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一段消息:- p5 X6 `8 _2 d, h
& [$ B" K8 [- P% d
中国空军歼-16首飞试飞员李国恩认为,中国试飞员队伍成长已实现体系化、系统化、规模化,今天中国的试飞员队伍已经可以与西方强国比肩。
& b& X, n, r% J& V% S3 x4 A
, C' U/ }8 ?' f4 z8 Z据中新社报道,李国恩星期六(8月27日)在中国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暨长春航空展记者见面会上说,相信伴随中国航空事业发展,一定会涌现出更多优秀飞行员、试飞员。
; @+ J5 y. o5 a/ A: D, X E s6 F7 c& Z6 ~: D
李国恩说:“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一代代空军人、航空人、试飞人的不懈努力,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空军一定能够实现。” . R1 t& {7 T" E# A
$ a2 d% l. U, N5 A% u7 h' v
一想还真是,这一点不是虚言。不仅可以比肩,可能在实际经验方面已经超过了。原因很简单:中国过去十几年里,接二连三首飞了多种新型战斗机,而且因为需要得急,都是按照快车道高强度试飞进行的。中国试飞员队伍好比中国土建,这是大量实干里干出来的,不第一都不行。2 T% H( |; m. |# d: h) }
% |! Q0 n1 f, K$ T) `9 j相比之下,美国过去二十年里只有F-35。这里应该提一下Paul Metz。他是1946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参加空军,老飞干了12年,1980退役,但在空军期间在试飞员学校进修,所以退役后到诺斯罗普当试飞员。YF-23时期他就是首席试飞员。YF-22入选后,他跳槽到洛克希德,成为F-22的首席试飞员,YF-22的原首席靠边站。这里面多少是他主动跳槽,多少是洛克希德投怀送抱,多少是美国空军暗中鼓励,不得而知。到F-35的时候,他负责试飞事宜,但自己不飞了,那时已经快六十岁了。
+ d) D% J# r) J7 s. U
5 E i* s: O* f/ ]- B% r5 v优秀试飞员非常难得,不仅是优秀的飞行员,也是优秀的工程师,通常是顶层设计团队的一份子,抓住了就不放手,这是对的。但这也意味着挡住了别人实践的机会。在实践机会本来就非常稀少的时候,问题更大。欧洲就是这样。到下一代战斗机试飞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具有实际新机试飞经验的人主持。再厉害的试飞员学校还是纸上谈兵,就像欧美各大土木名司和中建、中铁建的差别一样。
( c' f! {) N5 G5 w7 f. _0 l
/ A* G% u! D' L! Z1 n试飞包括各种气动、动力的是非,也包括对各种任务系统的测试,如雷达、红外、座舱、先进弹药等。试飞员是有分工的,但最终还是在全能的基础上分工。
, q" o4 [8 t/ d5 j# @, G7 K2 A
7 J% t* A) q4 J1 I: T8 A中国近几十年工业、建设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培养了巨大的科技、管理、物流人才,还有很多磕磕绊绊,但真是巨大的财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