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水风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22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最近看了何伟的《中国是如何控制住新冠病毒的》

热度 57已有 1214 次阅读2020-8-14 09:40

虽然《纽约客》属于左派的刊物,也的确是小资臭屁的很。但在全美对中国的态度日益敌视的今天,能够发表这么一篇长文来给中国说几句公道话,还是很让人吃惊和感动的。

我在这里就不剧透了,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看。很长,但写的很有意思。喜欢中文的去知乎看翻译的:
英文原版在此:

但让我吃惊的不是他对于中国的观察和态度,而是他的不经意的两个段落对于国内的隐私保护的描写。

在上海,一个名叫江西林(音译)的二十四岁小伙子被安排在疾控中心和盖茨基金会的好几个项目上工作。小江正处在牛津大学的一个博士项目的第三年,研究基因制药与统计学。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后,他获得了罗德奖学金,赴牛津深造。在三月上旬,小江对英国最开始应对疫情的自大措施有点儿担心,便请求他的导师让他回中国远程学习。“他们都觉得我在那个时间点回国,简直是疯了。”他这样告诉我。

在上海,小江协助疾控中心建模、编程和写建议。“第一个周末,我周日半夜十二点接到一个电话。”他告诉我,“没人说:‘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您。’他们说:‘你的建议写好了吗?’我说:‘没。’然后他们说:‘我们明天中午之前需要这份报告。’”他很快就习惯于这种要求。小江也学到了,如果一个深夜电话接通了但没人说话,它通常表明电话那边的人已经累到睡着了。

那时,很多海外留学生和其他中国人开始回国。能够了解到他们的精确行踪会很有用,所以小江写了一份建议,请求腾讯提供这些归国人员的IP登录信息。“他们以数据隐私为由拒绝了我。”他说。他被告知,腾讯强烈反对以这种方式使用其数据。

有一次,小江和我在上海吃晚饭时,他向我展示了,我们的手机是怎么通过蓝牙自动互相感知的。这种数据可以用来查明谁曾经密切接触过感染者。在另一次疾控中心工作会议上,小江的一个同事建议使用这种工具。但她的想法被很快否决。“他们说,‘这违反了信息保护规定,我们不能这么做。’”小江解释道,“这还真挺让我惊讶的。”

这让我也挺惊讶的。考虑到那么多铁腕隔离政策,我以为政府会用任何可用的方式来抗疫。我也举手,因为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看起来,有些大科技公司对此进行了抵制。腾讯和阿里巴巴帮助政府开发了“健康宝”apps,可以用来协助监控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但这些工具都远没有韩国和新加坡开发的程序成熟。在欧洲,基于谷歌和苹果软件而开发的病毒警报apps被成百上千万人下载,而这种apps就是依靠蓝牙信号以探测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的

我读到这一段时,嘴角大概是在不经意的上翘。我为我给大陆做出的错误判断给大家道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妖道在美国久了,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小人逻辑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以美国的标准作判断。我错了。

除此之外,彼得整篇都在描述的实际上是我们的下一代,在他小小的写作班里,成为了新一代中国未来的投影。在他的文字里面,我看到了欣赏,甚至有一丝丝的嫉妒。

依我看来,这里还有教育和努力的问题。抛开中国学校教育的政治理念灌输不谈,这套制度教育人们要尊重科学。勤奋是另一大核心价值观,因此社会变得欣欣向荣且不失锐气。我也举手,这大概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认知,但很遗憾,即使在最保守的美国人的眼中,都有点不合时宜了。将近二十五年前,我教的年轻人都被脱贫的欲望驱动前行。在那时,我的中产家庭的学生看起来也同样勤奋,因为他们的环境里有着极度激烈的竞争。这些品质是抗击疫情的完美武器,至少当这些品质通过政府组织有效传达给全民时确实如此。相形之下,美国的应对通常显得消极——甚至有文化的国民看起来也相信,只要遵守隔离令和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就够了。但任何控制疫情的尝试,都需要积极和有组织的努力,而且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化领导。

至于对于新冠的控制,没有什么比下面的描述更让人放心的了。我已经放弃了去写美国社会如何躺倒,听天由命的现实了。那只能让人沮丧。

中国传染病学专家告诉我,他们担心第二波疫情的到来。尽管国家取得了巨大胜利,他们并不满足于现状。“没有长期方案。”一位上海的传染病学教授直言不讳地说,“没有国家有长期方案。”另一位传染病学专家表达了对缺乏社交距离的担忧,他认为中国需要准备好一种没有隔离那么激进、但又比戴口罩更有效的方式,来应对可能的疫情。“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他对我说,“中国疾控中心有些聪明人认识到了这一点。”【我总感觉这段话在影射着什么】

在描写自己的学生在20几年中的变化的时候,他引用了一个非常让人忽视但又具有代表性的,照片。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中国人很少接触国外时,我的课堂曾经充满了中国化的狄更斯式的名字。一个大高个儿男生叫黛丝,一个漂亮姑娘叫椰子。

二十年后,我仍然保留着一个叫“懒惰” 的、长着雀斑的同学的照片,还有一个照片主人公叫“黄色”,喜欢戴着细框眼镜。还有一位叫“屋子”,瘦骨嶙峋像个四川稻草人。那时,郊区的中国人很重视照相,他们摆着正式的姿势,很少微笑。


而在文章的最后,则是他最新一届学生的照片的描述。

就像我们在所有学期反复强调的那样,细节很重要:帕特里克戴眼镜,而多恩留着齐肩长发,美乐蒂带着条狗站在沙滩上。照片上,所有学生都在微笑,他们姿势自然,不像老照片里的人们。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见面,但能知道他们在外面的世界的某处,也是很好的。​​​

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这是我得到的最直接也是最深层的信息。
1

膜拜

鸡蛋
42

鲜花
1

路过

雷人
3

开心
5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5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回复 jellobean 2020-8-14 10:42
中文的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537104880500843?_wb_client_=1
回复 asquyd 2020-8-14 11:56
这位Peter Hessler可不是简单纽约客下面混饭吃的小白左。这个时刻又看到他发表中国的话题,确实是非常的delightful.
回复 陈比尔 2020-8-14 21:35
从侧面验证了哈佛学者前些时候的观点,政府和执政党获得绝大部分人民的支持。
回复 landlord 2020-8-15 02:53
这文章写的确实很棒
回复 大黑蚊子 2020-8-15 10:11
如果吹毛求疵的话,这篇文章里的部分段落,有一点“鲁滨孙”使唤“星期五”的感觉
回复 伯威 2020-8-15 15:11
俺拍照时不会微笑,姿势也不自然,丢人了。
回复 雷达 2020-8-16 05:59
"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这是我得到的最直接也是最深层的信息。"
回复 雷达 2020-8-16 06:00
写"江城"那个何伟?
回复 龙血树 2020-8-16 06:32
赞一个! 我回国多年,最初非常难以适应,差距太大。但是,向积极方面的变化非常快,这给人以信心。现在呢,差距仍然明显,但国家立身正,(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政治非常清明(不良个例肯定存在,从整体层面和西方比较可以判断),导致国家凝聚力空前。上行下效,这是反华者最恨习总的原因。
回复 小书童 2020-8-17 22:19
妖道加油
回复 面朝大海 2020-8-18 06:51
雷达: 写"江城"那个何伟?
对。原来回四川大学任教了
回复 四处张望 2020-8-19 14:20
这篇文章的英文我读得非常愉快,他的文笔真是好。
回复 不懂中 2020-8-25 14:08
四处张望: 这篇文章的英文我读得非常愉快,他的文笔真是好。
他的中文著作也不错,但是感觉跟很多在中国呆很久的老外写的风格差不多。我后面感觉有些台湾作家也这种腔调,不知道是谁传给谁的。这篇文章何伟写的真不错,看来真是对中国越来越另眼相看了。
回复 四处张望 2020-8-25 15:04
不懂中: 他的中文著作也不错,但是感觉跟很多在中国呆很久的老外写的风格差不多。我后面感觉有些台湾作家也这种腔调,不知道是谁传给谁的。这篇文章何伟写的真不错,看来 ...
中文我就不知道是他写的还是翻译得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7 17:19 , Processed in 0.03111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