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53|回复: 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关于中国经济的一些大数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0 11:35: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知道是不是美中经济峰会的原因,Bloomberg最近集中出了一个Changing China的专辑,很多文章集中分析各个方面。摘取其中一些图表。! z5 e2 t4 ?  O9 P! [

9 L+ k) A  ]' |3 j, |! T
! a1 V$ @& R9 E) ~5 ~  _GDP尽管不完美,但还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简明的标志。假定未来15年里中国维持6.5%的增长率,美国2.0%,预计在2026年,中国GDP就和美国相同。应该说,6.5对中国有所低估,2.0对美国则有所高估/ P' I2 L% q( g$ F9 P# {' Q
* \2 B2 M, C' n2 |, M( e, ]

, w# Q: M3 l* d但改变一点增长率预计,美国提高到2.5%,中国降低到5.5%,则中国推迟到2027年与美国相同,以后稳定超过& i' v' W! _3 L8 |  Y/ u. b& J
3 `6 e5 @, q0 m7 ]2 B
  |: B1 P4 Z9 |3 L2 V
换一个增长率估计,美国降低到1.5%,而中国提高到7.5%,则提前到2025年。实际情况应该在这几个情况之间,换句话说,2025-2027年里中国GDP有很大把握赶上美国。这是按照名义汇率的GDP,这里以当前汇率为参照,没有考虑汇率变化的因素。个人认为,在短期里,人民币有走低的趋势,但在长期里,人民币依然有走高的趋势
, Y1 l6 x5 Q9 a9 r: n8 t
  n4 E- R' y; L8 V/ B ! M( T4 x7 |4 U0 F) ^" z' t2 M. F  |
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依然最大,但中国正在迅速赶上来。1984年时,美国站世界经济的34.1%,中国只有2.7%,美国经济比中国大12.9倍;这还是改革开放之后、“初见成效”的年代。在邓小平南巡的1992年,美国下降到22.1%,中国也下降到2.0%,相差13.3倍,相对差距反而大了。1984-92年美中两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下降,估计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缘故,此后日本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中国则爆发式增长( R5 G; R- r2 ^  M

. a3 p. `4 t8 R
  b- H+ \" ]" y9 i8 `6 Z4 o: {2014年,美国降低到22.3%,中国上升到13.4%,两国相差只有1.7倍/ G  G$ S9 u3 P$ R% |2 B3 N" K

6 k* _( P2 a% ^8 a
, W( C% ?% M* H! X5 H5 J但美国还是发达国家,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最明显的就是人均GDP的差距。在1984年,美国人均GDP为17099美元(应该都是2015年币值,下同),中国只有301美元,相差56.8倍9 W; L9 ]. C- ^7 a, V! j

  W, c$ `1 K5 D. j  o * `* G7 b  q% n4 ?, J6 V2 J
2014年,美国上升到54360美元,中国上升到7626美元,相差7.1倍。美国依然是高收入国家,中国依然是中等收入国家,但差距缩小了
1 [6 ]. c5 q; b1 @7 T0 p4 E
& H& M$ v/ O$ o- G 2 I3 t' N* g. m8 U
中国的城市化正以史所未见的速度进行,超级城市和城市群迅速涌现,但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依然不及美国。在2014年,美国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81.4%,中国只有54.4%。事实上,中国现在的城市化程度只相当于美国1930年的水平。换句话说,还不是很高,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这对中国的很多国策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O' Q7 |5 D, l( N& ~

7 t( f5 r; R0 y$ R7 t
5 q; a& j; t: c5 F8 d在朱镕基时代中国经济已经从外贸中淘到第一桶金的1996年,中国的外贸总量、进口和出口实际上都还较低,分别为3530亿、1390亿和2540亿;相比之下,美国为15130亿、8180亿和696亿。分别为中国的3.9、5.9、2.7倍+ ]3 d7 y9 M& I/ R, T

' O9 q  b+ n. C5 {% h
8 H: a- U% n6 T中国出口在2005年超过美国,为9920亿对9410亿。中国进口也大幅度增加了,达到6600亿,而美国为17330亿,依然2.6倍领先于中国。外贸总额方面,中国为16520亿,美国26740亿,美国还是领先中国0.6倍;到2014年,中国的外貌总额达到40680亿,美国为37240亿,美国只有中国的90%了。中国出口领先继续拉大差距,中国达到24660亿,美国为14820亿,美国只有中国的60%。进口方面,美中差距也在缩小,中国16020亿,美国22420亿,美国还是1.4倍领先。可以看出,当前的经济困难和中国经济增速放慢显著放慢了中国进口增长,而美国的进口减幅没有中国的大。美中进口差距最小为2013年,中国为19630亿,美国为2348亿,美国只领先1.2倍6 S2 n- \/ e+ h$ a1 N9 O( _/ g. i+ c
0 h+ }# k5 }5 S
; p2 z! v+ h! M. n
在2013-14年间,中国经济继续增长,但不均匀,深色为增长速度快的地区,浅色为增长速度慢的地区,显然,重庆、贵州增长最快,山西、辽宁、黑龙江则为重灾区,而北上广实际上是中等速度区
1 n2 s( _/ Y5 T$ a% G0 z8 h5 O  \7 B* V9 I; f4 U
6 S6 R4 o! `. V" P5 O
广东是第一经济大省,最早得益于改革开放,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印度尼西亚,中国一半的手机产量出自这里
6 g) R# q3 G  R) f- J
1 K# R: x; |) _7 v8 i4 Z ' ?) R# |4 D- n7 @5 C, ~0 y
江苏是第二经济大省,经济传统和实力深厚
! D$ y  m( Y5 F$ [
+ R' ~9 U1 I* G
0 u$ B- P7 _* L' Q% C* z/ ^% K- z" f山东是第三经济大省,发展比较均衡,也是海尔的老家
' ~' s/ d* E( l; y' v& f0 i" h( S) A

9 h; q9 C8 y) G6 v0 a+ }  o' }北京作为首善之地,已经开始后工业化进程,一些传统的、高污染工业已经转移出去/ X# r! y, N" n0 V
' j1 G+ _7 A7 V8 {4 x

/ ^9 ?2 W/ A1 ^上海是传统经济中心,不仅是金融中心,也是最大的集装箱港、主要汽车和高技术基地
+ k$ m& V2 z6 u& \! M+ ?! e" @: G! _) C# n/ K1 a

' Q) p' I8 k5 Z) b$ i8 v重庆是过去两年里经济发展冠军,持续两位数增长,世界1/3的笔记本电脑和中国1/8的汽车由重庆出产8 i8 i1 r' D! S2 m9 X2 \: n2 i3 G4 g

. J9 K3 S9 |. R$ v" e! V1 L
: p* @% ~# r$ }' r) c) [- N浙江与江苏相似,也发展很快,宁波的港口名列前茅,杭州更有阿里巴巴
1 f. |% h' d4 W; L0 P3 T" V
! d6 r) Y! y/ m3 e, n2 J; W) s" ^3 M
0 V4 L8 o0 A* P6 M6 C+ Q) F( b  q河南得益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开始从沿海抢走一些大牌制造业,如富士康3 W7 Q. O2 K  Y

6 p3 Q& Q3 k( O; d: S/ D( K ) _8 K( j9 N6 y, ~. L5 B) ~' i
四川近年的电子工业发展不错
$ L& I9 {# U1 b( q& Y/ ~7 N/ g
  D. M- R. K3 p; {' \, }/ C! n
* Q' D. w1 L( k$ z7 x3 K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钢铁、矿业、石油都受到严重打击% P  T" I  ?; m- K* s
- G) P+ S3 a- a6 f1 d9 k
+ K! [( I. S1 i/ e- n5 H1 X
山西出产世界1/10的煤,在这一轮去产能中受打击最严重
' b) I& ?+ a5 T1 ]( x4 S* A
$ F+ e; \6 T) b. C  ^ 2 N' C) M7 ^8 W% V2 A- \3 @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正在凸显,1982年的时候,中国农村的年龄高峰在5-20岁,城市在10-20岁
0 O1 u" {. w4 B1 t% P0 L- Q  b/ I& P5 O: C0 q

6 a4 ]. N# x2 `  p# F1990年时,农村年龄高峰已经有所推迟,但城市年龄高峰显著推迟到15-30岁
0 {( I/ n& Y" N! R$ X: [
  ~) V% V$ |9 ?" k$ H6 V
5 p, |' u/ Y" F  `0 C9 g2000年时,农村年龄高峰继续向25-40岁推迟,但10-15岁出现一个异常高峰,会不会是1985-1990年间由于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出生率暴增的原因;在城市,年龄高峰也推迟到25-40岁
" {7 M% [' C( U: o$ f# U% _
7 d# P- V3 L) R0 _
0 `1 i# q. c; h2 @2010年时,农村年龄高峰继续向35-50岁移动,当年10-14岁的异常高峰现在移动到20-24岁;城市分布于农村基本一致,有意思的是,也有一个20-24岁的小高峰,而这在2000年数据里不明显,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带过来的?$ y5 t& [7 x* H& z# K
- k* }5 ~/ k4 s  e! d% y, ^

% W1 p, l' u- W7 o+ _5 T0 M# E) G中国政府达到GDP发展指标的历史记录很好玩。Bloomberg的小标题是“中国政府挣扎着达到增长目标”,但在过去25年里,除了1990、1998年没有达到增长目标外,只有2014、2015年没有达到增长目标,大部分年头都超过目标,优势还是大大超过。如果这算挣扎的话,相信很多国家的政府会非常乐于这样的挣扎。可以看到,朱镕基时代大搞基建,极大地刺激了经济;加入世贸是另一个强刺激,而温家宝的4万亿其实没有那么大的作用,不过这也可能是经济基数已经很大而显不出相对增量的缘故。2012年以后经济增长勉强超过目标,甚至略低于目标。但以世界其他国家的标准,这样的不达标简直不值一提
: p, L. L$ R8 w; w) q2 \$ V* e
) W) v6 {  K9 F  e
3 V7 L2 h, r2 D$ {3 R在经济构成上,中国经济明显从农业(黄色)转向工业(绿色),现在转向服务业(蓝色),这是经济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 {& ^* ]% \6 o, F# g+ L) W5 b
: G$ l0 Y. y& V2 @+ k4 I

6 S9 S& {0 ]1 J% o但中国的股票市场还是高度不成熟,充满投机和不理性,政府监控也粗手笨脚,屡屡适得其反
) v# P0 {3 a3 j$ W8 D6 J9 l6 p7 t+ N+ S
- b. L0 o+ R( n0 Q. \: i0 F
过去一年多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总体在贬值,但央行的重拳出手迫使国际炒家谨慎行事,不敢肆意狙击,这使得人民币在近期得以有序贬值,更加适应美元强势、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大体保持稳定的需要! _. K( f) Q$ u
' x& x) g" s7 Q) {  T* _

% ?- z3 G! Y1 [+ z1 C! W0 f但保卫人民币是需要动用弹药的,2014年中到现在,央行外汇储备显著下降,尽管离耗尽弹药还有巨大距离。但央行外储降低或许不能简单看待,这或许也有人民币国际化之后,不再需要那么多外储的原因。如果人民币实现了有效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美元流动性,第一不再需要海量外储,第二美元可能因为流动性过剩而贬值,那再保留海量美元就亏了5 y" P5 e& I$ U3 r
0 N* @9 y' d' N2 [& C
# c- |$ S2 G- u8 Y' [
不过从资本流动来看,2014年中以来,流出显著增加,这有美元利息上升导致美元回笼的原因,有对中国经济看空而资本出逃(包括套汇)的原因,还有大量中资投向海外资产的原因7 L) f/ @) q* S4 n" `

; m( j% i4 x' G3 [7 `. K
' I7 H0 q( s$ z1 V! x还有些数据不是Bloomberg的,但也挺有意思,这是中国网民年龄分布,20-29岁是最高峰,10-19岁和30-39岁次高,但幅值差不多。按照这个趋势,以后有可能会越来越扁平化,10-50岁都相差不多,甚至继续往高龄端扁平
* s, \3 l/ U; U3 r' D' E2 s; q# B$ q

2 u6 d7 U  F; _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但有趋平的趋势。这东西本来就是不可能无限增长的,但每年700-800万高校毕业生,这对劳动力素质和构成是有巨大影响的
( K1 i* D3 ^: Y5 T
) H0 v2 a0 P4 B# @' I* h' O& e$ T; }9 H1 ]3 i4 [: P. D& ~- ^
2011年各国人均GDP(高度)与人口(宽度)分布,现在俄罗斯、南非和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人均GDP已经落到中国后面了,加上中国的“宽度”,这身板可想而知。不知道中国左面的蓝灰色国家是哪一个,比照美国的3.2亿,应该人口在2亿以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1爱元 +240 收起 理由
安静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蓦然回首 + 4 谢谢分享
此情可待成追忆 + 2
王不留 + 4 涨姿势
楚天 + 6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90#
    发表于 2016-8-26 14:06:47 | 只看该作者
    njyd 发表于 2016-8-26 12:27, E0 D  X& F* M6 r6 M7 i( Y% h
    布票内蒙发的多,印象中是南京的两倍,我们南京知青一般是拿回南京用,去盖个章就行。
    6 o  D8 v) W- r4 e自行车在72年时是 ...
    . O% V9 q3 R7 c- |: N' R& H! X/ Y
    俺家的就是电子管的大收音机,70年代初买的.
    # j$ l# M8 f( r4 Y7 R2 T: q/ d* v, v/ A( q" G: j
    没有工业券之前有辆28永久,后来有了也抽到了买了一辆26凤凰." B' d) h- X  c8 J& ?

    - z1 T0 ~' v. {1 i我从小不爱吃糖,家里买红糖是熬药,白糖是做饭.
    # Z! c2 l9 F3 F4 ?# @# \6 q0 B3 ?% b. v9 `: _+ L
    烟票一直到南七技校时代还有,粮票和农民换鸡蛋我们也很多人干过,这样电炉煮方便面的时候就能有鸡蛋吃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3 12:57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89#
    发表于 2016-8-26 12:27:44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6-8-26 11:26
    $ U: [8 k0 ^& l- K! L' H我们是叫做首府.# ]5 T4 ^1 _. ?) e  }3 h
    + T6 f  {- Y) [6 I) W4 K" Y9 A8 k
    不过配量是一样的,布要票,肥皂要票,收音机要票,自行车要工业券,豆腐要票,烟酒也要,就是 ...

    8 Z8 h$ p4 Z7 O% W布票内蒙发的多,印象中是南京的两倍,我们南京知青一般是拿回南京用,去盖个章就行。2 m( R; N  R* y8 a- X1 u
    自行车在72年时是往各单位分配发票,记得当时我们工班分得一张,俺没抽上,看到另一位同事不在场俺说帮他抽,这回抽上了。后来改用工业券不往单位分了。
    % C; ^" Q' d+ _5 e收音机一般不要票,那时能买得起的也少,而且半导体收音机上市后供应很足。80年前后有段时间时兴电子管收音机,这个要票。
    $ r$ S9 k6 u6 S. X6 C2 h" }烟印象中是差烟不要票,当时海勃湾是大前门要票,每人每月两包(不是两条)。
    3 ^! c5 @% ~2 G5 b酒是瓶装的不要票,散打的要票,大部分酒鬼喝不起瓶装的。8 b( S6 ], d3 Q% L" H/ ?6 V! E9 t" Z: O
    糖好象是要票,一人一月半斤。$ p- T! R+ w# D7 j# K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3 12:57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88#
    发表于 2016-8-26 12:13:17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8-26 06:47/ E( g6 }3 V' m- b5 B) }
    哈哈,您终于承认能力也有积累效应。当权者啥也不干,生活其实也会提高。. ?9 l! ]. w  g; q
    80年代的房价上涨居然被你一句 ...

    7 ^+ C9 g+ m) T- [' w6 @( b他文中这个1980年珠海第一个楼盘 100块一平方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国家或单位有补贴。我在内蒙工程队时71年到73年就在盖职工宿舍,那时砖混结构的平房造价已经超过一百元一平方。造价,不是房价,造好的房子分配给职工(两间,总面积大约三十平方),租金是一个月七毛钱。7 M5 O" M7 I0 n( W4 s1 c9 I
    租金是便宜,但能分到的职工极少。我们工班五六十人分到房的只有十分之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3 12:57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87#
    发表于 2016-8-26 12:00:25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8-26 06:47
    ) [7 F9 c$ r2 h6 r& z' w- K哈哈,您终于承认能力也有积累效应。当权者啥也不干,生活其实也会提高。
    , e$ b9 I; k- X* o& `0 w80年代的房价上涨居然被你一句 ...
    # {6 _+ S8 E2 G
    500-100元/平方米到你这里500就没了?对了,这不能完全怪你,原六到后面也把这500给吞了。
    2 x" ?$ Y: G7 |1 {. K他给了这么大范围只有两个可能性,一是他自己也没搞清楚,二是农村与城市的差别。- l1 e. R! ?* B0 X0 g1 L; b
    南京从开始卖房就要十几万一套,当时一套五十到八十平方米,如果真象此文中的那样有一百元的房价俺早就抢着买了,那时我家是住房最困难的时候,我一家三口和我父亲睡在同一间大约十平方的房间内。1 l: e& y6 g+ m* g! c
    八十年代以前农村养猪养鸡有几个舍得自己吃的?过年过节吃一点大部分都卖给供销社。
    9 J3 H- V7 E+ P% g那时江苏农村就有句话:吃粮靠集体,花钱靠鸡屁股。农民平时吃的盐酱醋基本都靠用鸡蛋去换。
    ; P" i& l7 n" Z房改之前房租是人为压低的,体现不了价值,当然只能排除在外。当时有大量的人分不到房子,如果放开房租价能涨到收入的一半。  @. f/ t& T+ ?" i/ j& P' L1 L
    按你的说法:“今天的人民币购买力只有1979年的50~100分之一”到这里这个100又没了?别小看这100与二三十的差别,这意味着老百姓的实际收入是增是减。+ ?4 Q% U7 k5 h
    你说了半天,中心意思是改开后老百姓的实际收入不增反减,你自己说说,你们家改开后肉吃得多了还是少了?80年你家几天能吃次带肉的菜?现在呢?7 ~2 O7 M/ U9 s/ q& v7 ~% K
    我们观点的区别就在这里,你认为改开后老百姓的实际收入是减少的,我认为是增加的,单我来说我认为我的工资实际购买力增长了两倍都不止。/ V( [4 j% W5 W: N& \, A  `7 ]7 D
    如果我误解了你的意思,你也认为实际购买力是增长的,那么打住,白争了半天。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86#
    发表于 2016-8-26 11:28:32 | 只看该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8-25 21:23# I$ Z+ _0 q2 {
    我小时候最喜欢和父母一起去水利工地,因为民工吃的好,顿顿有肥肉,早餐还有鸭蛋。还不花钱。每次去都像 ...
    $ ]9 i: v5 n2 B; B2 T
    我小时候可惨喽,曾跟着家长下乡巡回医疗--因为学校放假了,结果在农业区和牧业区交界的边上,差点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浇出肺炎.7 S: E1 `: F8 x0 k: T+ ?! j4 l

    - G" P! j& a/ `$ u* M: f9 I4 ~屁股打青霉素起了纤维化的疙瘩,做理疗一个月才下去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85#
    发表于 2016-8-26 11:26:09 | 只看该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8-25 14:03
    & e/ X2 O+ z5 e4 _* [师兄是在省会城市吧?地级市差很多,我父母都是大学毕业干水利的,从17块也不知道是27块工资拿起。毕业就 ...
    5 }2 D  Q0 P( z' B
    我们是叫做首府.
    # P( t6 m+ v. D# g: t/ K
    3 e) z; m8 c& Z, W) z- R; U6 g不过配量是一样的,布要票,肥皂要票,收音机要票,自行车要工业券,豆腐要票,烟酒也要,就是一点好,糖不要票,因为产糖./ h" }8 @# Z6 a0 h" |6 }5 U# T, S: ~* b
    " i/ _( A& j2 h! L' _
    细粮一个月一斤半.
    ' g, V9 }6 ~9 T" U) x/ A' M: b& Q
    8 \: D" R& D' f1 W5 g3 ?7 `粮票是我毕业去了北京中科院以后才废除的.当时刚去的时候从学生变成干部,36斤全国粮票变成28斤北京粮票,而且纸质差好远,还怅然若失了一下.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03 天

    [LV.Master]无

    84#
    发表于 2016-8-26 09:33:27 | 只看该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8-25 14:03; H/ p) O6 `' |
    师兄是在省会城市吧?地级市差很多,我父母都是大学毕业干水利的,从17块也不知道是27块工资拿起。毕业就 ...
      A7 a5 c- N7 ]$ x6 q' X7 V
    记错了吧.- u. U: U4 R: W* l- v% J2 p
    当年本科转正后 至少 50块/月状左右.% C% r$ @3 f4 p
    中专也有 35块左右.) l  Z0 m/ b# X) F

    2 |5 Z/ ^2 \! q  z' 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8 03:33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83#
    发表于 2016-8-26 06:47:03 | 只看该作者
    njyd 发表于 2016-8-26 00:27
    # E3 H+ u$ ?1 ~" J& G能力在不断提高不就代表老百姓收入在不断地提高?8 S, |" j8 [: [* ~8 K
    房改房虽然比较晚,80年到那些年房价并没有上涨。
    ! m$ a/ [7 o* [4 M3 ?购买 ...
    . U5 Q8 Z% u/ Q" h/ R' O
    哈哈,您终于承认能力也有积累效应。当权者啥也不干,生活其实也会提高。7 E  l' k# ~( I( e0 @
    80年代的房价上涨居然被你一句话就否决了。4 M4 `% Y; C+ B, K0 e, z
    给您一个佐证,珠海房价,1980年, 100块一平方,1997年, 2500元。 http://mt.sohu.com/20160611/n453908137.shtml
    ( B! C) _" g. Q( A
    , h/ d" m  M. R( k; m, C) y其实房价不仅仅是消费问题,还是投资金融问题,不适宜单独讨论,真正合理的是房租, 这是真正的消费。前几天我路过在70年代住的房子, 内环内的6楼一套一室一厅,现在50多年寿命了,房租3500,当时的房租就1块钱左右, 上涨了3500倍。计算购买力,你把房租排除在外,确实是一个为老邓辩护的好办法,给个赞!
    : A2 N$ s8 C0 b) Y$ C3 t/ P5 A2 S8 M7 u, n# B$ m1 ^+ P
    计算购买力,你反复提到的就是一个统计数据, 就是居民人均肉类消费,蛋类消费提升的数据。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的改开实际上伴随着原来不在统计数据内的生产和消费进入统计的过程。我家原来养5只鸡, 每年1000多只鸡蛋,几乎每个中国农村家庭都会养鸡,改开后难道会突然增加到25只鸡? 不会, 还是5只鸡。难道5只鸡突然神勇, 生下5倍的蛋? 当然也不是。真实的过程不过是原来自己养自己吃,不在统计范围内, 只有少部分卖出来,后来一部分人背井离乡去打工,不在养鸡,另一个人养了10只鸡,把蛋卖给不养鸡的,这一下好了,涨了5倍。* W* T5 O+ [+ l) p8 N
    1 v9 y6 d; G6 P4 I2 R
    在中国研究经济数据,不了解微观过程,往往会闹大笑话, 这就是例子。
    % d/ Y9 P5 g/ C  `3 X
    0 C6 S2 u& P* r7 {扯了这么多,我的观点是今天的购买力只有1980年的五十分之一,你的观点是十几二十分之一,其实差距并不远。折中一下,大概也在三十到四十分之一。
    9 e0 _6 l" ]& Q; Z3 U$ U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3 12:57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82#
    发表于 2016-8-26 00:2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yd 于 2016-8-26 00:40 编辑 5 R9 D. [* d$ L+ u! T& }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8-25 21:192 g1 D( ]9 U0 [- J* m
    财富有累积效应,您承认了,感谢!但能力有没有累积效应呢?我认为您也必须承认。过去我上小学,后来上大 ...
    7 a2 J# g4 F# Y
    4 C! w# U9 M. O7 A
    能力在不断提高不就代表老百姓收入在不断地提高?
    # @3 m8 x& D: }3 F0 A8 H* z房改房虽然比较晚,80年到那些年房价并没有上涨。$ g: D$ q9 c  K  H# A! Q
    购买力当然要全面比较,现在用于衣食的比例越来越少,而且许多工业品同时也是必需品,比如自行车,同样档次的自行车涨了五倍都不到。电视机可是大大跌价。
    & f0 X6 P7 C/ @0 A4 S你别忘了,你的话是“今天底层人民的购买力并没有实质性改善,相对收入还在下降。”,就按你说的1980年到1994年,94年与80年相比,中国人均消费肉类消费量是2.35倍,蛋消费量是4.37倍,这是收入下降的体现?
    $ }- C& V' S* R
  • TA的每日心情

    2020-3-6 00:28
  • 签到天数: 564 天

    [LV.9]渡劫

    81#
    发表于 2016-8-25 21:23:40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6-8-25 12:07: D5 j$ X5 w- r6 U' H! @9 U- s
    也没有,大部分人养.
    # [$ E6 w( b. o. X
    6 V' J$ I, L- t! O; a1 I有些人,经常拿医院动物室做实验的青蛙,兔子,狗的肉,因为基本是解剖,也没啥污染.只要 ...
    # b- t8 |( O2 {* ~
    我小时候最喜欢和父母一起去水利工地,因为民工吃的好,顿顿有肥肉,早餐还有鸭蛋。还不花钱。每次去都像是过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8 03:33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80#
    发表于 2016-8-25 21:19:02 | 只看该作者
    njyd 发表于 2016-8-25 19:07
    ( C- ^- n' Z! Y3 \, l/ l又变出个积累效应,房子这种不动产可以积累,你每天吃的肉,穿的衣服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买来放了一个月的 ...

    * q/ K3 R1 y: D* [1 S: \* a财富有累积效应,您承认了,感谢!但能力有没有累积效应呢?我认为您也必须承认。过去我上小学,后来上大学,再后来研究生, 我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不是积累是什么呢?
    & X6 L+ [1 l- f6 r8 A! \
    : y& c5 }/ @: [就农业来说,需要育种, 杂交水稻开始于1965年,成功于1976年,大规模推广已经到了80年代后期, 这个能力的的积累花了20多年。
    ) c9 o" ?- N# d+ |# @- E' I4 f
    ( n' w9 T$ @$ ]搞农业少不了化肥,从43计划开始,到最后一座化肥厂投产,花了十多年时间。这个化肥能力的积累需要时间吗?
    - [% ]# s% P% O8 |6 n; _  s/ \- Q' e- @/ `2 H/ i* M2 J2 [
    工业的血液是石油,中国的第一个大油田大庆发现与大跃进中的1959, 到1980才到达1亿吨,这个是能力积累吗?
    " l( x! b5 C4 K7 v
    1 a! e2 m4 O' V- y6 Z财富需要积累,能力一样需要积累。总之,不要把这些积累归结到极左就可以了。 ! m4 X7 b$ Z$ K% n8 y
    4 T. {0 Y' N8 G) ?0 Y  g  i4 Z3 {

    ( R" B* h: A+ u- J! r看一件事情要看主流,不能因为一个猪吃了泔水,就说它是泔水猪,我们大概都吃过地沟油,能说我们是地沟油人吗? 我们吃过三聚氰胺奶,能说我们是三聚男吗?一个猪需要的饲料远多于正常食堂能提供的泔水,要是真的能提供,我们就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您也不要吐槽过去的生活了。
    & g/ E3 v+ x7 Z
    - H% A% O' \8 O: v' D' z说到房价,您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拿房改房和今天的房价做对比,您忘记了房改是1994年以后的事情, 大规模推广已经到了1997~2003年前后, 就算2000年吧,到现在南京按照您的数据房价已经涨了15倍以上。和1980年的房价对比呢?9 [. }3 t0 l9 K& K4 `) H
    . V  S6 c& m7 }! q1 Y0 |/ J
    至于工业品,当然不能计算了。不然今天一个屌丝, 手拿智能机,放到古代,起码1万两黄金,这不屌丝变贵族了,荒谬。
    / Y. \3 W4 T# O7 J
    ' D  f- A0 P4 m/ B$ |我们要比较购买力,肯定比较生活必须的衣食住行几个方面。
    ; B- c" X7 F3 L" P, I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3 12:57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79#
    发表于 2016-8-25 19:24:46 | 只看该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8-25 14:52
    7 A) L$ z& U% ^) {' m3 Q! @转正后五十多肯定没有,三四十的样子,有一条是对的,施工队收入反而高些。2 F) Y) n1 U0 H( K4 \% z# u3 _0 n+ L* D
    边远地区是高一些。还有个问 ...
    - T7 |  a, R7 v
    另一个可能性:他们分到工厂因极左政策不肖做大学毕业生生是作为学徒工进去的。
    3 F) L) ^& N4 L" l当时内蒙我在的地方,学徒工第一年十八,第三年二十四,到三年满师后定二级工四十五元出头,好象是四十五块二。文革中(7071年)分配的大学生似乎也没按五十多,要少一些。印象中我们工程队的技术员(上海交大毕业,实际只上了一年学。)直到七十年代中后期才拿到五十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3 12:57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78#
    发表于 2016-8-25 19:07:56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8-25 15:171 o: e* A5 N; w3 o& H3 m. I
    财富有积累效应。 拿几十年的积累效应来说话, 可谓避实击虚。用几十年后的科技财富累积效应,来对付几十 ...
    - W# y# E6 ?' M5 k% a1 B9 y
    又变出个积累效应,房子这种不动产可以积累,你每天吃的肉,穿的衣服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买来放了一个月的肉你还吃不吃?五年十年以前买的衣服你还穿不穿?1 ~) w3 y: C, X" O9 i: A
    南京属于中等偏上的地区,代表性当然比北京上海要好,更比上海中心区要好。' z$ Y& r8 p# K( g! p4 P4 C. \
    再说房价,我现在住的是父亲的房改房,买房时是按一千二/平方米算的,(交款时各种折扣后远低于此数)。就按这一千二,现在的房价是两万,你说涨了多少倍?地区仅次于南京最中心的新街口。! ]3 t& _" ?5 I2 L
    那时喂猪没有泔水?你问问你父亲那时饭馆食堂的泔水都哪去了?另外还有城市污水排到农村当肥水浇地,毛发水解蛋白当蛋白添加剂是作为先进经验推广的,这都是时的“绿色”。
    / y/ z- R$ A; T& E9 u% f0 c% Y现在100块钱相当于1980年多少钱我没法给出个准确的数字,但可以给个大约米:如果只算涉农产品,物价涨幅大约在十五倍到三十倍之间;如果把工业品算上不超过二十倍。
    2 G% m* }/ W0 M5 R2 o" h当然奢侈品不能算,比如你说的那英国猪有几个人吃它?另外还有炒作的因素在里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3 12:57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77#
    发表于 2016-8-25 18:48:22 | 只看该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8-25 14:52
    , g9 `! `2 O- p4 [转正后五十多肯定没有,三四十的样子,有一条是对的,施工队收入反而高些。# h! N4 l" ?1 m: O4 X6 c
    边远地区是高一些。还有个问 ...

    6 W% W; h+ V$ ]/ e9 C$ p& n大约从64年开始未涨工资(调级),连王洪文当副主席都没涨。直到1977年底是文革后第一次涨工资,百分之三十名额,有幸的每人涨7元(不管原先工资是多少),不到一级。
    + `+ N5 h! ^1 Z# I! ~% `) ~然后就是79年底,也是百分之三十名额,这回是涨一级,工资高的就涨得多。! k# u6 V( Q5 a" ~( x2 l* J! f
    八十年代初开始普涨,这是按工龄调整工资标准,每个人都有,以前的八级工制度也改了。
    % h9 g$ ?7 J) M% `% L0 q2 H六四年以前工资标准基本不变,但随着工龄的增长可以调级。% w4 _4 A0 P7 \& S: f6 `
    文革中虽然没调工资标准也没给调级,但大约从70年底开始大批招新工,就业人数增加了,人均收入有所增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8 03:33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76#
    发表于 2016-8-25 18:2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王奋起挥黄钺 于 2016-8-25 18:41 编辑
    8 S% K8 x  d6 R+ V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8-25 16:31
    : R8 W( q$ L8 I7 V) d怎么个代表法?河南人民你怎么代表,你们种水稻别人种小麦怎么代表?当年我们那农村养鱼是不可能的,没水 ...
    ' N) t+ ~: i' ~% i( E

    1 J8 |. o8 {4 H! N; X* O中国的集体经济那个时候确实有问题,那时我家往往是开会,选举的地方,也听到很多争议和私下的协调,抱怨。按照我幼小的心灵的理解,这是管理水平的差异。* v0 y3 ?) d. J1 g* M. B

    % D; m) e$ S6 O& t苏中和一江之隔的苏南比,差得远,但比几十公里之外的苏北好得多, 我完全能够理解河南河北农村的管理水平跟不上。
      c+ M' Y6 z9 C  A; E; B
    ! w$ Y) ?# i% k8 g& h你不要不服,那个时候北方搞得好的集体多得是。比如说,小麦种植后的夏季种什么, 选择得好,规划得好,大不相同。即使我们老家也有政策,但边角地块如何利用可以自主,我们老家河流也不是天生就有水的, 要疏浚河道,要建闸门留住水,低潮的时候要抽水机抽水,维持水位,那时的农民确实很辛苦。  r3 E+ f: Z( {8 j" ]
    + p1 K6 Z( |- |8 e" }' r
    几个月前我回了一趟老家,沟渠早就於死了,也养不了鱼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20-3-6 00:28
  • 签到天数: 564 天

    [LV.9]渡劫

    75#
    发表于 2016-8-25 16:31:26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6-8-25 15:29
    $ a' `/ U; q  r我家是典型的苏中农村啊,比起苏南农村要差,比起盐城等苏北农村略好,基本上是江苏浙江的平均水平。我半 ...

    ; W8 t6 {1 N# I- V4 q: U怎么个代表法?河南人民你怎么代表,你们种水稻别人种小麦怎么代表?当年我们那农村养鱼是不可能的,没水。说起胡罗卜我给你讲个段子听,我们家人一直到2000年闻到胡萝卜味道就想吐,啥道理?
    ' W  B+ A8 }% i3 W) {" d经济作物更别提了,因为被指定为全国粮仓,经济作物是限制的,赶集卖菜都限制,你没听说过吧?
    1 I" @  E/ T8 u0 b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8 03:33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74#
    发表于 2016-8-25 15:29:41 | 只看该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6-8-25 13:55
    : ]4 i# c+ a: h; s: d; J那个年代很多农村比城市生活好,城市人都是半个农民。不然没得吃。
    $ N+ O8 O3 o1 c" ]) W; a6 f- o+ ]+ R! S$ _4 i8 a
    另外上海最没带表性,属于全国紧缩集 ...

    4 U, L: v. O. z  [9 h, o& n我家是典型的苏中农村啊,比起苏南农村要差,比起盐城等苏北农村略好,基本上是江苏浙江的平均水平。我半句都没有提上海的生活。. b+ Y3 U/ L2 X: k, ]! q( r7 S, q

    + a. N$ X+ z$ I$ z" u江浙沪人口占了中国的20%了, 过去30多年的对比,难道没有代表性?4 T9 q; G7 ~6 D
    ; y! k- y6 L8 D7 R! y+ W( m3 ]
    说到粮食产量,以1980年为例,基本上是一年2熟,部分3熟,每季产量大概600斤,一亩田产1000~1200斤,去除种子,交一部分公粮,剩下800多斤分配很正常啊。 我们村人均耕地也是1亩上下, 但管理得好,池塘放鱼苗养鱼,沟坎, 田边都用上了, 两熟的空档期种胡萝卜,萝卜,芋头, 苜蓿, 油菜等经济作物,每年可以分不少。2 N+ i. j: @  m+ r& s+ i

    / Z7 j( V( D/ G0 t1 O/ O3 }再开几个集体小厂, 生活当然不错。1980年以后的改革直到1998年,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准我觉得反而下降了, 贫贱夫妻百事哀,经常听说有人自杀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8 03:33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73#
    发表于 2016-8-25 15:17:56 | 只看该作者
    njyd 发表于 2016-8-25 14:271 \- O0 ^# B6 p: w6 j% H: c
    那时的猪肉饲养方法和现在当然不一样,那时是农民一家一户用泔水养猪,放现在都不允许上市。
    7 ^4 G0 e" }, w/ E' W! L房价拿上海 ...
    " h' a+ M/ v- `; h. a% f) Y0 b
    财富有积累效应。 拿几十年的积累效应来说话, 可谓避实击虚。用几十年后的科技财富累积效应,来对付几十年前, 说实话,讲智商, 我是描述2岁的爱因斯坦,但有什么用呢? 大家一样看不起我。& P+ K8 D0 U( H

    3 _. k& s. D! \; c+ Z; j- H8 T房子你不拿上海说,拿南京,拿北京,拿什么地方来说呢?我熟悉上海,当然用上海来说事。你熟悉什么地方, 你自然可以用你所在的地方说事, 大家自己评理。7 F3 I; K$ l, R( F# D7 A8 c
    ; h$ P7 P9 }2 m; [& m
    那时的农家,哪有那么多泔水? 基本都是极少量的剩饭加上米糠,麦麸, 和新鲜的苜蓿, 山芋藤等。 这不是绿色猪什么是绿色猪?4 o9 ^& J% s; e: s9 A

    $ n9 e* {7 x4 b5 b3 f4 E6 I5 B最后再问一句,你的心中,现在100块钱相当于1980年多少钱呢?
  • TA的每日心情

    2020-3-6 00:28
  • 签到天数: 564 天

    [LV.9]渡劫

    72#
    发表于 2016-8-25 14:52:21 | 只看该作者
    njyd 发表于 2016-8-25 14:440 x5 N2 H8 n# w4 f4 C, i
    不会这么低吧?那时大学本科转正后是五十多,专科五十不到,全国各地区之门有差异,但上下不超过五元。. S! D% w* D% y2 ~. e
    ...
    8 w; a! w& W2 A4 v( _) g# H. M
    转正后五十多肯定没有,三四十的样子,有一条是对的,施工队收入反而高些。
    0 J0 Z- ?; L6 s% Q. E- t' I6 d边远地区是高一些。还有个问题就是他们刚毕业文革就开始了,在单位里属于臭的抬不起头的老九。涨工资是看出身的,学历低出身好的能涨,其他就没戏。# O6 K  X/ |9 a' R! p
    讲个笑话,一直到80年中,他们那单位都是中专生当领导,一帮大学生啥都不是,天天为了调级互相拆台。知识分子对咬起来可比没读过书的坏10倍。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1 07:03 , Processed in 0.06184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