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5-3 18:44 编辑 9 a% Y1 L) w. ^( Q
3 A# X. A( ]: q7 ~3 c地效飞机是一种很特别的飞行器构型。从外观上看,这很像飞机,但又经常贴地(实际上更多的是贴着海面)飞行,典型飞行高度只有几米,不超过十几米。. x& ?- Q9 U! J) b5 V& {* V* G" \, G
/ L# N- S6 x% M, A% u 0 C& i, A) G' I
典型地效飞机
/ ^. j/ I; @" E3 c3 _, x8 w$ T
1 s+ `6 }! S$ e2 G, W$ t2 N" D地效全称地面效应。机翼或者升力体很接近地面的时候,向下的压力在地面反弹,反作用于机翼或者升力体,形成额外升力。民航客机在着陆时,最后几米高度常常会感觉被地面“顶”了一下,这是地效起作用了。
% I8 N+ \* b j2 Q/ T7 r
5 r' g7 \" M! J( A/ ?) U * h' q* w0 G0 N5 ]! Z0 L; n4 y; B
从较高高度到地效高度,翼尖涡流从完全发育到被压扁到受到阻挡/ l- H/ ^4 O5 E/ k) b9 y' \- @; t
5 f, p: H6 Z7 W/ G* K9 j
升力由机翼下表面的高压产生,在翼尖处,下表面的高压会侧向绕流到上表面,形成翼尖涡流,这带来升力损失和额外阻力。在离地特别近的高度上,翼尖涡流部分被地面阻挡,降低升力损失,等效为产生额外的升力。有意利用地效的话,可以较小的动力代价获得较大的升力。这就是地效飞机的基本思路。+ L% f: C6 z3 T- A4 q
4 i& X$ a0 D% v; y. v$ m3 w* E9 Z地效飞机不是不可以爬高飞行,只是气动效率特别差,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这么做。
) F, D4 [- L0 K1 I: w, v1 ?: t% M. j( C% Y8 Q
地效在地面和水面都有,但水面天然平坦,地效飞机因此多用于海上。但海面上还是会有礁石、船舶和其他障碍物,低空气流扰动也增加了地效飞机保持水平飞行的挑战,所以需要特别强大的俯仰控制能力。急转弯避让在很多时候不可行。急转弯是通过大侧角横滚中拉升做到的,在极低空,这可能导致一侧翼尖触水,造成危险。一般需要直接拉起避让。
5 p C$ r4 o% e \) W
) @! ^+ X) v. \8 ~ v$ b . e0 u2 A. ]7 R6 ]+ X
横滚转弯需要非常小心,翼尖触水可能造成失事
3 A' @: {* s4 H3 o# @, m1 e; C9 N( ~ o3 P9 u' E
地效飞机也有机体、机翼、尾翼,但与典型飞机相比,翼展短得多,机翼肥厚得多,平尾翼展则要大得多。由于空气阻力大大低于水阻力,地效飞机的速度比任何船都要快得多,但一般不及飞机。由于升力得到地效的极大助力,用于产生升力的动力消耗比飞机低得多,航程远远超过同级飞机。地效飞机的这个独特的跨界特点赢得很大重视,但也由于独特挑战,直到最近才获得较大发展。6 y9 r$ x8 x% X$ \3 j
7 B0 Z# N7 o0 B7 w, S, s![]()
6 i# K2 i/ ]# Y2 l" X+ D最有名的地效飞机肯定是“里海怪物”& P/ F" q ?/ ]; u
" z+ [ t. C3 k$ g
“里海怪物”是苏联在70年代研制的大型地效飞机,还在冷战结束前夜短暂使用过一段。由于主要在海上使用,地效飞机(包括“里海怪物”)是分类到船舶的,而不是飞机,所以严格来说,应该说“地效船”。
. C2 t% }4 W& I' \9 K3 a. k7 |5 A0 }5 r5 X+ H, E
现在,REGENT (Regional Electric Ground Effect Naval Transport)的Viceroy Seaglider代表了新一代地效飞机。+ M. d, Y- F% ]- x! [
4 T0 X9 B0 u- @5 ?![]()
$ c) J7 \& e6 w. d/ [ W
- W* d4 H$ B: l# r6 v6 E5 n2 P & \4 R0 I( Z) g! g. n6 _$ i
/ m2 e" h# `+ L9 j$ p5 l在很多方面,这与“里海怪物”是截然不同的。这是电动的,所以可以用12台电动螺旋桨实现分布式推进,不仅提高可靠性,还将得到螺旋桨增压的气流沿翼展均匀分布,大大提高机翼产生升力的效率。电动机也不怕海水,螺旋桨位置较低也不怕,但气动上比传统水机的高置螺旋桨有效得多。
/ T7 Y2 V6 p% H, b/ X% e) u) Y* A2 s7 B# c9 W: i
下垂的翼尖自然成为附子的支撑,不仅便于在水面起飞、着落时提供横向稳定性,也强化飞行中的地效。有意思的是,尾翼采用独特的盒形翼,上下翼面相当于双翼,可以等效为增加的平尾翼展;左中右三个垂直翼面则相当于三垂尾,不仅结构上有增强作用,也提供更加强大的方向稳定性。稍大的阻力对于低速飞行来说问题不大,重量代价也可以接受。# ^" i, ^0 J& y% ^' d/ P2 e8 ^' D; s
8 o% b2 j5 A/ A3 V/ ^6 D, J最有意思的是船体部分。水上飞机大多采用深V形船体,改善风浪中的横摇稳定性,还带有阶梯式船底,形成滑行艇的高速减阻效果。Seaglider依然用深V船体,但船底有前后一对水翼,水面速度达到一定后,水翼产生足够升力,船体脱离水面。
l$ }* j( h# d6 [+ V, [
& L) f2 t' t1 e! t# ~6 V- d. q . ~8 c) a7 X+ |, c' p; x; @& q" t+ G* d
7 J6 ^8 m5 ?+ C& z3 Z! e2 P v 7 j: E) \) M# y
! k( R+ M6 T3 z; \* s
水翼船作为高速船型已经使用已久,优点和缺点都已经熟知。用于地效飞机的“起落架”,还有额外的好处。起飞、着陆需要迎风,但在中低风力的时候,风和浪不一定来自同一方向,侧浪造成的摇摆对起飞、着陆作业是不必要的困扰。大风时,风和浪的方向大体一致,但一波一波的大浪打来,造成严重的起伏,也是一个问题。采用水翼后,船体脱离水面,水翼深埋水下,浪的因素大减,只需要考虑风的因素就可以了,大大简化操作。水翼状态在12节就可以实现,45节以上就可以起飞了。0 F# R; t$ \* k, A/ Z+ P
$ ?+ p" i; w, [0 B0 ]
典型水翼有V形和平直两种。V形在侧倾的时候有自稳作用,但受水面波浪影响较大;平直的“潜航”深度较大,基本不受水面波浪影响,水翼的面积、重量和阻力也较小,但缺乏自稳能力,需要自动调节保持稳定。0 X2 K* z* P: X7 R
/ f! g" A, t5 u1 ^![]()
6 ]$ o4 w' e* u( U6 N" l" A" O4 E" _. Y8 h
Seaglider采用可收放的平直水翼还解决了着陆冲击问题。水翼触水时,冲击力大大低于船体直接触水,有利于降低船体强度要求和减轻重量。$ n' T* s# g6 z; Y* S3 V' a
: i* M+ A( `8 P: r8 X5 q
Seaglider机组2人,可载客12人,或者1600公斤货物,航程290公里(下一代电池可延长到650公里,改用混动可增程到1600公里以上),速度160节(300公里/小时),噪声比螺旋桨飞机或者直升机降低至少30分布,也就是说,差不多是重型卡车的水平,目标单价在500-700万美元。这当然不便宜,但比照载客13人加机组2人的贝尔412直升机,速度260公里/小时,航程980公里,载重3000公斤。贝尔412在航程和载重方面还是有优势,但单价高达1600-2000万美元,这还是基于越战时代UH-1的基本技术,成熟度和规模经济效应已经发挥到极致了,但还是有显著的成本差别,运作费用差别就更大了。
8 i3 M# X8 w- @; z. [$ H6 c: O' m% @- r4 c
Seaglider已经引起轮渡公司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注意。英吉利海峡轮渡有意用这个进行跨海峡航运,美国海军陆战队则有意以此为跳岛作战的运输平台,装上某种武器也是很可以想象的。由于飞行时不接触水面,尾流很微弱,不易发现,生态和浪涌冲刷影响也小。
; W I# O, R: ~0 C* \
9 _0 t# A+ V" ]* vSeaglider是小型地效飞机,DARPA还在研究大型的,如Aurora Flight Science的Liberty Lifter。* R$ i9 K8 D8 S% f Z$ l5 J
8 l% O3 ?3 ]- ~8 g
( c0 P; F* q# ^, g4 c7 K
$ _/ S4 O4 j- `0 f X$ c7 E这比Seaglider大得多,也采用更加常规的船体起飞和降落,但载重量相当于C-130J,可运载装甲车甚至轻型坦克。. W p: F1 p. r7 U. j: }4 h
w R8 S2 W" S; y7 m- I3 W
中国的地效飞机研究也不落后,这对中国的海岛运输有用,内陆河湖运输也可以很有用。军民两用更是中国的强项,军用开路,民用开花,在互动中极大降低成本和迭代技术。
* V$ g3 c4 J/ L/ z( m; w) T
4 T A/ H- [0 D要是中国Seaglider能把价格干到500-700万人民币,可能很快就有很大的市场。这并非不可能的价格。要是美国能干到500-700万美元,中美实际劳动生产力为基础的兑换率大概也就4:1,还有与电动汽车的共享加成。也就几辆比亚迪仰望U8的价格。军用更有巨大潜力,一发300远火弹就100万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