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8-9-19 04:17 |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
读点儿《诗经》之十 哀我人斯------忧国
正月繁霜, 四月时节繁霜降,
. g w ^+ ^& f, @3 V( L9 x% f8 v+ D2 R
我心忧伤。 霜降失时心忧伤。& z) T, q/ @8 z: P" C( E/ {& u
0 d$ H* M$ I- |民之讹(音俄)言, 民心已乱谣言起,3 t$ G9 y( q2 ~+ f: B7 q/ m
! M& Z/ {% P! d' `2 W亦孔之将。 谣言传播遍四方。
% r# o4 Y% H3 [+ j" W& F
* T0 q" s2 S+ q( ]0 y念我独兮, 独我一人愁当世,
- }- H) P3 ~6 D+ [
; `; y& S1 n! S( e忧心京京。 忧思担惊萦绕长。
3 U5 }+ W4 z( \: y/ {& w) K( l! t( \7 d5 n- P/ y
哀我小心, 可怜担惊又受怕,
" `9 u' v0 l/ U
0 P, `( N, |1 v/ A4 O1 {' p* L癙(音鼠)忧以痒。 忧思成疾病难当。0 e7 \; i; m2 ?9 S& I
: s9 _1 |6 m+ v8 W; B父母生我, 父母生我不逢时,
8 D$ b" P" M8 A- x# P+ ]- H1 y7 h' W6 e& _! C0 C2 U1 n1 Z
胡俾我瘉。 为何令我遭祸殃?
9 N/ d( s7 i6 m2 v+ _8 {
3 M/ Z8 G- R4 C! x, a% i2 @不自我先, 苦难不早也不晚,/ q4 T# s, i* n* K
l/ K$ b/ A% W# T; t2 K0 Z) Y, d# |
不自我後。 此时恰落我头上。! X( v# N( t- H
9 Y; p3 {. i% H
好言自口, 好话既都嘴里说,' s. @" k; v J) N7 w
- k1 N w+ |& q: P. C; D3 |! z3 ^
莠(音又)言自口。 坏话也全口中讲。
# M3 z: E$ y: j; }
5 n O7 t' ~$ F' L$ e忧心愈愈, 忧心忡忡不合时,
, D4 [/ @5 {- L# U# u: d% P
9 u3 N# W/ u1 b8 V4 ~ [: B1 K是以有侮。 因此受辱遭中伤。
, A0 h2 p* N. y5 }0 ?- h* m- w
忧心惸(音穷)惸, 郁郁不乐心里忧,9 o- O* L3 w0 P3 G+ ]: h
; ^3 {! y0 R/ a, b4 e( R念我无禄。 想我没福能消受。) k0 F/ T9 z. k6 @6 C1 E0 Y
3 h7 u% b2 W; _- c# ?7 H' L0 c# ?民之无辜, 平民百姓无罪过,, }; J0 Q3 W5 J7 Q
/ r( f8 n9 D9 e4 L+ K/ U并其臣仆。 也成奴仆居末流。7 R2 H) T, _7 W! k: b `$ O
) r1 {3 P; J7 A( |9 S
哀我人斯, 可悲我们若亡国,
( e1 x# I* a6 x7 x, K" P: J3 ^& E/ [- e
于何从禄。 利禄功名哪里求?/ z+ x- ]3 v$ } ~* F e8 G
' n; ]* G: l0 L j7 H% l- x3 ]瞻乌爰止, 看那乌鸦将止息,1 x; \8 B8 `; P# L; G8 |
! r; L7 ?( ^7 x3 v
于谁之屋。 飞落谁家屋檐头?; J; u3 u9 Z% B5 Y
/ b+ k9 a5 G1 B$ _7 J* l9 i
瞻彼中林, 远望树林成一片,
1 E& b* F- V0 S0 j2 Q5 l {2 K' p
: X: g% V. q( {. G% l+ ?0 ^: H5 J侯薪侯蒸。 粗细只能当柴烧。
3 z% N8 b U; j( T0 b
0 }& b6 b' y% H# j$ d9 ~5 H- [! B: R民今方殆, 百姓正在危难中,4 P$ E* y; Q- H
: g9 i( C" K9 a5 u7 C视天梦梦。 上天昏睡不知道。
/ V+ b7 k- s, [2 S/ u% l
$ C+ T9 M! X6 G x# g2 W) P$ q既克有定, 如果天命已确定,
& t5 P% G4 R& w) s0 m! X
( j& b& t# X$ S; x3 O- x9 P靡人弗胜。 没人抗拒能奏效。
0 I1 ]' H7 v8 f9 s% U6 x$ ^) L& w
有皇上帝, 上帝皇皇最英明,
) R1 u, T+ B/ g1 `& q" ?. M# }2 J% A$ ?4 x+ L' d1 O% T1 M8 t9 `
伊谁云憎。 究竟恨谁请相告?
/ b% h/ \, J6 o; v% [- Z" H; P" C- e* d& ^: Q
谓山盖卑? 人说山丘多么低,* _$ D/ R1 V: @9 d, `
# I& U( d( b; ~* S* V2 R- ]为岗为陵。 实为高峰与峻岭。
' D+ s @; I* E V2 s( }' F' Q% ^' i) y( P% y# H" B* d/ E n; {
民之讹言, 民间谣言纷纷起,
# |* o% R% U2 [" N0 w1 W/ c& V4 p: r9 h
宁莫之惩。 不去制止哪能行。" v+ v! U$ ?, ?, d7 N* K
" ?2 C* D5 L3 D) I召彼故老, 但见老臣受征召,
3 D$ e" B4 v* B
- e5 C% Z. G, S6 R4 H' A$ t+ N9 p! `! u讯之占梦, 请他占梦来问讯。# a) R. d- K" l- X& O& t, B: @( t
0 }1 h5 v1 W2 M4 Y具曰予圣, 都说自己最灵验,, i9 `+ ^' p0 o: r% D: h6 Q' |
% _6 j, d. j- j/ a9 u- H
谁知乌之雌雄。 乌鸦雌雄谁分清?, f( v0 l9 ~' g2 C
( I3 F# ?% q6 e X9 `) ]7 y谓天盖高? 人说天空多么高,, Q" D* Y: N: `
9 l$ b! L, D4 V. S3 ^. Y不敢不局。 我却怕撞把腰弯。
; ?- ?* U+ G# w4 w _$ b# T/ i+ ~, F! c+ e
谓地盖厚? 人说大地多么厚,
* ^1 b& z P% L; |0 V4 i
+ U/ \ r1 X7 e- t7 j不敢不蹐(音及)。 我却怕陷把脚踮。
0 D- F4 |0 n" Y
$ [- K8 w2 j- _+ `维号斯言, 高声呼叫这些话,
3 u; N t# ?) I" t/ N' K4 c1 k7 B- a
有伦有脊。 有条有理不瞎编。
1 J% A, I1 \& P4 B0 {( w
! T4 }* }" M1 G, y8 ]/ Z7 B# R$ I哀今之人, 令我悲哀今世人,+ H" h. S+ v7 v/ _
5 r ^" x/ K u2 P/ c) b
胡为虺蜴(音悔艺)。 为何像蛇毒牙尖!+ P" M7 t* p \6 B7 S4 M* a( d
+ o1 W% K8 g4 f& K2 H0 C1 w瞻彼阪田, 请看山坡田地里,
2 K( w N2 l! V6 ?$ w" y% e. R7 P0 j6 K; l7 ~
有菀(音碗)其特。 禾苗特出长得茂。
& C0 \: _( A( h, ^" A9 p+ c# `9 K! \: z
天之扤(音悟)我, 上天这样折磨我,
' [# k+ k* f S0 L) E/ m/ x; L: Q
$ k2 v {5 T6 O, y1 Q如不我克。 唯恐把我打不倒。+ V( }7 j8 L/ G* D0 O/ c- N5 S
$ p8 t- T1 i; V' W+ c( A彼求我则, 当初朝廷来求我,
( Y6 p* S. q$ o. O/ R& j z" v/ ^- m T
如不我得。 唯恐推辞不应召。
, D) W P' c0 f" t2 t% L; |0 B* d+ m& Z' B8 }% t- |
执我仇(音求)仇, 得到我后很慢待,
' b0 {) D0 ]/ `: _: w$ V( e E
3 e+ G' X9 J! ~. j2 Y+ o0 D亦不我力。 不再重用与倚靠。
( U+ F8 ^6 u u$ d; I) e
9 n0 k0 Z; k+ C/ G3 _# O1 y心之忧矣, 心中忧愁深又长,; @/ T. L0 c, c6 u
" F9 A4 Y* S" s
如或结之。 好像绳结不能解。6 G5 G& |$ R- D7 d9 F
; M! P0 {( M9 S" x7 T4 Q+ `, ~
今兹之正, 当今政治真难说," o l# m: y1 w1 Y6 t/ }" ^' j3 _+ N, f0 I
8 Y) K2 t" V6 K& D: }胡然厉矣。 为何越来越暴烈?- L( Z2 a; E- C, Q6 Z: D
8 ^! o1 R; N4 q& e4 t
燎之方扬, 大火熊熊烧起来,
% O! v2 `3 O* ?
* b; _" h3 P$ w3 x! V% i宁或灭之。 难道有谁能扑灭?4 `$ h& n5 q1 h
+ E- v8 b8 h; s% ?赫赫宗周, 辉煌显赫周王朝,
T! N, u+ a6 t5 E& H7 j, u& w- {# w/ I0 h3 R
褒姒灭之。 褒姒竟然将它灭。1 O1 F& w( ^6 Q8 X
5 D9 Z8 ^ {9 {( s9 v; T终其永怀, 忧伤满怀常惨惨,
# h% l" n7 k$ o. R5 p$ {+ C% L" \& D" H* _5 ?
又窘阴雨。 又遇天阴雨绵绵。
) S8 x }: K; V$ ~2 W
* y8 u/ G4 P" I其车既载, 车箱已经装载满,
6 |9 c+ {5 f* W2 [
6 a& C! r/ D8 E/ Q4 c' z7 v) r& H乃弃尔辅。 竟然抽去车挡板。* h A3 d2 O% h# H) c/ ?* X
* b0 ]: I( _% u$ e! |, ]
载输尔载, 等到货物掉下来,2 }1 R2 H8 z8 h! x! g
$ p% z d# o- X' F2 Z$ p5 d; f
将伯助予。 大哥帮忙才叫唤。$ A9 \8 @ `9 y- p
4 Z2 ~5 \' d0 W/ A f5 P+ R
无弃尔辅, 车上箱板不要扔,4 ?! a( w, r. [
( L5 Q( D1 F. E {员于尔辐。 加固辐条牢又安。0 _* t) i: [0 I+ @
r& J" y: p" W! I5 l8 q6 Q屡顾尔仆, 轴上伏兔勤检查,
0 l2 I, ]0 S" v1 D8 F+ R. r0 C q& p# ?
不输尔载。 装载货物莫丢散。
' d- o; p3 h' d- E4 V D1 Y% x
, `: p( |, G- i0 e* Q# S终逾绝险, 这样终能渡艰险,! o" R# g3 F& L3 x; P5 A
3 |2 y6 G% n# ^2 W e3 ^5 U, y1 j曾是不意。 莫将此事等闲看。
@7 B$ [5 n* t; v
* M! n6 b; F0 \. e1 Q鱼在于沼, 鱼沼之中鱼成群,2 p9 r; b! c: a
7 y/ T* B% ~6 u
亦匪克乐。 并非快乐能安宁。
& M- @7 t @+ d; G; j" `3 P8 y1 K6 c- x
潜虽伏矣, 即使深藏不敢动,
: j& G: a8 _& h1 |: f; S& Q2 T, t! R( x/ E) h
益孔之炤。 水清照样看得真。7 h9 n8 ]! O: E# V. _
6 E* K: B/ Z& l+ v* ?( u忧心惨惨, 愁思满怀长戚戚,, s% J' ^; S: L. J: S, t: U
& @! U8 j: D7 ?: c+ P# d
念国之为虐。 忧虑国家多虐政。
1 w* A E9 U' e- x0 ?+ f- T/ R3 C: G! `/ ?1 ?6 j0 c
彼有旨酒, 他有美酒醇又香,3 l3 H9 y1 y" }0 F3 X9 _
6 \# q- y6 `9 k3 t5 e: x( a又有嘉殽。 山珍海味任品尝。
- L- P+ \& @8 |$ i; F$ C0 i4 Y4 v$ w, w6 n* ?
洽比其邻, 四邻五党多融洽,6 z6 Y2 H2 F/ {3 G$ s4 R
, r- U1 }2 ` \5 Y8 X昏姻孔云。 姻亲裙带联结广。9 \# ?, p9 a2 \1 |/ X# y* ?
( p- R4 v0 {+ @, a
念我独兮, 想我孤独只一身,
+ q/ N9 M( u% N( q" Q7 w) E# c; u0 O$ }4 ^5 Z! q5 S
忧心慇(音因)慇。 郁郁不乐心忧伤。# n( B0 r7 U# i$ E; p+ C( H$ {, c2 }
& z. T1 y) E& M1 C: u! x/ g佌(音此)佌佊有屋, 卑鄙小人居好屋,
( S4 u# g6 p. |3 e+ W0 o& U8 d+ t3 E$ N
蔌蔌方有穀。 庸劣之徒享米禄。) j- P6 X( N4 j8 G( d- c- _
' w" e7 D$ ~: B! ^
民今之无禄, 今世黎民太不幸,) O; a5 y( U- P# P' u- @
# |4 V: U) [7 ^& p9 H天夭是椓(音啄)。 老天降灾伤无辜。
8 W4 _3 Y. b/ T" |: F$ D* f# S0 d3 ^: h4 v) p3 r4 u& |* M
哿(音葛)矣富人, 富贵人家多欢乐,
3 Y* q4 \, m4 \- u" h3 p. q; v/ C% s- I$ K0 L, {; X6 H
哀此惸独。 可怜这里却孤独。
% S0 \; D' n" M* H& K8 l$ ?9 {: \5 j! v- ?: }6 B
这首是《小雅 正月》,当作于西周将亡之时,诗中言“赫赫周宗,褒姒灭之”是预料之词。
- n$ I% [) {1 R* I" E' b9 t! Z' j2 Y- o( T( s' A, C
这首政治怨刺诗的抒情主人公具有政治远见,也有能力。他担忧国家的前途,同情广大人民的苦难遭遇,反而遭到小人的排挤和中伤。他是一个忧国忧民而又不见容于世的孤独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形象。
9 E0 s0 {2 U0 R! H* F8 T
$ z) I& {8 {' B. T( f. c# [8 [+ A诗人面对霜降异时,谣言四起的现实,想到国家危在旦夕,百姓无辜受害,而自己又无回天之力,一方面哀叹生不逢时,一方面对于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那么说,反覆无常,扰乱天下的当权者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最终身心交瘁,积郁成疾。诗人生动细致准确地纪录了两千多年前生于乱世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心灵的颤动,在以后感动过无数的人,和《诗经》中的其他一些政治诗一起为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文学的传统奠定了基础。( X( z, q& E0 g3 b' A+ X5 g
5 N9 R# N I) |* h/ ]! l此诗对后世屈原的影响应该是相当大的,如果把此诗和《离骚》对照起来看,可以看出它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如此的一致,连其中的比喻都有相通之处。
. E$ y8 @ s3 Q' K2 e0 c8 @/ K3 a1 _ d, n5 `# \% Y1 ?8 y
先秦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是政治怨刺诗,然而到了汉代以后这一类诗要么几乎就见不到踪影了,要么就隐晦得让人搞不明白真正的意图,看来先秦时代相对于后世还是有相当的言论自由的------特别是此诗属于小雅,应当是在朝堂之上为周王演唱的,呵呵,可见诗人是想用诗歌来唤醒周王,起到讽谏的作用,他竟然敢用 “赫赫周宗,褒姒灭之”如此激烈的言辞,后世怕是无人可及了。 u( E6 A- y3 Q8 W& E/ m
/ }) Q0 T/ w* j- a% `' s2 N! X
下一首是《鄘风 载驰》
* A2 r' t8 h- a, u
' h- f' M$ B" Q% T. z) z' X6 h载驰载驱, 驾起轻车快驰骋,' J8 L/ L5 {4 \1 E
6 f! u5 o! w. N. L2 O2 \, H$ f+ F; T; x
归唁卫侯。 回去吊唁悼卫侯。 W+ V* H" y6 ~- B
3 D4 L) ?2 F$ x9 K/ G% C K驱马悠悠, 挥鞭赶马路遥远,# W5 Y0 O7 Z+ I3 t; j
7 h2 z1 f; M$ f2 w$ M言至于漕。 到达漕邑时未久。2 p9 | v8 E5 @2 l* h: {
0 j4 @. X) f: X& ^+ C) Q( i
大夫跋涉, 许国大夫跋涉来,
0 d: I9 A! X* }3 r6 T# T( U! `2 u% k7 T( f) ~3 B* |7 o) ^3 {& K
我心则忧。 阻我性程令我愁。
; ~. I, E3 R- U6 r1 k. _* j3 x) s) d
既不我嘉, 竟然不肯赞同我,
2 q" @5 W8 I" @- x4 T/ [% E% H" W3 X# Q% w) H9 o( g* k5 r
不能旋反。 哪能返身回许地。4 j: f' ^5 g) N) V% V! X
4 K" B; Z$ i' g( l视而不臧, 比起你们心不善,
* i M# @3 u3 j) i: f6 w! ^% [ F/ u3 T* U
我思不远。 我怀宗国思难弃。
% F \/ g& C7 p+ I4 [9 B& O/ N9 `& z
既不我嘉, 竟然没有赞同我,. h" C6 k. G+ d; n- m
% T9 J! v. }9 ?2 j不能旋济。 无法渡河归故里。4 l p+ U/ l: \
8 N! L7 |9 b1 w% P: X J7 C5 Z$ R
视而不臧, 比起你们心不善,; i; `: [- q1 {! @# R, U2 H
7 [' |) H4 l* M2 {+ p' N6 M
我思不閟(音闭)。 我恋宗国情不已。
) j1 m3 B+ h% B& W: k. P
' I3 m" w- H' Z! Q. `2 ]陟彼阿丘, 登高来到那山冈,
2 o3 W5 f/ p" C# {+ H
2 R1 ]& q& S( }言采其蝱(音忙)。 采摘贝母治忧郁。
2 M" [! I. q. w6 `& O7 d; M i- V2 T/ d/ L
女子善怀, 女子欣柔善怀恋,
: d) W8 c% z8 @" J4 j! D; M( e6 o6 i+ {( s& I
亦各有行。 各有道理有头绪。% z e6 ? r' `/ o2 B
4 C2 Y0 H/ U8 ]2 N0 N* H5 L
许人尤之, 许国众人责难我,
& @! a) [1 _4 y0 Z$ l' W* m; ^8 K5 @( s9 @3 d2 G4 _. Z! M/ d
众稚且狂。 实在狂妄又稚愚。
& U2 D, w2 S3 V! r' n6 A/ x. Y+ |# H6 x
我行其野, 我在田野缓缓行,* v: {2 ^) v# a4 u$ m3 h
/ o* d' K4 q" U" Z5 K# K- o D芃(音蓬)芃其麦。 垄上麦子密密遍。& O( H% C$ q2 q) R8 d7 I0 K3 d
7 S2 l+ \+ _, C8 q- i7 ]' }& c控于大邦, 欲赴大国去陈述,, I% ]! y6 x4 @+ M. W' ] n
( I' g# ~5 l5 `* Q3 X+ g谁因谁极? 谁能依靠谁来援?, p2 {+ o R6 W; _" ?+ j. W* Z2 u
4 O! \) i) P4 U" o
大夫君子, 许国大夫君子们,, v, N# |- r& c5 g% c: u7 R" w
0 |/ O% ?" E, |6 }
无我有尤。 不要对我生尤怨。5 `% R& d6 ?7 z& \- |5 t ]
5 F+ z+ p! p+ n% N0 J/ W- `百尔所思, 你们考虑上百次,1 [2 R7 X0 u: [, x2 K. Z* M
$ |+ C/ ~6 u3 y# v5 G不如我所之。 不如我亲自跑一遍。
p; u" q# `3 \) d: H% V9 c( s, ` X4 @/ a4 C& T2 N! e
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狄人占领后,许穆夫人心急如焚,星夜兼程赶到曹邑,吊唁祖国的危亡,写下了这首《载弛》。
9 m" P1 A3 ~ W! ^
& }& E* ?" p9 A' v `许穆夫人名义上是卫宣公与宣姜的女儿,事实上是卫宣公之子公子顽与宣姜私通所生。她生于前690年,死于前656年,大约活了三十四岁。* I8 O5 o# `" b; J
b% I. N; q& f" O6 ] C# |) @/ q年方及笄,当许穆公和齐桓公慕名向她求婚时,她便以祖国为念,说:“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惟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卫侯不听,而嫁之于许。嫁后十年,卫国果然被狄人所灭。
/ G1 e6 J' @2 @
0 o: Z- p6 `5 W8 y许穆夫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据前人考证,除此篇外,尚有《泉水》《竹竿》二诗也为其所作,其中以本诗思想性最强,它在强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 C# `3 ]& m, f& K
. m/ `# z d+ Y7 b4 V' c+ `% N诗的第一章交代本事。当诗人听到卫国灭亡,卫侯逝世的凶讯后,立刻快马加鞭,奔赴曹邑,向兄长的家属表示慰问。可是目的地未到,她的丈夫许穆公便派大夫跋山涉水,兼程而至,劝她马上停止前进。处此境地,她内心极为忧伤。/ K9 i" W% U, @( A* \6 X
2 D5 m4 }! O. \% V" R! l, B4 p+ f
第二章一连用了八个“不”,显示了矛盾重重,冲突激烈,一面是诗人急于赶回祖国,一面是许国大夫坚持阻拦,使诗人陷于这种前不能赴卫,后不能返许的进退两难的境地。然而她的爱与憎却表现得非常清楚,她爱的是娘家,是宗国,憎的是对她不予理解又不给支持的许国大夫及其幕后指使者许穆公。3 d* { j3 |4 g; O" R4 n2 k
8 D1 j, w9 }" r& T" A$ Q( E# i第三章矛盾没有前面那么激烈,诗的节奏也渐渐放慢,感情也渐渐缓和。诗人不能赴卫,心头忧思重重,路上一会儿登高以抒解愁闷,一会儿又采摘贝母以治疗抑郁而成的心病。并说她身为女子,虽多愁善感,但也有她做人的准则,那就是关心生她养她的宗国。而许国人对她毫不理解,给予阻挠与责难,只能说明他们的愚昧,幼稚和狂妄。这一段写得委婉深沉,曲折有致,仿佛让人窥见她有着一颗美好又痛苦的心灵。" d3 q2 g& L) ^1 E* n
% H- O2 S) C% Q+ P3 }$ L
第四章写夫人归途所思。夫人行迈迟迟,一路上考虑如何拯救祖国,“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诗人报国之志未酬,心情沉重,故行动迟缓,眼看田野中的麦浪好似其心中起伏不定的心潮,与第一章中策马急驰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 B# t8 s& I7 } `+ q
" ^$ i; ]8 q( V: k
最后几句表现了夫人强烈的自信心,反映了许穆夫人是一个颇有主张的人,她的救国之治,爱国之心始终不渝。全诗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无穷诗意让读者去细细品味,真是语尽意不尽,令人一唱而三叹!
+ u5 T# d0 w+ h/ i+ X; P) \3 C3 Z7 q# e2 f* a
这首诗我感觉在区区二十几行诗中表达了如此复杂的思想感情,而且情感转折如此细腻自然,不留痕迹,实在是极其难得------先是急急忙忙地赶路,中途遇阻,矛盾冲突,再转至心情郁闷,怨尤,再转至想方设法为宗国出谋划策,最后拿定主意不再改变。要别人写起来,肯定得洋洋洒洒好几百句,可是这位杰出女诗人只用了二十八句,就把事情交待明白,既写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又表白了自己的立场,还顺便抒了一把情,可真称得上是简洁之王啊!
- S% o6 ]; `3 E+ I
( S, d6 t" y6 d% y这两首是《诗经》里众多忧国诗里我比较喜欢的,当时选的时候也没多想,现看来简直是有点儿对比的意思了。一个是男诗人所作,忧的是国家的危亡人民的苦难,一个是女诗人所作,愁的是娘家家族的兴衰和祖国的存亡,一篇长,一篇短,但是都在抱怨别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忧愁和一片拳拳报国之心。) ]" B9 `& x- H- b/ D% t
9 L6 @, y1 K6 U: N ?也许因为我是女的吧,反正我更喜欢后一篇,更能体会女诗人那一颗委婉破碎的心。
3 l# ~. l6 ~" X$ C$ f$ M% J* \* p7 x- W5 \. b3 M2 I- E. Y
另外《载驰》一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在于它节奏上轻重急缓,情感上表达得起伏跌荡,层次分明,再一个就是特别地简洁-------不要小看这些特点吧,后世的诗人大多注重表达诗歌的意境,对节奏快慢变化,情感的曲折婉转不是太重视的,当然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对这些还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不过他那个写了几百句啊,这个才几句话呀? P3 b8 U7 ?- l: Z# Z/ V
9 q$ V6 ?6 T& U+ X4 |《诗经》里把握节奏和情感变化比较好的我觉的还有《小雅 采薇》和《小雅 大东》,不过这两首情感的转化还是显得突兀了一些,但那都是男人写的,正好表现男子粗犷雄浑的风格,而《载驰》一诗并无半点儿女人矫揉造作的脂粉气,却把女人委婉曲折的情感转化表达得如此天衣无缝,在诗人是一气呵成,在我们则是无价瑰宝。; |! j- g( }( J9 z& |! c
; M4 ^$ s$ Y# ]" [% `( l诗歌语言节奏以及情感的变化在我看来很重要,要不然稍微一长就会让人昏昏欲睡,根本读不下去,另外诗歌也极其能反映诗人的个性,这位许穆夫人一定是位敢作敢当,很有主见的女中豪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