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K' O$ i2 P9 c! L- O/ a编队飞行也确保导航精度。领航机的导航员经验丰富,有时还拥有额外设备和资源,率领机群精确飞行,避免错失目标。其他飞机只要保持紧密队形,就不会迷失。这在夜间尤其重要,那时全靠目视保持队形,跟不上就可能飞丢了。 & U- i, v9 N' a [9 Z( n4 q* F4 L & B; |% ]- j. H7 A地毯式轰炸能力现在依然需要,但用得上的机会实在是凤毛麟角。已经很少有这样成片的军事性质的软目标,民用目标用地毯式轰炸则有违人道,天怒人怨。! H7 D9 M# i7 P
9 }6 M8 _! H- c2 n% L, s对于一般的目标,轰炸机要么用制导炸弹抵近攻击,要么用巡航导弹域外攻击。 / F; _7 w2 e. F" w! N% \ , j3 ~' U0 f8 H( S: B% J. W: f域外攻击无所谓队形,实际上分散发射还增加对方探测和拦截困难。制导炸弹也不需要队形,即使是密集目标,都可以利用制导炸弹的滑翔横距和绕回攻击能力,在一次通过中密集攻击多个目标,而不需要单机来回穿梭攻击,或者多机分别攻击。& E$ e# L' N- ?& s: z' R
. s7 E1 ~3 B& E- j轰炸机隐身化后,更加不需要队形。 $ M8 ~% w J3 p9 t# u8 i" p9 v$ l/ b" C2 ~4 p. n# h
队形曾经起到的作用,一个都用不上。 / L: Q3 Z/ y. k$ i' b# v [7 w& P2 V) s2 m1 L% l2 m
+ x0 m8 ]3 z) @4 s; ?/ u ' e" ?( [. Z9 V4 K# H# I% M在中俄联合巡逻中,图-95和轰-6组成双机编队,得到两架歼-16的护航。这是必要的,但也是很特殊的情况。( V: T. I$ W. `* x7 c( C e
1 }6 K: [( X- V6 W7 P: @1 b& F
首先是公关照,必须要编队,才能拍照造势。4 h' f- a1 u) j" x: t
/ h3 W: d7 l' e; S6 ^8 x$ S0 e其次,编队穿过对马海峡,面对日本空自的贴脸威胁,需要护航。只有这样紧密编队,歼-16才能贴身护航。 0 T, r( \: y4 N4 v j2 N6 k( L5 Y F5 ]/ V' @6 Y但护航其实不是战斗姿态,只是政治示威。真有敌人战斗机拦截的话,肯定是远远地就发射空空导弹,两架轰炸机之间是距离20米还是20公里,对AIM-120都是一拐弯的事,没有实质性差别。歼-16实际上也起不了多少护航作用,除非冲上去以身挡导弹。6 E7 h2 [: Z. U; {4 H# V1 m2 _
S' u* N6 n y/ x. X" B; q* s轰-6需要进入日本海作战的话,从东北穿越俄罗斯远东更近,更直接。本来就是中俄联合行动,穿越俄罗斯远东没有问题。穿越对马海峡,摸着空自的鼻子飞,还不是隐身轰炸机,哪有那样的打法?1 m, j5 V/ l2 h. G
" o; F4 ~4 D4 Y( F4 y
回到四机编队,即使是海上的反舰作战,也没有必要编队。反舰导弹扎堆突防,用饱和攻击迫使敌人顾此失彼,或者分散突防,用拉开距离迫使敌人顾此失彼,都可以通过导弹的路径规划实现,没必要通过轰炸机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