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9-26 11:10 编辑
* S/ s- q& h* P" ?/ ]4 E1 y
2 w% k/ K1 C* p, {
& J% m/ E# [! ~* f# b# q" |5 n5 b1 Y. t, j+ S
! ^ `% r4 ^% @5 X- ^
[4 O8 A1 L* r2 Y8 q- e4 X中国公布了四张导弹发射的照片。别被蒙了,这是从同一张张片里剪裁出来的,看火箭尾焰的细节就能看出来。有可能是用富士GFX100S或者哈苏X2D100 C之类的中幅拍的,所以大刀阔斧剪裁之后还有那么多的细节。9 b! ]/ h: s& g
' p% m5 z2 _6 ~" R s, W) W
关于图片,有人疑问:为什么看不到发射架。
5 k6 x* S. J7 A9 S9 ]. O& O
" v7 m9 b. S$ R% y# v) L* q9 @这应该是在发射场的“洼地”里的机动发射架上发射的,周围有一圈土坝,作为安全防护,预防万一发射失败爆炸造成过大伤害。镜头角度是略微朝上的,所以只看到坝顶(草丛距离很近,就是提示)和天空,看不到远处的建筑、山、树木等。发射车应该“躲”在坝后,看不见。
$ z G9 p4 [& e8 x+ [* r% l. }) `2 [4 Y2 B
真的实战发射时,未必有这样的安全坝,那是开到哪里合适就在哪里打了。
9 Q8 a$ H1 ?' e6 q8 C
% U1 J2 O P" \3 V% j5 X' X这只是偶尔注意到的小事,不是疑问所在。) r, h# Q9 Y1 s3 Q; g3 U3 V8 L
2 g U4 l* d; V& f b/ n3 B
最大的疑问是:NORAD为什么还没有公布导弹的发射地点和路径?
% l: R ` L5 N& V
" C) c# R; }( k! |第二大疑问是:这是什么型号的导弹?
; ~2 }/ `2 ^4 F8 ^$ R
" q; H6 K4 a f5 A6 SNORAD有庞大的空间监视卫星网络,专门就是全球监视火箭和卫星发射的。火箭发射和上升段的尾焰非常明亮,传说中的F-35在1600公里外就探测到导弹发射所以有反导能力,就是指只要在视线内,F-35的机载红外光电系统都能探测到火箭发射。当然,F-35反导是说笑了。那要是也行,美国早不焦虑了。
7 I( C8 j, o2 x S+ `
: f9 b/ j) B. m# i8 b J' H) t }7 b9 y但NORAD的SBIRS卫星群就是专门对地球表面进行红外凝视的,火箭一点火就能捕捉到,然后根据上升段的尾焰轨迹计算预定弹道和命中目标。SBIRS的前身DSP只能看到弹道导弹的尾焰,SBIRS的灵敏度高得多,在理论上能看到防空导弹的尾焰,马航MH17在东乌克兰被击落,西方的重要证据就是SBIRS提供的发射轨迹。2 q/ Y. R8 x1 S, n9 y
* r, {- z% u$ S( C# j
本来SBIRS还要发展SBIRS LOW。SBIRS由4颗同步卫星组成,SBIRS LOW预计由24颗低轨道卫星组成,每颗卫星携带一台红外扫描系统和一台红外跟踪系统,用于在近地空间精确跟踪弹道导弹的中段飞行,最终为反导拦截提供数据,但计划现在下马了,可能以某种形式的反高超卫星群取代。8 _7 k/ J {% U6 b9 W
) H5 K) U% H' E8 ?0 P/ E& s5 u
长话短说,作为弹道导弹,SBIRS在第一时间就可以提供精确发射位置、全程弹道和落点,NORAD也会公布,但是始终没有,看外媒提到的“海南附近”的发射位置也闭口不谈。为什么?
( X) a: ^1 h; B& L0 k
! A! V/ R' H' |+ n/ G, L% R+ T美国肯定不会为中国保密。中国也没要保密,在发射前就通知美国(避免误判,弹迹也通过关岛)和法国(落点在法属波利尼西亚专属经济区内),日本、菲律宾只是航行警告,避免太空碎片的误伤。 u b$ F( u- }% s
I8 D! W) j; D' e! Q
会不会是SBIRS只看到发射和上升段(这个肯定看到的,看不到才是不合理的),但后面“不见了”。确实,需要SBIRS LOW才能中段跟踪,但那是在非合作情况下。现在是合作情况,中国通知了美国,估计不仅告知发射,还告知了落点区,SBIRS是有能力从广域凝视转为窄域跟踪的,但依然“跟丢了”,会不会是因为导弹实际上是高超音速机动滑翔的弹迹,超过了SBIRS的跟踪能力?
, _5 }9 ?; G- i2 i" |0 o- ?$ f$ q8 i/ k0 E
这当然只是猜想。这就牵涉到第二个问题了:到底是什么导弹?
* B# a* t8 K6 d& @( m# x$ E% @9 l9 x, e- n
坊间一开始是猜测东风41,后来集中到东风31AG了。必须说,不管是东风31AG还是东风41,公布的只是在储存筒内的状态,导弹的真容从来没有公布过。一般认为这两者都是三级导弹,但这也是外界的猜测。一句话,如果这真是东风31AG,这也是首次公布真容,而不是“看到了认出来”。; ^" Q# T; p% F
% ^4 B0 }7 Q7 } k7 t0 c% _) w
中国的洲际导弹力量一直在迷里雾里。东风31的射程勉强可以从东北打到美国西海岸,但东风31AG据说射程达到12000公里,可以覆盖美国大部分了。要到东风41的14000公里才能覆盖美国全部。+ F7 e1 _5 u% k* e
/ y9 v# z7 I" M5 G东风31AG是如何做到增程50%的?是增大发动机,改进推进剂,还是减轻弹头?这些都不清楚。东风31AG与东风41的关系也不清楚。甚至有说法东风41根本没有定型,现在是靠东风31AG在撑着。这些都只是传说。知道的人不会出来证实或者否认,不知道的人反正也就是猜想而已。8 N9 ~: |8 L6 m$ J
7 z. ~" L: S$ j5 D7 t+ Q! ~3 `一句话,缺乏足够一句确认这就是东风31AG,除非有权威消息。
# L9 d3 E9 t* `4 q* E
" O: x. a; L: S但这可能是助推-滑翔弹吗?导弹前段与东风-17明显不同,与常规弹道导弹更加符合,但这也可能是发射时的整流罩。
7 s( E* h0 n* t' u# Q4 U2 k; B& t0 M6 O! G0 H9 F0 E
疑问依然来自“南海、吕宋岛、南太平洋”三个碎片区。要是有航行通告的原本就好了,对“南太平洋”的碎片区位置会有更加明确的说明。按照现在流传出来的地图,“南海”碎片区在东沙群岛附近,“吕宋岛”碎片区在吕宋岛东北外海,“南太平洋”碎片区没有标出来,只知道落点区在南太平洋的法属波利尼西亚的Marquesas群岛海域。
" g% q& l+ V3 X8 `* X% M' L* e" o) R5 W7 A x
吕宋岛东北的碎片区是第二级火箭的溅落区的话,第三级的溅落区就成了问题。弹道导弹的助推段没有那么长,进入外大气层后就是惯性飞行了,所以不像一直要到关岛附近才溅落。莫非第一级直接在海南岛周边就溅落了,东沙群岛是第二级、吕宋岛东北是第三级? r1 H) I! b0 |0 L; n( R' ^3 ^1 p
4 g$ y0 s' @$ p6 r2 m. z6 u反过来,助推-滑翔和大气层内起滑的话,发射时就以相对较小的爬升角爬升,不追求过高的高度,转入水平后启动二级、水平推进,然后转入滑翔,第一级和第二级的碎片区就很合理了。
, D+ j* t9 m! U7 [6 X3 l) r) x0 O1 W3 S1 f8 d& y, I9 ~$ i
这都是猜想。还需要等更多的消息。详细NORAD最终会说些什么的。
( w2 G7 w; R- L% @# @# `4 i3 R* `) C5 q
还有,为什么突然不在高弹道了,而是打全程?
6 R5 p& g7 z* W1 U( \$ B' R3 B, f5 a6 E
和美国“民兵III”一样,打一发临期弹的说法说服力不足。“民兵III”有400多发,测试打几发无所谓。时间也三四十年了,该测试可靠性了。东风-31AG一共没几年,数量又少,这样的测试法不合理。到风电场都上线了,这样的测试才合理。
+ D8 ]4 X( i* Z& @! h5 H4 m. k& D/ Q$ D/ x: ?. P
当然,外媒最喜爱的说法是:火箭军在大规模反腐之后,用实射证明依然有战斗力。看来佩洛西窜访后和去年的大演习也是要证明军内反腐的成效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