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11-27 10:53 编辑 $ q/ [: n/ M+ z! G
% G# i# Y0 Z$ t
“福建”号刚进行小车弹射试验,估计海试快乐。一般估计在年底之前。不过这事不急,不用干时间节点,准备好乐就出海,还需要时间就再给时间。别赶时间献礼。7 Y" K6 b+ `: O4 R8 [; K
3 m& f$ g: Q& x, B0 s
“福建”号和“福特”号的对比汗牛充栋,但比较雷达和桅杆的好像不多。其实蛮有意思。
& U, P. B/ O# q% l* a% r+ v7 q3 C; L+ L
; R* m2 {7 l& i, |
“福建”号# N9 f; f& |! w- B% b
$ F. y0 \$ a& o' e. H/ T$ |
0 R5 U, w/ y; T8 e" l+ Q/ @ [- e t' V0 q$ N
& N3 C3 h, e% N# D3 t# y
“福特”号, R% R3 B6 I6 W2 m
3 C% s9 W, Q% d
航母上的雷达很重要,这是航空战斗指挥的空情保障,对自卫防空当然也是关键。舰队编成里有防空巡洋舰,强大的雷达是防空空情的主要手段,但航空指挥是航母上的,不可能依靠巡洋舰传过来的数据指挥,也没法将防空指挥交给巡洋舰。航空作战指挥和航母附近的空管指挥是一体的。4 @2 c+ s8 w6 J, h, ^8 N
& c( {- D, D' W9 V3 B/ ]" {; t+ A航母的自卫防空也是一样,到最后需要自卫的时候,还是要自己具备有效的探测、火控的。航母不需要宙斯盾/海红9一级的远程防空导弹,但近程、高强度的防空是刚需。
& Z9 E; C! h N. p2 O8 u( \- ^- W, z" l
所以,航母上总是有远程雷达和近程火控雷达,这是天然的双波段相控阵雷达应用场景。“福特”号是最先使用双波段相控阵雷达的航母,但是三阵面,而不是四阵面,只有向前、左后、右后三个S波段雷达阵面,桅杆顶上的X波段雷达阵面倒是有六面。有意思的是,桅杆还是很传统,琳琅满目堆满各种雷达和通信天线。2 y E% j. o; S
% g7 @' G* [1 d! x
相比之下,“福建”号的桅杆干净得多。这是四面阵,全相控阵。有可能还有雷达和天线没有完成安装,但肯定不会像“福特”号那样琳琅满目。这是最先进的综合电磁桅杆,天线基本上都整合到内部,没有暴露的基座和七枝八丫的支架结构。0 S' E0 K, m$ j3 H3 ?+ a
+ ?8 t( g" b* H/ }) z5 I
相控阵的好处不用多说,综合电磁桅杆的好处也不用多说。但相控阵雷达的成本高,耗电高,综合电磁桅杆的电磁兼容性问题难解决。' H a a0 D9 Q
+ D ]5 p6 }( t3 Q; G美国不是解决不了,只是在“合适”的成本天花板下做不到。连福特号这样“不惜工本”的重中之重项目都需要削减成本的设计,美国海军另一个用三阵面相控阵雷达的是“星座”级护卫舰,这是美国标准的低成本战舰。+ W/ _, J) S n- w. k5 i: V# U
! k7 D8 a: |7 V“福建”号也是重中之重,同样既“不惜工本”又要控制成本,否则直接造10万吨航母得了。但中国已经拿捏定相控阵和综合电磁桅杆的成本和技术挑战了,连防野猪都用上相控阵雷达,054B这样的低成本护卫舰都用上综合电磁桅杆。7 z- p$ k# M# E @
# P7 J2 O# I" D+ W在综合电磁桅杆方面,中国可能真是遥遥领先了。已知有8艘055、1艘054B、1艘003采用综合电磁桅杆。055什么时候续建不知道,但054B肯定不会是仨瓜俩枣,那就一煮一锅了。美国倒是有“圣安东尼奥”级12艘,都用综合电磁桅杆,但登陆舰的电磁兼容要求与驱逐舰、航母不可相提并论,而且“圣安东尼奥”级还是有不少独立的天线。
* B9 n, z5 J, F" T1 f5 X
0 ]1 H! ~8 t+ h: G) g0 \
2 z: _ A& ?% A4 o" h* Q! ^6 X% R! [% v! R( \ i
中国在一些技术上或许并不首创,并不绝对前沿,但以低得多的成本做到基本相当的技术水平,这是非常吓人的能力。歼-20还在不动声色地继续生产,据说现在数量已经超过F-22,翻倍不是梦,但对东北亚的敌对空军就是噩梦了。4 g. E" B% q) N6 f, k* s/ g
& l& I- y- z7 d! [5 M
“福建”号是探路的。现在还没有004已经开工的消息,估计在等“福建”号积累一点使用经验、修改设计后再开工,可能修改前升降机和一号弹射器的相对位置会是重点。使用率最高的前升降机进出路线要穿过前甲板右舷的一号弹射器,使得一号弹射器的使用率大大降低,而斜甲板上的三号弹射器的使用与着舰运作有冲突。这使得在连续放飞和回收中,只有二号弹射器可用,这是很不理想的。7 o" l$ |7 O" T* Z% t9 E
4 ~$ q$ ^% }7 n) p. ^+ o
现在还不清楚前升降机和一号弹射器之间怎么错开。要么一号弹射器功率加大、行程缩短、可以前移,要么前升降机后移。2 z7 ~9 k" S0 F, z
2 L M3 L6 O. W( t) E# q1 d
弹射器行程由弹射器功率、需要弹射的飞机重量和起飞速度决定。从系列化生产出发,004以保留同型电弹为宜。! k1 ~9 X, J. u: D
4 W; G) k$ g+ p ]前升降机的后移受到舰岛位置的限制,004的动力如果不变,舰岛位置就很难动。这样就只有加长舰体、加大吨位了。然后就要看现有动力和航速是怎么回事了。 ?0 n& C2 ]- c9 K$ m8 V+ U9 }
4 G1 o+ i8 _# _8 z这是复杂的设计迭代,没有简单的答案。有可能004只能小改容易动的,这样的大改就留给005了。
9 i7 V! e& ]7 i5 R
& M% D' B; _( p$ n不管怎么样,“福建”号的雷达和桅杆达到遥遥领先,这是没有疑问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