片,他们的工作所在地分别是:杭州、深圳、阿姆斯特丹和尼日利亚。别说,尼日利亚那哥们是其中最黑的。
914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2017届互联网校招薪酬报告:白菜价22W,青菜价30W,神价150W
热度 28 youyouyuyu 2017-3-1 15:44
每年校招Offer的数量、质量表明了各家公司对于整个招聘市场、人才供需的判断,也是我们OfferCome观察整个互联网市场的一个窗口。 而从2016年开始,我们为部分客户寻访高端学生,因此我们对于市场的观察角度更多了一些(也欢迎毕业就可以拿40~150W的应届生联系我们,你们从大四开始就可以通过猎头走特殊渠道,而不是常规校招渠道排队了)。 引子: 先说下对16年17届校招的总体看法:本该是个不大不小的年,结果被华为一己之力搞成了个大年。 白菜价22W: 14、15K*15/16,90%的主流公司都给了这数; 青菜价30W: BAT一般在25~30W(15~18K*15/16),其他家一般30W±(18~20K*15/16,个别给点股票); 6、70W: 从罕见变得多起来,不少公司都给过了,薪酬方案不一; 100W: 慢慢多起来了,有点像1、2年前的6、70W; 备注: 上面是指技术的薪酬,产品薪酬可参考同档研发打七折八折,运营打五折六折,HR打……算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一、各家互联网公司15年校招Offer情况 0、华为 虽然是讲互联网校招,但是我们必须讲下华为,今年所有公司都绕不过华为抢人。 招聘量:1W人 大概是所有主流互联网公司招聘量之和,这个量决定了全行业的定价策略都得听华为的。 白菜价:14K/20W起 全互联网/IT/通信行业的公司都得跟上这个白菜价。 SSP Offer:4、50W,甚至更高 普通SP没这么高,也就是3、40W。但华为在清北等砸出来的几百个4、50W甚至更高的offer(有些比常规的阿里星还高一些),打的所有公司都没脾气。 最后的结果就是:华为在清北招走的17届学生,大概是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MS、Google等外企之和的两倍。 不管华为有怎样的争议,一个营收超过BAT之和,研发成本超过BAT之和的公司,舍得花钱做校招的时候,就注定我们大家都得跪着。 1、BAT: BAT三家因为招聘量大,占互联网校招量一半,因此实际形成了一个默契的大白菜价格联盟,至于SPSSP、某星档,那就全靠各自本领去争取了。今年看,这个白菜价差不多被推到了22W左右,常规的SPSSP还是在25~30W。 B: 今年B家整体薪酬是上浮一些的,照以前14、15K算是常规的SP了,今年看15K算白菜价,按照14.6个月算,白菜总包 22W了,在BAT里面算最高的。 常规SP略高白菜1、2K,SSP过20K的不常见。也就是说青菜价大概是25~30W。 大概十年前起,百度就一直对校招生的招聘和培养非常重视,薪资也基本保证在同档公司里靠前的位置,这次薪酬的微调也能看出来了。 招聘量:1500人的体量,整体招聘量也很高 A: A家今年校招动手非常早,也非常低调,8月份感觉就发的差不多了。不知道后面被截胡的多不多。 据说今年主要以招A档学生为主,见到的A档还是1516K*16=24、25.6W,有个别高一点点的,B档的offer今年没怎么见到。 你说25W是A家白菜价?好像有点不对,因为A档考核要求不低阿。但要说A档算是SP?这SP占比又不太对…… 招聘量:校招量是个谜,不过大家都认为应该不大,业内预测也就大几百人。 T: T家白菜价比起往年是涨了一些的,12.5K的月薪没变化,但承诺的月份增加到16个月,再加上房补,总包超过了21W(实际T家奖金的确不低)。常规的SP会高2、3K,SSP会更高一些,一样,过20K的少。 跟BA两家类似,青菜价也是差不多25W起,只是月薪看来有点少。 招聘量:今年招了2000人,是整个互联网行业招聘量最大的公司了。 A星档: A家的阿里星,今年只看到1个offer,侧面问了几个,还是去年的行情,大概6、70W的总包,基本是30+30,根据事业部和个人情况浮动。 BT两家:实际都有6、70W甚至80W+的offer,而且量并不比阿里星小太多,只是两家都没有专门做成项目制来好好宣传,而是一个个招的。因此在中高端学生群体中,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略可惜。 2、过百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京东、携程系、360 京东: 京东今年白菜价跟BAT差不多,大概是15K,SP好一些的可以到20K,比BAT的SP要高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今年做了第一届科学家计划,中位值据说都到了55W,我们看到个别博士的offer快100W了,这项目主要针对全球的优秀博士,而且量不小,跟阿里星差不多。对标谁,不言而喻,建议18届的关注下。 招聘量:快赶上BAT了,今年总部招了差不多1000人,各区域公司还招了好几百人,感觉要跃居校招第一梯队了。 网易: 网易游戏: 最近3、4年,网易游戏每年都从清华招走5、60人,这是什么概念呢。BAT一般也就能招到10个,大部分年头,BAT招到的清华学生加起来还不到网易的一半。 为什么?因为丁磊的脸肉嘟嘟地可爱?因为网易的猪肉好吃? 因为人家网易游戏钱多,校招动辄35W、40W砸出去,然后之前去的师兄师姐,再告诉师弟师妹,游戏的奖金可能十几/几十个月(当然,不好的可能一分钱奖金都没有),所以学生们纷纷就从了。 非游戏: 非游戏的话,有传统的门户、邮箱等,还有非常火的严选、考拉海淘等新业务,白菜价大概是13K,好的童鞋可再单独谈下。并且,并且,并且从往年看,大部分人都能拿到18个月以上。换句话说,网易非游戏团队的白菜价是24W-…… 招聘量:整个网易集团,量还是蛮大的,虽然没有上千,但也大几百了。 携程系: 携程: 携程研发产品基本都在上海,白菜价在上海还是挺不错的,差不多18~22W,SP会再多几万,跟BAT差不多。考虑到携程的工作强度,实际比BAT性价比高一些。 由于在线旅游很复杂,需要很强的线上、线下团队等,因此携程还有一个单独的管培项目,持续了有几年了,起薪跟其他公司产品运营类似,据说在内部晋升速度也很快。最近还有一个GLP(全球领导力计划),专门为国际化铺路的,目标是世界名校的MBA等。 去哪儿: 去哪儿做校招有几年了,招聘量一年比一年大,同档学生,薪水一直比BAT略高一些(去哪儿整体还是蛮重视产品技术的,北京竞争又非常激烈)。 今年硕士白菜价的起点就是21W起(本科的起点低几万),比较好的学生都可以到25W,个别好的SP也有接近30W-。 招聘量:同网易,整个携程系,量虽然也没上千,但是也大几百人。 360: 360虽然退市了,不过我们还是搁在上市公司里面讲吧,毕竟过两年就上市了。 我们看到的价格基本都是15K,总包差不多21W+,貌似还有单独的安全星、前端星计划,没见过这两个星项目的offer,不知道具体数字,欢迎大家爆料。 招聘量:量倒挺大的,好几百人。 3、其他上市公司: 搜狐系: 搜狐门户、视频等: 张老板复出后,改革了很多东西,比如说薪水向产品技术倾斜,像校招生,今年白菜价起手就是16K,还是蛮舍得的,真是下定决心招好人重头来过的节奏。 招聘量:17届准备招好几百的应届生,因此HR现在还在忙春季补招,17届还没定下来的童鞋赶紧找人内推去吧。 搜狗: 作为一个产品、技术驱动的团队,搜狗的校招白菜价今年差不多在22W左右,SP蛮给力的,基本是比BAT高一些的,资质好的基本都30W左右或者更高了。 招聘量:也有百余人了。 新浪系: 新浪和微博的校招一般是一起做的。算法等一些方向还可以,基本能到25W的总包,跟BAT普通SP持平。产品管培也不错,大概可以到20W左右,算是产品类offer里面比较高的。其他Offer普通水平吧。 招聘量:一共大概百余人,他们的产品和销售类管培,招了有十几个,据说蛮受重视的。 乐视: 乐视今年校招价格给的非常高,看到的一些SP offer 比BAT高一截,动辄3、40W起,不过鉴于目前他家的特殊情况,我们就不展开讨论了。 宜信: 宜信的白菜价没见过,看到几个大数据团队的SP都30W±,还是一贯地给力的。不过貌似招聘量一直不大。 剩下的上市公司招聘量不大,也没有听说谁家发了很多很高的offer,对市场影响不大,就不单独讲了。 4、滴滴、小米、头条、链家、新美大 把这五家列在一起,是因为,这5家是没啥风险的没上市公司,且校招量比较大,且公司业务稳定基本大而不倒了,且估值都是几百亿或者近百亿美元。除去蚂蚁金服外,这五家算是未上市公司的代表了。 新美大: 白菜价大概是21~23W,SP到25W了,非常青睐名校学生,部分非常好的童鞋都给到了接近40W的总包,甚至还能有股票。 招聘量:很大,据说已经发出了一千多个offer。今年春招实习生据说也要招近千人。相当可观。 滴滴: 滴滴的校招动手有点晚,不过白菜价基本保证了25W以上。 今年滴滴为了争取人才,还是非常舍得给钱的,尤其是对于BAT的SSP、阿里星档次的人,基本都保证了比BAT高不少的薪资。 总体来说,能在BAT拿到40W以上offer的童鞋,都应该跟滴滴聊聊。 小米: 小米的白菜价基本在16K左右,一年后授予期权。常规SP的价格比BAT家的SP略高1、2K,快到20K了。另外,小米今天在AI这块招人挺多的,发了不少SSP offer,可以关注下。 招聘量:小米这两年量都不太低。他家有个独特的优势就是,户口指标和解决的比例,据说是所有主流公司中最多最多的。因此有能力拿SSP的,可以跟他家聊聊。 头条: 去年的新秀,一举把SP价格抬到30W+的头条,今年算是第二年大规模做校招。头条的白菜价已经到了25~30W,好人的价格都可以到35W了,阿里星档次的童鞋可以单独谈。 招聘量:挺大的,也有几百人了,不过只集中在20所目标院校做宣讲交流等,因此影响力可能不大。 链家: 此处的链家单指链家网,这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纯互联网人士组成的团队,大概2、3年的时间,从几十人发展到一千多人。 今年也是链家网第一次大规模做线下宣讲等,白菜价offer 比BAT略高一些,大概15K*15,很优秀的人可以单独谈SP。 招聘量:发出去的offer也有几百个了,量不小。 5、其他创业团队 Face++、商汤、地平线等AI圈公司: 这类公司今年对于个别博士等,基本都开过百万年薪的offer,其中还有家开了100W现金的offer,还是蛮让业内吃惊的。 不过由于这几家招聘量都不大,每家可能就是几十个人,因此我们就不单独展开了。 快手: 快手的招聘量不大,不过发的offer都很给力,同档的童鞋,居然比滴滴头条还略高一点,基本是市面同档最高的。我们看到的几个offer都是30W± +期权。作为一个5000W日活的公司,果然很有底气。 猿题库: 跟去年一样,20K、22K、25K(25K很罕见,基本都是清北里的好苗子),过了试用期有期权计划。 融360: 白菜价大概是22W+,算法等SP给的略高一些。发offer时就承诺期权,入职满一年后授予。 发出去了上百个offer,作为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的一个标杆,这个量不算少了。 知乎: 白菜价总包跟BAT差不多,20多W,或者说月薪略多1K左右,不过月份不同有所不同呢。 貌似知乎刚开始较大规模地做校招,业务发展的快(D轮又融了很多钱),挺缺人的,所以校招、实习的量在逐步变大。知乎做校招,是真心省事啊,学生用户口碑好。 其他创业公司: 其他的咨询的少,个案没有代表性,就不讲了。 二、什么样的应届生可以拿到这些offer: (一)产品白菜价15~20W: 先单说产品,因为产品起薪低(跟学技术不一样,新产品的童鞋不容易证明能力)。 基本上,名校出身,逻辑清晰、知识面不错、学习能力强、有过小半年主流公司产品实习经验,知道如何干活,那差不多能找到一个15~20W的白菜offer,大概就是10~14K*15/16。应届生过22W的,少,个别公司会给。 产品童鞋不要气馁,好的产品非常稀缺,晋升会很快。 (二)技术: 1、白菜价 22W: 薪水:15K*15,14K*16; 去年预判:“从今年起,渣硕的Offer将会站稳20W”(解释下,渣硕是北邮人论坛一个常见的词,用以谦虚地表达自己是个普通硕士) 今年观点:看来22W的白菜价是很难再下去了。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拿到:北邮华科这档院校(两大互联网人才供给量最大的院校,所以用他们做参考),相关专业中等水平的童鞋,多刷刷题,找个实习认真干几个月,证明你是能干活的,基本就可以拿到了。 2、常规SP 25W: 薪水:16K*15/16; 去年观点:没提这档。 今年观点:所有公司都可以给到。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拿到:刷题刷的好一些,清楚常规算法背后的原因(知其所以然),工程代码写的干净利落,就差不多了。 3、SSP Offer 30W±: 薪水:18~20K*15/16,个别公司再给点股票、签字费(这年头应届生都有签字费了); 去年预判:“我们写了“待校验”,因为今年主流的30W offer依然集中在5、6家公司手里,BAT没有大规模地改。” 今年观点:短期内不太能再提升了,如果京东头条滴滴等这档的招聘量再大一些,BAT可能会缓缓地在2、3年内提到这个价格。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拿到: 算法:AI今年太热了,基本所有上市公司,主流创业团队都开过这档了。机器学习、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算法好的童鞋,发过1、2篇顶会论文的,工程能力还可以的,基本就可以拿到这个offer了。 工程:纯靠工程能力拿这个offer,有点难度,ACM区域赛金银铜的水平吧。在BAT拿有难度,得去滴滴头条这种。 4、40~50W 薪水:20~30K*15/16,再给点股票。 去年预判:没写这档。 今年观点:单独提出来这档,是因为之前这档的确少。但是,今年光华为一家,就开了几百个这种offer,尤其在清北,靠着这档offer,砸走了上百个博士。对于一些比较牛一些的学生,尤其是博士,这档offer逐步容易起来了。另外一方面,AI的确太热了,国内缺人。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拿到: 大概就是,有个2、3篇热门方向的顶会一作的童鞋,可能手里拿了4、5个30W的offer,能在1、2家公司拿到4、50W的offer。 5、60~150W 搁在一起写吧,省事点。反正都超出正常人范围了,大家看看就行了。 1)这么贵划算嘛? 非常划算,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各家招不到、招不够。尤其是100W以上的,太难招到了。 另外还有个问题是,大家之前习惯招2、30W的,对于60~150W的学生如何培养、使用,还在摸索中。 2)为什么划算? 以北京为参考,单论薪资成本: 白菜价22W=30W人力成本; 青菜价30W=40W人力成本; 某星档60W=70W人力成本; 神档100~150W=110~160W人力成本; 最粗糙的经济换算: 花60W招个阿里星,开发效率远超过2、3个普通学生; 花100W招个G/MS家博士奖学金获得者,解决问题的效率远超过2、3个普通的SP; 花150W招个CMU的牛博,他能解决你花300W招10个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人才培养、团队建设: 对于公司而言,核心高潜人才非常非常重要,这些姚班、ACM/IOI金银铜、G/MS家博士奖学金获得者等出身的学生,大部分天赋和基础是真好,培养空间太大太大。 每年都能招到一批可以批量培养成为T10、P10、T4的高潜,做老板的简直可以笑醒。 招聘: 来了一个戴文渊,后面就陆续可以吸引来一堆670W、340W的人。 唐文斌为什么能融那么多钱?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号召来了一堆NOI 金牌,这些人能解决同龄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大家就愿意投。 社招挖来的成本太高等原因我们就不展开讨论了。总体而言,越贵的学生越值得挖,因为社招的时候,你需要花更高的价钱。 3)对标? 工程:ACM World Final吧,拿了金银铜的基本可以保个100W的,靠前的基本可以保个670W的 算法:G/MS 家博士奖学金获得者,顶会热门方向6、7篇一作,CMU等大神的徒弟,要是有个XX会的best paper,你基本就可以集齐顶级Offer召唤神龙了。 4)谁掏钱要? BAT、滴滴、小米、新美大、头条,众多AI创业公司等,都要。 现在的问题是:6、70W还好招一些。100W以上的,很少有人理我们这些国内公司,今年我们自己看到的有近10个100~150W的offer,被学生锯掉的有一半…… 为什么? 推荐本周的另外一篇文章《雇主烦恼:校招150W招不到人?最优秀的程序员苗子在哪? |OfferCome》 三、为什么校招这么火爆? 不是说寒冬嘛?不是说泡沫破灭嘛? 这都是新闻里的写法,跟我们作为猎头,在一线看到的数据,完全不一样。 这里简单写几句,本月会发篇长文详细写下,欢迎关注。本月准备发 “2016年中国互联网的社招的盘点社招薪酬报告”,届时会详细地分析过去一年里整个市场的行情。我们公众号里,有前几年的行情分析和预判,大家也可以看下,目前看,是准确的。 价格取决于价值,影响价格波动的是供需关系。 从需求看: 上市公司: 阿里冻结HC好几次了,15年年底,36000多人,16年年底,他们接近47000人,冻结HC冻结出来1W人…… 百度、腾讯、京东等等,谁家一年没招个几千人? 创业公司: 创业公司的确死了很多,P2P、O2O死了一票票的,然而活下来的又融了很多钱,也成立了很多新公司,融了很多钱,招了很多人。引用IT桔子16年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Q4没找到) 951b399021976288bbc9f7e14ddc2fe6 从供给看: 社招:一直没有什么新增供给,传统IT、通信业需求旺盛; 校招:学生来互联网的比例基本没有大幅提升,尤其是优质学生,整个社会风气如此。 (嗯,今天,清北去体制内的比例依然远远高于名企。你去水木发个帖子,咨询下在银行总行、航天、中央部委、互联网之间选择校招offer,大家依然会一边倒地建议你去体制内) 更详细的分析和数据统计,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会在3月份发出更详细的统计。 四、18届行情? 差不多了,估计跟17届持平。 有能力下场的玩家,基本都下场展示过肌肉和需求了。 华为一次性地把价格涨到位了,其他大的上市公司不会有太大波动。 剩下的未上市公司里面,除非滴滴、头条、链家等忽然上市融了很多很多钱,要大力扩张。 否则17届的行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了。
84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老炮儿、华为、文艺复兴小段子(二) ——— 教宗
gordon 2016-12-26 14:52
主席很矛盾。他的社会理想受无政府主义影响极深,但又热爱超能政府(热爱秦始皇,把中国历史总结为儒法斗争非常高明);他反感人文知识分子,但他本人正是 典型(各种激进改造社会主张都是这类人发明);他强烈反社会分工,但又功利性地热爱工业 ******************************************************************* 五四青年+秦始皇,两面一体 ******************************************************************* 教宗嘛,本身就反政府,不是世俗政权 ******************************************************************* 毛留下来的影响是: 第一:集体主义 (爱国,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第二:无私或利他主义(反腐败、打倒自私自利的资产阶级,雷锋,自己穿打补丁的旧衣服,送儿子去战场) 第三,否定理性(知识无用论,臭老九) 第四 :否定个体主义 和自由权利 第五:民粹主义(大民主和无政府,政府机关几乎瘫痪,代之以各地方的街头政治 ,社区和组织政治,集中于毛中心的最高指示)
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老炮儿、华为、文艺复兴小段子
gordon 2016-12-26 14:34
我现在也明白了,一个是老炮儿,一个是老炮儿的女人 “仗义没多屠狗辈” 他们都是干什么的,不能细说。 ********************************************************************** 还有一个是华为,想快速致富的,都关精神病院去 华为 在全公司推行“小改进 ,大 奖励 ,大建议 ,只 鼓励 ”的政策,其目的就是避免员工说空话,不干实事, ********************************************************************** 微型小说 昨天,融资的会议开到了后半夜,昏暗的灯光下大家都默不作声。条款过了一遍又一遍,感觉就差那么一点点了,气氛有些压抑。沉默良久,创始人点燃一支烟,轻 轻说了一句:我们能捞人。现场顿时一阵骚动,四处是签字笔划破纸面的声音,坐在后排的也不顾了体面,挤到桌边来…… 注:可以媲美薄伽丘的《十日谈》 ********************************************************************** http://video.weibo.com/player/1034:095c32bd8ab27c9c2f614a1ebe78f27b/v.swf
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华为的梦
热度 17 鹤梦白云上 2016-12-5 10:58
星期六下午,送小孩去上兴趣班。小孩进了教室,我呢随后去了金鹰奥莱城,逛商场对我而言现在可是难得一次。车停在商场的地下停车场,然后从那个迷宫似的地下空间乘自动扶梯徐徐而上,来到地面时,迎接我的是华为的booth,一个户外临时搭建的摊位,专卖mate 9,大音箱在放一首歌。 听不清唱什么词,但调子很好听,声音听着象是张靓颖的那种,虽然我对这位歌手不算了解。走过路过,当你听到商店里传来的歌曲时,不论大都市还是小县城,我想很多人都有很多次这样的经历,一般我们大概都不会太过在意什么。可是这次意外遇到的歌曲听着确实有所不同,以至于我不禁走进华为的摊位,拿起一个手机按一按、点一点,其实我只是想驻足听听这首歌而已,一首从没听过的歌,很新鲜,很好听。 商店逛了一会儿就去接孩子了,然后回到奥莱城吃晚饭,走过路过华为的摊位,又听了一小会儿;吃完晚饭,出来又逛了逛顺带消食,走过路过华为的摊位,又驻足听了一小会儿;逛完之后准备回家了,走过路过华为的摊位,最后又听了听,这次用心记了几句歌词,预备上网查查。 回来一查,原来这歌就是华为手机的主题曲,叫《我的梦》,有中、英文版,英文歌名《Dream it possible》,国内就是张靓颖唱的。这歌不仅好听,词也挺好的,中英文歌词都挺好,很向上,很正能量,唱的就是关于“梦想”、“追梦”。很多歌吧,好听也满好听的,就是寻愁觅恨的,听多了潜移默化,会不会人也跟着愁啊恨的?这歌不一样,不但好听,听过了潜移默化,人好象跟着更带劲了!有个叫Delacey的洋妞唱的也很好,声音沙沙的,身材粗粗的,衣服闪闪的,时而笑笑的,很可爱,很有一种享受那个“梦”的感觉。 这歌2015年就出来了,估计不少人都听过,我算后知后觉了。听过的知道我在说什么,假如没听的强烈推荐。周末两天我听了很多、很多遍: 就让光芒折射泪湿的瞳孔 映出心中最想拥有的彩虹 带我奔向那片有你的天空 因为你~~~~是我的梦! 下一部手机,必须的:华为!^_^
585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去华为或者去高校都挺累的 ———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你成为一个福将 ... ... ...
热度 1 gordon 2016-5-9 08:48
去华为或者去高校都挺累的 ———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你成为一个福将 有些人是有福之人,明白 有些人能把快乐带给别人 有些人能吸引运气 ************************************************************************* 去哪里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跟谁一起。 就是再美好的风景,你跟猪在一起旅行,也不开心。 所以,跟你说,韩寒是很厉害的一个人 有人就是能在艰难生活中找到光亮 注:更准确的是我爸说的,那是你骨头软,干时间长就习惯了。 ************************************************************************* 那需要人生的磨练,仅此而已 这也是你现在不懂的原因
111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求助去普通非211高校还是华为海思研发 (转) —— 野战能力的培养 ... ... ... ... ...
热度 1 gordon 2016-5-2 17:12
本人力学专业博士。。现在在深圳一个私企干了不到一年。目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广州大学或者广东工业大学师资博后,估计是土木或者机械系。还有一个是华为海 思做芯片封装可靠性研究。这两个选择我个人感觉海思方向比较好,未来发展路子宽。但是家里父母非常反对我去企业。觉得高校是国家的,华为是用命换一点点可 怜的钱,任何专业教师都完爆所有企业。现在家里闹的不可开交。。。求教大家到底该如何选择。我实在太苦恼了,之前我老婆找工作也是闹得很厉害,最后老婆熬 不过我父母还是选择了高校师资博后。。。现在我自己也是被家里逼的好难受。。 *********************************************************************************** gordon注: 什么也不是 你的问题呢,是缺乏高强度工作。 *********************************************************************************** 中国早年是一个农业社会,大部分人其实没有经过 流水线的熏陶。 就是啥也不想,机械式的工作,下班倒头就睡,天不亮就起 人整个状态,整个效率都很差 从这个角度看,应该先 “进” 华为。 即使不在华为了,也可以进入高校。学术水平也不会低了 。 *********************************************************************************** 李政道见费米的时候,费米做了一个计算尺 你现在的问题不在知识上,而是实验设计 就是 “有一个想法,怎么实现” ,你缺的是这种能力。 早年的老师,都是动手做教具的 注:所以跟着老一点的老师不一定行,老的老师都不愿意动了,因为早年他做过。 一些年轻的新老师,刚开始工作,他会做一些事情。 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有一个问题。, 有人不是为了科学,而是为了出身,为了混口饭吃。 民国那帮人呢,它有庚款奖学金的,比当地人的生活费都要高。(理由怕被外国人看不起) 留苏的也是,钱多。 所以他们是专门为科学的。 当代人是为钱,条件不同。 *********************************************************************************** 基本上,民国和留苏的经历,对当代人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苏联老师觉得中国学生聪明嘛,因为比当地学生有钱。 *********************************************************************************** 我的建议: 先去华为哪儿 干一段,死活都不走, 啥时候你干恶心了,实在干不下去了 ,这一段训练就到此为止了。 底下谁给钱多,去谁哪儿 想干啥干啥 *********************************************************************************** 最根本的问题是你工作强度不够,工作不饱满。 你的想法是,我上几年学已经够苦了。 哈哈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1ODY2NDk2OA==/v.swf
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华为正式进军PC 推二合一笔记本
热度 25 坚持到底 2016-2-22 10:06
2016年02月22日 08:39 来源于 财新网 搭载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采用Windows 10系统,最高定价1599美元,恐难改变目前市场格局 【财新网】(记者 覃敏 ) 华为 于西班牙当地时间2月21日,巴塞罗那电子消费展上正式推出二合一笔记本产品,定名matebook,采用英特尔芯片,主打商务市场。就在各大传统PC厂商配合英特尔新处理器和微软Windows 10系统推出二合一产品后,华为也从智能手机转战这一新的消费电子市场。   和其他厂商推出的二合一产品类似,MateBook搭载第6代智能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采用Windows 10操作系统,12英寸2K屏幕。华为在海报中曾以超薄、超快宣传巴塞罗那展新品,此款matebook机身厚度6.9mm,重640克,并且延续了华为智能手机超长待机的优势,续航长达10小时。   从售价来看,matebook酷睿M3版定价699美元;酷睿M5版定价999美元;酷睿M7核心版定价1399美元;最高配定价1599美元。华为键盘可拆卸之外,华为新产品还配备了手写笔,主打商务市场。   《国际电子商情》分析师孙昌旭认为,华为发布的该款笔记本总体非常不错,并且在笔记本侧面采用了指纹,其工艺、续航、边宽、屏幕、充电器、手写笔性能好。美中不足是价格太贵:“如果价格减半,会卖疯掉。”   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除了价格,Matebook无论从产品形态、配置还是应用模式、主打市场来说,对目前PC格局暂时都不会造成冲击。在PC领域,老牌巨头联想、惠普、戴尔拥有极好的客户关系和市场份额,微软、苹果在品牌和创新上都极其有竞争力,华为想要杀出一片天地很有难度。不过,华为有其自己的技术及设计实力,可能是不可小觑的搅局者。   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7190万台,同比下降10.6%,其中联想出货量为1539万台,市场份额达到21.4%;惠普出货量达到1429万台,市场份额达到19.9%;戴尔出货量为1017万台,市场份额达到14.1%。相较2014年同期,联想、惠普、戴尔出货量均同比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4.5%、10.1%、5.7%。   一位华为内部人士对财新记者分析,PC市场竞争激烈,没有人会进去一个充分竞争、制造利润低下的行业。华为做二合一的笔记本实际上还是平板产品线的延续,主要是为了完善产品生态。■
922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Meta 8入手感受
热度 40 code_abc 2015-12-22 21:20
我也是一个华为粉,不过前几年用的一直是低端机器。直到被各种应用推着开始入手中高端机器。第一个高端机器是一年半前的P7,入手时倒是很爽。不过运行一年多后就感觉跟不上形势了。因为各种应用有意无意地唤醒系统,唤醒关联应用,不但手机的反应变慢,而且耗电速度急剧上升。入手时满电可以跑20小时以上,现在基本只够满足上班时间的消耗,中间还需要零星喂几口电。忍无可忍的时候决心一次到位来一款顶配的试试看。 华为的抢购其实也不算饥饿营销,反正我买的时候很顺利,12月9号下单,11号就出货,当天下班的时候就到手了。 我买的是全网通/4G/128G的顶配机器。第一吸引的是6寸大屏,由于华为的窄边设计,6寸的机器一手握的感觉还算舒适,和许多5寸机握感差不多。不过原本一些单手的操作就要变成双手了,在单手设置的情况下打电话的操作还可以单手完成。相对大屏幕来说这些操作上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Meta8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双4G卡的麻烦,我以前一直带着两部P7,一个是电信版一个是移动版,原因就是两个4G流量都要用。Meta8全网通可以用上装两个4G卡,除了不能用电信+电信的组合外,其他的组合都可以。但是没有同时双4G的黑科技,一时间只能用一个4G卡。然而通过软设置可以切换4G卡,切换时间大概是1分钟。期间网络会中断。相当于初始化SIM卡。因此还可以接受。现在我不用背两台手机了,因此重量也不是问题。 第三个提升是速度,所有应用都是秒开!这在使用中确实很爽,而且可以爽很久。我没用跑分软件,而是使用一个基于WebGL的3D网站做了一个极限测试,Meta8比iPhone6快了大概20%-25%的样子。这个性能确实配得上旗舰的称号了。 第四个是电源控制,Meta8的电池容量比较大,不过我觉得它在应用耗电的控制上做的更好。我的电话不多,一天下来广告、骚扰、诈骗的来电比正常电话要多两倍以上!主要的电量是消耗在应用上。Meta8新系统对应用封得比较严,感觉上凡是不受保护的应用只要关了屏幕又不在前台都会立刻停止。不像之前的系统,有不少应用总能绕过这个限制,频繁地唤醒系统。所以如果不开屏幕情况下待机超过两天是有可能的。实际上我留着微信和华为自己的手机管家和手机服务3个应用待机,每天刷3个小时以上的新闻、微信、小说。看点短视频什么的,满电情况下可以用差不多36小时。也就是说早上满电回去上班,手机可以支持到第二天下班回家。从这个角度上看也算得上是两天一充。另外,原配的充电器充电很快,差不多是10分钟充10%。而一般使用情况下高电量一小时下3%,在最后20%的时候,一小时下4%-5%的样子。如果是看小说的话,最后10%的电量是5-6分钟下1%。也就是最后10%也可以开着屏幕看差不多1小时。这样就再没什么电量强迫症问题了。拿着剩余10%出头的手机下班也不怕路上塞车了。最多是走之前喂上10分钟的电,这个收拾一下桌子,打个卡什么的也差不多了。这样可以治愈不少耗电控制强迫症,比如现在不用斤斤计较Wifi、GPS、蓝牙等不起眼的省电开关,也小于50%的焦虑症。 Meta8还有不少不错的功能,比如带了气压计和NFC等多种传感器,可以搞出不少好玩的应用。散热也控制得不错,在高CPU利用率的时候背板也只是温手。嗯,看视频不算高CPU利用率的应用。 总的来说这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旗舰机,可以让我得瑟半年以上吧。
个人分类: 随笔|3138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以色列崛起之谜
热度 12 得大自在 2015-11-27 05:40
作者:孙亚芳(华为公司董事长)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公司号召向美国学习技术,他们先进而不保守,富裕而不惰怠;向日本人学习管理,他们执着认真,任何一件小事,都分解成很多作业程序,开始做时,拟定者都很繁琐,而后来人引用就十分便当,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向德国人学习一丝不苟的实干精神,他们的踏实认真,才使“奔驰”、“西门子”……成为世界名牌产品。 孙亚芳的文章向我们提出了什么?就是学习以色列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高度的民族与群体的团结精神。我们还要向韩国人民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自强不息永远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希望的精神支柱,但精神需要物质来支持与巩固。这就是公司的基本法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这篇文章看成基本法的辅导报告之一。 虽然文章没有写我们的公司怎么办,没有谈到通信,但当华为人能兼容世界最优秀民族的优良特性时,还有什么人间奇迹创造不出来。我们用这么高的成本吸收了这么多的高素质人才,在经济学上讲是不合适的,但是在政治上讲是合算的。只有这样才能率先在中国建立一个兼容百家的群体。这篇文章写清了一个多么好的榜样。希望大家认真读读。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我曾经听过许许多多关于以色列的传说,她在我脑海中始终是一个神秘的国度,让人难以琢磨。同时又充满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令人关注。由于近些年来国际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的报道,以色列留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一个不得安宁、充满战火的是非之地。今年2月16日至21日,我们随代表团访问了以色列,重点是访问以色列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开展与他们的技术合作与市场合作。短短四天的访问与交流,可以说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却感慨颇多,给我一个重新认识她的机会。 1 神秘的矛盾之邦 以色列是一个颇具魅力、充满生机的国家,她有令世人震惊的人类之谜,她是世界上最具有特色的国土之一。这些特色都是以矛盾的方式在体现着。 她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自然资源贫瘠,但国家又十分富有:以色列位于中东之角,是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处,人口500多万,以犹太人为主,国土面积7,878平方英里,相当于我国的一个中小城市,一个建造在沙漠和戈壁之上的袖珍之国。 她是一个古老而又十分年轻的国度,有着悠久却曾被割裂的历史:她同中国一样古老,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但却曾中断了整整二十个世纪,被世界所遗忘,直到1984年才重新建国。 她是一个多民族、多国藉、多文化组成的国家:在这片狭小的土地上,100多个不同的民族的人生活在一起,这些居民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带来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它们相互交汇,相互融合,又相互矛盾。 犹太民族被称为世界上最优秀和聪明的民族,却曾遭到毁灭性的虐杀:以色列以犹太人为主,纳粹主义带来了犹太民族历史上最悲惨的时期,近600万犹太人被残杀在集中营中,成为人类史上最伤感的一幕。 三大宗教的圣集聚在这里,被称为全人类的宗教圣都:在耶路撒冷的老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集中在这里,耶稣遇难的真实故事发生在这里……圣经成为了解以色列历史的指南。 世界上唯一还存在的共产主义的集体农庄;以色列上百个基布兹(集体农庄)表明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的诞生,为以色列在纷乱中的稳定作出重要贡献,成为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中最有趣、最客观的现象之一。 她建国时间不长,却已成为世界上高科技的王国之一:以色列的遗传工程、农业技术、电子、军火、钻石加工等方面的高科技成果闻名于全世界。 她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明确边界的国家,成为一块为领土争端不休的是非之地:近年来,以色列几乎每天都出现在世界各国报纸的头版上,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戈兰高地成为争论不休的世界新闻热点。 …… 在这里, 资源贫瘠又十发富有,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战争与和平、宗教信仰与现代进步、神秘主义与专家治国论,它们相互矛盾地交织在一起,以色列培育矛盾的人,在矛盾的冲突和平衡中成长起来 。我试图从这些充满矛盾的特色中去解开以色列崛起之谜。 2 自强不息、执着追求的精神 历史留给以色列人的不是古老和辉煌,只是零散与辛酸。在这段饱经沧桑的历史中,以色列人得到的唯一财富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能量的积累和爆发是推动以色列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动力。 以色列的历史是一部充满冲突、战争、欺凌的苦难历史。五千年前她曾是文明之光升起的地方,开创了文明而短暂的帝国。是她的特殊战略位置使她饱经沧桑,为历代国外异族所垂涎。埃及人、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还有阿拉伯人、十字军骑士和土耳其人,乃至英国人都 把征服以色列作为巩固帝国统治不可缺少的条件。在这种冲突与争夺中,以色列的历史曾被中断了二十个世纪而被世人遗忘。 整整两千年,犹太人离散在全世界的70多个国家,过着流浪的生活。传说我国的开封等地还有犹太人的后裔生活过。从1933年到1945年,先后近600万犹太人被德国纳粹分子屠杀,在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馆前的99英尺高的圆柱上,铭刻着“记住”一词,在大屠杀纪念馆里收集了最完整和最感人的记录,记载了犹太人被残害的过程。这是对全世界的告诫,决不允许大灾难重演。 在流浪的二十个世纪中,重返以色列,建立自己的家园已成为犹太人首要的精神支柱。全世界的犹太人总是面向东方以无数次的呼唤聊慰思乡的忧伤。“明天一定要回耶路撒冷”这种执着的信念在他们的心底呼唤,一代人又一代人地呼唤……在战争,流浪、屠杀中顽强生存下来的犹太人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对重返家园的渴望长达两千年。当1948年以色列人凭借历史的权利及联合国的决议宣告独立时,犹太人重返家园的梦想成真。可以想象,这个民族几个世纪积聚的精神能量如同千年的火山爆发一样释放出来——足以创造任何人间奇迹。 以色列苦难的历史和后期的迅速崛起,使我们思考这么一个事实: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都曾拥有悠久而辉煌的过去。古代五千年的文明史令世人刮目相看。中国的四大发明,我们的小学生也能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中国人为这悠久的历史陶醉,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当十多年前,我们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时,我们却困惑了,为什么文明古国的中国、印度、埃及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而巴比伦早已不复存在?历史给我们开了一个严肃的玩笑。如果我们继续沉醉于过去的成就与辉煌,继续闭关自守、夜郎自大,把古老的历史作为包袱,我们还会被历史抛得更远。过去的成就与辉煌不可能自然演进,不进则退,这就是历史的必然。这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集体或个人都是严酷的事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破碎的国家、离散的民族,唯有精神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是生生不息的。当我们了解到这个国家的苦难历史后,才充分理解以色列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差的条件下高速发展,创造世界奇迹。其精神力量源源不断的释放是她迅速崛起的根本所在 。 3 智慧的力量 以色列几乎没有天然的自然资源,他们取之不尽的资源就是智慧——来源于犹太人聪明的脑袋,这种智力资源的应用,使以色列人创造了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奇迹 。 我们在访问俄罗斯、美国、西欧时,曾万分感慨上帝对他们的恩赐,从飞机上往下看,一望无际的森林,星罗棋布的湖泊,令人赞叹不已。再往中国飞呢,尤其是飞过光秃秃的大西北上空,我似乎找到了贫困的理由——上帝不公平,我们的资源太贫乏。访问以色列之后,我为这个理由惭愧。以色列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其贫瘠的国家,尤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的缺乏。以色列的边界冲突许多是为水而战。但当你踏上这块国土时,你很难相信她是在沙漠和戈壁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洲。 这些绿色植物和庄稼能在严重缺水的沙漠和戈壁滩上生长,得益于以色列闻名于世界的高科滴灌技术和喷灌技术。 在以色列的街道,沿途可见滴灌用的橡皮管四处延伸。她在每一株植物的根部开一个支管,这种滴灌作业完全由计算机控制,她能自动测试植物的生长环境、水分、养料等,自动向植物根部输送水和养料。凡是有树林、花载的地方都有这样的管子,而草坪、大面积的庄稼则是采用喷灌方式。无土养植技术也是以色列的专利。以色列大片大片的树林和花茎、草坪都是人工技术培育的,一些四通八达的滴管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准确地、极度节省地把水分、养料输送给植物,把这片沙漠变成了花园城市。 以色列的遗传工程也是闻名于全世界的,最有趣的是以色列采用遗传工程技术种植的西红柿等蔬菜,其生长期、成熟期、采摘期,甚至形状、颜色都可以用计算机控制。访问中,我们代表团团长问道,能不能培养方形的西红柿、青椒、苹果,他们自豪地说:“可以,只要想得到就可以做得到”。聪明的犹太人,就是这样充分运用智慧改造自然,创造财富。 访问期间,我们参观了以色列最有名的魏茨曼研究所。这个所在农业技术,尤其是在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成果代表了世界的领先水平。该所为世界各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我们见到了中国在该所的60多名硕士生、博士生,其中也有从事遗传工程的研究生。在交流中,我们问到他们毕业后的去向,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希望回国,但也有人担心回国后能否有所作为。 作为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从事农业技术研究的人少得可怜,从而倍显珍贵。留学生的担心怎样理解?中国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是解决农民问题,如何组织、引导农民致富,高科技农业技术如何在广大农村普及运用,这个课题似乎太大,需要国家来解决。但有一点我们要承认,中国的自然资源条件比以色列要强得多,中国人也不比以色列人笨。那么相比之下,我们缺少的是精神,全民族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奋斗精神。 前几天从报纸上看到湖北蓝胜利辞官植树的报道,十分感人。现在华为人在纷纷捐款,献上一点微薄的心意,以支持这种为后人造福,改造自然的实际行动。中国已有几十例这样的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需要政府来提倡、引导和组织。同时,希望我们中国的留学生不但要把以色列高科技学到手,更重要的是要把以色列人自强不息、改造自然的精神学回来,带动中国农业的进步。 4 博大的胸怀 以色列人善于开放自我,努力在世界范围内拓展生存空间,并吸纳不同文化的营养和全人类的知识与经验,这是她迅速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 以色列是一个年青的国家,极富移民社会的现代性和开放的特点。在其经济中心城市特拉维夫,你几乎感觉不到东西方的差异,他们都操着十分地道的英语,完全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与生活方式。商店、影院、咖啡馆、剧场、夜总会,以大都市所具有的紧张而激烈的节奏跳动着。有人把特拉维夫称为以色列的纽约。而特拉维夫的高科技区域,又酷似美国的硅谷。 这个民族的最大特点是善于吸收不同文化的营养。他们虽然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上严格保留了各自的特色,但是却能广泛吸纳各民族、各国人的经验与智慧。以色列民族这种充分开放的特点顺应了当今信息时代的潮流,使这个国家在较短的发展时间内实现了国际接轨并拥有空前的社会经验和全人类的智力成果。 以色列由于国土很小,生存发展空间有限,这就迫使他们的商人眼睛盯着国际市场,努力在世界范围内去拓展空间并有效地利用组织来实现这种拓展。犹太人的后裔分布在世界各国,由于这个民族十分团结,善于集体协作,他们通过各种民间机构广泛收集、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动态。小小的一国家,几乎拥有一个遍布世界的商业情报网。每一个以色列的商人都会利用这个资源,并获得求助,再加上他们穷追不舍的精神,只要是他们看准的项目,成功率都很高。 相比之下,中国虽是大国,在海外的整体实力倒不如这些小国。尤其是在东欧做贸易的企业,发展更加艰难。每一个企业都在悲怆地孤军奋战。相互之间谈不上合作,却有拆台的。可以说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影响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整体形象……。我们是否应该借鉴一下南韩、台湾、印度、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他们是利用工商联合会的形式来组织企业,形成整体最佳优势,开拓海外市场。 在以色列期间,我们访问了一家具有相当实力的工商企业集团——艾森贝格集团。艾森贝格是以色列商界的风云人物之一。据介绍,几乎以色列所有公司的产品,当初都是在他的支持策划下进入中国市场的。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艾森贝格集团向代表团介绍他们拓展中国市场的成果及计划,他们与中国合作的项目涉及了电子、化工、农业等项目,在每个领域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精心策划令我们大开眼界,其中无不充满了犹太人的智慧和胆识。 他们还善于在每一个关键点上动脑筋。例如: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中国就这个项目派出去学习的代表团不下一百个,但最终结论都是成本太高,不能普及而告终。他们就专门给中国设计了一套低成本、容易向农民普及的滴灌技术。随团出访的农业专家也不得不佩服他们这套方案。艾森贝格集团的项目已经拓展到了中国每一个省。他们在多个领域都具有领先世界的高科技成果,并成功地进入了美国、欧洲、中国等大市场。以色列有许多这样的工商企业集团,在世界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拓展生存空间,支撑着以色列经济的高速发展。 5 矛盾与和谐 以色列人是解决矛盾的天才,善于在矛盾与冲突中寻求平衡与和谐,极富智慧地处理内外纠纷,求同存异,使这个是非之国在矛盾的冲突与平衡中仍保持高速发展 。 以色列是一个内部和外部都充满矛盾的国家。她有上百个民族,其居民来自70多个国家。以色列的犹太人不再仅仅是犹太人,而是不同种类的犹太人,有阿拉人、欧洲籍人、库尔德人和伊拉克人、美国人、俄罗斯人等,他们都顽强地保护着各自的文化传统遗产。其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关系的结果是和平共处。尽管差异很多,但都努力设想一个共同的未来,创造一种新的生活,这种共创美好未来的目标导向使之成为一个矛盾而又和谐 的社会成功的典范。也正是这些社会经历,使这么一个小国的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都不愧为世界级的人才。 以色列存在的理由是成立一个民族多元化社会,她不会因为文化根基、宗教信徒的不同或不理解而岌岌可危,无论在世界舞台还是国内社会,她都是一个坚强的国家。一个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国家能这样团结齐心,我们要归功于以色列民族较高的整体素质和解决矛盾的才能。在这里,“求同”与“存异”都十分重要,“求同”可以通过目标导向、精神和文化的统一来解决,而“存异”则需要处理矛盾的人所拥有的“胸怀”和“智慧”,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要容忍差异存在;同时,要智慧地引导,避免差异的激化,并创造条件使她服从大目标的导向。 以色列人解决矛盾与冲突的才能是我们要学习的。华为是一个高速发展,在管理上又缺乏经验的公司,我们已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新人的不断涌入,势必带来文化的差异但毕竟我们的文化根基是相同的,与以色列宗教、种族、文化上的根深蒂固的差异相比要简单得多。但一个年青的公司最感到棘手的问题是矛盾的平衡问题,我们绝大多数员工是从学校到企业。如今走向管理岗位的人,大多是从业务尖子中提上来的。没有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与经验,更谈不上企业家的领导才能与魅力。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普遍存在社会阅历浅、缺少磨炼、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的特点,可以说是不成熟的人在管理不成熟的人。公司在高速发展,给管理者带来很大的挑战与压力。我们在解决矛盾的时候,往往以快速处理为原则,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但实质上制造了新的矛盾,或把矛盾激化,无形中产生离心的作用。 前几天看到《华为人报》有关“训文化”的讨论,这在管理者中的确普遍存在,人大老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说,“华为公司的年轻管理者要切忌发脾气,靠训斥下属是树立不起威信的。在华为,只有公司总裁有资格发发脾气……”。我想我们每一个管理者都不会有心去训斥人、发脾气,但是在压力太大的情况下,缺乏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而训斥下属。智慧地解决矛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任总说对人的管理是最难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中最难把握的平衡矛盾。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方法,同时还要学会妥协。平衡矛盾中这种对度的把握没有标准可言,要靠我们去“悟”。我们大家都有一个修炼的过程。首先从真心地尊重他人做起,尊重每一位员工,包括在服务部门的基础员工,尊重顾客,尊重供应商和合作者。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把自己的所谓“官职”忘掉。因为我们都是不合格的管理者,这个官职是“虚”的。忘掉“官职”,脾气自然会小一些,避免官大压人。同时要培养自己的胸怀和气度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用智慧而不是感情和义气来解决矛盾,共创一个内和外顺的发展环境。 6 虔诚的信仰 宗教信仰把以色列人在精神上高度统一起来,并促进了以色列的现代文明与进步。 位于犹太山上的耶路撒冷,被称为全人类的宗教圣都 。她汇集了这个国家及中东的所有矛盾,并以最明显的方式展现着。虽然以色列人称之为首都,但却没有被联合国正式承认过。她有40万人口,是三大宗的圣地,是充满宗教热情和回忆的城市。对犹太人而言,这是开始于大卫王时代的犹太首都,这里有被十五世纪的土木建筑包围着的哭墙,是犹太教的露天教堂;对基督教而言,这是耶酥基督受难的地方,这里有圣墓,传说是基督教耶酥升天的地方;对于回教徒来说,这是他们和平的圣都,有伊斯兰教的教堂奥玛清真寺。这三大教派的圣殿,都集中在耶路撒冷老城的几百英尺之内,给耶路撒冷蒙上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如果说特拉维夫代表现代的话,耶路撒冷则代表了古老,两个城市的风格差异之大,感觉象是两个国别。甚至从街上行人的着装、言谈举止上都有这种明显的差别。特拉维夫的居民着装流行、随意,表情十分轻松,无拘无束;而耶路撒冷的居民更多地保留传统装束或正统的西装,路上的行人来去匆匆,不苟言笑,表情庄重而神秘。我们穿梭于这两城之间时,受到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会下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尤其在耶路撒冷老城的三个教区内穿行时,要小心谨慎,生怕冒犯了什么教规。 在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之间是一条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相连(相距39英里,大约1小时路程)。这条公路穿过人工培育的绿色平原,但她们却像被几千年的历史分开,这里没有喧闹、混乱,没有新式的高楼大厦,整个耶路撒冷建造在连绵不断的石头山(犹太山)上,为了保持这座古城的原迹,有法律规定这里建造的房子材料必须是石头,看上去简直是一座神秘的石头城。当然,聪明的以色列人也会用石头把房子造得如宫殿般美丽,并让她充分体现着古朴、回归自然的美以及强烈的宗教色彩。 外乡人到耶路撒冷,会被这里复杂的宗教教规搞得摸不着头脑。每逢星期五,是穆斯林的节日,全城三分之一的穆斯林人停止一切活动,过他们的节日,来到清真寺前祈祷。转天星期六是犹太教的安息日,极正统的信徒早在星期五下午就禁止车辆流动,信徒们来到犹太教以哭墙为中心的露天教堂面前祈祷。星期天,基督教徒们纷纷来到专供基督教祈祷的地方,在这里可目睹耶稣生与死的纪念之地。最为有趣的是在每一个圣殿周围和交通要道,都有荷枪实弹的军人把守,给这座神秘的宗教之城带来了几分战时的气氛,这大概是受中东局势动荡的影响,在紧急的情况下,是由军人来保护各自的圣殿。 这个小小的地区集聚了三大教派,居民们严格按各自教规行事,但又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当我们穿过不同教区的商业区时,商人们都会热情地用英文向我们问好。以色列人对中国人十分友好和尊重,他们认为中国民族和犹太民族一样聪明,只有中国人最有资格和他们谈生意。从他们的服饰上可以看出教派的区虽。甚至犹太教也极端正教派和改良派,极端正教的犹太人着黑大衣、黑礼帽,十分神秘,而改良派的标志仅是头上戴着小瓜皮帽,甚至许多企业的大老板也是身着笔挺的西装,头上顶着这样的帽子,宗教信仰并不妨碍他们充分分享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我们访问的高科技公司中,有不少公司总裁和高级管理人员头戴犹太教的瓜皮帽子,用流利的英语向我们介绍他们的最新科技成果。他们的餐厅也有为不同教派的人准备的饭菜。他们告诉我们,宗教信仰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他们精神上统一的支柱。但并不妨碍他们与世界文明广泛交流。 这座老城留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那座哭墙,犹太人的灵魂之窗,这是犹太人上帝之殿灭亡的象征。罗马帝国占领时期,犹太人开始向外散居。在漫长的两千年的流浪时代,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犹太人,总是朝着这座墙的方向祈祷,这座墙因此成为犹太人再度征服耶路撒冷及统一犹太民族梦想的象征。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幅独特的情景,尽管遭受了上行年的迫害,但这种再度统一的信念使犹太人保持了纯洁与团结,当这个梦想终于实现的时候,回乡的犹太人依照正规教规中男女别席的集合祈祷,失声痛哭,几十代人失而复得的梦想,几十个世纪的流放终有归宿。这座哭墙只是一个象征,她代表的真正含义是犹太人自强不息、顽强生存的精神。 我们虽不信教,但却被以色列人的宗教信仰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高度统一所感动。不管什么教派,都在为繁荣这个国家,创造道德完美、公平的社会而努力。多教派宗教信仰给以色列人带来的不是愚昧、落后、争斗,而是心灵的净化,精神的统一,目标的一致,胸怀的远大。在这里,宗教信仰和现代进步被统一得如此和谐,我们要佩服智慧的犹太人创造性地解决了人们普遍认为宗教的落后、愚昧阻碍社会进步的问题。尤其是她高度统一了犹太人的意志,能在建国不到50年的时间内,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并拥有了多领域的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马克思把宗教自然称为精神鸦片,对此我们不敢妄加评论,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就是宗教为以色列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使得几代人前仆后继,不懈地追求各自的信仰。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打不起精神,往往是因为没有信仰,缺乏目标。你可以不信仰,缺乏目标。有一首老歌名叫《心愿》,其中唱到“燃烧的永远是热血,不朽的永远是信念。 我们对着太阳说,向往不会改变;我们对着长江说,追求不会改变。”现今听来,别有一番新感受。作为华为人,我们认同的是公司的理念和文化,我们向往的是公司和个人的美好未来,我们追求的是产业报国,振兴中华的梦想。有了这种精神和信仰,我们就能够高度团结起来,共同实现目标。公司制定的基本法,其作用就在于此。这次出访随身带了一份基本法,在耶路撒冷突发奇想, 基本法对于华为公司来讲,何尝不是一部企业《圣经》。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对它顶礼膜拜,但公司的每一个人都要认同它,用它来指导、牵引我们的事业,并溶化在我们的整个管理工作中。 7 共同的家园 以色列的集体农庄(基布兹)成为繁荣这个国家农村经济的支柱,是工农业经济方面成功的领先实验区。在战争情况下她还成为阻止进攻的军事基地。 “基布兹”是希伯莱语,意即群体,起源于一个集体主义的工农业体系,以色列土地开垦部分是从这个体系进行的。从1909年第一个“公社”的设想成为现实,她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到现在已发展到几百个公社,遍布以色列每一个角落。虽然现在基布兹的生活仍由老的集体主义道德标准所规范,但居民的生活是十分充实的。 我们访问了具有80年历史的基布兹,它位于加沙地带附近。当初建在这里也是为了防御的需要。最早是几个年青人其中还有俄罗斯人在沙漠上为开垦土地而建立起来的,这个基布兹现在有400多人口,这里有俱乐部、图书馆、幼儿园等,以农业为主,采用机械化大面积耕作,有滴灌和喷灌计算机控制中心。他们高科技在农业上应用,使得棉花皮棉产量达到亩产200多公斤(而我国目前的平均水平在亩产50公斤左右)。 基布兹基本采用供给制,按需分配。公社统一建房,同一标准,社长同社员的待遇一样。从幼儿教育开始到上大学都由公社免费提供,但大学毕业后回基布兹工作。少数留在外面工作的,除基本生活费外,工资要上交到基布兹,由基布兹统一分配。我们在公社食堂吃了一次十分丰富的午餐,食堂就餐是免费的,各取所需。从与基布兹社员的交流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十分热爱基布兹,享受基布兹给他们带来的和平与安宁,并努力为基布兹创造财富。如果说农村的个人承包方式充分调动了农民个体创造的积极性,基布兹的集体农庄方式则是充分运作了集体协作资源,使农业高科技在农庄的普及使用发挥了效能,她实现了初级意义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在当今世界上一个个社会主义阵营被瓦解,一个个人民公社消亡之后,以色列的这种现象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公社模式,这上百个公社为什么能够保存下来,持续发展,并为以色列在纷乱中稳定高速地发展创造条件,已成为社会学家感兴趣的课题之一。 也许是因为犹太民族受过太多的磨难,因为她的宗教信仰在精神上的高度统一,这个民族非常团结,他们善于集体协作,热爱集体生活,并把这种乌托邦式的模式保存下来,仿佛没有受到外面的冲击,就像一个世外桃源。但我印象中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她似乎缺少一种竞争的活力,我只能用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来解释这种现象,我也相信以色列人会解决集体农庄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 在访问以色列之前,对基布兹闻所未闻,她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在过去,我国也进行过长达20余年的实验,但人民公社终以失败而告终。这正应了那首古诗,“刘郎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以色列人却把我们曾有的空中楼阁建立在坚实的戈壁荒原上。我想这 首先归因于以色列人执着的信念,其次还因为基布兹使其成员摆脱了贫困与愚昧,她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与拥护。联想到华为,我们不仅要拥有博大的精神家园,而且还应拥有丰裕的物质家园。人的一生,滞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工作单位,华为公司更是如此。华为人不仅要拥有共有的精神家园,而且还要建设更富足的物质乐园。 这需要全体华为人付出艰辛的劳动。未来当我们回首时,会为今天的选择和贡献而欣慰和自豪。那时我们将成为自己精神家园和物质乐园的忠诚守望者。 8 高科技的王国 一个国家在高科技方面的发展,是这个国家综合实力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以色列拥有在世界上引以为自豪的高科技成果,这此成果带动了以色列在各个领域与世界水平同步发展。 七年前在北京工作时,就耳闻以色列在高技术领域颇具实力,这次我们访问了TELEDATA、ECI、TADIRAN、PHASECOM、METELINK、RADDATA、PHONET等七家通信高技术企业,他们在传输、接入网、通信等项目的突破是举世瞩目的,并成功地是入了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和庞大的中国市场。 以色列的工商联会十分活跃,我们的日程是通过使馆与他们共同安排的。他们对我们的访问十分重视,这些企业门口都竖有中以两 国国旗和欢迎我们的字牌。这些企业就规模而言都不算大,大一些的约两三千人,营业额几亿美金,也有百余人左右的企业,营业额几千万到1亿美金,但都拥有他们引以自豪的独特技术优势。 例如ECI在传输技术上是世界领先的企业,当巴统还在对中国封锁这项技术的时候,他们就率先绕过巴统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人了解以色列这个领域的水平大概也是从这里开始的。ECI这家公司在我国的通信业行业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他们的SDH设备已在全世界打响,进入了美国、欧洲市场,以色列的高科技在局部突破的能力很强,我们公司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产品。同时,我们可以借用他们在美国、欧洲市场的渠道,把产品打入发达国家市场。 在我们访问的这七家高科技公司中,每一家都有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并努力拓展世界市场。我们之间的第一次技术交流,就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现在已有五家公司回访了我们,其中有的是第三次回访。这些公司通过对我们公司技术及产品的了解,尤其是我们公司SDH传输设备的独特的优点及对中国网情的适应能力,我们公司在接入网的关键技术中V5.2接口的突破和在天津的成功运用,我们公司推出的STP信令 转接设备,这些都代表了华为在该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他们高度评价了我们这些成果,并与我们公司签署了技术合作和共同拓展国际市场的协议。与以色列这些公司的接触时间不长,但他们那种捕捉机会的反应速度和办事效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与整体东欧企业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与电子通信的高科技企业一样,以色列的农业、化工、军事等领域的高科技行业,也努力在世界范围内拓展他们的市场和生存空间,使得这个小小的国家在世界舞台的每一角落都充分地表现着,引起世人的关注。 以色列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她是整个中东局势的稳定与否的焦点。美国为了控制整个中东局势,与以色列结成战略同盟,并每年给她提供30亿美元的援助。到目前为止,以色列与周边国家的边界争端问题从未停止过,但这些并不妨碍这个国家的迅速崛起和与世界的广泛交流。以色列人善于在矛盾中生存,在矛盾中前进。 在以色列,除了这些引人深思的历史和社会画卷,她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和迷人的自然景观。以色列几行年历史的足迹随处可见,古以色列人的堡垒、古罗马竞技场、拜占庭教堂、十字军宗教城堡,以及堪称世界奇迹的死海。据说是世界最低点(被称为地球的肚脐),低于海平面一千多英尺,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10倍,人在水中不可能下沉,这里没有植物,没有生物,似乎地球在这里不转了,生命在这里停止了,你会感到极端的孤寂与平静……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前往,只能从使馆人员的口中听景解馋。我相信在以色列,历史学家、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学家、神学家、旅游者都会以极大的兴趣在各自的领域中遨游探索。这个民族有太多值得我们了解和探讨的东西,并从中得到启示。 9 未完的话题 尽管这次出访时间很短,来去匆匆,我们很难全面了解这个民族,但我从一些粗浅的了解中开始喜欢上这个民族。这是一个热情、开放、充满活力、自强不息的民族,她聪明而不懒惰,执着而不保守,富有而十分勤俭,充满个性而又高度团结。从这个民族优秀的品质和可贵的精神中,引发出许多思考。 我们在学习美国的技术、日本人的管理和德国人的认真的同时,还应学习以色列民族自强不息、执着追求的精神。 我们应该拥有像以色列民族一样博大的胸怀和高深的境界,团结起来,共筑华为人的精神家园。 我们应该像以色列民族一样,善于吸取世界各国的优点,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真正在华为建立成一个开放的学习型组织。 我们应学习以色列人面对矛盾的胸襟和处理矛盾的技巧,敢于面对矛盾,善于化解矛盾,在矛盾中锻炼自己。 我们应学习以色列人的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和文明程度,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来提升华为公司的企业形象。 我们应学习以色列民族勤俭节约的主人翁精神,为公司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点点滴滴做起。 我们应学习以色列民族的创新精神,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向自己挑战,向未来挑战。 …… 以色列民族有许多我们值得学习的东西,以色列的成功之谜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
787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支持国货,要改用华为了
热度 17 洗心 2015-4-30 00:33
手机小白问题,如何将苹果3上面的电话本转移到华为? 用什么软件? 多谢了。
868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华为:接下茬第二季
热度 42 常挨揍 2015-4-21 12:56
1137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华为广告
热度 26 常挨揍 2015-4-12 14:14
86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下一部手机要不要试试华为呢?
热度 6 晴小嗥 2014-11-3 08:16
今天看见一条消息: 华为荣耀六在欧洲十四个国家上市…24小时内全部售罄。虽然一共也才卖200w部…… 之前想买荣耀3x,没耐性等上市。今年要不要换荣耀6试试看呢? 纠结的问题。
个人分类: 杂谈|376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华为美腿2的乌龙bug
热度 80 landlord 2014-10-28 05:36
两周前放弃苹果,从Amzon买了个华为的 美腿 ( mate ) 2。 上周发现屏幕上出现两根竖线,白底的时候比较明显,换角度看会出现不同的颜色。于是发了个微博,周一给华为美国的客服打电话汇报。 华为美国的普通话客服是个女的,仅此一人。你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问她是否开个案件号好下次打电话不至于重说一遍,她说你只要选普通话必然是她!说实话客服的普通话说的不咋样,但服务态度还是不错的。 我跟她说了情况,并向她保证软件是最新的,她让我重装(reset)手机,就是弄成出厂模式。我跟她说这个绝不是软件问题,但她说按程序送维修之前必须如此。于是我重装了,果然照旧。最后是说2天之内给我个返修单,修理需要7~10天。修不好给新手机。 打完电话我怎么琢磨都觉着这事儿应该没那么复杂。问了个有美腿2的同事,了解到这手机居然出厂就有显示屏贴膜!于是一狠心,把膜揭了。结果,好了!! 这事儿整的?!主要怪我的先入为主,用了这么多年手机,就没想到过出厂就带贴膜的,还以为华为自带的那个贴膜是显示屏的一部分呢。 二是用苹果机时,贴膜上有划痕也从未引起显示出问题。 三是其实划痕不止那两条,而且那两天是最浅的,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而恰恰这两条会影响显示。现在想来可能是正好有油(吃辣牛肉面时溅的?)在两条划痕里了,所以造成这个乌龙。 真是冤枉华为了。不过华为这客服也从未听说过类似问题么?还是就我这么笨。。。 作为一个硬件测试工程师,我这事儿做的也是够丢人的,呜呜:-( 文以记之,汗颜。
个人分类: 工作纪事|291 次阅读|22 个评论
分享 小笑话:华为跑分
热度 4 gordon 2014-6-28 12:32
三年前小米根据市场状况制定了“跑分”这一市场策略,低成本创造了巨大的传播力。于是当时海思决定打造一款为跑分而生的CPU,就有了麒麟 920,没想到CPU从双核发展到八核,跑分概念去年已经烂大街,可恶的小米早已把传播概念换成“智能生态”,花了十几亿的海思怒了,一个劲邀雷军继续比 跑分。。。 呵呵
251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华为有为
热度 16 云淡风轻 2014-4-23 22:27
华为有为
出差的飞机上百无聊赖,顺手拿了眼前杂物袋里的杂志翻来消磨时间。 于是看到了这个广告。 ANA日本国内机上的免费杂志。华为要步海尔之尘的节奏吗? 注:海尔已经弱弱地静悄悄地进入日本市场
个人分类: 其他|46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压力和亚健康主要是受家庭影响,和工作关系不大
热度 2 gordon 2014-3-27 17:49
注:这是华为四大名著中的一篇,非常棒,经验总结。压力和亚健康主要是受家庭影响,和工作关系不大 原生家庭论: 孙亚芳 老板的文章中这一句话,在奋斗中受伤的员工,我说这句话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我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毕竟不是在战场,战场上子弹不长眼睛,冲锋时是会受伤 的。但我们绝大多数人工作的环境是没有子弹的,基本条件是不错的。我们在公司做了四万一千人的调查,也就是百分之四十多的人我们都做了调查。调查结果真正 因工作而累伤的,情况很少。从一个健康人到身体器官生病或心理上的疾病,是要很长时间的,几年到几十年吧。医生说, 生病是由于对健康的无知或无视 ,我非常 同意。中国的医生说,90%疾病的来源是情智病,受到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疾病是源于在儿童时期的生长环境 ,尤其是父母的影响。我们四万一千 人做过身心健康的培训(从压力到活力), 大量的数据证明,长期压力高和处于亚健康的人,绝大多数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们是从心理成熟度,个人生活习惯,人 际交往,工作,身体状况和原生家庭这六个维度来看产生压力和亚健康的影响。可喜的是,不论你压力多高,只要坚持锻炼两个月,改善与人交往,培养兴趣,压力 明显调整下来。所以,研发总结了三个一:坚持一项锻炼,交一个朋友,培养一个兴趣,十分有效。 ×××××××××××××××××××××××××××××××××××××××××××××××××××××××××××× HW神逻辑之四大名著:《火车头传》:让你去死你就得去死;《告研发员工书》:你不死就搞到你死;《原生家庭论》:死了活该,不怪公司;《字字珠玑案例集》:早听我的你怎么会死啊。 注:网友无知啊 中国社会提供的人才和需要差距太大,培训成本过高,脑筋一时还转不过来,拗不过来的就挂掉了。
5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3月3日看华为
热度 3 边寒剑 2014-3-1 19:33
002502,如果能红色开盘,那么就可能涨停。如果周一涨停收盘了,嘿嘿,那就看到47元整了 到时候看吧!
个人分类: 股票|510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死磕华为——我们是因为无知才走到通讯行业的
热度 5 gordon 2014-1-29 17:43
华为有句口头禅,我们是因为无知才走到通讯行业的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好吧,入行是因为无知,那么发展壮大也是因为无知。 从今天起,开始写死磕华为系列。 注:其实是因为国家有技术储备,他只是做了一个产业化,基础科研国家已经做了。 ××××××××××××××××××××××××××××××××××××××××××××××××××××××××××××××××× 推动世界发展的往往都是外行,认知来自惊奇。 ———— 马(云)里士多德 M r i s t o t l e
417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闲聊】道听途说的华为
热度 37 duanjian 2013-12-26 11:15
朋友A,99年研究生毕业入北京华为做研发,月薪5000,那时一般IT公司大概能给3000左右吧。据说现在本科生起步都万元了。 几乎每天晚上9点多下班,女朋友颇有抱怨,干了两年跳槽。 同事B,2003-2009在深圳华为做研发,深圳买了两套房,还有两辆不错的车。当时, 住在深圳园区附近,反正下了班也没事干,不如在公司干活。 朋友C,2005年在欧洲华为一公司呆过一年,感叹其内部效率低下、沟通困难。 客户D,某大公司常驻华为的销售代表。他说: 华为的深圳园区氛围很好,走在路上看着一帮三四十的工程师像大学生一样边走边讨论,在国内公司是很少见的。 华为的员工忠诚度很高,离职的员工几乎没有说华为不好的,也没有几个后悔在华为的岁月的。 华为派驻海外的员工离婚率比较高。
1145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学习马哲,反对华为这样剥削人民的企业
热度 4 gordon 2013-12-5 00:23
好几年前,有海外“有为人士” 为了爱国热情非得去华为 ,我苦口婆心,拦都拦不住。 世界上的事都好奇怪,有人非得往火坑里跳,拦都拦不住。 后来,他明白了。现在不用俺说,一提起华为就破口大骂,哈哈 很多事情是需要人生阅历的。有时候对未必对,错却未必错 。说的是东,走的是西;说的和做的未必一致。 有些垃圾在新的形势下也能焕发青春,垃圾有垃圾的用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呵呵 俺们都是实战出身的,别讲理论。真实的理论真讲出来,别人未必遵从。有道理的话,仅仅是有道理而已,并不能化作行动。 现实博弈的结果就是千奇百怪。 有些总结需要中立的、第三方的书呆子去做的 ,做错了,别人也不会和他“较真” ,他本身就是傻子嘛。 中国的学术界需要强起来,这个风气不正,真令人担忧。现实的中国需要一些傻子 学术界第一要做的就是“不要赶超”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1Nzk0OTc2/v.swf
335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华为宣传片, 比那个什么中国形象片,强太多了
热度 34 洗心 2013-9-4 23:56
http://t.cn/zQm5o7S 关注普通人,正能量 比起那个一堆莫名其妙名人的中国形象片强太多了
1069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忽然后知后觉明白了华为为什么被赶出美国了
热度 8 洗心 2013-6-28 23:31
忽然后知后觉明白了华为为什么被赶出美国了, 威胁了棱镜国家重点安全项目啊,当然不能容忍。 其实早就有笑话说,电脑硬盘坏了没法恢复最后一招是给NSA 打电话,能否把你们那里的备份让拷一份恢复? 斯诺登同学这次把证据拿出来了。
3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华为 D1四核 手机使用手记
热度 8 北京阿新 2012-11-27 17:07
这个是小白想看的~答应很长时间了~刚刚写些心得 我的D1四核是在华为商城上订的,顺丰送货。速度很快,周四凌晨下单,第二天下午就在北京收到了。 尺寸比预想的要小,宽度比LD用的HTC incredible S(4寸屏)要略窄,长度略长。重量上也要轻于HTC的incredible S与我旧的Moto Milestone。 手感很好,特别是后壳的磨砂手感,手感比较柔软,塑料感比较轻。我的是新版的后盖,已经不存在贴合不严的情况。 出厂就贴着膜的,不过帖的质量一般(有点翘边,而且很多测评里的D1的膜也是这个德性),而且膜的质量也一般:留指纹不耐油。在华为商场买的时候还送一个高透的膜,这个算是备用了吧。 还顺手在淘宝上买了一个耐尔金的磨砂壳,质量很不错,和D1四核的后壳感觉很配。 软件我很快就升级到了B125版了,大毛病没有,但是有些小毛病,比如USB连接方式每次都要选,ADB也需要每次都进设置里面设定。总是记不住。据说这是B122版以后一直存在的bug。 手机的内存是1G的,感觉在Android 4.0 ICS下是够用的。后台程序自杀的情况比较少发生。 电池没有想象中的耐用,重度使用的话也就是能撑一天。不过正常使用的话两天还是没有太大压力的。 用MX player放视频很流畅,不过我没试过1080P的高清的,因为手头没有,我也不下载这么大的。毕竟用上班用的笔记本看1080P的纯属浪费。 我不算是游戏玩家,只玩捕鱼达人、小鳄鱼爱洗澡(这个不许笑话我,是为了给儿子玩的,要不然他玩不了几关的)之类的,对动作类的更不感冒,所以对于GPU的表现没啥感觉。
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华为 ascend p1 手机入手感受。
热度 11 fcboliver 2012-11-10 00:21
从亚马逊订的手机昨天到了。外观中规中矩,适合在商务场合使用。大小刚好能一手握住。比三星S3拿起来方便。 下载速度飞快。使用也不卡。电池能持续1天,同S3差不多。 优点:耳机接口通用性很强。 缺点:这个估计是华为软件的问题。我用华为自带软件在上个手机上备份联系人,结果丢失了不少。
85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给力的华为
热度 6 樱木花道 2012-9-16 00:25
不少民营企业抵制日本原材料了,比如华为。 牛死了
663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华为的世界
热度 20 就爱抬杠 2012-7-4 20:57
2003年,BT的采购认证团来到华为。有一位BT专家问,“在座的哪位能告诉我,从端到端的全流程看,影响华为高质量地将产品和服务交付给客户的排在最前面的5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场的所有华为专家没有一个能答出来。BT专家走的时候,留下了一句话,“希望华为能够成为进步最快的公司”。 ——看到这个问题,作为向来标榜自己也是服务业的IT行业的一员,也是冷汗不断。 为了进入BT的短名单,华为花费了数以亿计的资金。一位高管说,其实认证的结果并不重要,认证的过程更有意义。 华为的第一原则是“通过专注和帮助客户成功才能实现自己的成功”。 ——作为企业内部的IT,我们为自己的客户做了些什么? 自从华为起草基本法以后,国内一大批企业也跟风起草了各种各样的基本法,宪章之类的文件,却没有一个取得类似的成功。他们只看到了基本法的形式,从来就没有搞明白基本法的意义。他们更不明白的是,基本法只是开始,远远不是结束。 在华为基本法之后,华为的”狼性“发挥到极致时,华为还有什么样的问题? IBM给华为进行了诊断,”华为没有时间把事情一次做好,却有时间把事情一做再做“。”华为等级森严,缺乏沟通文化,导致试图通过组织调整和各种会议来解决问题“。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化的大公司,华为进行了什么样的改变? 任正非说,一个企业的问题,只有15%是普通工作者在工作中产生的,85%都来自于管理者和管理制度。 任正非说,我最痛恨‘聪明人“,认为自己多读两本书就了不起,有的人还不了解业务流程到底是什么就去开”流程处方“,结果搞得千疮百孔。 任正非说,我们坚决反对中国版的管理,华为特色的管理。所谓管理创新,在现阶段就是要去消化西方成熟的管理。业务流程变革的三部曲,就是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个人分类: 杂谈|1186 次阅读|28 个评论
分享 12年:华为股票虚实
热度 23 PenPen 2012-6-27 10:51
《财经》被删文章,《财经》记者: 明叔亮 胡雯 莫莉 鲁伟 董欲晓 实习记者: 宋玮/文 每年此时,表现优异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公司)员工们会被主管叫到办公室里去,这是他们一年当中最期待的时刻。这些华为公司的“奋斗者”们会得到一份合同,告知他们今年能够认购多少数量公司股票。 这份合同不能被带出办公室,签字完成之后,必须交回公司保管,没有副本,也不会有持股凭证,但员工通过一个内部账号,可以查询自己的持股数量。 往年,为了购买股票,这些华为公司的“幸运儿”还会签署另外一份合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银行的深圳分行每年为他们提供数量不等的“个人助业贷款”,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元甚至更高,这些贷款一直被华为员工用于购买股票。 不同消息来源均指出,四家商业银行总计为华为员工提供股票贷款高达上百亿元,直到2011年被叫停。 2012年3月31日,华为董事会秘书处向华为员工发布《关于2011年虚拟受限股收益分配操作及有关还款等资金安排的通知》,明确2012年虚拟受限股只能通过自筹资金购买,银行将不会再提供购买股票所需的贷款。 虚拟受限股(下称虚拟股),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授予员工的一种特殊股票。拥有虚拟股的员工,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以及虚拟股对应的公司净资产增值部分,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在员工离开企业时,股票只能由华为控股工会回购。 经过十年的连续增发,华为虚拟股的总规模已达到惊人的98.61亿股,在华为公司内部,超过6.55万人持有股票,收益相当丰厚(见华为公司虚拟股历年分红收益表)。2010年,股票购买价格为5.42元,每股分红2.98元,收益率超过50%。2011年,预计分红为每股1.46元,对比前一年大幅下滑,但收益仍非常丰厚。 分享华为 1987年,任正非与五位合伙人共同投资成立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即华为公司前身),注册资本仅2万元,当时,六位股东均分股份。三年后,华为公司即自称实行广泛的“员工持股制度”。 在电信、IT等高科技领域,各个公司最为核心的资源不是固定资产,而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且行业内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正因如此,华为公司、中兴通讯等公司之间对于核心员工的争夺异常激烈,给核心员工配发公司股票和期权,以便留住人才,是这些高科技公司普遍采取的方法。 自1990年起,华为公司员工开始以每股1元的价格购入公司股票,此外,华为与各地电信、行业客户成立的合资公司员工,也享有认购资格。当时每个持股员工手中都有华为所发的股权证书,并盖有华为公司资金计划部的红色印章。 每股1元的价格相当诱人。1993年,华为公司每股净资产为5.83元,1994年每股净资产为4.59元,1995年每股净资产为3.91元,但每股1元的认购价格一直延续到2001年。 在获取银行融资较为困难的初期,华为公司依靠这种内部融资的方式渡过了难关。1997年,华为的注册资本增加到7005万元,增量全部来自于员工股份。1998年至2000年,华为的内部股激励机制一度让华为的业绩急速飚升。 至1994年,为了规范各公司各种形式的员工持股计划,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试点暂行规定》。但由于一些地方出现了内部职工股权证的非法交易,1993年、1994年国务院和原国家体改委两次发文,要求“立即停止内部职工股的审批和发行”。 1997年6月,华为公司对股权结构进行了改制,使其看起来相对简单。改制前,华为公司的注册资本为7005万元,其中688名华为公司员工总计持有65.15%的股份,而其子公司华为新技术公司的299名员工持有余下的34.85%股份。改制之后,华为新技术公司、华为新技术公司工会以及华为公司工会分别持有华为公司5.05%、33.09%和61.86%的股份。 同时,华为公司股东会议决定,两家公司员工所持的股份分别由两家公司工会集中托管,并代行股东表决权。 虽然身为民营企业,华为还是将自己的员工持股方案上报了深圳市体改办。当年11月,体改办对华为公司内部员工持股方案作出批复,原则上同意其改制方案。2001年,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新的《深圳市政府内部员工持股规定》,适用范围扩大到了民营企业。当时的《员工持股规定》中明确规定,员工持股会(下称持股会)负责员工股份的托管和日常运作,以社团法人登记为公司股东。 具体而言,持股会要设置员工持股名册,对员工所持股份数额、配售和缴款时间、分红和股权变化情况均需记录。在调离、退休以及离开公司时,将由持股会回购股份,所回购的股份会转做预留股份。 但华为公司的持股运作并不完全如上。在暂行规定中指出,股票的回购价格是上年的每股净资产价格,华为公司因为长期实行1元每股的认购价格,因而也长期实行了每股1元回购的做法。这给华为带来一场诉讼。 外界真正窥见华为公司股权的定价机制就是借由这起发生在2003年的诉讼。是年,华为公司的两位资深员工——刘平和黄灿,将其告上法庭。原因之一就是,华为公司是根据双方合同中约定的以每股1元的价格,而不是以每股净资产价格回购股票。两位员工还认为,华为所用做增资的应付红利中也应有自己的利益,他们应按照同股同权的原则享有股权的增值。 华为员工与华为公司所签署的《参股承诺书》中明确规定,员工辞职或因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被辞退等丧失持股资格之一的情况时,需要将所持股份以原值退回公司。这一规定有违于公司法规定的同股同权原则。 最终,深圳市中院和广东省高院判两位员工败诉。广东省高院认为,因为华为员工的股份没有在工商登记——按照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登记只限于发起股东,非发起股东不需要登记,因此当时除副总裁纪平外,其余员工股东全部未在工商部门进行记名登记。所以关键的证据是华为与员工之间的合同,华为工会的持股数只能作为参考,原告的主张“没有契约依据和法律依据”。 在华为体系内外,这一案件波及甚广,当时引起了国内的法律界和企业家阶层的广泛讨论。了解此案的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刘平黄灿案的认定意味着,员工与公司之间只是合同关系,而非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在华为公司股票诞生起,华为员工手中的股票与法律定义的股权就不相同,员工不是股东,而工会才是股东,员工享有的只是某种意义上的合同利益或者权益,而非股权。此时的“员工持股制度”更近乎于一种分红激励和融资手段。 “虚拟股激励” 通过虚实之间的悄然转换,华为在治理结构上已经从一家号称全员持股公司变成由两家实体股东所控制的公司 在两位员工发难之前,华为公司其实已经决意改变实行了十年的员工持股方案。1998年,华为公司高层赴美考察期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一种名为虚拟股的激励制度进入其视野。 虚拟股的体系当中,明确了持股人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且这种股票不必经过证券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繁琐的审批程序,非上市公司的虚拟股体系也避免了公开市场所带来的股价的波动影响。 随后,华为公司延聘人力资源公司韬睿顾问设计了虚拟受限股体系。2001年7月,华为公司股东大会通过了股票期权计划,推出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虚拟股票期权计划暂行管理办法》。如此前的历次改制一样,这一计划得到了深圳市体改办批复同意。 华为公司并不是第一家在中国采取虚拟股制度的公司,几乎在它推出虚拟股的同时,1999年6月,上市公司上海贝岭(600171.SH)推出了虚拟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部分员工一批模拟的股票,公司股价的增益为员工所得的奖金收益。此外,银河科技(000806.SZ)也出台了类似的做法。 然而,与两家上市公司不一样,华为公司的虚拟股体系没有公开市场的价格体系参照,华为公司采取的是每股净资产的价格,相关净资产的计算参照四大审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公司的审计报告。但具体的计算方式并不公开,即使华为的高层员工也不得而知。这与玫琳凯等美国公司的虚拟股实践不同,这些公司均采取聘用外部专业公司评估股价的办法。 推出虚拟受限股之后,华为公司员工所持有的原股票被逐步消化吸收转化成虚拟股,原本就不具实质意义的实体股明确变为虚拟股。当时,有两个有利条件助推其在风平浪静之中完成了体量巨大的实体股到虚拟股的转变:一是,当时正值网络泡沫破灭之时,华为公司正经历历史上的第一个冬天,许多员工对公司股票的价值期望不高,且分红收益较低。此外,任正非当时鼓励大批员工“辞职再回岗”以便完成股票回购,包括董事长孙亚芳也参加了这一计划。而包括李一男在内的一批华为资深员工陆续离职创业,他们手中的股票也被回购到工会手中。 华为公司股票在虚实之间的悄然转换,意味着其在治理结构上已经从一家号称全员持股公司变成由两个实体股东所控制的公司。 1997年改制时,华为公司和华为新技术公司的股东会议决定,两家公司员工所持的华为公司股份分别由两家公司工会集中托管,此后,到1999年6月,华为公司工会以现金收购了华为新技术公司所持的5.05%股份,同时收购了华为新技术工会所持有的21.24%的华为公司股权。至此,华为公司两家股东——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会和华为新技术公司工会,分别持有88.15%和11.85%的股份。 2000年12月,华为公司董事会决定,将华为新技术公司工会持有的11.85%的股权并入到华为公司工会,任正非独立股东的地位在这次董事会上也第一次得到确认。华为公司将任正非所持的3500万元股份单独剥离,并在工商局注册登记,他单独持有1.1%的股份,其余股份全部由华为公司工会持有。 这种由任正非与华为公司工会并立的结构一直延续至今天。 2003年,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为控股)成立,任正非持股1.0708%,华为公司工会持有余下的股份,成立同时,华为公司工会就将所持股份全部转给了华为控股有限公司。 此时,华为公司股东就由原来的该公司工会持股98.92%,任正非持股1.07%,变更为华为控股持股99.98%,华为创业元老副总裁纪平持股0.01%。一年之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东再变更为华为控股和任正非,任正非持股1%。此后至今,历次增资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控股、华为工会、任正非繁复的股权关系比例小有调整,但框架未再有大的变更。 而在华为控股成立的同时,华为公司原有的内部员工持股制度、期权激励计划也被平移至华为控股的平台。 为什么要设立一个全新的华为控股作为华为公司持股的主体?对此,华为公司和深圳体改办在相关的行文当中均言简意赅,大体称为了国际化,更便于与战略投资者合作。一位与华为公司曾经有过深入接触的律师分析认为,成立华为控股平台,既便于华为旗下资产的资本运作,也使得本不透明公开的股权激励体系更容易被股东掌握。 对于华为公司的员工持股管理,其年报称:持股员工通过选举产生股东代表,通过股东代表大会行使其应有的权利。而华为控股的公司章程也明确: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会,并具体写明关于召集股东会议的方式与步骤。 但事实上,虚拟股制度下,持股员工的权利仅限于分红和股价增值收益,不涉及产权,而掌握实际权力的是华为控股股东会。记者查阅相关材料发现,在涉及华为控股增资扩股、分红和人事任免等问题时,其股东会议历次只有两人参加——任正非和孙亚芳,他们才是华为控股真正的两家股东的代表。 与当年联想控股等公司的持股会最大的不同是,联想持股最终将公司产权落实到了每个个人身上,而华为员工所持股票事实上只有分红权,实体股东只有任正非一名,其他员工整体以社团法人存在,而社团法人体系下,相互维系的关键并非股权,而是劳动合同。 奋斗者的贡献 华为公司一直都强调自己是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2009年年报中,第一次对外披露其持股人数为6.1万人。2011年年报披露,持股人数增至6.55万人,华为目前的员工总数是14万人。6万余人持股,已相当于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持股人数。 华为公司不断通过调整股票的分配方式来维系整个组织的活力。 2008年,华为公司微调了虚拟股制度,实行饱和配股制,即规定员工的配股上限,每个级别达到上限后,就不再参与新的配股。这一规定使得手中持股数量巨大的华为老员工们配股受到了限制,但是有利于激励华为公司新员工们。 2011年4月,任正非与华为公司高层召开“如何与奋斗者分享利益”的座谈会,华为轮值CEO胡厚透露,当时华为公司内部的一些统计显示,由于长期坐享公司股票的丰厚分红,出现了一些“怠惰”的员工。因此,华为公司出台了许多具体措施去识别“奋斗者”。 选择“奋斗者”本身形成了某种内部竞争。华为在北京的一位员工因为家庭原因拒绝被调往国外,她便不再是“奋斗者”,因而失去了配股资格。 在这次座谈会上,任正非还表示希望持股较多、将要脱离一线的老员工主动把所持的股票数量降下来,以便给新进的“奋斗者”更多机会。他透露说,2011年已经有许多老员工这样做了,包括董事长孙亚芳,他本人也计划在2012年减持部分股票。 《财经》记者采访的大多数华为员工在分红后,即将红利投入购买新的股票,“因为股票收益增长的幅度要比工资增长的幅度高得多”。 在华为公司的心声论坛上,有华为员工测算,在2000年投资的华为股票,十年之后,所持股票价值增长超过15倍。在房地产、股市投资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华为内部股票是华为员工最可靠、稳定的投资渠道。“我身边没有人不买。”一位华为员工说。 虚拟股制度实行之后,华为公司的这套分红激励体系一路发展顺利——通过虚拟股增发的形式,华为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华为控股相关材料显示,自2004年开始至2011年,华为控股工会和任正非两家股东新增持股63.74亿股,总计增资275.447亿元。其中,2011年一年,华为控股创纪录地向两家股东增发17.35亿股,任正非和控股工会总计出资达到了94.037亿元(详见华为控股增资表)。 华为公司每年度发行股票数额,均由两个实体股东按当年每股净资产购买,然后,控股工会再发行等比例虚拟股出售给“奋斗者”们。2004年至今,华为员工以购买虚拟股的形式通过华为工会增资超过260亿元。 反观华为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中兴通讯,其在A股上市以来累计募集资金不过24亿元。2004年在香港上市,融资不过21亿港元,融资力度高下立判。 资深律师认为,华为虚拟股融资的制度要比上市公司期权股权激励更具效果。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只能发行新股,或者既有股东出让老股,资源有限,而且要经过股东大会批准,操作起来成本很高。虚拟股则可以无限增加,股票来源不是问题。另外,内部发行,几乎没有监管成本。 唯一的问题是,员工持续投资于华为公司虚拟股的财力究竟有多强? “个人助业贷款” 对许多正当青壮年的华为公司员工而言,每年的华为股票购买指标都是一个甜蜜的负担。 据华为公司员工透露,员工最高职级是23级。一般而言,工作三年的14级以上员工每年大约可分得数万股,以最近三年5.42元的购股价格计算,需要几十万元的购股资金。而18级的那些较为资深的员工们,最多可以获得40万股左右的配股。 仅仅依靠薪资,华为公司员工显然难以维系如此大规模和不断增长的配股体系。 《财经》记者了解到,自2001年始实施虚拟股制度起,华为公司员工就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建设银行四家银行的深圳分行获得贷款,用于购买虚拟股。 华为员工持股制度的设立,遵循的是深圳市政府关于“内部员工持股”的系列规定。1994年,深圳市政府颁布《深圳市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试点暂行规定》,其中明确提到,可以由公司非员工股东提供担保向银行或者资产经营公司贷款。华为公司是民营企业,但其员工持股制度方案经过了深圳市体改办的批准。2001年,深圳市颁布新《深圳市公司内部员工持股规定》,适用范围扩大到了民营企业。 但是,华为公司员工的贷款的依据并非上文所提到的情况,因为贷款的名义是“个人助业”。 一份华为员工与深圳工商银行南头支行签署的“个人助业贷款”合同显示:贷款用途为“个人事业发展”,贷款期限三年,贷款利率为月利率0.4575%,担保方式为个人薪酬收益权及账户质押。 南头支行发放的“个人助业贷款”与工商银行关于“个人助业”贷款的界定明显有违。在工商银行网站上,详细清晰地说明了个人助业贷款的要件——用于客户本人或其经营实体合法经营活动所需小额、短期资金周转的人民币贷款。个人助业贷款的单户贷款金额最高50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为六个月以内,最长不超过一年。 对于个人助业贷款的发放对象,工商银行还明确要求,贷款人必须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和固定的经营场所,能提供相关营业执照等经营证和经营资质证明。但《财经》记者采访到的多位华为员工称,他们所得到的个人助业贷款并不需要提供以上证明。 这些员工获得的贷款与工商银行对个人助业贷款的界定,无论用途、金额、期限和对象,均不吻合。 除工商银行之外,此外几家商业银行对个人助业贷款的界定不尽相同,贷款金额、时限和担保差别巨大,但均明确要求是用于贷款者生产经营所需。 一家商业银行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按照有关规定,不管以何种名目发放的贷款,都不能用来做配股资金。此行为违反了银监会发布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2010年2月,银监会发布《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个人贷款只能用于生产经营和个人消费,银行贷款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权的投资。两个“暂行办法”与此前银监会颁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并称为“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一系列贷款政策出台的背景是,监管部门希望能够通过制度建设来避免银行业的系统风险,其中,特别强调要防范贷款资金被挪用。 此外,华为公司以个人助业贷款“助力”公司配股,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通则》中的第三条“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以及和第四条“不得用贷款在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从事投机经营 ”规定也不符。 “如果用信贷资金去做股权投资,即使抵质押再完整也是绝对违反规定的。”上述商业银行人士指出,商业银行不可能在贷款合同中写“配股资金”之类的用途,所以只可能变相处理,变形为“个人投资经营贷款”或者“个人助业贷款”。 该商业银行人士分析,由于个人助业贷款,唯一的担保就是质押的员工的工资收入,这对银行来说风险较高,一旦公司运营出现问题,员工的工资收入也同时恶化,风险远大于有房子或汽车等实体抵押物的其他类型的个人贷款。 不过,记者采访的数十名华为员工均称,他们从未听说过有员工和贷款银行发生过违约行为。 熟悉银行业务的人士认为,华为员工的贷款中,可能有华为公司或者是其控股股东的参与,即华为公司方面可能有相应的贷款担保。但在《财经》记者获得的华为员工与银行的贷款合同当中,没有显示相关内容。 《财经》记者得到的华为公司员工贷款合同中,第十条明确规定了抵销权:如果员工未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贷款人有权从借款人在该银行处开立的任何其他账户,包括定期存款账户中扣收相关款项。 过去十年,华为员工究竟从四家商业银行获得了多少贷款用于内部配股?除了四家当事银行之外,恐无人能说清楚。华为控股公司工商材料披露了华为工会历年的增资扩股情况,自2004年开始到2011年,华为工会每年都会增资扩股,这些股票与华为工会的虚拟股股份平行对应。《财经》记者统计发现,七年之中,华为工会累计出资高达263亿元。 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消息显示,该类贷款的规模超过100亿元。但这一数字未能得到监管部门的证实。 断流之后 对于以贷款购买公司的股票,华为内部并无太多忌讳。 2011年,在上海与华为员工沟通的时候,华为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为了说明自己无意、无力从董事长孙亚芳手中回购股票,以回应自己逼退孙亚芳的传闻,特意强调,自己购买公司股票的贷款还没有还完。 这个消息显示,任正非自己也在使用贷款购买公司的股票。在那场关于华为接班人问题的讨论中,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者,而少有人注意到:在国内金融市场中,信贷资金用于公司配股仍被视为禁区。 一位华为内部员工透露,部分高级管理者每年购买华为虚拟股的贷款可能有上亿元之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个“暂行办法”出台后,2011年,四家商业银行仍在向华为员工提供“个人助业贷款”,直到一年之后,有关部门明令四家银行停止对华为员工发放个人助业贷款,同时要求在2012年7月收回之前所发放的贷款。 为什么施行了十多年的银行贷款会突然被认定违规? 早在去年就有消息称,四家银行叫停华为员工虚拟股贷款的起因是此前国家审计署的一份报告:商业银行对华为员工的“个人助业贷款”用于内部配股,该行为系属违规行为,风险巨大。而银监会在调查后,明令四家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华为虚拟股贷款。 一位深圳银监局人士向《财经》记者证实,的确曾接到有关叫停华为虚拟股贷款的命令。 对于华为个人助业贷款一事,相关银行负责人也闭口不谈。2012年5月,在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南头支行的办公室里,负责华为员工股票贷款事宜的负责人对《财经》记者承认相关贷款被叫停之事,但是拒绝谈及更多细节。 在华为公司内部,关于银行暂停员工个人股票贷款的事宜最早在2011年初即有通告。2011年7月21日,华为控股工会财务处发布《关于2011年虚拟受限股交款具体操作的通知》,首次明确,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调整,2011年各商业银行停止操作个人助业贷款,员工认购资金需全部自筹。 三个月后,2011年10月,华为董事会秘书处又发出《关于员工提前偿还银行助业贷款及2012年配股交款相关事宜的通知》,强调“由于一些原因”银行暂停了对华为员工购买虚拟受限股贷款的支持。 一位华为基层员工对《财经》记者称,从去年7月开始,华为控股工会开始不断催促员工还款。“工会财务处和董秘处连续向员工发通知,去年7月通知上还是‘银行对员工购股贷款有严格要求,请提前做好个人资金安排,尽量使用自有资金缴款’。到了今年3月31日,公司就已经明确通知,‘银行停止个人助业贷款,员工认购资金需全部自筹’。” 在华为控股工会所下发的《关于2011年虚拟受限股收益分配操作及有关还款等资金安排的通知》中,华为对员工偿还银行贷款和内部借款给出了最后期限:银行贷款需在2012年7月前全部还清,在2011年申请的内部借款也必须在4月30日前偿还。 资深财务人士认为,银行叫停虚拟股贷款后,只要员工不会同时选择回购股票,就不会对华为公司自身现金状况带来太大影响。华为公司2011年年报披露,华为公司手上现金相当充裕,该公司拥有现金及短期投资为623.42亿元。 另外,对于虚拟股的回购程序,华为公司曾经规定过回购的比例,每年不能超过总数的25%,在公司困难阶段,不能回购股票。 在各种论坛上,华为员工们不乏对是否继续参与此次配股的犹豫。《财经》记者采访中,还没有华为公司员工表示不会再购买华为公司的股票。 贷款的收回已然开始。2012年4月,华为2011年虚拟受限股分红开始,不少华为员工查询账户时发现,由于公司提前将银行贷款和内部借款扣除,账户金额已经变为零,还有相当多一部分员工在扣除分红外,有债务未能还清。 多位华为员工表示,自己工作后的积蓄大多都已经投资在公司虚拟股上,连房子、车子都无法购买,要买新的股票只能去跟亲戚朋友求助。过去半年之中,许多华为员工的朋友们都接到了筹借现金购买公司股票的电话。在华为人聚集的天涯论坛上,各种贷款公司留下了提供贷款的广告。 2011年,在虚拟股贷款刚刚被叫停之时,华为公司曾经提出可以协调公司内部借款。彼时,华为控股工会通知规定,职级18级及以上的较高级员工的认购资金全部自筹解决。职级17级及以下较低级员工,个人筹集资金有困难的可提交申请,由工会协调内部员工之间相互借款。 内部借款比例不高于个人认购款总金额的60%,借款的年利率为7.315%,借款期限为2011年9月20日至2012年分红发放之日,按照实际使用借款的具体天数计息。 在2012年3月31日的通知当中,没有再提“内部借款”事宜,华为员工们猜测,这一路径也被堵死了。 之后,华为公司提出,在4月底之前,华为持股员工如果不能还清银行贷款或内部协调借款,华为控股工会将会回购员工手中所持的华为股票。 自愿申请由华为控股工会回购部分虚拟受限股的期限为4月15日到5月15日。在此期间,华为员工可提出书面申请交所在部门干部部薪酬管理员,经干部部汇总后交工会财务处统一处理,回购价格为每股5.42元,即当年的每股净资产价格。 在华为公司内部的论坛上,甚至有华为员工发帖,希望以私人协议的方式兜售华为虚拟股。但他们其实无法完成虚拟股的交易,因为这些股票只能被出售给华为控股工会。所谓的出售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借贷而已。 “我们可以商定一个合适的利息,我保证给借钱的人一个最低的收益。”这位员工告诉《财经》记者,“说到底,我们是签一个借款合同,五五开分享税后分红。” 如果华为公司的分红低于承诺的借钱利息怎么办?“那我也会保证对方的收益,损失我来承担。”该员工说,“但我相信公司的分红应该绝对会不错的,我有信心。” 这样的信心看起来多少有些盲目。电信行业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之下,华为的增长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迅速。2011年当中,华为销售额增长明显放缓,而华为的利润则大幅下滑,分红缩水过半(见华为历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图)。 在筹款还清贷款的同时,华为公司的员工们还要考虑另一个问题:一年一度的配股时刻已经来临,他们是否应该,以及如何筹资购买公司新增发的股票?目前,华为控股工会已经通知员工,如果员工无力去购买今年的股票,其购股资格将会保留至明年,购股价格是2013年的价格。 “虚拟股”向何处去 “绝不可能!”《财经》记者问及信贷断流会不会危及现有虚拟股制度的实施时,一位华为高层非常坚决地说。 “我们的结论是,华为实际上是分享制,而不是股份制,和股份没关系。”和君创业公司总裁李肃说。此前,和君创业曾经专门研究过华为的虚拟股制度。“分享制是合理的。公司的控制权全部在任正非手里,大家分享利润。”从早期的员工持股,再到后来的虚拟股。在全员持股的说法之下,华为公司所实行的不过就是员工分红激励的手段而已。李肃认为,将分红激励解释为员工持股,好处之一是,可以避免外界关于非法集资的攻讦。 此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华为控股的虚拟股制度不完全是市场化激励制度,具有了融资的特征。而对于这套运作体系,即使华为公司的持股员工,也多语焉不详,国内对相关虚拟股制度的立法、监管也无明确内容。 在虚拟股贷款断流之后,华为公司究竟会怎样调整他们的虚拟股制度?李肃认为,华为公司的股权迷局还未到最后见分晓之时。“关键是在任正非之后,其他的股权怎么办?是否会被切割?是实体股还是虚拟股?” 华为公司为什么会选择虚拟股,而非公开上市?过去多年,外界一直热衷谈论华为是否会上市的问题。几位华为资深员工透露,在华为公司发展的早期,包括任正非在内,华为公司高层都曾经谈论过华为公司上市的问题,以及上市之后,华为公司员工所持股票价值飞涨的美好前景。 但现在的局面之下,华为公司员工手中的虚拟股如何再回头,转化为实体股会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这使得华为公司整体上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久前,有华为中高层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认为,华为公司可以将旗下的部分资产单独剥离出去,融资甚至上市,比如已经非常成熟的电信运营商业务板块。在2008年前后,华为公司的确曾经有意将旗下的手机终端业务剥离出去,引入贝恩资本、银湖等战略投资者。惜乎一场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有投行人士认为,这是一个足可以替代原有的虚拟股融资的方案。但问题是,此前该业务板块中的员工虚拟股部分该怎么办?上市之后,他们会继续延续虚拟股的激励方式还是会采取类似于公开市场中的期权激励? 但是,在现行的中国法律体系之下,公开市场的期权股权制度使得期权制度很难成为一种真正有效的激励。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邓峰指出,国内现有的期权、员工持股制度在许多方面都存在高度规制,在实行法定资本制、坚持同股同权、缺乏分层次股权市场的大背景下,员工期权股票持有人的权益得不到保护,也起不到长期激励的效果。 邓峰认为,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使得“影子股权”等另类激励反而更具备可行性,所谓“影子股权”是公司管理层专门划分出一定比例的收益,以分红的形式发放给管理层或者员工。 “华为的模式到目前来讲运转得很不错。员工贷款的方式如果以后不能再使用了,员工这次可以砸锅卖铁,但每年的持续确实有问题。”一位资深财务人士认为。 还有一种可能是,随着通信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华为公司也就不会再有如此巨额的融资需求了,因而不需要增发大量的虚拟股。2011年,华为的增长已然放缓,销售收入增长降至9%。 但华为公司自己并不这么认为。2011年,华为公司内部提出,未来几年,要使得该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而当前仅为323多亿美元。大幅业绩增长预期背后意味着大幅的资金投入。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华为公司均进行了大规模虚拟股配股。仅在2011年,规模就达到创纪录的93亿元。 “最完美的结果还是不要有意外,让这个模式可以平稳地发展下去。”上述资深财务人士认为。而一旦出现严重的问题,华为数万持股员工将会承受最大的损失。如果公司发展不好怎么办?如果公司出现亏损怎么办?如果华为公司出现极端情况怎么办? 在被问及这些问题时,多数华为员工坚持认为,华为公司绝对不会出现太糟糕的局面。 华为公司12年的虚拟股运行,显然给了员工极大的信心。从2001年到2011年,华为公司销售收入从235亿元,增长到2039亿元。对银行而言,华为公司能够长期维持良好的还贷信用,亦是优质客户。这套高效运转的体系的风险,主要是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否可以持续增长。 对于正处于业务扩张期的华为,现在无疑需要新的融资渠道以支持其增长。 华为虚拟股信贷困局,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示出,中国完善公开市场的期权股权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有时监管过于审慎,也许扼制了金融创新的可能,而中国的制度创新不乏企业的“违规”操作推动。如果华为公司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实现有效的激励与融资功能,那么它目前面临的虚拟股信贷断流,或许是一个好的转机。 本文为《财经》被删文章,《财经》记者: 明叔亮 胡雯 莫莉 鲁伟 董欲晓 实习记者: 宋玮/文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1367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华为预警?
热度 44 河蚌 2011-12-17 12:26
说起今年的招聘新生工作,大家禁不住就会提起华为。 今年的华为又开始敞口招工,刚毕业的硕士,不论好坏,8000元月薪。 这可是在大连呀,比前一年的硕士入职工资高出近一倍去。 真是一派繁荣的景象。 不过,对于整个行业未必是好事,因为2000年的经历还记忆尤新。 也是华为,以8000元招应届本科生,将几大名校的毕业生一网打尽。 但是不过半年,互联网泡沫就破了,IT的第一个严冬。 据说,那一届,华为新员工有一多半在半年后就被集体裁掉了,正好是试用期将要结束之时。 高材生们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个教训,只是来得快了点。 这次,不会是又一个IT冬天要来临了吧?华为是在预警吗?
个人分类: 工作之余|1160 次阅读|24 个评论
12下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7 05:34 , Processed in 0.076775 second(s), 4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