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石头布 于 2015-8-26 16:55 编辑 8 k, ~, g- o/ B: p: A
草蜢 发表于 2015-8-26 16:08; f- v8 P+ e0 e W1 T; D9 A, z
哈哈, 问题是我们现在已经比较清楚美洲土著的基因成分。
; R$ E, N, l1 o. O$ i6 B; P
3 J+ S1 C& X) ]8 N* w* }美洲土著的母系绝大多数都是东亚系的。 ! [( v. o- [0 p, ^2 p) o$ q
S5 s- r9 o+ V+ T2 E, B$ i染色体Q不能证明西亚和欧洲来源。男染色体Q在中国人里同样存在,南北比例很均匀,说明在汉族扩散前就存在,是奠基性基因成分。
3 r) [7 D$ n+ j
% j0 }8 @" R4 j% S M# ~- W! D另外,性染色体类型,与体质性状,是两个事情。可以相关,也可以不相关。2 M- W$ B6 \) k7 p
人的绝大部分体质性状是常染色体决定的。不同种族可以共享一个男性染色体类型,比如Q,在中国人、印第安人、西亚,欧洲人里都有。' d' m! ^3 \5 {1 Q
1 h7 E( q5 M1 t; o, g! t8 Z, {: S
分子生物学家专注于性染色体,是因为它稳定,易于追踪。但它不完全反映体质性状的进化过程。; z) w( ~) J. F; O" `# t( n
5 T0 \: C% L% F" T
还有,西方人有把印第安人父系往欧洲那边生拉硬拽的倾向。但其正式的说法是”古北亚欧“,而不是欧洲。换句话说,是欧亚两种系的祖型。 |
|