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8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海] 《兵器》2013年11月号:台北航太展回眸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2:0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妖猫drake 于 2013-11-21 12:14 编辑 " m  b5 G1 ^4 I9 ~
* a0 [+ G7 ^+ H
5 ?. \& p1 K9 t3 `" `
台北航太展回眸
. c$ x) q/ A  k- ^- j' h1 I1 p! e% [- f3 x# k$ H
2013年8月15日,两年一度的台北航太展在台北市会展中心举行。台北的八月天气炎热,不过会展现场气氛远不如隔壁的第14届台北国际漫画博览会的气氛热烈。台北航太展曾经是亚洲最重要的防务展览会之一,考虑到台湾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军火进口地区,台北航太展的成交金额一直相当可观。台湾媒体标榜其是“军民技术双向交流的最佳管道”。另外,TADTE每年都会布置专门教育区,请岛内的学术单位展示与防务相关的最新技术成果,今年成功大学等单位就带来了3D打印机、小型无人机和探空火箭等展品。
" C7 Z; g2 j2 B6 t$ O
; A* z+ l; o) f# z7 e不过近年来TADTE的影响力在珠海、马来西亚等后起之秀的映衬下显得日暮西山,好在仍有不少国际军火巨头对TADTE不离不弃,台湾军方也尽力派出最强阵容来“撑场面”,不大的展区一时倒也是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 `- c; x5 M0 q  A
7 ^5 C4 k  p7 K- a+ C0 u$ H本届TADTE已经是第12届。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展会共有103家厂商参展,较两年前的第十一届TADTE增加13%。展位总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前后共接待了14000名观众,较上届增长39%。对比2012年珠海航展650家展商,参展净面积28200平方米,接待超过33万名观众的数据,TADTE确实小巫见大巫了。但台湾方面对本届TADTE的规模还是相当满意,包括洛马、雷声在内的美国、香港、新加坡、日本和加拿大防务企业前来参加。台湾本土有67家企业首度参展,让人不得不对台湾本土企业进军防务领域的野心刮目相看。不过,我们经过最简单的计算就会发现,本届TADTE参展商中的近半数是第一次参展,也有几十家参加了上一届TADTE的企业选择不参与本届展会。记者随后在天津直升机展商碰到一位台商,他坦言过去都会参加TADTE,但今年他选择了天津,因为这里有广阔的市场。
$ m5 Q  f& @' n- j4 A" A. |" I1 _3 \4 Y# a) `
重装备不“重”
! S( j3 _, [4 A/ n# a
/ y2 w8 q% M; T5 S! E% N  }& b% T但也有无法离开的,本届TADTE2013上最重要的参展单位是台湾“国防部”,对这一点主办方倒是并不讳言。当然,所谓国防部展区中比较抢眼的展品,大多数却不是出自其下属的军备生产制造中心、中研院和联勤兵工厂之手。
$ |* n% E5 W* {$ S- R
" M& }: H  s& r1 M近年来,台湾军方一直在着力提升自身的防空能力,却苦于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今年“天弓-3”防空导弹照例参展,却已“泯然众人矣”,再也没引起多少关注度。台湾军方历来更愿意从军火贸易上想办法,结果是冤枉钱花了不少,却只能获得性能已不算先进,价格却依然高昂的装备,数量上还无法获得保证。本届TADTE上,台湾军方将“爱国者3”防空导弹安排在展区的门口,和“雄风-3“反舰导弹一起充当”门神“。并首次展出了海军引以为豪的“标准-2”防空导弹,甚至为此专门设置了一个“导弹武器展区”。展会第二天台湾国防部长严明跑来参观,专门请海军的女解说员好好地将“标准-2”介绍了一番。
+ Z! k+ ^! N! p: c, \, U* E7 r( j) s
不过,正是这位女解说员,却被几位“成功大学”的学生问的哑口无言。学生反复追问,为何日本可以装备更先进的“标准-3”防空导弹,同是美国盟友的中华民国只能获得“标准-2”,竟然还在沾沾自喜?记者也向女解说员询问,既然“标准2”的生产线已经关闭,台湾到底能获得多少枚实弹的问题。旁边一位身穿空军服装的解说员出来打圆场,说台湾可以自行仿制,结果学生们马上围住他盘问为啥台湾军方没有仿制“爱国者-3”和AIM-9X及AIM-120空空导弹。其实台湾军方手头并没有AIM-9X,另外从根据AIM-9L仿制“天剑-1”空空导弹到现在,已经过去差不多25年,美国早已把蒋经国时代台湾拼命积攒起来的那点仿制和自行研发的军工基础侵蚀殆尽。+ P$ Z6 `( J) G  Z8 d7 C
" d6 [+ `7 |1 s
当然,记者从没有轻视过台湾自行研发和制造的能力,中国人只要下定决心,愚公移山总会成功。“雷霆-2000”自行火箭炮就是一个例证。从2000年的一鸣惊人,到后来因为底盘问题几轮折腾,现在的“雷霆-2000”已经引不起台湾朝野甚至是民间参观者的兴趣。不过考虑到这款火箭炮在今年参与过台湾军方组织的演习,记者在现场还是全方位地研究了一下这款火箭炮。“雷霆-2000”采用“弹箭共架”设计,驾驶室后方设有装填吊车,底盘最终确定为德国MAN公司的民用卡车。台湾军方和中研院最初是准备制造一款低成本、兼容美军M270弹药的轮式自行火箭炮,现在“雷霆-2000”的确可发射227毫米的Mk45火箭弹。但根据记者现场采访得知,“雷霆-2000”的自动化程度和反应速度与M270和北方集团的外贸火箭炮相差甚远,当记者向现场的台湾陆军解说员询问“雷霆-2000”可以在多长时间完成复装填时,对方自豪得回答:“只需要24分钟”。现场一位自称曾参与过"雷霆-2000"实弹射击的军士坦言,复装填是件苦差事,本车的3名乘员根本不够用,还需要弹药车派出人员帮忙。不过他表扬“雷霆-2000”的装填吊车设计还算人性化,十几根功能不同的操纵杆旁均有中文说明,根据顺序依次操作就是了,定位则主要依靠人工协助。' n- N5 I5 U% d8 P3 A/ b

. `' x+ Y' p4 N在本届TADTE上,台湾陆军展出的重装备虽然体型庞大,但远不如“爱国者-3”防空导弹和“雄风-3”反舰导弹抢眼,也许是后者占据了国防部展区入口“地利”的缘故。除“雷霆-2000”外,另一款引起记者兴趣的陆军重装备是加装40毫米榴弹发射器和“闭舱驾驶与环车监控系统”的“云豹”轮式装甲车。“云豹”装甲车此前曾展示过一款装备105毫米M68A1低膛压炮的变形车,但据现场台湾陆军人员的说法,搭配105毫米炮的“云豹”正在进行验收,未来其设计可能还需要做较大的修正。考虑到“云豹”底盘曾出现过底盘传动装置防护盖出现裂纹等重大质量问题,记者很怀疑这款底盘能否承受住105低膛压炮的后坐力,对此现场的技术人员只是坚称原有的质量问题早已解决。
3 ~" \1 X* f+ M- y- f; t/ @( t
9 j+ g7 b  r  R/ R. h2 i4 `5 Q“云豹”装备的“闭舱驾驶与环车监控系统”,包括前向驾驶视野显示系统、无缝式车辆全周鸟瞰监视系统和镜头保护/快速拆卸基座等部件,可支持闭舱驾驶、全车无盲点360度视野以及18个方向视野切换功能。技术人员介绍,不少高档轿车也拥有周视鸟瞰系统,但一般会有视觉盲区存在。“云豹”装备的这套系统则没有盲区,同时拥有一定抗打击,能够使闭舱驾驶时驾驶员获取更多周围情况讯息。
6 S( |6 [4 q' k7 c: _' g
$ e2 r/ M, p- L这一系统的驾驶舱显示器是由一家民企制造的,仅是简单的将6个普通显示器并联在一起,但整体设计却让记者想起美军地面无人车的操作系统。针对记者的询问,现场中研院和台湾陆军的技术人员坦诚这一系统确实是有在其他平台上推广的计划。技术人员同时还表示“云豹”除了现有的可迅速更换的陶瓷附加装甲设计外,也有采用“格栅”装甲的计划,但在威力日新月异的单兵反装甲武器面前,只能是“聊胜于无”。7 Y  L$ U7 b  C/ J# w: i$ n; K
9 u8 B2 V  F: v+ |( \# s
近年来,台湾陆军的炮兵和装甲兵装备没有得到应有的更新。这也难怪,美国陆军这些年忙着数字化部队建设,极少将现有装备大量退役,台湾也就丧失了“捡漏”的机会。本届TADTE上,台湾军方的军备生产制造中心和联勤展示了一批自行研制的炮兵装备,说明台湾陆军面对“后继乏力,等米下锅”的窘境,已经开始转向自力更生。考虑到台湾的军工技术水平和基础,自行研制身管炮似乎有些强人所难,最多就是为现有的迫击炮研制一些配套设备。其中在研的“新型车装迫炮系统”是一款“迫击炮遥控武器站”,根据现场技术人员的说法,这一系统可以配装120毫米/81毫米炮击跑,炮手只需会“打电动”,就能在火控计算机的帮助下通过操纵手柄,方便的开火并击中目标。不过据记者观察,这款系统离实际投入使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无论是宣传视频,还是现场不断旋转俯仰的系统主体都没有考虑多平台通用的调平问题,据技术人员介绍,由于本款车载迫击炮是基于“云豹”轮式战车设计,调平将全部依靠火控计算机跟据车辆状态进行修正。由于尚未进行装炮装车和实弹射击实验,如何克服连续射击对系统精度影响等问题根本无从谈起。将这样一个半成品都算不上的东西拿到展会上展出,也从侧面证明近期台湾炮兵确实没有获得值得宣传的先进装备。# m  F+ }3 j2 g/ o) z
! S# ]0 @+ J2 {$ V( c7 Q% h/ T
轻武器不轻) X" P! I; H. z7 D
, L8 k( d- C/ d# K
台湾的军工企业并非无力自己动手,尤其是考虑到台湾工业企业能够比较容易的获得欧美日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努力,在某些小系统方面是能够达到接近欧美最先进产品的水平的,这方面的代表是台湾制造的轻武器。台湾军方唯一的轻武器制造厂是位于高雄县的联勤205厂。这家工厂从仿制M-1加兰德步枪起家,如今已经形成了较强的自行研发和生产能力。过去,台湾陆军的手中的本土制造轻武器几乎成了“质量差”的代名词,T-65突击步枪完全仿制自M-16,折腾了几十年可靠性仍然堪忧。而T-75轻机枪虽然号称自主研发,但军方经过对比试验却最终选择了比利时的FN Mini机枪。但随着T-86突击步枪、T-91突击步枪还有T-93狙击步枪等几款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轻武器装备部队,外界发现联勤205厂已非当年的“吴下阿蒙”了。T-86、T-91和T-93几款枪都是仿制自欧美最先进的班用轻武器,台湾方面并没有做太多的“自主创新”,但对于步兵而言,他们宁愿选择精确而可靠的枪械,而不是一支满身毛病、“过不了夜、坐不得车”的“自主创新”产品。
" y( w% ?) l) x/ }
. S9 H/ p8 T6 I% B/ V- C  O0 R, Y在本届TADIE上,联勤205厂除了展出T-91步枪的短突击型和T-93狙击步枪外,还带来了XT-98半自动狙击步枪和一款与T-91外形很相似的“5.56毫米多用途特种突击步枪(MSR)”。XT-98的定位是供狙击小组观察手使用的半自动高精度步枪,其有效射程达800米,枪身全长为1030/1100毫米,100米精度为2MOA。XT-98的结构很有意思,大致相当于一支M-14的机匣和枪管加上T-91的枪托和握把,采用与T-93狙击步枪相同的Harris脚架。据现场联勤205厂的技术人员解释,观察手大多是从步兵班中选拔出来的特等射手,拥有丰富的T-91步枪使用经验。使用T-91的枪托和握把,有利于发挥射手的“肌肉记忆”。记者现场尝试了一下XT-98的贴腮动作,远不如T-93舒适。' g$ L2 q/ J$ F

8 p) L% }* p$ l8 b9 R1 y- V台湾军方此前将步兵班的武器全部更换为卡宾枪,由于枪管的缩短,班组远程火力则嫌不足。所以在M-14和T-91步枪的基础上研制7.62毫米口径的XT98半自动狙击步枪,以及基于AR10平台的狙击步枪。这两类狙击步枪如果能够定型并进入步兵班,其采购数量很可能大大超过只装备一百多支的T-93栓动狙击步枪。
+ z$ o6 m) L, `: j/ ~; N  v5 I4 f. _1 o9 X( L! ]' T: U3 z7 M
MSR外形很接近于比利时FN SCAR多用途步枪,2009年台北航太展上来联勤205厂就曾经展出了一款号称兼具SCAR步枪和HK MP5冲锋枪特点的XT-97突击步枪,记者也特意询问了现场的205厂的技术人员,这次带来的是否就是XT-97的发展型。对方表示,XT-97的发展已经中止,新枪参考了XT-97的部分设计。XT-97和MSR均可根据作战任务更换枪管,装填手柄和保险快慢机均为双侧使用,人机工程方面考虑较周。但XT-97的上机匣是用钢板材质冲压和点铆工艺,重量上难免超出。而MSR则改为SIG-556等常见的铝制上机匣,从工艺性上应该说有改善,并获得一体式的上机匣和导轨之好处,为各类战术附件提供一个稳定的安装基础。此外XT-97步枪在设计中考虑兼容不同口径枪管和弹匣(5.56mm或9mm),反而造成枪机,抛壳机构和枪管固定等设计变得过于复杂,增加了诸多技术风险。而MSR则改回到单一5.56mm口径,这样也更容易实现可靠性等方面的指标并增加被军方采用的几率。但目前看来MSR尚处在原型枪的研发阶段,采办问题尚未提上日程。+ z& h1 A  i" z4 `) y, o+ C
' K5 n! Y" m" r$ g
XT-97空枪质量已经接近4公斤,SCAR的空枪质量也要超过3.1公斤,再加上各种根据任务加装的设备,对于台湾士兵而言太重。现场联勤205厂的技术人员表示,T-91短枪管型空枪质量约3.03公斤,下一步还是要在减重和提升可靠性上下功夫。( k2 X' Q' w5 |4 q7 @
6 T8 ?# D4 L! u1 H* V
对于联勤205厂现在产品的可靠性,记者也询问了现场的技术人员,对方胸有成竹的表示自己的产品的质量至少在亚洲是领先的。不过随后这位技术人员与一位参展的民营老板的对话却很有参考价值。这位民营老板从事金属加工业,多年来一直为联勤205厂供货,这两年还把自己的钢材卖给瑞典的埃斯基尔斯图纳和FFV军械公司,据他介绍,最初瑞典方面对他提供的产品很不满意,甚至出现过退货的情况,后来还是请联勤205厂负责质量管理的部门帮助,才提高了生产工艺和质量。联勤205厂的技术人员还仔细向这位民勤老板介绍了狙击步枪子弹的生产过程,看记者也在旁边听,又开始调侃我军能抄袭其他先进武器的外形,狙击步枪却没有专用子弹。不过,记者并没有反唇相讥,联勤205厂这些年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很见成效,他们是有资格调侃别人的。; Z! K# k4 V( b, Y; g+ p" s
! @. Z1 U! E, {% u, Z5 r
一切为了预算
! @- m! Y7 Q& u( \3 _" N0 q, z# M
: q: p. V- n2 ?3 A/ ~台湾地区的海军实力近年来同样鲜有提升。被称为“海军三宝”的“迅海原型舰”、“战斗支援舰”、“潜舰(艇)国造”项目清一色是“雷声大,雨点小”。2012年“迅海舰”预算以“高效能舰艇原型舰”之名通过,定于2014年下水。今年,迅海舰相关的76毫米隐身炮塔也开始在锦江级舰湘江号(PG-611)上进行测试。本届TADTE上,台湾地区海军展出了“高效能舰艇原型舰”的模型,并且给出了艇长60.4米,艇宽14米,艇高6米,最大吃水2.3米,最大航速38节,最大航程2000海里以及艇上共搭载34名官兵等关键数据。但记者注意到,迅海舰的排水量仍秘而不宣。迅海舰的设计数据可谓“一波三折”,最初曾传出排水量近1000吨,航速30节的版本,近年来基本确定在满载排水量600吨,航速38节的技术数据。迅海舰此前已公布会采用现役“锦江”级巡逻舰的同类柴油机以及岛内“海巡署”新建造的巡逻舰上使用的喷水推进系统。本届展会展出的模型尾部出现了4组喷水推进器,但展板却没有公布最新的排水量数据。有趣的是台湾方面还在模型旁边专门设置了一台显示器滚动播放迅海舰缩比例模型在水池中进行高速试验的视频,记者推测,本次台湾方面没有公布迅海舰的吨位数据,是因为在建造过程中发现排水量和剩余阻力超出预计,德制柴油主机和喷水推进系统显得功率不足,必须通过修改船体设计来降低阻力。0 q# K' T9 `, c; F' S1 K, Q* _
' ^3 E9 I% {* P. K  M. \
近年来台湾经济持续走低,台湾军方都只能在宣传视频中坦言要在“有限之国防资源条件下”增强军力。各军种为了争夺预算,只有各显神通。除了抛出“迅海舰”这样的噱头外,还有一招就是模糊装备用途,“瞒天过海”。本届TADTE上,台湾军方特意开辟了一个救灾装备展示区,但据记者观察,不少设备的首要用途都不在救灾,甚至动中通通信车都被打上救灾设备的牌子,旁边的解说员却自豪地介绍某次支持马英九出行或者军方高层演习的“成就”。
! C2 m3 _! o" H8 F( N
- q6 Y1 J4 C5 @6 T, g最离谱的是,台湾海军蛙人部队将用于渗透的双人静音潜水推进器也作为救灾设备送来展出。这款静音推进器最高速度可达12.5千米/小时,平均航程为20千米,最深可以潜入60米的水下。生产这一设备的达华公司在民企区开辟了展台,记者专门去询问了这套设备的价格,大约是70万人民币。厂方坦言静音水下推进器主要用于渗透,如何参与救灾,他们就搞不清楚了。
$ O6 J1 S& q0 v5 s: X' Q! d. G: W- Q  t
台湾制造和自主研发" q) d& p# G/ g4 I/ s, q
' |4 S2 f3 }1 q! _, e, E6 q
虽然台湾岛面积狭小,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也逐渐建立起一批类似达华这样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的本土企业。台湾军工研发依靠军方、大学和科研单位及民间企业共同进行,其中以中山研究院为代表的军方科研单位实力最强,成果也最为丰富。近几年来被台湾媒体吹嘘为“反航母利器”的“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就是中山研究院的得意之作。自问世以来,“雄风-3”始终是历次台北航太展最重量级的“来宾”。6 c9 n/ G7 X- T! \& Z+ G$ c  o
; p, e: e$ s+ k: X. ~. j
今年四联装“雄风-3”岸基发射拖车再次被台湾军方安排在其展台的入口处,但媒体和大部分观众都有些审美疲劳,甚至台湾防务负责人严明,在第二日的参观时都未在“雄风-3”发射车前驻足,而是直奔他最为熟悉的防空及空空导弹武器展区而去。由于“雄风-3”反舰导弹发射车还未正式大规模列装,因此其解说人员都是来自中研院的专家,记者甚至还听到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鼓动成功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到中研院参与“国防建设”。
& X" }1 t( ]) ~3 L# E
: a. I0 ^0 l% h- j1 n3 d* Z  d8 K“雄风-3”并不算完全的台湾本土血统,其技术基础是凌·特姆科·沃特公司研发的先进低容冲压发动机ALVRJ。中研院在获得了ALVRJ发动机和使用这款发动机的“超音速战术导弹”设计后又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了改进。 “雄风-3”最初采用整体式助推段和冲压发动机设计,但中研院和军方发现弹体长度超过成功级等中小型舰艇的尺寸,最终仍采取可抛弃助推火箭设计,却使得弹体宽度大幅度增加,拖累了储运发一体发射箱的小型化,且使得导弹在发射后需要先抛弃两侧的助推火箭才能开始工作。
4 }, u) P( y* f
  s: C& ?. Q* ]记者专门向现场人员求证了“雄风-3”是否需要飞行4海里才能开启导引头,中研院的技术人员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表示冲压发动机都需要时间才能开机。“雄风-3”导弹发射车长18米,宽2.5米,高3.4米,全重达32.7吨,本身不具备自行能力,仅有一部30千瓦的发电机,提供后备电力。中研院称“雄风-3”发射车兼具机动和隐秘的特征,但实际上这部30余吨近20米长的拖车只能隐蔽在预设阵地中,战时甚至无法依靠自身动力进行小范围的机动。
, ?& x7 I. _' g" v6 j8 d) d# i* s' G
台湾中研院这次除了派出“雄风-3”发射车参展外,还展示另外两款自行研发的“小件”——“红隼”单兵肩射武器系统和“近程自动化防御武器系统”。这两款武器系统都是着眼于“本土防御、本土制造”而设计和制造的。众所周知,台湾军方装备的大多数武器依赖进口,日常维护和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在遭遇封锁后必将迅速陷入弹药和备件告罄的窘境。因而如何动员岛内工业制造能力,制造防御作战必须的武器装备和弹药是台湾军工系统面临的一大课题。例如在本届TADTE上台湾空军展出的GDF-006型35毫米双联装高炮具备发射AHEAD弹药的能力,但当记者询问现场人员弹药供应和日常试射情况时,对方表示AHEAD弹药采购要看瑞士和美国的态度,日常训练只发射普通高爆弹。+ {9 @$ H6 U* M7 @  a
! F( r* s5 w4 b' j9 t
不光是高炮,目前台湾军方的主力单兵反坦克武器是瑞士的AT-4反坦克火箭筒、法国APILAS反坦克火箭筒以及美制的“标枪”导弹,大部分弹药已经超过使用年限,但台湾方面此前只仿制过M72反坦克火箭筒。这届TADTE上,中研院展出了“红隼”反坦克火箭筒的发射筒以及破障/穿甲两种弹药。记者在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红隼”火箭筒的模拟发射,其发射筒采用聚合物材质,重量应不超过4.5公斤,整套发射流程分为8步,全部用中文在发射筒侧面标示出来。中研院技术人员介绍说,“红隼”整套系统,包括聚能战斗部药罩等核心部件均可在台湾本土制造,成本远低于进口产品。展出的穿甲弹融合了AT-4和M-72弹药的技术,穿甲能力为400毫米,最大射程400米。破障弹射程为150米,但多用途性能好,可以击穿300毫米厚的砖墙或在20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上打出一个70毫米以上的孔洞。现场技术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完成了串列战斗部穿甲弹和燃烧弹等弹药的设计工作。从宣传视频来看,“红隼”发射筒在生产时将直接装填弹药,然后用镀铝膜单独密封包装,再装入统一的包装箱保存,日常储存容易,保存时限较长。0 I* @8 [3 b3 @0 }8 ?

2 C3 }' k9 o5 X; x“近程自动化防御武器系统”则是一款基于T-75 20毫米机关炮的遥控武器站,有单管和双管两种设计。中研院宣传这款武器战兼具“快、猛、狠、准”的特点,是海岸和要地无人化、精确化防御的利器。现场技术人员还向台湾海军的将领推荐这款武器站,表示其上舰毫无问题。但记者在仔细研究中研院播放的试射视频后,发现这款武器站在水平射击时竟然有很明显的振动,在记者的追问下,中研院人员承认这款武器站尚在改进中,最大射速超过20发/秒就无法保证射击精度,而T-75 20毫米机关炮的最大射速达25发/秒。另外,记者还发现中研院为两款武器站配装的40倍电动变焦摄像机和独立光电传感器的主要部件竟然是佳能公司的民用光学元件。
4 S1 c- ^1 c$ S* s' k! J* Z0 E1 m: {- Q0 q8 n1 L* Q& B& K2 r
中研院人员坦言,这两款着眼本土防御的装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研发经费不足。台湾军方不太关心这些缺乏“噱头”的“小玩意”,记者就亲眼看到一位台湾陆军退役将军当面对技术人员表示,他愿意要能够正面击穿主战坦克装甲的AH-64和“陶式”反坦克导弹,不要“红隼”。当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严明到展区视察时,中研院人员千方百计想要向他介绍“红隼”和20毫米机关炮武器站,军方高层却要求引导人员“不要浪费时间”。
2 S$ C* x- L* ^! R( E
; V" T  M$ ^$ x; F, G" m在蒋经国时代,台湾曾一度大力发展本土的军工企业和研发能力,但其后台湾军队和政府中就鲜有人为本土研发和制造“撑腰”。汉翔航太这些年的发展就是台湾本土研发从一度振兴到日渐萎缩的缩影。本届TADTE上,汉翔航太布置面积不小的展区,但其中主要展出的是近年来其在国际航空工业外包方面的成果,军用机方面仅有一件“翔升”(IDF第二代改进型)的模型,所占空间甚至不如“公务机租赁业务部”,让人感叹IDF只怕会成为台湾军机自主研发的绝唱。
7 V$ c- q8 m( w
3 p+ ^4 `, b0 a" l但当记者采访展台技术人员时,却意外了解到汉翔已经独辟蹊径,依托2012年成立的“台湾先进复合材料中心”在进行下一代双发隐身战斗机的研发,当时记者还不太相信,后来确实在汉翔和中研院提供的材料中找到了隐身材料试验的照片。不过汉翔的技术人员也承认,“中国人必须靠自己”,但由于近年来公司经营情况每况愈下,技术骨干大量流失到韩国等国的企业,台湾实际上已无力独自研发关键技术,发动机和航电等核心设备必须完全依赖美国。
3 ]  M! o5 y/ y( s  y( n9 k+ x
. m- W7 N3 H# f5 K$ R  X; w" r5 a军方背景浓厚的中研院和国营汉翔航太公司尚且要“哭穷”,台湾民企想要和军工企业甚至国际军火巨头争夺重装备生产订单就更困难了。本届TADTE台湾本土民企区最引人瞩目的展台属于主营重型机械车辆进口和改装业务的“金宾汽车”,其展位总面积近900平方米,他们带来了奔驰原装的阿克托斯和乌尼莫克开车。“金宾汽车”基于乌尼莫克的底盘研发了一款14.5吨的装甲防暴车,命名为“捷式甲车”。“捷式甲车”采用装甲车体,还可以加装外挂装甲,车长6.84米,宽2.35米,车高2.66米,使用160千瓦发动机,最大速度为90千米/小时,可爬越的最陡坡度是38.7度,可直接越过0.55米的障碍物和1.2米深的河流。
0 a( `6 C% Z. H4 ?. h" X7 F/ K2 W( I3 b
为了推销这款装甲防暴车,金宾汽车甚至把广告打在了TADTE官方的资料袋上,还聘请了专业的公关人员帮助推广。记者和现场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对方表示“捷式甲车”的尺寸和吨位更适合城市巡逻、镇暴任务和作为首脑紧急情况座车,是替代V-150轮式装甲车的最好选择。但台湾军方即便是把台北多处路面压坏,也要强行推广“云豹”装甲车。记者在现场还碰到几位隶属于台湾内政部保一总队维安特勤队和宪兵特勤队的特警部门领导前来参观,围着“捷克甲车”仔细研究后对其赞不绝口,但当听说乌尼莫克卡车底盘单价已近750万新台币(约合152万人民币),便知道“捷式甲车”售价必然不菲,几位警官均表示价格太高,与城市反恐维安装备的成本要求有比较大的差距。可以说军不能军,警不能警,地位有点尴尬。这也可以说是小市场的弊端,既不能靠大市场摊薄成本,但金宾汽车和“捷式甲车”又没有足够背景使岛内军警部门特事特办。: I9 h" H+ T+ \: Q/ I
% _8 ~# S! R. B1 ?5 R& @

2 z# ]% n. N' |: N4 F+ ^9 ?8 x国际军火商的小算盘
, H: m/ n$ s7 b/ |& I
+ E2 }; K+ M  J6 f  ^3 c' i其实,真正吞噬台湾地区防务预算的“血盆大口”是欧美的军火巨头。本届TADTE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声公司都布置了独立展台。雷声公司的主打产品是“霍克-21”型先进防空导弹,这种导弹是台湾装备MIM-23“霍克”导弹的最新改型,也被称为“21世纪的霍克”。“霍克-21”配备了探测距离40千米的AN/MPQ-64三坐标预警雷达和着重增强低空覆盖能力的AN/MPQ-46跟踪和照射雷达,导弹战斗部有效作用半径大幅增加。雷声公司在现场展示了新型火控指挥中心FDS的控制台,技术人员向记者表示,“霍克-21”可以有效打击低空小目标和短程弹道导弹,台湾军方拥有丰富的“霍克”使用经验,可以利用新技术对现有装备进行升级延寿,这样就不需要再2018年将全部“霍克”淘汰。
9 s  O2 `; C* ], W' i0 f6 \1 z9 {* {, L/ F$ y0 l
但记者判断,雷声“霍克-21”对台湾军方的吸引力远不如隔壁洛马公司带来的产品。洛马本次参展可谓下足了本钱,不但展出了“爱国者-3”防空导弹,还带来了一枚THAAD导弹的全尺寸模型。此外,其展台上还陈列有多种先进雷达和改进型“佩里”护卫舰的模型。但洛马的工作人员相当“滑头”,在记者的百般追问下,对“爱国者-3”防空导弹销售、F-16A/B第二阶段升级和明年台军获得的两艘“佩里”是否会进行升级等问题一概不正面回答,始终表示要看美国政府如何决策。结果展会结束后台湾媒体却报道F-16A/B升级项目已经基本敲定。不过洛马人员承认,台湾军方尚未完全吃透“爱国者-3”防空导弹,短时间内既无资金也无意图购入THAAD。9 p$ b  F4 D. y7 O, X; ]+ t2 a3 {1 e! L

$ `* T* |! D+ S) h( t  `与台湾企业的“实话实说”相比,参展欧美大小企业都显得“遮遮掩掩”,除洛马和雷声外,摩托罗拉、土耳其的阿塞耳塞公司、弹射座椅的主要生产商马丁贝克公司等都有展,更有一些不便公开参展的欧美军火公司利用台湾代理商与台湾军方进行解除。例如一家名为“开拓资讯有限公司”的台湾公司展台上出现的四张M-60改进型的照片和美国TCOM公司生产的,可执行空中预警和电子侦察任务的长留空时间大型飞艇
4 `! o$ F/ t  X
8 F1 i2 e) n  Z; L% y& u3 L  T“开拓资讯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诸如测量和GPS定位等电子设备的进出口业务,但同时也是一家军火掮客。例如这次参展其主打产品是模拟各种战伤的战地急救训练器。但大部分观众都更关注TCOM公司生产的空中预警飞艇,据现场人员介绍,TCOM制造最大的71M型飞艇的可以搭载1600公斤载荷在4500米高空停留30天,执行电子监测和早期预警任务,他们甚至保证,只需要一艘这样的飞艇就能保证台湾北部甚至全岛的空域安全。但记者也发现,TCOM展出的模型其实是最小的17M型飞艇,这款飞艇有效载荷仅90公斤,最高可在300米空中停留7天,勉强可以担负战场空中监视任务,更适合执行土地和海洋资源监察任务。" ~2 k5 _' W' z( I; b
9 x6 {' g$ ~! A% K' h- k
展出的M-60改进型经记者辨认,确认是著名的L-3 CPS公司为M-60A3坦克生产的预生产型标准升级组件,2011年第一辆升级样车便已经下线。针对M-60原有的M68 105毫米线膛炮火力落后的问题,L-3 CPS 公司没有采取通用公司直接为M-60-2000更换炮塔的方式,只是将主炮换成M1A1坦克使用的M256 120毫米炮,并加装了相同的炮口修正系统及热护套。在观瞄和火控系统方面,L-3 CPS在M-60的炮塔上增加了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赋予车长“猎-歼”目标的能力。原有的机枪塔被25毫米遥控武器站替代。通过加装雷声公司制造的综合全电火控系统,升级型M-60的首发命中率大幅提高。
( L6 U  C3 T3 Q6 g& R2 Y! Y( F5 l, N6 Z) ]: |/ T( \2 g
L-3 CPS为升级型M-60提供了车体前部附加装甲模块和炮塔装甲组件。由于动力舱尺寸增加,新的侧裙板面积相应加大,炮塔侧后的格栅装甲可防聚能装药战斗部。据L-3 CPS公司介绍,他们还未升级型M-60坦克车体内部增加了防爆衬层。
+ Z+ @$ M8 J/ p/ k6 L, A! ~5 G7 S6 r: m7 D* G8 @  U0 a
L-3 CPS使用由自己生产的895千瓦AVDS-1790-9AR柴油机替换原有发动机,用阿里逊公司的自动变速箱和侧减速器替换通用动力生产的自动变速箱,M-60原有的扭杆悬挂装置被L-3 CPS公司生产的液气悬挂系统所取代。这一系列改进使得升级型M-60坦克的最大公路速度提高到60千米/小时,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梅卡瓦III型主战坦克也采用了AVDS-1790-9AR柴油机。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改进造成升级型坦克动力舱位置增加近半米高的突起。由于台湾陆军的CM-11同样采用了M-60的车体,因此可以认为这一方案能够使其陆军主战坦克的火力、防护性和动力得到全面提升。展台工作人员最初不承认这款坦克升级方案属于他们,最终不得不承认由于L-3 CPS公司尚在与台湾军方人员接触,交易并未谈妥,因此不方便公布更多细节。记者在采访时巧遇台湾军方人员前来洽谈,展台随后便暂停了宣传视频的播放。) K# ]9 u9 ^/ _; \

9 T5 p: }2 Q0 y) m5 e" O7 |在矛盾中蹒跚前行- _% c9 c" l9 y0 C2 @. B. f
. a! ^3 C/ l" A
纵观整个TADTE,亮点不多,却充斥着各种矛盾。总结起来,其矛盾包括三个层面:国防目标与岛内经济实力的矛盾,军售和自主研发的矛盾,体系化作战背景与落后军工研发生产能力的矛盾。上世纪80至90年代,台湾军方凭借大批美制武器,妄图搞“以武拒统”。但随着两岸国力和军力的此消彼长,台湾军方早已不复往日的自信。由于新型武器价格不断攀升,台湾的军费特别是装备采购费用虽然始终居高不下,但已经渐渐无力承担海陆空各兵种装备的全面更新,只能选择一两个重点来投入。因此虽然在本届展会上台湾军方展区宣传视频还在空喊“赓续筹建各式先进武器装备”,参展商却个个都在哭穷,认为军方在自己的领域投入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军方自建军伊始就产生的“崇洋”心理进一步打压着岛内军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台湾军方的逻辑简单明了:既然台湾本土的军工企业短时间内拿不出与“陶式”导弹、AIM-120空空导弹、“爱国者-3”型防空导弹相媲美的产品,“红隼”、天剑系列空空导弹和天弓系列防空导弹就只能在喧闹一阵后获得安慰性的订单,预算的大头还是交给欧美军火商。记者在整个TADTE展会中听到军方和技术人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个要看美国人”。这种“拄拐走路”、“不愿断奶”的态度使得台湾岛内的军工发展日渐举步维艰,与国际先进水平越拉越大。记者在展场中碰到多位老军人和军工研发人员都在抱怨,败家子政客把经国先生时代攒下来的底子都敗光了!但记者却不愿当面点破,即便不败光,以一岛之力,妄图“贯彻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军事战略构想”也是毫无希望的。在体系化和非对称作战时代,台湾军方虽然也深切感受到了新军事变革的号角,但苦于本土能生产的作战平台寥寥无几,核心装备和技术完全受制于美国,根本就放弃了获取新型装备来整合现有作战平台的念头,只能空喊两句“体系化”、“非对称”的口号而已。& c  {' z/ }) h
7 Q* I8 H% X& R1 S# I3 D' M% d
不想打不代表没有竞争,台湾军工虽然整体落后,但在轻武器尤其是枪械制造方面和虚拟现实技术在训练方面的利用,在质量和项目管理,在媒体公关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本届TADTE开幕正值洪仲丘案进一步发酵,台湾军方着力改善形象,参展的官兵态度和蔼,甚至外形和身材都明显经过精挑细选,不少年轻官兵坦言很害怕媒体的追问,但上级要求要做到开放透明,尽量做到有问必答。为了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台湾军方特意搬来了F-16模拟训练器、T-91步枪模拟训练器和无人机模拟训练器,开放让观众们体验。记者了解到,F-16模拟训练器已经在花莲和嘉义的基地使用多年,T-91步枪模拟训练器则在台湾各地陆军部队中大量装备,用于让士兵在实弹射击训练前了解步枪的瞄准技术要领和后座力情况,投入使用后大幅度提升了基层官兵的实弹射击训练成绩,同时节省了大量的日常训练和枪械维护成本。除了注重公关形象建设外,记者在TADTE现场碰到了很多位拥有“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简称IPMA)”颁发的国际通用的项目管理人员执照的台湾军方人员,他们坦言,在台湾军工项目不单要受到军方相关部门的监督,媒体和蓝绿阵营也都“锱铢必较”,虽然弄得大家如履薄冰,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项目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了产品质量。
. e* ^& J) [0 _! e+ _0 A( ]  P1 w: U2 x9 A
如今脑子清楚的台湾军方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已经不再对“以武拒统”抱任何希望,记者在现场亮明来历后有展台人员竟然开起了玩笑:“你们过来时,有多少够打?”、“咱们还是文比——比产品质量,比工业建设”,玩笑归玩笑,从记者接触的大部分军工人员甚至台湾军人来看,“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是大家共同的想法。, ?& Y; F9 }, ]0 c  ^  m- d1 m
  V% r- G) \6 k: S6 ~) B# ^9 ~
展望未来,记者相信,台湾的军工未来与整个台湾社会一样,出路在于统一。只有两岸携手,化解矛盾,共同发挥中国人自古以来自力更生、善于创造的特点,才会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拥有美好的未来。

评分

参与人数 8爱元 +49 学识 +7 收起 理由
维京老海盗 + 2 发文不发图,怨念啊!!!
老兵帅客 + 6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山远空寒 + 3 就剩三分!
老芒 + 10
蓦然回首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4-30 00:00
  • 签到天数: 1197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13-11-21 15:14:23 | 只看该作者
    汉翔太可惜了。目前台湾军工在轻武器行业还是远胜大陆同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6 10: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板凳
    发表于 2013-11-21 20:08: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3-11-21 20:42 编辑 + u8 c/ x& \4 U" l+ `: a$ ]

    # v7 N1 I; Q1 D* P国民政府的轻武器在大陆时期就很强,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应用数学兴起的光了。3 E* B, @& s9 d# I7 ^# [
    . M7 h; u7 f2 p+ H/ k
    据钱学森说,连大陆的导弹也是建立在重庆兵工的基础上的。* l/ B5 s9 V% \
    $ i) Y- p  u8 n3 R  t
    轻武器的研发体系诞生于和德国人的蜜月期0 Y/ w9 A3 ]) O
      d: D3 E/ G% l# ?% [  J
    ×××××××××××××××××××××××××××××××××××××××××××××××××××××××××) l, f* ^$ W3 R

    6 O& A4 r" t: y6 ^( ^, f7 J国民政府只解决了弹道学问题,还有采矿、冶金、工业生产的问题呢,老共这方面的启蒙得益于 迫击炮的制造经验/ T, t+ ^5 g0 S( i
    6 |: @  [' h$ H% Y' ~8 t$ |
    "抗日战争期间,迫击炮弹作为一种重火力弹" --- 不容易啊
    & Z+ S2 m+ q" F5 a- g% J9 o+ `, W9 k! v6 N5 `
    找矿、资源普查,一些东西是苏联援助的,一些东西是找东德的专家解决的& D' H2 n" S6 z% G; @( {% z4 J
    . t! u5 A( T! @% j. S7 P. m

    8 `: c( U2 c$ D; z光靠个人努力还不行,机械化有一部分东西还是沾苏联解体的光: x) ?' V5 S) n8 K* h: I$ b

    4 k. H$ g- K7 S/ z$ O4 p×××××××××××××××××××××××××××××××××××××××××××××××××××××××××* H( \1 x, S7 b" J' x
    + n: H9 j4 o" r/ I0 Q0 C% w# J, ^4 L
    日本的弹道学诞生于普法战争时期,枪是学法国的,火炮是学英国的。材料问题的解决是从意大利搞的,当时正处于技术变革期,克虏伯钢炮的出现淘汰了青铜炮,日本引进了青铜炮的生产工艺。2 {3 j# o* s/ v& K' y1 R9 B* F

    % N9 U9 u! C& @+ x# W甲午战争日本人用的就是青铜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沿岸的要塞炮兵,铸造的大口径青铜炮,即使 北洋海军获胜,也不一定对日本沿岸有太大影响。当然长期丧失制海权会对海外贸易不利。! O/ y2 M5 M+ [* t( G  T8 Z+ N

    # y, r( }2 E# A" V; [从普法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比日本落后很大一截。+ C0 F7 I/ Z6 @0 W7 a

    . s# H% V( \; {) I/ r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661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3-11-22 00:44:18 | 只看该作者
    建丰 发表于 2013-11-21 15:14
    2 c6 x; I& H9 g汉翔太可惜了。目前台湾军工在轻武器行业还是远胜大陆同行。

    ' f# e; o! n2 G0 [" i愿闻其详!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661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3-11-22 00:48:36 | 只看该作者
    gordon 发表于 2013-11-21 20:08
    ' ]0 m, @6 m. H2 a国民政府的轻武器在大陆时期就很强,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应用数学兴起的光了。8 b8 l+ S* X& C# _
    6 r* y+ ]( t) B; I: D! W
    据钱学森说,连大陆的导弹 ...

    * O% [, n; |6 g$ ^# }请教一下,举一战二战等例子,可以证明现在的大陆和中国台湾,日本的武器优劣差别么?' f) \( B: d. l2 g$ @-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01:37:51 | 只看该作者
    gordon 发表于 2013-11-21 20:08 8 f# H& i; k8 }7 B- @; Q
    国民政府的轻武器在大陆时期就很强,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应用数学兴起的光了。  I& G; l1 @/ y) x7 b' ^

    $ w; f7 T1 y) L5 ~: V据钱学森说,连大陆的导弹 ...
    2 ]5 N& V. ~( h; t& H
    有些事情,不能听信个别回忆,即便是钱学森
    % L4 p" @( F9 B重庆兵工厂连火药药柱的火箭发动机都没有做出来,怎么可能对导弹有所支持,相关技术部分来自日本,部分来自苏联,都是不能随便提的, 自然就只能说是国府留下的。实际上,国府在抗战时期在西南,是做了一些发动机等航空技术的积累,但几位有限。; C. f: |! e9 P7 D4 B# F7 ]
    至于说轻武器研发体系,国民政府从无基于德国武器的轻武器研发。抗战时期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奉天厂,后来诸如掷弹筒等,则是由白俄技师完成的。德国顾问帮助策划了轻武器体系,但挑选的型号,却并不一定适合,仿制捷克式轻机枪尤其是质量优化,则主要是由俞大维组织进行,美方后来有所帮助。
    * R" {' p/ e. r1 B国民政府解决了弹道学问题?呵呵,当年TG在延安就可以自己用土造工具进行测地作业,国民政府的炮兵拿着德国瑞典进口的先进装备还怨这怨那。找矿资源普查,是有苏联人的帮助,但更主要是对日方满洲重工建设计划的消化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219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3-11-22 04:42:06 | 只看该作者
    妖猫drake 发表于 2013-11-21 12:37
    ; K* e9 i: S& D; h( w/ M  ^有些事情,不能听信个别回忆,即便是钱学森/ u8 e8 J* G: A. C% s
    重庆兵工厂连火药药柱的火箭发动机都没有做出来,怎么可能对 ...

      `1 ~5 t2 [, ~5 z/ x: y8 m4 k; V( dgordon就是个满嘴跑火车的,别跟他较真
    # y' p2 o3 S8 h/ `/ O- H9 [& b6 r- n4 ^. O6 B

    点评

    +100  发表于 2013-11-22 10:49
    +1  发表于 2013-11-22 08:1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9-14 09:37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出窍

    8#
    发表于 2013-11-22 10:25:28 | 只看该作者
    幸亏吧蒋介石打到台湾去了,否则,让蒋介石治理大陆,现在大陆的国防工业体系估计还会是美国的附庸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661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13-11-22 11:25:02 | 只看该作者
    李根 发表于 2013-11-22 04:42
    8 O" S% s, G( o( [gordon就是个满嘴跑火车的,别跟他较真
    4 J/ T) V9 B+ t: M
    +1380013800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219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13-11-22 12:14:18 | 只看该作者
    将来统一了,可以保留联勤,用来威胁大陆那些做事不认真的轻武器厂家——“再不好好干,信不信老子把订单下到联勤去!!!”# N* W' l# W2 q0 ^0 y

    # h& _- f+ D3 y-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11-22 15:1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维京老海盗 于 2013-11-22 15:32 编辑 , L/ b! w3 K# i' n( m7 `

    * ]3 Q  d0 k& C我LD去台湾拍的阅兵
    ; ]" H; v; C3 z" Q) r4 ?这里面就出现了云豹6 B# ], F) P4 g* g9 D

    % `: ]' ]6 t0 l! Y1 Y2 M$ ?台湾现在可能也就是在轻武器的人机工程方面做得比大陆好一些,毕竟他们有更好的模板可以抄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13:59 , Processed in 0.05900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