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2-1 13:41 编辑
: b' E$ ^1 i( F/ S V
3 T8 ~. {( ^+ ^% D2 ~说起来,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强政府,眼下经济遇冷,人人都理直气壮地期望政府出台强力政策,强推经济,从房市、股市到消费全面拉动,一扫颓势。但中国政府老神在在,越来越市场经济了。$ m! J! p* B& R8 z' a
; P8 W! M6 {2 `6 I$ g. r% p
现在,经济三驾马车都跑不大动。出口受到美欧脱钩和美欧本身经济“暗冷”的影响,增长乏力。表面上,美欧(尤其是美国)经济挺好,但通胀“消退”后,物价依然居高不下。通胀压下来只是把涨价趋势压平了,物价可是上去就下不来了,而人们的收入增长远远跟不上支出,疫期的大撒钱都花完了,积蓄也花完了。0 x+ l4 q. v8 p0 F8 s& S
& B% O" |3 e2 ]6 v% [9 b6 n) O
国内消费依然低迷。餐饮、旅游等“一手进一手出”的“动态经济”挺火,汽车也因为电车而火爆,但更多的大件消费品、奢侈品购买较冷,实际上与房地产、股市低迷带来的经济泡沫破灭有关。
9 a/ c8 I7 d! x6 q+ ?+ B$ h' S+ Q
投资方面,房地产不用多说,现在出台的各种放宽措施未必有用,股市则连胡锡进都大呼肉痛。% a0 m7 H+ Y* m* F, ]- ~
+ u. s# k2 ?6 t% i6 I( l三中全会就要召开。就放出来的消息来看,政治议题依然是主要的,反腐还是重头,重振经济肯定会提到,但似乎不是重点。这事不需要保密、一鸣惊人,要用政策提振经济,早早放风,早早拉涨,才是最好的。
! D1 }4 t) j+ h2 ~) L5 q1 h: |) n
# b! X- K1 ~! Y: N4 ]: T但中国政府还是按兵不动。实际上,政策以松绑为主,而不是刺激为主,主要还是在取消以前各种扭曲市场的监管政策,如房屋限购。同时,始终拒绝超低利率、大水漫灌等人们预期的干预。5 a) M( o( u* k' E8 b% i
# }6 |9 I1 B# w0 A#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中国也吃够了国家大包大揽的苦头,改革开放就是各种松绑、回归市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过各种事与愿违的事情,经验、法规的不足也导致各种乱象,这些都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化和执政的精细化得到纠正,但市场化的大方向坚定不移。不是更多的国家包揽,而是更多的回归市场。) U; r, R* [1 X9 t# Y$ F
4 P) |: C( v( v* G4 ~
坊间有各种呼声,希望国家在很多方面再次大包大揽,各种“全民发钱”其实也是一种表现,但政府一直不为所动。“改革开放不走回头路”不是说说而已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是按劳分配,是领头人带着大家一起干、共同富裕,不是领头人包干、给大家分钱。
B9 i- ~8 A/ J$ [6 v! ^* P3 q3 {& x! L3 V; y, Z
另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细化不应该与政府大包大揽等同起来。行政行为缺乏透明度、可持续性、可预测性,容易“想一出是一处”,也自带差异化。法律法规是公开的,持久的,更是一视同仁的。完善的法律法规意味着更加透明、公平、可预测、一致和连贯的竞争环境。9 O0 I. S6 L' h `4 V
& Y& u4 y7 @8 \: I不管人们怎么想,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人民意志,尊崇经济规律,按照法律运作,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倡导效率、竞争,崇尚公正、共同富裕。( O2 i% }: C A4 X( s2 X2 J
# K3 q/ L$ D7 n# y所以,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取消扭曲市场的暂时性政策和规定,减少政府介入,才是大方向。
. W) F8 ~6 O; @. s* L1 T0 D
& q2 z, e4 b. n1 z( K: Z: g当前的经济遇冷实际上是在去泡沫化。人们一方面在泡沫时代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在去泡沫时候焦躁不安。现在是需要定力的时候,由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戳破泡沫,实现新的平衡,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起点。
J6 { E& v, H$ X2 U" ~1 ~0 G4 x7 ^* S
现如今,资本成为人人喊打的恶势力。但现在政府大出手救市,实际上很容易起到“救了资本、百姓接盘”的结局。如果泡沫化的房市在去泡沫的过程中重新吹入泡沫,市面和账面上会一时好看,但资本看清去泡沫的大方向,趁机脱手,接盘的还是国家和百姓,最终还是要靠真实的市场消化。股市也一样,离开了扎实的发展和规则,政府接盘托市大概率一地鸡毛。
, ~4 R$ B. ]# B* f/ l3 |; u( {1 ]6 H
中国的房市改革任重道远,土地转让费制度、房地产税、空置税、增值税都需要改革,但又不能是孤立的改革。中国股市的问题更大。一方面大量地板价的股票融资乏力,另一方面大鳄炒作和内部交易扭曲股市,使得中国股市长期与实体经济发展脱钩,股市改革也必须从交易规则、企业审计和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可信化的改革开始。
, e2 T) @% @- R5 t
% T( c$ f* j/ V$ A5 e" v( r户口改革也是一样。最终需要全面取消,但在城乡、地区差别过大的时候,需要对人口移动有所控制,避免大东京、大首尔、大墨西哥城、大里约那样的恶性的中心城市化。最终到大幅度缩小城乡、地区差别时,户口就不再有存在的必要了。大幅度缩小城乡、地区差别正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之一。$ f; Q! K( A$ h/ V! V" `9 O
8 B5 g0 {) a$ Z( L# a# c/ [这些改革都说了很久,但启动不易。现在依然不易,但去泡沫化是不错的开始,只有回归真实面目,才谈得上更加深入的改革。) r/ |2 J+ @" ]; t- s" H) `2 T
$ f5 Z7 j/ w8 }: s即使在工业政策、战略产业方面,只要是可以市场化的部分,中国也非常强调市场的作用,政府入场只是引导和启动作用,在引发健康循环时悄悄退市,而不长期“托市”。军工那样的特殊产业没办法,本来就不是面向市场的,但芯片、软件、AI、量子、生物这样的产业都还是强调拉动市场的力量,而不是一味大包大揽。连航天这样“本质军工”的产业也在吸取美国经验,大力鼓励民用航天的发展。
7 J2 I3 X8 G6 J) w) W6 {! e* s/ R
正是看到这样发展的可持续性,美国才无底线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与解放军关系密切”和“国家安全”只是借口。$ Z3 g$ i4 C0 c0 z, N
5 _, o F+ v1 f* t' e& O* T" `" l! d社会主义的中国才是世界上最坚定的市场主义者。历史经验也表明,依靠市场经济、尊崇经济规律的发展才是健康、可持续的。9 m' g7 Z% R) ^* k9 E, C
( y. y1 q4 y5 o# G. C相比之下,欧美政府的干预力度越来越大,本来商业化的产业在去工业化,越来越依靠政府力量维持和重启。经济发展越来越缺乏内生动力,只有不断靠政府拉动来恢复势头,救急措施常态化,这是衰落长期化、不可逆化最明确的信号。
5 O8 O; E: c# J4 R M% s
, t' @3 y1 M- b; x切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